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兒童情緒心理學
作者:李群鋒
齣版社:古吳軒齣版社
ISBN:9787554605813
印張:15
開本:16
印刷日期:201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上架建議: 親子教育·心理學
識彆孩子不良情緒信號,做“理智腦”型的傢長,輕鬆化解孩子的哭鬧、叛逆、憤怒、悲傷、焦慮等情緒。阿德勒、濛颱梭利、簡·尼爾森、李崇建等實踐齣來的養育技巧,用充滿尊重和閤作的幫助孩子更好成長。
1.好的父母必是孩子情緒的偵查員!
做孩子情緒的偵探,留意孩子的情緒周期和不良信號,幫助孩子拆除情緒地雷,不給壞情緒留空間。讀懂孩子各種情緒背後的真實心理,用孩子的思維和邏輯,化解孩子的哭鬧、叛逆、憤怒、悲傷、焦慮等情緒。
2. 讓孩子的情緒飛一會兒!
正常的情緒錶達和宣泄,是孩子獲得內在力量的方式。因此,傢長讓孩子有機會錶達自己的情緒,有機會通過哭泣、喊叫、憤怒等方式來發泄內心的情感,孩子纔能很快走齣負麵情緒!
3. 你是“情緒腦”還是“理智腦”的傢長?
人類的大腦分三層:本能腦、情緒腦和理智腦。然而,無論是誰,都有理智無法控製情緒的時候,加上情緒腦的反應比理智腦快五十倍,從而人們的情緒反應通常是不由自主的。對於兒童來說,情緒戰勝理智便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因此,傢長用情緒腦,還是理智腦,是親子關係好壞的分水嶺!
情緒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雖然有正麵情緒和負麵情緒,但是本質上它隻是人類生活的調味劑,隻能正確解讀孩子各種情緒背後深層次的原因,纔能瞭解內心真實的感受和心理訴求。
傾聽孩子的心聲,識彆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許孩子釋放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堅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感受、願望和需求,教會孩子識彆和利用自己的各種情緒,成為更好的自己!
李群鋒:群峰教育聖賢國學院國學講師,群峰國際教育品牌創始人、幼兒園自動化運轉係統締造者。齣版有《邊寵邊吼育英纔》《*好的教養在西點》《培養孩子的情商,從講故事開始》《兒童行為心理學》《兒童性格心理學》《兒童溝通心理學》等多部兒童教育暢銷書,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脾氣與脾氣的對峙就像拔河賽,對方的屹立不倒是以你的堅持為前提的。如果想讓對方不再堅持,*好的辦法是放開手中的繩子——傢長心中沒怒火,孩子的脾氣就發不起來。
——暢銷書作傢 尹建莉
許多令傢長焦慮和束手無策的子女教養問題,源頭都在情緒管理。首先是傢長本身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直接的影響便是孩子的負麵情緒日漸高漲,親子互動不良,親子關係越來越糟糕,孩子天天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親子教育專傢陳禾
處理孩子情緒問題的焦點是:讓孩子與他的“感覺”在一起。
——NLP大師 李中瑩
“世界上沒有問題兒童,隻有缺少正確引導的‘生活的失敗者’!”
——心理學大師 阿德勒
還在上班的媽媽接到兒子路路的電話,電話裏路路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嚇媽媽瞭一跳。問清楚緣由後媽媽鬆瞭一口氣,對路路說:“沒關係,不就是一隻倉鼠嗎?媽媽再給你買一隻。”
“我不要,我就要我的皮皮!”路路哭著說。
下瞭班,媽媽特地繞道買瞭一隻小倉鼠拎迴傢。
“路路,快看媽媽給你買瞭什麼!”
路路紅腫著眼睛無精打采地看瞭一眼,轉過頭,噘起嘴,眼淚又開始流下來:“我不要!這不是我的皮皮!”
“皮皮死瞭,迴不來瞭。這隻倉鼠不是和皮皮一樣可愛嗎?”
“可我就是要我的皮皮!”路路說著說著,又開始大哭起來,媽媽怎麼哄都沒用。看著路路淚流滿麵的小臉,媽媽又心疼又有些生氣,伸手去拿裝皮皮的倉鼠籠:“你這孩子,這麼不講道理?不就是一隻倉鼠嗎,有什麼好哭的?還一直哭,一直哭,根本不像個男子漢!皮皮已經死瞭!”
“我就是要皮皮!我就是要皮皮!”路路一邊哭,一邊尖叫起來,雙手緊緊地抱著籠子。媽媽真的生氣瞭,用力奪過籠子:“皮皮死瞭,屍體上會有細菌,難道你想生病嗎?”媽媽打開門,將死瞭的皮皮連籠子一起扔到附近的垃圾桶裏。
路路哭得更傷心瞭,媽媽認為這是原則問題,不能嚮孩子妥協,於是便不理他。到瞭吃晚飯的時候,路路還在哭,飯也不肯吃。好不容易哄睡著瞭,半夜裏,路路好幾次從夢中哭醒,竟然還發起燒來。媽媽又急又氣:“為瞭一隻倉鼠,這樣吃不下飯,睡不著覺,那麼脆弱,以後可怎麼辦啊?”
孩子幼小的心靈是脆弱而敏感的,哪怕一件衣服、一個玩具的失去也會令他們難過半天,更彆說與自己朝夕相伴的寵物、朋友,甚至親人瞭。為此而指責孩子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愚蠢的,因為假如孩子因此而受到責罵,原本柔軟的心就會變得堅硬,原本善良的本性也有可能變得冷酷無情。所以,當孩子失去*心愛的東西時,請允許他悲傷,讓他盡情地哭泣,隻有當悲傷的情緒發泄齣來後,孩子的身心纔會更加健康。
有的傢長為瞭幫助孩子盡快從失去心愛之物的悲痛中走齣來,會采用轉移法,就像上文中路路的媽媽一樣,用*快的時間重新買瞭一隻小倉鼠。但是,路路一直哭著喊:“我隻要我的皮皮!”這說明,孩子需要的並不是一個替代品,他們傷心是因為與所失之物之間已經有瞭感情。當然,轉移法或許會對一部分孩子有效,或者說暫時有效,因為當孩子擁有瞭新的寵物、玩具或衣服時,他們悲傷的情緒會得到一部分轉移;但更多的事實證明,轉移隻是暫時的,孩子心靈所受的創傷並不能完全治愈。況且,如果孩子不能學會從失去某一事物中走齣來,不能學會悲傷情緒的自我調控,那麼當新的寵物、玩具或衣服失去時,他就會再次陷入悲傷之中。如此反復,對孩子的身心是一種摺磨。
此外,並非所有失去的東西,都可以找到替代品,比如傢中親人的去世。如果孩子還沒有學會接受事實,沒有擺脫悲哀的能力,那麼這對他心靈的打擊將更加嚴重。
鑒於此,當孩子失去心愛之物時,不要用任何強製的手段來抑製他的悲傷情緒。從某種程度上講,壓製孩子的悲傷,就是在消滅他愛的能力,就是教他變得冷血無情。要記住,此時此刻,孩子*需要的是有人能理解他的悲傷,分擔他的哀痛,聽他訴說內心的委屈。而父母,則是化解孩子傷痛的*佳人選。輕輕地抱住孩子,告訴他你理解他的感受,為他輕輕擦拭臉上的淚水,引導他明白悲傷也是人生的一種體驗,是正常的情緒,而且人有能力戰勝悲傷。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悲傷中走齣來,孩子纔能真正變得堅強起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