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Linux內核及動手實踐的入門教程。在龐大的Linux內核中,選取·基本的內容——進程管理、中斷、內存管理、係統調用、內核同步、文件係統、I/O設備管理等進行闡述。從原理齣發,基於Linux內核源代碼但又不局限於代碼,分析原理如何落實到代碼,並通過簡單有效的實例說明如何調用Linux內核提供的函數進行內核級程序的開發。主要章節給齣瞭具有實用價值的小型應用,從而讓讀者在實踐中加深對原理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本書對於希望深入Linux操作係統內部、閱讀Linux內核源代碼以及進行內核級程序開發的讀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Linux應用開發人員、嵌入式係統開發人員等均可從本書中獲益。
《深入理解 Linux 內核:從匯編到係統調用》(第二版) 引言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Linux 操作係統以其開源、穩定、高效的特性,廣泛應用於服務器、嵌入式設備、桌麵係統乃至超級計算機等各個領域。而要真正掌握 Linux 的力量,理解其底層原理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本書《深入理解 Linux 內核:從匯編到係統調用》(第二版)正是為希望深入探究 Linux 操作係統精髓的讀者量身打造。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 Linux 命令和基本用法的教程,更是一次對操作係統核心機製的深度剖析,旨在帶領讀者循序漸進地理解 Linux 內核是如何工作的,以及應用程序是如何與內核進行交互的。 本書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全麵的更新和修訂,力求與當前主流的 Linux 內核版本保持同步,並引入瞭更多最新的技術概念和實踐案例。我們深入分析瞭現代多處理器環境下的內核同步機製,探討瞭在 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架構下內存管理的新挑戰,並增加瞭對容器技術和虛擬化技術中涉及的關鍵內核特性的介紹。同時,為瞭更好地服務於不同層次的讀者,我們對某些復雜概念進行瞭更清晰的梳理和更詳盡的闡述,並在代碼示例和實驗部分做瞭精心的優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指導意義。 本書的目標讀者 初級到中級 Linux 用戶: 那些已經掌握瞭 Linux 基本命令和常用工具,但渴望瞭解其背後運行機製,希望提升係統管理和故障排除能力的讀者。 係統管理員與運維工程師: 需要深入理解係統性能瓶頸,優化係統配置,並能快速診斷和解決復雜係統問題的專業人士。 軟件開發者: 期望編寫更高效、更健壯的係統級程序,理解多綫程、進程間通信、文件 I/O 等底層細節,從而更好地利用操作係統資源,以及為並發和分布式係統開發打下堅實基礎的開發者。 計算機科學專業學生與研究人員: 對操作係統原理有濃厚興趣,希望將理論知識與實際代碼相結閤,加深對操作係統課程學習理解的學生,以及進行相關領域研究的研究人員。 嵌入式係統開發者: 需要深入瞭解嵌入式 Linux 的啓動過程、內存管理、設備驅動模型等,以便更好地裁剪和優化係統,滿足特定硬件需求的開發者。 本書特色與亮點 1. 全麵而深入的內核剖析: 本書以 Linux 內核為核心,從最底層的匯編語言引導過程開始,逐步深入到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係統、設備驅動、網絡協議棧等各個關鍵模塊。我們不迴避復雜的細節,而是通過清晰的邏輯和圖示,將復雜的內核工作流程可視化,幫助讀者建立起對整個內核架構的宏觀認識。 2. 從匯編到係統調用的橋梁: 理解應用程序如何與內核交互是掌握 Linux 的關鍵。本書詳細講解瞭係統調用在用戶空間和內核空間之間的轉換過程,分析瞭常見係統調用的實現機製,並演示瞭如何通過 `strace` 等工具來觀察和分析係統調用的行為,從而揭示應用程序與操作係統之間的“對話”過程。 3. 代碼驅動的深度學習: 本書大量引用和分析瞭 Linux 內核的源代碼片段,並提供瞭與講解內容緊密相關的 C 語言示例代碼。通過閱讀和運行這些代碼,讀者可以親身體驗內核的設計理念和實現細節,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4. 現代內核特性的聚焦: 針對當前 Linux 內核的發展趨勢,本書重點介紹瞭多處理器同步機製(如自鏇鎖、信號量、互斥體)、進程調度算法的演進、先進的內存管理技術(如 slab 分配器、夥伴係統)、健壯的文件係統(如 ext4、XFS)以及高性能的網絡協議棧。 5. 實踐導嚮的案例分析: 書中包含豐富的實際操作示例和問題分析,例如如何通過內核參數優化係統性能,如何使用 `perf` 和 `ftrace` 等工具進行性能分析和調試,以及如何理解和處理常見的係統死鎖或性能瓶頸問題。 6. 循序漸進的結構設計: 全書的章節安排經過精心設計,從最基礎的引導過程開始,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模塊。每個章節都建立在前一章節的基礎上,確保讀者能夠在一個清晰的邏輯框架內進行學習,避免瞭知識點的碎片化。 7. 圖文並茂的解釋: 大量精心繪製的流程圖、數據結構圖和架構圖,將抽象的內核概念和工作流程直觀地呈現齣來,極大地提升瞭可讀性和理解效率。 本書內容梗概 第一部分:Linux 內核基礎與引導過程 第一章:Linux 內核概覽 Linux 操作係統的曆史與發展 內核與用戶空間的劃分 內核的模塊化設計與動態加載 Linux 內核的開發模式與社區 第二章:CPU 架構與匯編語言入門 x86/x86-64 架構概述 匯編語言基礎:寄存器、指令、尋址模式 與內核相關的匯編指令 第三章:Linux 內核的引導過程 BIOS/UEFI 啓動流程 Bootloader(GRUB)的作用 內核鏡像的加載與初始化 早期初始化階段:硬件檢測、內存初始化、中斷初始化 init 進程的啓動 第二部分:進程管理與調度 第四章:進程與綫程的概念 進程的定義、狀態與PCB(Process Control Block) 綫程模型:用戶綫程與內核綫程 進程與綫程的創建與銷毀 進程間通信(IPC)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Linux 進程調度器 調度器的作用與目標 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算法詳解 實時調度策略(SCHED_FIFO, SCHED_RR) 多處理器調度與 NUMA 調度 進程優先級與 nice 值 第三部分:內存管理 第六章:物理內存管理 內存的物理地址與虛擬地址 分頁機製與頁錶 MMU(Memory Management Unit)的作用 夥伴係統(Buddy System)內存分配器 Slab 分配器與對象緩存 第七章:虛擬內存管理 進程地址空間布局 內存映射(mmap)機製 匿名映射與文件映射 缺頁中斷(Page Fault)的處理 內存迴收策略(LRU, Clock 算法) 第八章:NUMA 架構下的內存管理 NUMA 架構的原理與挑戰 節點、內存策略與 NUMA-aware 調度 內存分配的 NUMA 意識 第四部分:文件係統與 I/O 第九章:Linux 文件係統概述 文件係統層次結構標準(FHS) 文件、目錄與 inode 超級塊(Superblock)與文件係統元數據 常見文件係統介紹(Ext4, XFS, Btrfs) 第十章:VFS(Virtual File System) VFS 的作用與接口 超級塊操作、inode 操作、文件操作、目錄操作 文件係統的掛載與卸載 第十一章:塊 I/O 子係統 塊設備的抽象 I/O 調度器(CFQ, Deadline, NOOP) 請求隊列與塊 I/O 的處理流程 DMA(Direct Memory Access) 第五部分:係統調用與用戶空間交互 第十二章:係統調用的機製 用戶空間與內核空間的切換 係統調用接口(syscall) 係統調用錶與陷阱(Trap) 常見係統調用分析(fork, execve, open, read, write, close, exit) 第十三章:進程間通信(IPC)深入 管道(Pipe) System V IPC(共享內存,消息隊列,信號量) POSIX IPC(POSIX 消息隊列,POSIX 共享內存,POSIX 信號量) Socket 通信 第十四章:信號與異常處理 信號的概念、類型與處理機製 信號的發送與接收 異常處理與中斷 第六部分:設備驅動與內核模塊 第十五章:設備驅動模型 字符設備、塊設備、網絡設備 設備文件與 /dev 目錄 Linux 設備模型(Device Model) 總綫、設備、驅動的綁定 第十六章:Linux 內核模塊(LKM) 內核模塊的作用與優點 模塊的編譯與加載/卸載 模塊間的依賴與版本控製 常用內核模塊接口 第七部分:係統性能與調試 第十七章:性能分析工具 `top`, `htop` 等係統監控工具 `vmstat`, `iostat`, `mpstat` 等性能統計工具 `perf`:性能事件采樣與分析 `ftrace`:內核跟蹤與函數圖 第十八章:內核調試技巧 `printk` 調試 內核日誌(klogd, syslog) GDB 與 KGDB/KDB DTrace/SystemTap(簡介) 第八部分:現代 Linux 內核特性 第十九章:並發與同步機製 並發問題的産生 原子操作 自鏇鎖(Spinlock) 信號量(Semaphore) 互斥體(Mutex) 讀寫鎖(Rwlock) 順序鎖(Seqlock) 第二十章:容器與虛擬化技術中的內核支持 Cgroups:資源控製與隔離 Namespace:進程環境隔離 KVM/QEMU 簡介 虛擬化對內核帶來的挑戰 結語 《深入理解 Linux 內核:從匯編到係統調用》(第二版)旨在為讀者提供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從宏觀架構到微觀細節,全麵深入地展現 Linux 操作係統的精髓。通過對本書的學習,我們希望讀者能夠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夠更自信地駕馭 Linux 係統,更高效地開發應用程序,並為更高級的係統研究與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們相信,對 Linux 內核的深入理解,將為您的技術生涯帶來無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