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共2册) | ||
| 定价 | 106.00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
| 开本 | 04 | |
| 作者 | ||
| 装帧 | 01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509215814 | |
| 2018版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 ||
| 定价 | 38.00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3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1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01 | |
| 字数 | 165000 | |
| ISBN编码 | 9787509215814 | |
| 2018版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 | ||
| 定价 | 68.00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1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17 | |
| 字数 | 450000 | |
| ISBN编码 | 9787509215821 | |
2018版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
2018版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
我一直觉得,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不仅仅是一份收费的“价格表”,它更像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和“指挥棒”。《2018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发布,就反映了当时国家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重视,以及对规范市场秩序的决心。 《使用手册》则提供了对这些政策导向的解读。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算”,更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算”。例如,手册中提到,一些收费标准的调整,是为了鼓励设计单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勘察设计的质量和效率。这样的解释,让我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收费标准的意义,而不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计算工具。
评分随后,我转到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这本手册简直就是《收费标准》的“贴身翻译官”和“实操指南”。如果说《收费标准》是法律条文,那《使用手册》就是案例解析和操作指南。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手册中提供的各种实例分析,它会模拟实际项目,一步步地演示如何应用收费标准进行计算。举个例子,手册里有一个关于某工业厂房工程地质勘察的案例,从项目概况、勘察范围、勘察深度到最终的收费构成,都进行了非常清晰的展示。这让我这种“理论苦手”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抽象的数字和系数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地,并形成最终的收费结果。 而且,手册中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计费工程内容”、“计费单位”、“工程复杂程度”等,都做了详细的解释和区分。在我过去的工作中,这些概念常常让我感到困惑,不知道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界定。通过阅读这本手册,我才明白,原来这些看似微小的定义,对于收费的准确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我心中所有的疑虑,让我对收费标准的理解不再是“雾里看花”。
评分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准确把握勘察设计的费用预算至关重要。《2018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为我提供了清晰的计算框架,让我能够基于项目规模、复杂程度以及专业类别,快速估算出初步的勘察设计费用。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则进一步深化了我的理解。它提供了多种计费方式的对比分析,例如按工程类别计费、按工程内容计费、按工程造价百分比计费等,并详细阐述了各种计费方式的适用范围和优劣。这让我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项目时,能够选择最合适、最公平的计费方式,从而提高投标的竞争力和项目的可执行性。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套书的初衷,更多是出于一种“职业焦虑”。在工程行业,收费标准是绕不开的话题,如果不熟悉,不仅可能导致自身吃亏,甚至可能触犯规定。看到《2018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它是否能帮助我避免在合同谈判或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低报”或“漏报”的情况。而《使用手册》则进一步打消了我的顾虑,它不仅提供了计算方法,还针对一些常见争议点,给出了官方的解读和建议,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定心丸”。 我仔细对比了手册中关于不同专业工程(例如建筑、市政、水利等)的收费案例。发现虽然收费标准的大框架是统一的,但在具体应用时,各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侧重点和计算逻辑。比如,建筑工程的收费可能更侧重于建筑面积和层数,而市政工程则可能更多地考虑管线长度、埋深等因素。这套书非常好的体现了这种专业性,让我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找到相应的收费依据,而不是一概而论。
评分老实说,在没有这套书之前,每次遇到勘察设计收费问题,我都会感到有些“心虚”。因为我对一些收费标准的细节理解不够透彻,担心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不够权威。但《2018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出现,让我的工作更加自信。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则是我案头的“秘密武器”。当我需要与甲方或设计院就收费问题进行沟通时,我总会翻阅手册中的相关章节,引用其中的规定和案例,这样我的论点就会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达成共识。这套书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计算器,更提供了一个“理论支持库”。
评分作为一名需要与设计院进行频繁沟通的造价人员,我对如何准确理解设计院提交的收费估算一直感到头疼。《2018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就像一本“翻译词典”,帮助我 decipher 那些设计院报来的数字背后的依据。很多时候,设计院会直接报一个总价,而我需要做的,就是用这本收费标准来验证其合理性。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则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工具。它里面有关于如何进行“费用复核”的章节,以及如何识别收费中的潜在“陷阱”的提示。例如,手册中提到,一些设计院可能会将一些非设计性质的工作(如一些咨询服务)混入设计费中,通过认真研读手册,我能够更加警惕并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评分这份《2018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真是个“巨无霸”,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厚度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工程造价新人,平时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与勘察设计收费相关的问题,但由于经验不足,很多时候只能模模糊糊地理解。这次购入这套书,纯粹是抱着“武装自己”的心态,希望能从基础学起,彻底搞懂这些看似复杂却又至关重要的收费规定。 翻开第一册《2018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内容的详尽与条理。它不像一些简单的表格罗列,而是包含了各种工程类别、子类,以及针对不同规模、不同复杂程度项目所对应的收费系数和取费基础。我花了大量时间去对照我目前正在参与的项目,尝试理解收费是如何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分解的。例如,在理解“工程地质勘察”收费时,我不仅看到了不同勘探方法的收费标准,还注意到对勘探深度、钻孔数量、岩土测试项目等细化要求,这些细节的差别直接影响最终的收费金额,这让我深刻体会到“魔鬼藏在细节里”这句话的含义。
评分我之前一直以为勘察设计的收费就是简单的“照章办事”,把项目信息填进去,就能得出结果。但随着对这套书的深入研究,我才意识到,收费标准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专业判断。例如,在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中,对于一些特殊地质条件(如软土、膨胀土、采场地质灾害区等)或者复杂的设计要求(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等),都有相应的调整系数或者附加费。 《使用手册》则通过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将这些复杂的收费逻辑可视化。我尤其欣赏手册中关于“勘察设计合同价”的构成分析,它详细列举了设计费、勘察费、前期咨询费等各项费用的计算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叠加形成最终的总价。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一个项目的设计和勘察工作,其价值是如何被量化和体现的。
评分我常常在想,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制定,本身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2018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就是这项工程的“成果展示”。它整合了大量的行业数据、技术规范和市场信息。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使用手册》则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学习者反馈系统”。它通过案例分析和常见问题解答,帮助我将枯燥的条文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我特别喜欢手册中关于“收费调整”的部分,它解释了在项目发生变更、增加工作量或出现特殊情况时,如何进行费用的动态调整。这让我明白,收费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能够适应项目实际情况的灵活工具。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非常敏感的人,在工作中,我总是希望能够把每一个环节都弄得清清楚楚。《2018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求知欲”。它将勘察设计工作分解到了非常细致的层面,从前期咨询、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到各个专业的设计(建筑、结构、机电、市政等),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收费依据。 《使用手册》更是将这些细枝末节进行了“手术刀式”的剖析。它不仅仅告诉你“多少钱”,还会告诉你“为什么是这个价”。例如,对于地质勘察,手册会详细解释不同勘探方法的成本构成,以及不同勘探孔数量对总费用的影响。这种刨根问底式的解释,让我对勘察设计费用的构成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知。
评分不错的不错的
评分很有用
评分不错的不错的
评分送货快,服务好,以后需要再来买!
评分很有用
评分很有用
评分不错的不错的
评分最新权威读物
评分不错的不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