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抗日战争 (全三卷) |
| 作者: | 王树增 著 |
| 市场价: | 132元 |
| ISBN号: | 9787020110032+9787020110056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5-07-1 | 版次:1 | 页数: |
| 印刷时间:2015-07-1 | 印次:1 | 字数: |
编辑推荐
王树增战争系列自2006年开始出版,至今已有《长征》《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一系列作品问世。他开创了全新的战争史写作范式,也为战争文学树立了新标杆。
这一系列作品所具备的坚实宏大的结构、国际的视角、对现实的关照以及详尽的资料,使他拥有了数百万忠实的读者,而万众期待的《抗日战争》将于2015年6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至此中国战争系列作品将完满收官。
《长征》基调乐观,以这一人类重大的精神事件展示信仰的力量;《解放战争》气势恢宏,写出民心向背之别对战争的决定性影响;《朝鲜战争》以对万千战士的悲悯之情,构建起对战争整体格局的无奈与戏谑;而《抗日战争》基调庄严,全景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的惨烈与悲壮,这是七十年来一部属于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史!
目录
《抗日战争:第一卷》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王树增战争系列作品登顶之作!
七十年来一部属于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以三卷的恢宏篇幅记述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作品以战争的每一次事件和每一场战役为纵贯,以第二世界大战的国际视角全面真实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中一次全民同仇敌忾、浴血山河所赢得的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是一次全新写作,全新阅读战争的体验,对抗日战争全新定位和见识的巨著。从史料收集和研读开始,《抗日战争》写作长达六年之久。由于战场广阔,参战人数众多,抗日战争亲历者遍布各地。尽管如此,王树增还是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经过海量阅读和精心酝酿,后完成了这部大书。
《抗日战争》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以重大战役战斗为轴,以重大历史事件及相关人物为经纬,突出反映并全景式地记叙1937—1945年这八年抗战中的主要战役战斗。对敌我双方统帅部的战役企图、计划,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和战役经过,都做了详尽的记叙,特别是对战役战斗结局及其经验教训,能从军事学术的高度给以分析、总结与点评。
这部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文学叙述向广大的读者解读中日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持久的战争。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山河破碎、艰难困苦、牺牲巨大的历史现实下如何同仇敌浴血奋战,终赢得了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对于这场残酷的战争所揭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广大读者认识战争的本质在实践民族复兴伟业的今日中国,都有着巨大的认知意义和价值。
全面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是历史的需要,也是现实的可能。随着社会日益开放,对外交流通畅,两岸对历史的态度日趋一致,尘封已久的秘密文书档案也纷纷解密。有太多读者希望全面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有太多他们的父辈曾亲身经历的战争需要重新讲述。
此时回首上世纪的抗日战争,创作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巨著,便既是应当的,也是可能的了。王树增的“战争系列”一直在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这也是他的“战争写作”的价值所在。正是基于此,王树增完成了他“战争系列”为宏阔的一部作品——《抗日战争》。
在线试读
日军上海派遣军自登陆以来,在中国军队第九军团和第十五集团军的顽强阻击下,不仅人员伤亡很大,战场推进艰难,而且已经处在各部队被分割的不利处境中。因此,松井石根致电东京紧急求援,声称他当面都是中国精锐的陆军,如果日本要在上海战事中取得胜利,至少还要投入五个陆军师团以上的兵力才行。他要求立即派遣第十四师团以及本属于第十一师团而现在青岛的“天谷支队”火速增援。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中国非虚构文学*人,中国战争题材*作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 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非虚构中国近代史系列《1901》、《191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图书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
对于“战争”这个主题,我总是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这套《抗日战争套装》则让我在这份复杂的情感中,看到了更加深邃的意义。王树增先生的笔法,与其说是叙述,不如说是挖掘。他像一个考古学家,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真相,一点点地从历史的泥土中挖掘出来,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他没有回避战争的丑陋与血腥,那些残忍的屠杀、无辜的牺牲,都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正是在这极致的黑暗中,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才得以绽放。我读到了无数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前仆后继的中国人,他们的勇气、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牺牲,共同谱写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这套书让我明白,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在国家危难之际,那种集体的情感与力量,足以撼动一切。
评分坦白说,我并非军事史的爱好者,但当我翻开这套《抗日战争套装》的第一页,就被深深吸引了。王树增先生的叙事方式,完全打破了我对历史题材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他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生命的悲欢离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人情味和感染力。我被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命运而奋斗的普通人深深打动,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电影电视中的跌宕起伏,却更加真实、更加震撼。例如,那些在敌后坚持斗争的地下工作者,他们的隐忍和牺牲,以及他们内心的孤独与坚持,都被王树增先生细腻地刻画出来。读着读着,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年代人们的呼吸,能听到他们的心跳,能体会到他们的痛苦与希望。这套书不仅让我了解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更让我对那些为我们今天和平生活付出巨大代价的先辈们,有了更加深刻的敬意和感悟。
评分作为一名对二战历史颇感兴趣的读者,我总是期待着能读到一些能触及灵魂深处的作品。这套《抗日战争套装》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期待。王树增先生的文字,有着一种独特的张力,它既有史学家的严谨,又不失文学家的浪漫。他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史实陈述,而是深入挖掘了战争背后的人物故事和情感纠葛。我特别欣赏他对一些关键战役的剖析,他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战略走向,又能微观地展现战场的残酷和士兵的内心挣扎。读到那些牺牲的英烈事迹,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民族存亡的重大课题。套装中的每一卷都像是一部史诗,它记录了中国人民如何以血肉之躯抵挡侵略者的铁蹄,如何在那段艰难岁月中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和民族尊严。它让我对“抗日战争”这几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次民族精神的觉醒与升华。
评分这部《抗日战争套装》读来真是令人心潮澎湃,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王树增先生的笔触,不似那些冰冷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历史的温度。他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那些血肉横飞的场景,那些失去家园的痛楚,都在字里行间呼之欲出。但我更被打动的是,在绝望的黑暗中,那些普通中国人的坚韧和不屈。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屏障。读到那些为了保卫家乡而毅然参战的老农,读到那些在炮火纷飞中坚守岗位的知识分子,读到那些用生命点燃希望的青年学生,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洗礼。套装中的每一卷,都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那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也照见了我们民族不屈的脊梁。阅读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了解,也是对自我的审视,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保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总觉得少了些人性的光辉。然而,这套《抗日战争套装》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王树增先生的写作,就像一个技艺精湛的织工,将无数个鲜活的个体命运,巧妙地编织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他没有刻意去神化英雄,而是将他们置于那个时代的洪流里,展现了他们的挣扎、选择与牺牲。我尤其喜欢他对于战争细节的描绘,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那些破败的村庄,那些饥寒交迫的人们,都被他刻画得栩栩如生。但最动人之处在于,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也从未被完全泯灭。那些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伤员的医生,那些在敌后默默传递情报的普通百姓,那些在绝境中互相扶持的战友,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这套书让我看到了战争的另一面,它不仅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更是个体生命在历史洪流中的呐喊与抗争。
评分不错不错
评分很好,印刷的不错…都还比较满意
评分好
评分对整个战争过程写得比较详尽和细致,值得一看
评分对整个战争过程写得比较详尽和细致,值得一看
评分很好,印刷的不错…都还比较满意
评分对整个战争过程写得比较详尽和细致,值得一看
评分对整个战争过程写得比较详尽和细致,值得一看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