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RHOTON?顱腦解剖與手術入路
定價:320.00元
作者:羅頓 著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5-01
ISBN:9787504656131
字數:
頁碼:
版次:第*1版 2017年1月第四次印刷
裝幀:精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2.660kg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40年追求安全、 和輕柔神經外科手術的結晶。全書分為三個部分:di一部分論述瞭顯微手術技術和器械的選擇;第二部分有9章,描述瞭幕上和前顱窩底的顯微手術解剖和手術入路,其中包括動脈瘤、側腦室和第三腦室、海綿竇和鞍區等章節;第三部分有10章,描述瞭後顱窩和後顱底的解剖和手術入路,主要包括第四腦室、小腦幕切跡、枕大孔、顳骨和頸靜脈孔。幕上和幕下部分對大腦和小腦及其動脈和靜脈亦有深入的論述。希望在本書研究的基礎上齣現新的、更好和更安全的腦手術入路。
作者簡介
Albert L.Rhoton Jr.醫生就讀於華盛頓醫科大學,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1959年。他在華盛頓大學完成神經外科培訓後,於1965年成為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梅奧醫學中心的工作人員,並於1972年擔任佛羅裏達大學神經外科的主任和教授。曾任神經外科協會、神經外科醫生大會、神經外科醫師協會、北美顱底協會、國際顱麵和顱底外科大會、佛羅裏達神經外科學會和國際神經外科技術與儀器發明協會主席。他是1993年神經外科大會的榮譽嘉賓,並在1998年獲得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協會頒發的Cushing奬,這是美國兩大神經外科協會所頒發的zui高奬勵。2001年獲世界神經外科學會聯閤會榮譽奬。他是非洲、亞洲、大洋洲、歐洲和南北美洲神經外科學會榮譽嘉賓和榮譽會員,發錶論文300多篇,並齣版瞭有關後顱窩的《神經外科韆年冊》和有關幕上區域的25周年紀念冊。他獲得華盛頓醫科大學校友成就奬和佛羅裏達大學傑齣教授和終身成就奬。1998年佛羅裏達大學腦研究所建成,其中包括神經外科活動中心和顯微外科實驗室。朋友、同事和以前的住院醫師捐獻給佛羅裏達大學基金會近2百萬美元,成立瞭Rhoton主任教授基金,至今基金已接近5百萬美元。除此之外,Rhoton醫生在過去還為神經外科募集瞭11個教授職位。他和他的夫人Joyce有四個孩子,均從事醫療工作。
目錄
前言
腦與顱底:顯微手術解剖和手術入路
di一部分 手術技術以及神經外科手術器械
di一章 神經外科手術技術和手術器械
第二部分 顱腦間隙的顯微外科解剖與手術入路
di一章 大腦
第二章 幕上動脈
第三章 動脈瘤
第四章 大腦的靜脈係統
第五章 側腦室和第三腦室
第六章 前顱底和中顱底
第七章 眶
第八章 鞍區
第九章 海綿竇、海綿狀靜脈叢和頸內動脈套環
第三部分 後顱窩的顯微外科解剖與手術入路
di一章 小腦和第四腦室
第二章 小腦的動脈
第三章 後顱窩靜脈
第四章 乙狀竇後人路相關橋腦小腦角和後顱窩神經
第五章 小腦幕切跡
第六章 枕大孔
第七章 遠外側入路及其經髁、髁上和髁旁擴展
第八章 顳骨和經顳骨入路
第九章 頸靜脈孔
第十章 後顱窩的腦池
從我個人的學習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實用性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它提供的知識不僅僅是停留在書本上的理論,而是真正能夠指導臨床實踐的。我發現,書中對每一個手術入路的分析都非常透徹,不僅講解瞭其解剖學依據,還詳細描述瞭操作步驟、潛在風險以及如何規避。這對於我來說,非常有幫助。我能夠從中學習到很多在教科書中難以找到的經驗和技巧。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案例分析,通過真實的臨床場景來闡釋解剖學知識的應用,這使得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也更容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我感覺這本書就像一本隨身攜帶的“手術指南”,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可以從中獲得啓發和指導,幫助我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比我想象的要精緻不少,封麵設計很專業,觸感也很舒適。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這絕對是一本值得認真對待的學術專著。拆開包裝後,更是被書本身的質感所吸引。紙張厚實,印刷清晰,色彩還原度也很高,尤其是那些精細的解剖圖譜,細節處理得相當到位,無論是血管、神經還是腦區劃分,都看得非常清楚。我平時需要參考一些醫學影像資料,對於這種高質量的圖譜需求很高,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完全達到瞭我的預期。而且,字體大小適中,排版布局也很閤理,閱讀起來一點都不費眼,即使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疲勞。對於我這樣長期與書籍打交道的人來說,這種細節上的用心真的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瞭閱讀的體驗和效率。整體而言,這是一本從外觀到內容都充滿瞭專業誠意的書籍,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價值。
評分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感受,那就是它的學術嚴謹性。每一個觀點、每一個論述都似乎經過瞭反復的考證和推敲,沒有絲毫的馬虎和隨意。我注意到書中引用的參考文獻也非常廣泛,這錶明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進行瞭大量的文獻研究,確保瞭內容的權威性和前沿性。對於我們這些在學術道路上不斷探索的人來說,一本擁有如此紮實學術基礎的書籍,無疑是最好的學習夥伴。它提供瞭一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研究方法,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讀者的思維方式。而且,這本書不僅僅局限於理論知識的講解,它還融入瞭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進展,這使得它在信息時效性上也非常有優勢,能夠幫助我們及時瞭解該領域的最新動態。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讓我覺得既專業又不失可讀性。雖然是醫學類書籍,但作者的錶述方式並沒有使用過於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力求清晰明瞭,將復雜的概念解釋得通俗易懂。我之前也看過一些類似的解剖學書籍,有些內容真的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書不同,它就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一步一步地引導你進入解剖學的世界。我特彆喜歡其中一些比喻和類比的使用,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那些抽象的解剖關係。而且,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錶現齣的那種對細節的追求,也讓我印象深刻。他會仔細地講解每一個結構的特徵、位置以及與其他結構的關係,確保讀者能夠建立起一個全麵而準確的解剖學認知。這種嚴謹又不失溫度的寫作風格,讓我感到非常舒服。
評分我特彆看重書籍在內容深度和廣度上的錶現,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無疑是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解剖結構,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將這些結構與臨床實踐緊密地聯係起來,提供瞭一種非常實用的視角。書中的闡述邏輯清晰,循序漸進,從宏觀的腦區劃分到微觀的血管神經走嚮,層層遞進,讓復雜的解剖知識變得易於理解。我尤其欣賞其中對各種手術入路的詳細介紹,這對於我們這類需要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的讀者來說,簡直是寶藏。每一個入路都有詳細的解剖學基礎支撐,並且考慮到瞭可能遇到的解剖變異和技術難點,這種前瞻性的分析非常有價值。我感覺作者不僅僅是一個解剖學傢,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他將多年的臨床感悟和深厚的學術功底完美地融閤在瞭這本書中,呈現給瞭讀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