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通用捲 第三版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MSDS 危險化學品安全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通用捲 第三版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MSDS 危險化學品安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危險化學品
  • 安全技術
  • MSDS
  • 化學安全
  • 通用捲
  • 第三版
  • 技術手冊
  • 安全規範
  • 應急處理
  • 防護措施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一鍵團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電力齣版社
ISBN:9787122285492
商品編碼:16336200063

具體描述

商品名稱: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通用捲(第三版) 

營銷書名: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大典 

作者:

國傢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化學品登記中心、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化學品安全控製國傢重點實驗室 組織編寫 孫萬付 主編 郭秀雲、李運纔 副主編 

定價:

498.00 

ISBN:

978-7-122-28549-2 

關鍵字: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重量:

3192剋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開本:

16 

裝幀:

精 

齣版時間:

2017年09月 

版次:

頁碼:

2077 

印次: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1997年齣版,第二版2008年齣版,被評為“十二五”國傢重點圖書,2009年榮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奬二等奬。 
由於化學品的品種、使用數量、使用領域、危險性類彆的快速增加,第三版收錄化學品增加到2000多種,均是目前我國生産量大、流通量大、危害性大的的化學品,基本涵蓋《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中的化學品條目,是數十年來承擔國傢科技部等各類科研課題成果的總結。 
主要內容包括化學品的名稱、標識、危險性概述、成分/組成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接觸控製和個體防護、理化特性、穩定性和反應性、毒理學信息、生態學信息、廢棄處置、運輸信息、法規信息和其他信息。 
本項目參考國內外數十個數據源,反復篩選、多次論證,並嚴格依據《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內容和項目順序》(GB/T 16483—2008)和《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指南》(GB/T 17519—2013)編寫而成,國內尚無此類齣版物齣版。 
各行各業、涉及化學品的企事業單位均可直接參考使用,可以大大減輕企業編製MSDS的負擔,對預防或者減少各類化學品事故大有裨益。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第三版)是一本有關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技術全書,主要是為全麵落實《安全生産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根據國傢標準《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定》(GB/T 16483—2008)、《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指南》(GB/T 17519—2013)的格式和要求編寫而成。本書選錄的化學品,是目前我國生産、流通量大,常用的化學品;也是列入我國的一些重要的危險化學品管理名錄、目錄或標準,危害性大的化學品。每種物質列大項目16項,分彆為化學品標識、危險性概述、成分/組成信息、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接觸控製/個體防護、理化特性、穩定性和反應性、毒理學信息、生態學信息、廢棄處置、運輸信息、法規信息和其他信息;大項下又列齣若乾小項目。 
《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第三版)數據資料係統全麵、翔實可靠,可作為危險化學品登記、編製安全技術說明書的指定參考書,亦是化工和石油化工行業從事設計、生産、科研、供銷、安全、環保、消防和儲運等工作的專業人員必備的工具書。

 

國傢安全生産監督管理總局化學品登記中心成立於1997年,位於風景秀麗的海濱城市——青島,是國傢安全監管總局直屬的事業單位,是我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綜閤技術支撐機構。根據國傢安全監管總局印發的《化學品登記中心職責範圍機構設置和人員編製範圍的通知》(安監管司辦字〔2004〕121號)與《化學品登記中心管理體製有關問題會議紀要》(安監管司辦字〔2004〕103號)文件要求,化學品登記中心主要承擔全國危險化學品登記、化學品危險性鑒定與分類、化學事故應急響應、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産標準化、法規標準建設、化學品安全管理相關課題研究與技術服務、承辦相關國際化學品安全技術交流與閤作項目等七項工作職責。

編寫和使用說明Ⅰ~Ⅶ 

正文1~2038 

參考文獻2039 

索引編製說明2041 

中文名索引2042 

英文名索引2057 

CAS號索引2071

 

 

 

編寫和使用說明 

Ⅰ.項目解釋和編寫說明 

一、化學品標識 

包括下列項目: 

(1)化學品中文名化學品的中文名稱。命名基本上是依據中國化學會1980年推薦使用的《有機化學命名原則》和《無機化學命名原則》進行的。農藥通用名稱按照GB 4839填寫。 

(2)化學品英文名化學品的英文名稱。命名是按國際通用的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 Applied Chemistry)推薦使用的命名原則進行的。農藥通用名稱按照ISO 1750填寫。 

(3)分子式指用元素符號錶示的物質分子的化學成分。排列的規定為:有機化閤物先按C,H順序排列,其餘按英文字順排列;有機金屬化閤物把有機基團寫在前,金屬離子及絡閤水寫在後;無機物按常規形式排列。 

(4)相對分子質量指單質或化閤物分子的相對質量,等於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量總和。 

(5)結構式用元素符號相互連接,錶示齣化閤物分子中原子排列和結閤方式的式子。 

(6)化學品的推薦及限製用途大多數化學品的用途很廣泛,此處隻列舉化工方麵的主要用途。 

二、危險性概述 

(1)緊急情況概述緊急情況概述描述在事故狀態下化學品可能立即引發的嚴重危害,以及可能具有嚴重後果需要緊急識彆的危害。 

(2)GHS危險性類彆指按照GHS原則根據化學品固有危險特性劃分的類彆。本書依據《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 通則》(GB 13690—2009)和《化學品分類和標簽規範》(GB 30000.2~30000.29—2013)係列標準對化學品進行危險性分類。對於本書中已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的化學品,其符閤危險化學品確定原則的危險性類彆,采用瞭《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實施指南(試行)》中的危險性分類類彆。 

(3)標簽要素統一用於標簽上的一類信息,包括象形圖、警示詞、危險性說明、防範說明等。編寫時依據《化學品分類和標簽安全規範》係列標準(GB 30000.2—2013~GB 30000.29—2013)。 

(4)物理和化學危險簡要描述化學品潛在的物理和化學危險性,主要是燃燒爆炸危險性。 

(5)健康危害簡要描述化學毒物經不同途徑侵入機體後引起的急慢性中毒的典型臨床錶現,以及毒物對眼睛和皮膚等直接接觸部位的損害作用。很少涉及化驗和特殊檢查所見。對一些無人體中毒資料或人體中毒資料較少的毒物,以動物實驗資料補充。 

(6)環境危害簡要描述化學品對環境的危害。 

三、成分/組成信息 

(1)組分名稱如為純品,直接標齣名稱;若該物質為混閤物,標齣其主要組分及其濃度或濃度範圍。 

(2)CAS號CAS是Chemical Abstract Service的縮寫。CAS號是美國化學文摘社對化學物質登錄的檢索服務號。該號是檢索化學物質有關信息資料常用的編號。 

四、急救措施 

(1)根據化學品的不同接觸途徑,按照吸入、皮膚接觸、眼睛接觸和食入的順序,分彆描述相應的急救措施。如果存在除中毒、化學灼傷外必須處置的其他損傷(例如低溫液體引起的凍傷,固體熔融引起的燒傷等),也應說明相應的急救措施。 

在現場急救中應重點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施救者要做好個體防護,佩戴閤適的防護器具。②迅速將患者移至空氣新鮮處,鬆開衣領和腰帶,取齣口中義齒和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睏難和有紫紺者給吸氧,注意保暖。③如有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在現場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髒按壓術,一般不要輕易放棄。對氰化物等劇毒物質中毒者,不要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④某些毒物中毒的特殊解毒劑,應在現場即刻使用,如氰化物中毒,應吸入亞硝酸異戊酯。⑤皮膚接觸強腐蝕性和易經皮膚吸收引起中毒的物質時,要迅速脫去汙染的衣著,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或肥皂水徹底清洗,清洗時應注意頭發、手足、指甲及皮膚皺褶處,衝洗時間不少於15min。⑥眼睛受汙染時,用生理鹽水或流動清水徹底衝洗。對強刺激和腐蝕性物質衝洗時間5~10min。衝洗時應將眼瞼提起,注意將結膜囊內的化學物質全部衝齣,要邊衝洗邊轉動眼球。⑦口服中毒患者應首先催吐,尤其是LD50<200mg/kg且能被快速吸收的毒物,應立即催吐。在催吐前給飲水500~600ml(空胃不易引吐),然後用手指或鈍物刺激舌根部和咽後壁,即可引起嘔吐。催吐要反復數次,直至嘔吐物純為飲入的清水為止。為防止嘔吐物嗆入氣道,患者應取側臥、頭低體位。以下情況禁止催吐:意識不清的患者,或預計半小時內會齣現意識障礙的患者;吞服強酸、強堿等腐蝕性毒物者;吞服低黏度有機溶劑,一旦嘔吐物嗆入呼吸道可造成吸入性肺炎,也不能催吐。對於口服中毒應否催吐,本書主要以《國際化學品安全卡》的提法為依據。⑧迅速將患者送往就近醫療部門做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在護送途中,應密切觀察呼吸、心跳、脈搏等生命體徵;某些急救措施,如輸氧、人工心肺復蘇術等亦不能中斷。 

(2)對保護施救者的忠告必要時,應就施救人員的自我保護提齣建議。 

(3)對醫生的特彆提示適當時,應就遲發性效應的臨床檢查和醫學監護、特殊解毒劑的使用及禁忌證、藥品禁忌等作齣說明。 

五、消防措施 

(1)滅火劑主要介紹化學品發生火災後或化學品處於火場情況下,滅火時可選用的滅火劑及禁止使用的滅火劑。部分化學品火災適用滅火劑的選用參見GB 17914、GB 17915和GB 17916。 

(2)特彆危險性本項應提供在火場中化學品可能引起的特彆危害方麵的信息。包括①燃燒性,包括易燃、可燃、不燃、助燃等;②與空氣混閤能否形成爆炸性混閤物;③遇明火、高熱、火花、撞擊、摩擦等的反應性;④描述化學品燃燒後産生的主要有害産物等。 

(3)滅火注意事項及防護措施描述滅火過程中應注意的有關事項,主要包括:①消防人員應配備的個人防護設備,如全身消防防護服、防火防毒服、防護靴、空氣呼吸器等;②滅火過程中對火場容器的冷卻與處理措施;③滅火過程中發生異常情況時消防人員應采取的安全、緊急避險措施。 

六、泄漏應急處理 

在化學品的生産、儲運和使用過程中,常常發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灑等事故,造成危險化學品的外漏,需要采取簡單有效的應急措施和消除方法來消除或減小泄漏危害,即泄漏應急處理。 

(1)作業人員防護措施、防護裝備和應急處置程序包括消除點火源,疏散無關人員,隔離泄漏汙染區等。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則必須首先消除泄漏汙染區域的點火源。是否疏散和隔離,視泄漏物毒性和泄漏量的大小而定。給齣瞭呼吸係統(呼吸器)和皮膚(防護服)的防護,但並未給齣防護級彆,所以實際應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防護用品。至於手、腳等部位的防護,可參閱“接觸控製與個體防護”部分。 

(2)環境保護措施介紹瞭在泄漏事故處理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及如何避免泄漏物對周圍環境帶來的潛在危害。 

(3)泄漏化學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處置材料主要根據物質的物態(氣、液、固)及其危險性(燃爆特性、毒性)給齣具體的處置方法。本書中所謂的小量泄漏是指單個小包裝(小於200L)、小鋼瓶的泄漏或大包裝(大於200L)的滴漏;大量泄漏是指多個小包裝或大包裝的泄漏。 

①氣體泄漏物應急人員能做的僅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話,用閤理通風和噴霧狀水等方法消除其潛在影響。 

②液體泄漏物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切斷泄漏源。采用適當的收容方法、覆蓋技術和轉移工具消除泄漏物。 

③固體泄漏物用適當的工具收集泄漏物。 

七、操作處置與儲存 

主要是指化學品操作處置和安全儲存方麵的信息資料。包括操作處置作業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安全儲存條件和注意事項。 

(1)操作注意事項包括操作時的工程控製、人員防護、防火防爆要求、分裝注意事項、搬運注意事項。 

(2)儲存注意事項包括儲存的基本條件和要求、注意事項、禁忌物、防火防爆要求等。數據的采集分兩個層次:一是按照物質的特性提齣基本的注意事項,如易燃物的防火防爆、防靜電,活潑金屬的惰性保護,易聚閤物質的加阻聚劑和隔絕空氣,禁水物質的防潮,劇毒物品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製度等問題都做瞭強調;二是按類分層次的統一處理,盡量做到同一物質數據相近。 

其中,儲存溫度與濕度主要根據《常用化學危險品儲存通則》(GB 15603—1995)、《易燃易爆性商品儲藏養護技術條件》(GB 17914—2013)、《腐蝕性商品儲藏養護技術條件》(GB 17915—2013)、《毒害性商品儲藏養護技術條件》(GB 17916—2013)等國傢標準編寫。 

八、接觸控製/個體防護 

(1)職業接觸限值是對接觸職業有害因素(如化學、生物和物理因素)所規定的容許(可接受的)接觸水平,即限量標準。目前,各國傢機構或團體所製定的車間空氣中化學物質的職業接觸限值的類型各不相同。本書采用的化學物質的職業接觸限值為: 

①《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GBZ 2.1—2007) 

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指以時間為權數規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許接觸水平。用mg/m3錶示。 

b.高容許濃度(MAC)指工作地點、在一個工作日內、任何時間有毒物質均不應超過的濃度。用mg/m3錶示。 

c.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許短時間(15min)接觸的濃度。用mg/m3錶示。 

②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傢會議(ACGIH)閾限值(TLV) 

a.時間加權平均閾限值(TLV-TWA)是指每日工作8h或每周工作40h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在此濃度下反復接觸對幾乎全部工人都不緻産生不良效應。單位為mg/m3或ppm。 

b.短時間接觸閾限值(TLV-STEL)是在保證遵守TLV-TWA的情況下,容許工人連續接觸15min的大濃度。此濃度在每個工作日中不得超過4次,且兩次接觸間隔至少60min。它是TLV-TWA的一個補充。單位為 mg/m3或ppm。 

c.閾限值的峰值(TLV-C)瞬時亦不得超過的限值。是專門對某些物質如刺激性氣體或以急性作用為主的物質規定的。單位為mg/m3或ppm。 

(2)生物接觸限值列齣物質或混閤物組分的生物限值。 

(3)監測方法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毒物和粉塵)的檢測方法數據取自《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方法》係列標準(GBZ/T 160)。生物監測檢驗方法數據取自國內已發布的有關生物監測檢驗方法標準。 

(4)工程控製描述作業場所為預防和控製化學品危害所采取的工程控製方法,主要包括生産過程的密閉、通風和隔離措施,不特指工業生産過程的自動化控製。 

(5)個體防護裝備個體防護裝備的使用應與其他控製措施(包括通風、密閉和隔離等)相結閤,以將化學品接觸引起疾患和損傷的可能性降至低。個體防護裝備的選擇,應符閤國傢或行業的相關標準。包括:GB/T 11651、GB/T 18664和GBZ/T 195等。

①呼吸係統防護描述為防止有害化學品通過呼吸係統進入體內而選用的防護用品。數據采集時主要考慮瞭作業人員與化學品的接觸形式、化學品的性質及對人體的危害程度、防護用品的防護能力等。與化學品的接觸形式主要包括正常作業時、空氣中濃度超標時(或空氣中濃度較高時)、高濃度環境中、非正常情況時(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的接觸等。 

②眼睛防護指為保護眼睛免受化學品侵害而選用的防護用具。主要包括:化學安全防護眼鏡、安全麵罩、安全防護眼鏡、安全護目鏡、安全防護麵罩等。 

③皮膚和身體防護描述為避免皮膚受到化學品侵害而選用的防護用品。根據化學品的性質、可能接觸的濃度大小可選擇:膠布防毒衣、橡膠防護服、防毒物滲透工作服、透氣型防毒服、一般作業防護服等。 

④手防護描述作業時主要選用的各種防護手套,如橡膠手套、乳膠手套、耐酸堿手套、防化學品手套、一般作業防護手套等。 

九、理化特性 

(1)外觀與性狀是對化學品外觀和狀態的直觀描述。主要包括常溫常壓下該物質的顔色、氣味和存在的狀態。同時還采集瞭一些難以分項的性質,如潮解性、揮發性等。 

(2)pH值錶示氫離子濃度的一種方法。其定義是氫離子活度的常用對數的負值。 

(3)熔點晶體溶解時的溫度稱為熔點。一般情況填寫常溫常壓的數值,特殊條件下得到的數值,標齣技術條件。 

(4)沸點在101.3kPa大氣壓下,物質由液態轉變為氣態的溫度稱為沸點。一般填寫常溫常壓的沸點值,若不是在101.3kPa大氣壓下得到的數據或者該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升華),或者在溶解(或沸騰)前就發生分解的,則在數據之後用“()”標齣技術條件。 

(5)相對密度(水=1)在給定的條件下,某一物質的密度與參考物質(水)密度的比值。填寫20℃時物質的密度與4℃時水的密度比值。 

(6)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在給定的條件下,某一物質的蒸氣密度與參考物質(空氣)密度的比值。填寫0℃時物質的蒸氣與空氣密度的比值。 

(7)飽和蒸氣壓在一定溫度下,於真空容器中純淨液體與蒸氣達到平衡量時的壓力。用kPa 錶示,並標明溫度。 

(8)燃燒熱在標準狀態下,1mol物質與氧進行完全燃燒時生成穩定化閤物後的化學反應熱(即反應過程的焓差)稱為該物質的標準燃燒熱,簡稱燃燒熱,用kJ/mol錶示。燃燒熱數值帶負號,意指該反應是放熱的。 

(9)臨界溫度物質處於臨界狀態時的溫度。就是加壓後使氣體液化時所允許的高溫度,用℃錶示。 

(10)臨界壓力物質處於臨界狀態的壓力。就是在臨界溫度時使氣體液化所需要的小壓力,也就是液體在臨界溫度時的飽和蒸氣壓,用MPa錶示。 

(11)辛醇/水分配係數當一種物質溶解在辛醇/水的混閤物中時,該物質在辛醇和水中濃度的比值稱為分配係數,通常以10為底的對數形式(lg Pow)錶示。辛醇/ 水分配係數是用來預計一種物質在土壤中的吸附性、生物吸收、親脂性儲存和生物富集的重要參數。 

(12)閃點指在規定的條件下,試樣被加熱到它的蒸氣與空氣的混閤氣體接觸火焰時,能産生閃燃的低溫度。閃點有開杯和閉杯兩種值,書中的開杯值用(OC)標注,閉杯值用(CC)標注。閃點是評價液體物質燃爆危險性的重要指標,閃點越低,燃爆危險性越大。 

(13)自燃溫度是指物質在沒有火焰、火花等火源作用下,在空氣或氧氣中被加熱而引起燃燒的低溫度。 

從機理可知,自燃溫度是一個非物理常數,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可燃物濃度、壓力、反應容器、添加劑等。自燃溫度越低,則該物質的燃爆危險性越大。 

(14)爆炸極限易燃和可燃氣體、液體蒸氣、固體粉塵與空氣形成混閤物,遇火源即能發生燃燒爆炸的低濃度,稱為該氣體、蒸氣或粉塵的爆炸下限;同時,易燃和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與空氣形成混閤物,遇火源即能發生燃燒爆炸的高濃度,稱為爆炸上限。上下限之間的濃度範圍稱為爆炸範圍。爆炸極限通常用可燃氣體或蒸氣在混閤氣中的體積分數(%)錶示,粉塵的爆炸極限用mg/m3錶示。 

爆炸極限是評價可燃氣體、蒸氣或粉塵能否發生爆炸的重要參數,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極限範圍越寬,則該物質的爆炸危險性越大。 

(15)分解溫度指處於黏流態的聚閤物當溫度進一步升高時,便會使分子鏈的降解加劇,升至使聚閤物分子鏈明顯降解時的溫度。 

(16)黏度液體或半流體流動難易的程度。流動越難的物質,其黏度越大,如膠水、糨糊等都是黏度較大的物質。將兩塊麵積為1m2的闆浸於液體中,兩闆距離為1m,若加1N的切應力,使兩闆之間的相對速率為1m/s,則此液體的黏度為1Pa·s。黏度除以密度可以得齣運動黏度,運動黏度是判定物質吸入危害的一個關鍵參數。 

(17)溶解性指在常溫常壓下該物質在溶劑中的溶解性,分彆用混溶、易溶、溶於、微溶錶示其溶解程度。 

十、穩定性和反應性 

(1)穩定性是指某化學品常溫常壓下是否能穩定存在。 

(2)危險反應該化學品與某些物質混閤或接觸時,可能會發生燃燒爆炸或其他化學反應,釀成災害。 

(3)避免接觸的條件指常溫常壓下化學品比較敏感的外界條件,一般包括受熱、光照、接觸空氣和潮氣4個方麵。 

(4)禁配物是指與該化學品在化學性質上相抵觸的物質,該化學品與這些物質混閤或接觸時,可能會發生燃燒爆炸或其他化學反應,釀成災害。 

(5)聚閤危害指化學品在外界條件的促使下,能否齣現意外的聚閤反應,釀成事故。 

(6)危險的分解産物定性描述化學品在分解時可能産生的有害産物。 

十一、毒理學信息 

毒理學資料包括化學毒物的急性毒性、皮膚刺激或腐蝕、眼睛刺激或腐蝕、呼吸或皮膚過敏、生殖細胞突變性、緻癌性、生殖毒性、特異性靶器官係統毒性-一次接觸、特異性靶器官係統毒性-反復接觸、吸入危害。大部分數據錄自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發行的化學物質毒性效應登記數據庫(RTECS)。 

(1)急性毒性選用的急性毒性指標為半數緻死劑量或濃度(LD50或LC50),即引起受試動物半數死亡的劑量或濃度。LD50或LC50的值愈小,毒物的毒性愈大。此值是將動物實驗所得的數據經統計處理而得,與其他急性毒性指標相比有更高的重現性。目前各國對毒物進行急性毒性分級多采用該項指標。 

(2)皮膚刺激或腐蝕為化學品對動物皮膚的刺激性實驗數據。刺激強度分輕度、中度和重度。 

(3)眼睛刺激或腐蝕為化學品對動物眼睛的刺激性實驗數據。刺激強度分輕度、中度和重度。 

(4)呼吸或皮膚過敏指引起呼吸道或皮膚過敏癥狀。考慮人類證據和動物實驗陽性結果,如豚鼠大值實驗、局部淋巴結實驗等。 

(5)生殖細胞突變性指該化學品具有引起人類生殖細胞發生可傳播給後代的突變的能力,而且此種改變可隨同細胞分裂過程而傳遞。以鼠傷寒沙門氏菌迴復突變試驗(亦稱Ames試驗)、微核試驗、染色體畸變試驗數據為主,適當收錄大鼠、小鼠、人及其他試驗數據。 

(6)緻癌性采用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專傢小組的評定結論。分為五類,G1確認人類緻癌物,G2A可能人類緻癌物,G2B可疑人類緻癌物,G3現有的證據不能對人類緻癌性進行分類,G4對人類可能是非緻癌物。 

(7)生殖毒性指對成年雄性和雌性性功能和生育能力的有害影響,以及對後代的發育毒性。收錄該化學品是否有生殖毒性的實驗結果,可用低中毒劑量(TDLo)或低中毒濃度(TCLo)錶示。 

(8)特異性靶器官係統毒性-一次接觸指一次接觸而産生特異性、非緻命性靶器官毒性的描述。如甲醇一次接觸後緻失明的毒性效應。 

(9)特異性靶器官係統毒性-反復接觸主要收錄動物經亞急性和慢性染毒後的毒作用錶現及組織病理學檢查所見。 

(10)吸入危害指液態或固態化學品通過口腔或鼻腔直接進入或者因嘔吐間接進入氣管和下呼吸係統。如嗆吸油品引起的吸入性肺炎等。 

十二、生態學信息 

(1)生態毒性說明該化學品在一定劑量時對環境生態的各種生物造成的危害,並說明造成危害的程度。錶示方法有LC50,LD50,IC50(半數抑製濃度),EC50(半數效應濃度)和TLm(半數耐受量)。 

(2)持久性和降解性 

①生物降解性是指有機物質通過活生物(通常是微生物,特彆是細菌)的作用所進行的分解。此處提到的好氧生物降解和厭氧生物降解都是在水體中生物降解。COD是指化學需氧量;BOD是指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MITI測試是指日本通商産業省試驗。 

②非生物降解性說明該化學品是否具有非生物降解性,如:光解、水解。 

(3)潛在的生物纍積性指生物機體或處於同一營養級的許多生物種群,從周圍環境,特彆是水介質中蓄積某種元素或難分解的化閤物,使生物體內物質濃度超過環境中的濃度的現象。此處用生物濃縮係數(BCF)來錶示。 

(4)土壤中的遷移性是指排放到環境中的物質或混閤物組分在自然力的作用下遷移到地下水或排放地點一定距離以外的潛力。如能獲得,應提供物質或混閤物組分在土壤中遷移性方麵的信息。物質或混閤物組分的遷移性可經由相關的遷移性研究確定,如吸附研究或淋溶作用研究。吸附係數值(Koc值)可通過Kow推算;淋溶和遷移性可利用模型推算。 

十三、廢棄處置 

包括三部分內容:廢棄化學品、汙染包裝物、廢棄注意事項。是指對無使用價值的化學品及其包裝物進行無害化的後處理方法,如焚燒爐焚燒、化學反應等方法,視具體物質而定。提請下遊用戶注意國傢和地方有關廢棄化學品的處置法規。 

十四、運輸信息 

(1)聯閤國危險貨物編號提供聯閤國《關於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範本》(以下簡稱《規章範本》)中的聯閤國危險貨物編號(即物質或混閤物的4位數字識彆號碼)。見《危險貨物品名錶》(GB 12268—2012)(以下簡稱GB 12268)。 

(2)聯閤國運輸名稱提供聯閤國《規章範本》中的聯閤國危險貨物運輸名稱。見GB 12268。 

(3)聯閤國危險性類彆提供聯閤國《規章範本》中根據物質或混閤物的主要危險性劃定的物質或混閤物的運輸危險性類彆(和次要危險性)。見GB 12268。 

(4)包裝類彆根據危險性大小確定的包裝級彆。見GB 12268。 

(5)包裝標誌是指標示危險貨物危險性的圖形標誌,見危險貨物包裝標誌(GB 190—2009)。 

(6)海洋汙染物根據物質或混閤物是否滿足《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海洋汙染物的判定標準,填寫是或否。海洋汙染物的判定標準為:GHS分類滿足危害水生環境-急性危害,類彆1;危害水生環境-長期危害,類彆1;危害水生環境-長期危害,類彆2。 

(7)運輸注意事項為使用者提供應該瞭解或遵守的其他與運輸或運輸工具有關的特殊防範措施方麵的信息,包括:①對運輸工具的要求;②消防和應急處置器材配備要求;③防火、防爆、防靜電等要求;④禁配要求;⑤行駛路綫要求;⑥其他運輸要求。 

十五、法規信息 

本欄目主要提供有關危險化學品管理方麵的法規和標準資料。 

十六、其他信息 

按照《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定》(GB/T 16483—2008)、《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指南》(GB/T 17519—2013)的要求,本項目可提供對安全有重要意義的信息,如編寫和修訂信息、縮略語和首字母縮寫、培訓建議、參考文獻、免責聲明等。 

Ⅱ.有關問題的說明 

(1)“職業接觸限值”欄目中有關[]注釋 

①限值後有[皮]標記者為除經呼吸道吸收外,尚易經皮膚吸收的有毒物質。 

②除[皮]標記外限值後又有[]者,如氟化氫及氟化物限值後的[F],重鉻酸鹽限值後的[CrO3],錶示該物質的職業接觸限值應按[]內物質計算。如氟化氫及氟化物換算成F,重鉻酸鹽換算成CrO3等。 

(2)計量單位的使用本書使用法定劑量單位。為瞭讀者使用方便,書中保留瞭一些有關專業中少量經常使用的單位,如ppm,ppb等。 

d天(日)h小時min分 

s秒m3立方米kg韆剋(公斤) 

m米cm3立方厘米g剋 

mm毫米L升mg毫剋 

μm微米ml毫升μg微剋 

Pa帕斯卡,壓力單位,錶示氣壓和液壓,1atm=101325Pa 

kPa韆帕斯卡 

MPa兆帕斯卡 

mg(g)/kg每韆剋體重給予化學物質的毫剋(剋)數(用以錶示劑量);每韆剋介質中含有化學物質的毫剋(剋)數(用以錶示含量或濃度) 

mg(g)/m3每立方米空氣中含化學物質的毫剋(剋)數(錶示化學物質在空氣中的濃度) 

ppm百萬分之一,10-6 

ppb十億分之一,10-9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