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概述 厚重拙樸的漢隸審美與技法特徵
第1例 從法度到意蘊
第2例 筆法上的共性與個性
第3例 中鋒立骨與圓轉
第4例 側鋒齣態與方摺
第5例 蓄勢起筆與藏鋒、露鋒
第6例 逆澀行筆與“鋒變”
第7例 調鋒收筆與“環引”
第8例 筆觸與提、按、頓、挫變化
第9例 從“意”到筆力、筆勢、節奏
第10例 從筆勢到筆畫方位
第11例 翻、轉、撚、絞用筆
第12例 綫質感受
第13例 體現貫氣的接、搭用筆
第14例 綫的形態層次
第15例 畫龍“點”睛
第16例 橫嚮力撐
第17例 竪的“麯緻”
第18例 波畫的流動美
第19例 撇、捺、鈎和麯綫的動態美
第20例 復閤筆畫的斷連關係
第21例 “口”字造型的組構方式
第22例 雙“口”及多“口”造型對比
第23例 “口”字框的變化方式
第24例 半“口”造型
第25例 “△”造型
第26例 同偏旁的變化
第27例 同部件的變化
第28例 造型類彆與形式感
第29例 “”字格中的結構處理
第30例 重心與聚散關係
第31例 主筆與副筆的走勢
第32例 平正中的欹側
第33例 錯落和揖讓關係
第34例 隨字賦形
第35例 隸體篆意
第36例 字形彆趣
第37例 同字異形
第38例 字的空間布白
第39例 規則與不規矩空間布白
第40例 字內空間
第41例 分割與解構
第42例 空間解構與風格變化
第43例 從字外空間到字組、字群關係
第44例 界格劃一的布局
第45例 縱橫等距的布局
第46例 字頭平齊的布局
第47例 散淡閑逸的布局
第48例 參差密集的布局
《書法技法講壇》叢書以其按技法例解作為單元分割的獨特體例深受老師和同學的歡迎,成為廣受歡迎的教材,因為這種安排正好適應於老師和同學課堂教學內容的開展。該叢書的定位是在基本技法的基礎上嚮上拔高,屬於書法技法的中高端圖書,因而也特彆適閤具有基本書法技法知識的廣大讀者。因其重點放在以豐富的圖例解析技法方麵,特彆強調比較和綜閤,因而不僅技法解析更加具體,同時也為廣大讀者的技法理解、提高和升華提供瞭階梯。本冊為《厚重拙樸的漢隸技法48例》。
我一直對漢隸那種橫平竪直中帶有內斂的力量感非常著迷,但市麵上很多隸書字帖,要麼過於強調波磔的誇張,要麼筆畫過於圓滑,總覺得少瞭點“漢隸”那份特有的樸拙和厚重。拿到這本書,雖然沒有直接的技法分析,但書中的字例卻讓我眼前一亮。那種筆畫的起收,那種字形的大小錯落,都透著一股子“厚重拙樸”的韻味。我喜歡它在選材上的嚴謹,能夠感受到作者在力求展現漢隸最本真的麵貌。雖然目前還沒有看到具體的“48例”是如何解析的,但我可以想象,這本書一定是對每一個案例都進行瞭深入的研究,纔能呈現齣這樣一種令人心動的麵貌。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一種“沉靜”的力量,它不像一些教材那樣張揚,而是內斂而深沉,需要你去細細品味,慢慢體會。這種感覺,對於我來說,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學習體驗。
評分說實話,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被它“厚重拙樸”這四個字所吸引。我一直覺得,書法的美,不在於華麗的技巧,而在於那份沉澱下來的真摯和質樸。這本書恰恰傳遞瞭這種精神。雖然沒有看到具體的技法講解,但我能夠感受到,這本書背後一定蘊含著作者對漢隸多年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在翻閱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注意到一些細節,比如,書中對於一些經典碑帖的排版方式,並不是簡單地羅列,而是有意識地將同一風格的碑帖放在一起,或者將具有典型性的字例放在醒目的位置。這種編排本身就傳遞瞭一種信息,一種對漢隸演變和風格的梳理。我雖然還沒有開始具體的臨摹,但僅僅是看這些精心挑選和排版的字例,就已經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瞭期待。我覺得,這本書就像一位老朋友,在你想要靜下心來學習的時候,默默地陪在你身邊,給你一種安心和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風格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非常吸引我。我之前也接觸過不少書法字帖,但很多都過於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忽略瞭文字本身的“骨力”。這本書雖然沒有直白的技法講解,但書中的每一個字,都仿佛在訴說著漢隸那種古樸而堅韌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歡它在“厚重拙樸”這個主題上的堅持,這在如今的書法界,顯得尤為難得。我曾經嘗試過臨摹一些隸書碑帖,但總是覺得不得其法,缺乏那種自然的韻味。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另一種可能性,一種不依賴於繁復技巧,而是從對經典碑帖的深刻理解中悟齣道理的學習方式。我還在慢慢品讀這本書,但已經能夠感受到它所傳遞的那種“真”。我想,這對於任何一個想要深入學習書法的人來說,都是極其珍貴的。它讓我明白,學習書法,不僅僅是學習技巧,更是學習一種精神,一種態度。
評分這本書的整體感覺非常沉穩,一點也不浮躁,非常適閤我這樣想要靜下心來鑽研書法的讀者。我一直覺得,學習書法,尤其是一些古老的書體,最重要的就是“悟”。這本書雖然不直接講解具體的技法,但在細節的處理上,卻處處體現著一種對古人書寫精神的理解。比如,書中對於墨色的運用、筆畫的起收、結構的比配,都有一種很微妙的引導。我經常會在閑暇時翻閱這本書,不是為瞭學習某一個具體的筆畫怎麼寫,而是去感受它傳達的那種“意”。我發現,通過對書中例字的反復品味,我能夠慢慢體會到漢隸那種“屋漏痕”、“錐畫沙”般的質感,這種感覺是用語言很難形容的,但這本書卻能巧妙地將這種感覺傳遞齣來。我覺得,對於很多愛好者來說,找到一本能夠觸動你內心深處的書,比那些一味講究技巧的書來得更重要。這本書就是這樣一本能夠引發思考、啓發靈感的作品,它讓我在閱讀中,對漢隸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評分最近入手一本叫做《區域包郵 厚重拙樸的漢隸技法48例/書法技法講壇 安徽美術齣版社毛筆字帖書法碑帖技法解析》的書,雖然名字有點長,但內容相當紮實。我一直對漢隸那種沉雄古拙的風格情有獨鍾,市麵上很多隸書帖,要麼過於工整,要麼筆畫生硬,總覺得少瞭點韻味。收到這本後,翻開第一頁就被它厚重的紙張和清晰的印刷所吸引,雖然不涉及具體技法,但單單是這種裝幀上的用心,就讓人覺得物有所值。封麵的設計也很有品味,那種古樸的質感,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書籍的主題。我最喜歡的是它整體的編排風格,那種沉靜而富有力量的感覺,非常契閤我學習漢隸的初衷。拿到書後,我並沒有急著去臨摹,而是先仔細地欣賞瞭書中的一些經典碑帖拓片,感覺這本書在選材上非常考究,選取瞭許多具有代錶性的漢隸碑刻,讓我在還沒深入技法之前,就對漢隸的整體麵貌有瞭更深的認識。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我覺得對於初學者來說,非常有益。它沒有直接跳到復雜的技法解析,而是先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讓你在品味中逐漸進入狀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