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開本:720×1000 1/16
齣版時間:2017年11月
定價:65元
ISBN :978-7-121-32334-8
【內容簡介】
世界太快,你怎麼前一步?
新奇、刺激、野性的現代化思維在哪裏?在新書裏、在小眾刊物裏、在論文裏、在網頁裏,在信息載的時代,想要發現並捕獲它們,並不容易。 本書是“得到”APP訂閱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的精選,集結瞭全球經濟、社會、科技、哲學等領域的新思想,並用中國人習慣的錶達方式分享給你。不是所有人都有現代化思維,萬維鋼為之努力的,是時間用全球主流精英思想武裝你。
【作者簡介】
萬維鋼,曾用筆名 “同人於野”,前物理學傢,現科學作傢, “得到”APP 訂閱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作者。1999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2005年獲得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曾長期從事核聚變等離子體物理研究,現居美國,從事專職寫作。著有暢銷書《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獲得第十屆“文津圖書奬”和 “2014中國好書”等奬項)和《智識分子:做個復雜的現代人》。他自詡“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主張以科學精神鑽研社會現象,擅長讓高端的道理落地,愛激發讀者思考。新浪微博:@GK同人於野
【編輯推薦】
★《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思維理解世界》(暢銷30萬冊,文津奬、中國好書奬)作者萬維鋼,新力作。
★得到APP 《萬維鋼·精英日課》精選典藏。
· 用新奇、刺激、野性的現代化精英思維
· 去洞察、理解、改變這個世界
· 喧嘩時代,快人一步武裝思維力
· 彆讓不靠譜的直覺左右瞭你的決策
。
【內容提要】
“精英”和 “普通人”真正的差異,是思維模式的不同:
· 精英能夠理解復雜的抽象概念,而普通人處處使用簡單形象思維
· 精英探索未知,而普通人恐懼未知
· 精英能從長遠打算,而普通人缺乏自控
· 精英注重個人選擇和自由,而普通人認為彆人應該跟自己一樣
· 精英擁抱改變,而普通人拒絕改變
· 精英跟各個階層的人都有交往,而普通人隻跟本階層的人交往
· 精英愛談論想法,而普通人愛談論人和東西
· 精英把自由時間花在學習上,而普通人把自由時間花在娛樂上
· 精英注重效率,而普通人強調公平
……
“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 菲茨傑拉德(F. Scott Fitzgerald,《瞭不起的蓋茨比》作者)
羅輯思維得到APP閤集成書。 《萬維鋼精英日課》繼續作者一貫的風格,以理性思維取勝,它是反常識的。常識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即將迎來一個"不換思想就換人”的時代。想要理解這個現代世界,乃至做正確的決策,就得有這種智識。它會糾正你想當然的判斷,告訴你一些靠譜的社會科學的研究結果,讓你理解或質疑專傢的判斷,也許你也能像專傢一樣思考。
發刊詞:精英的見識和我們的時代 1
PART 1 精英社會的神話 7
成功與運氣 8
運氣動力學 8
勝者通吃 13
信命不認命 18
攀比動力學 22
富而好禮 26
競爭不充分的領域裏纔有英雄 32
有一種聲望很值錢 37
精英水平的道歉 41
5
國學的三個問題 45
說精英,誰是精英 48
PART 2 天纔和瘋子的一綫之隔 55
儉省 56
追逐者的絕境 56 有差彆的人類勞動 61 從刻意練習到功夫在詩外 66 窈窕淑女效應 72
天纔和瘋子的一綫之隔 78 用進化論修心養性 83
PART 3 巨人的工具 89
巨人的戰術、習慣和日常 90
呆伯特作者的經驗之談 90 指揮官的派頭 96 給前輩鋪路的人 101 風險投資人的養成 106
我怎樣管理信息 112 三種浪漫體製 119
PART 4 決策的藝術 123
決斷:如何在工作生活中做齣更好的決策 124
到底什麼是厲害的決策法 124 選項的價值 130 成大事者怎麼纔能不糾結 135 用彆人預測自己 140
6
實乾傢無須調研 145
寵物的生問題——僞善還是妥協 151 二十層床墊級彆的敏感度 156 斯多葛派哲學的安心之法 160 一段名言 161
一個心法 162
兩種目標 163
到底什麼叫“智慧” 165
PART 5 數據統治世界 171
指導生活的算法 172
數學傢告訴你什麼時候結束單身 172
數學傢告訴你怎樣慢慢變老 176
數學傢告訴你為什麼難得糊塗 182
數學傢告訴你好的時間管理 188
經濟學是“老司機”的遊戲 194
怎樣識彆“hype” 198
喜歡=熟悉+意外 203
行為設計學 207
兩種技能增長麯綫 212
PART 6 智識的尺度 217
破除成功學的迷信 218
為什麼優等生不能改變世界 218 堅持,堅持,再堅持 225 企業傢精神和包辦婚姻 231
財富自由之路(財富要自由,自己先成長!李笑來老師用親身經曆告訴您如何打造開掛人生!)
李笑來著
ISBN 978-7-121-32008-8
2017年10月齣版
定價:69.00元
336頁
32開
編輯推薦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法論+思維方式+實踐細節+親證的事實
本書既不是成功學也不是心靈雞湯,而是教你一門“實踐”的技術,要求你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以及未來的無數時光裏,不斷地運用它,實踐它,並深入地思考和付諸修行——唯有如此,你纔有可能在無數平凡的瑣事裏,不斷糾正並升級自己的“操作係統”,讓它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可能和未來,成為更好的自己!
還有什麼,是比這個更珍貴的財富呢?
內容提要
你升級過自己的“操作係統”嗎?我們每個人都有“操作係統”!不斷升級的“操作係統”不僅能帶來體驗上的快感,還能幫我們更好地優化前進的路綫,在正確的方嚮上做齣正確的決定並身體力行地去實踐。
《財富自由之路》幫助你認清自己的“操作係統”,笑來老師用親身經曆教你如何升級它,並運用它實現自我成長,走上財富自由之路。
目錄
1.你知道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嗎? 001
2.你知道那條麯綫究竟是什麼嗎? 005
3.究竟什麼是“財富自由”? 012
4.起步時重要的是什麼? 016
5.你認真考慮過自己的商業模式嗎? 023
6.如何優化一種個人商業模式? 027
7.如何啓動第二種個人商業模式? 035
8.如何優化第三種個人商業模式? 041
9.你升級過自己的操作係統嗎? 046
10.你所擁有的寶貴的財富究竟是什麼? 051
11.有沒有提高注意力使用效率的科學方法? 059
12.為瞭不斷升級操作係統,你需要具備什麼能力? 067
13.你的人生中沉重的枷鎖是什麼? 072
14.你活在哪裏?過去,當下,還是未來? 076
15.活在未來的樸素的方法是什麼? 082
16.做得正確就會有好結果嗎? 088
17.你的世界究竟是活的還是死的? 094
18.你為什麼看不到彆人的好? 099
19.你知道自己有個所有人都有的惡習必須戒掉嗎? 105
20.究竟是什麼在決定你的命運? 110
21.究竟是什麼在決定你的自驅動力? 115
22.你有沒有想過究竟什麼是落後? 126
23.從平庸走嚮卓越的佳策略是什麼? 131
24.究竟是什麼在決定你的價格(估值)? 137
25.我是如何生生錯過一次升級機會的? 143
26.有沒有一定能讓自己不錯過升級機會的辦法? 148
27.你天天刷牙嗎?又,我為什麼要問這個奇怪的問題? 154
28.你想不想要一個人生的“作弊器”? 158
29.再送你一把萬能鑰匙你要不要? 166
30.把“堅持”這個概念從你的操作係統中刪掉行不行? 170
31.你生命中值得拼死守護的究竟是什麼? 174
32.你知道投資領域實際上是另外一個鏡像的世界嗎? 180
33.為什麼就算有錢也不一定有資本? 185
34.你真的沒有投資機會嗎? 191
35.彆鬧—沒有錢能不能開始投資? 201
36.傻瞭吧—你以為投資是靠冒險賺錢的嗎? 206
37.為什麼絕大多數人會“腦子一熱就押上全部”? 216
38.“早知道”就能賺到更多的錢嗎? 223
39.為什麼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市場價格的短期走嚮? 229
40. 10分鍾教會你判斷趨勢,你信不信? 235
41.安全的投資策略是什麼? 243
42.如何提高你的選擇質量? 249
43.無論是創業還是投資,你必須瞭解的概念是哪一個? 255
44.你的“長期”究竟有多長? 261
45.年輕人是否應該“不那麼看重金錢”? 268
46.如何纔能練就融會貫通的能力? 274
47.人生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281
48.執行力差的根源究竟在哪裏? 288
49.如果真正讓你賺到錢的不是知識,那究竟是什麼? 298
50.為什麼“共同成長”纔是好的齣路? 302
尾記:如何成為一個更幸福的人? 314
精彩節摘
自序
2009年,《把時間當作朋友》由電子工業齣版社齣版。幾年下來,讀者評價一直很高,豆瓣評分保持在8.6分以上。然而,有個細節一直讓我糾結—偶爾會看到有讀者提問:副標題“運用心智獲得解放”中的“心智”指的究竟是什麼?
起初我也沒太當迴事兒,覺得“隻要你接著把書讀完就能明白”,可當我想把“心智究竟是什麼”解釋清楚的時候,纔發現這並不容易。我掙紮瞭很久,卻沒有做到、做好。隔瞭3年,我再次做瞭修訂,在《把時間當作朋友(第3版)》中,我專門加瞭一節,標題是“何謂心智”,的確有些進步,但依然非常不滿意。
在這個過程中,我更多地將注意力放到瞭彆的地方,比如賺更多的錢,比如買更多的比特幣,比如讓自己的生活質量更高一些……我的生活發生瞭巨變。雖然我依然保持著“每天至少寫3000字”的習慣,但很少將它們公開發錶(原因之一是當時我覺得自己正在琢磨的很多事情不再適閤公開發錶),甚至産生過“關於講道理的書,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再寫瞭”的想法。
轉眼到瞭2015年上半年—距離我初在博客上連載《把時間當作朋友》(2007年)已經過去瞭“一輩子”(按我自己的說法,“七年就是一輩子”)。
2014年年底2015年年初,我開始對身邊的朋友說,微信很可能過不瞭多久就會成為“事實上的整個互聯網”,如果再聽到有人說“微信創業”,很可能需要嚴肅對待瞭,而不是像一些人“在寫文章的時候憤怒地說”的那樣:“噢,你開個微信訂閱號就叫創業瞭?開!玩!笑!”可說實話,我的遊說不僅收效甚微,而且要麵對“微信的紅利期已經過去瞭”的所謂“判斷”。到瞭2015年8月,我乾脆自己開瞭個微信訂閱號(本來隻是想做個示範,不曾想後來因此一口氣搞瞭好幾個公司,這是後話),不由自主地重新開啓瞭“公開寫作”模式。
到瞭2015年11月,我開始寫《七年就是一輩子》,在其中的一篇文章裏,我提到瞭這麼一個事實:
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都是可以升級的,其實人也一樣。“硬件”的的確確是可以升級的—通過鍛煉讓自己更為強壯,不就是“硬件升級”嗎?更為重要的是,人的“軟件”也可以升級—我們每學習一項重大技能,不都相當於“升級”瞭一次“操作係統”嗎?我們不斷換更高級的計算機(甚至隻能收集),不斷升級它們的操作係統,為什麼竟然疏於升級我們自己的“操作係統”呢?
寫完這篇文章的那個下午,我突然如釋重負—我終於找到瞭一個能夠通俗地解釋“心智”的錶述(竟然轉眼過去瞭七年多):
所謂“心智”,形象點講,就是我們每個人腦子裏的那個可以不斷升級的操作係統。
到瞭2016年7月,我之前答應羅振宇的事情終於要落實瞭—我在“得到”上開瞭個專欄,取名《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我相信,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機會,都有至少一次機會獲得財富自由,雖然說到、想到、做到不是一迴事,雖然永遠隻有少數人能真正做到,但我相信,在這個時代,終做到的人的比例要比過去高齣很多—很簡單也很清楚的邏輯。
而且,我相信凡事都是有方法論的。如果我能讓一些人的操作係統(即,過去我隻能籠統講述的“心智”)升級升級再升級,那麼他們的能力、能量、效率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再進一步,更有能力、更有能量、更有效率的人,是不是有更大的概率賺到更多的錢,或者能更快地獲得財富自由呢?我覺得是有可能的。我自己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所以,我不僅是相信,更是篤信(即,百分之百地執拗地相信),要不然我也走不到今天。
寫專欄是個“痛並快樂著”的過程。
所謂“痛”,在於要做到長期持續更新,但這並不是像想象中那麼容易的事情。2017年4月,我患上瞭急性角膜炎,病程接近3周,其間隻能濛著眼睛,當然就無法操作鍵盤去創作瞭。長期使用鍵盤的我在拿著錄音筆的情況下是完全“倒”不齣任何東西的—貌似大腦尚未習得邊說邊想的技能一樣,瞬間變成瞭“弱智”。然而,專欄的更新卻沒有停止。為什麼呢?因為我是個有方法論的人,在起步的時候就知道很可能會齣現意外,所以從一開始就“製造瞭很多庫存”,於是,即便我“瞎”瞭,我還是可以按時“交作業”。
所謂“快樂”,在於我看到有很多人發生瞭變化。我有個長期的理想—改變世界—這從來都被當成一個玩笑。有時候同事們聚會我沒去,大夥兒就問我老婆:“你傢李老師呢?”我老婆就笑嘻嘻地轉述我的原話:“改變世界去瞭唄……”大傢哈哈大笑。可事實上,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在開玩笑,我有自己的“改變世界”的方法。既然這世界是由人組成的,如果我有辦法改變一個又一個的人,那麼我就是在一點又一點地改變世界。多年來,我實實在在地改變瞭很多人,而這世界卻貌似沒有什麼變化,其實,這隻不過是因為世界太大但我太渺小而已,並不意味著我沒有用處,不是嗎?
我的專欄訂閱人數很多,甚至是2016年全國所有收費專欄中訂閱人數多的。如果是全中國多,弄不好還真是全世界多—中國的人口就是全世界多。所以,若按照我的定義,這世界就因為我的存在而改變瞭不少,至於改變瞭多少,我也不知道。但,請允許我鬍亂“自嗨”一下,也請原諒我一下—想想看,在這樣的時候有誰會不高興呢?而且,肯定是相當高興啊!
從博客時代開始,我就有一個好習慣:不刪除任何留言,哪怕是差評、惡評。經驗告訴我,即便是差評甚至惡評,都會給我提供很多反思的機會,而這事實上是相當寶貴的。我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個專欄裏的所有評論都放瞭齣來—放在我自己做的一個網站裏麵,這個網站調用瞭“得到”App的隻讀 API。迄今為止,專欄留言過百萬,差評率低於萬分之一—一共也沒有幾條差評。我每天固定要花1小時去讀這些留言。這1小時,絕對是多巴胺分泌水平大漲的1小時,比做任何事都開心。這1小時會確定地告訴我,我所做的事不僅是有意義的,而且是有很大意義的,有很多人真的因此發生瞭巨大的變化—有什麼能比這個事實更讓一個作者感到幸福呢?
現在,我重新組織瞭《七年就是一輩子》和《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內容,寫成這本書,意在幫助更多的人升級自己的“操作係統”,即,擁有更具能量的“心智”,走在“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上(“財富自由”就是你的“操作係統”在這本書裏要升級的概念)。終有一天,希望你能意識到時間真的是你的朋友,你不僅發生瞭變化,還完成瞭升級—希望你看得到,那個未來的你,已經成為好的你!
祝你好運!
李笑來
2017年 夏 於北京
作者簡介
李笑來,天使投資人,中國比特幣富,原新東方名師。會計科班齣身、業餘編程達人;涉獵廣泛、觸類旁通:會計、銷售、英語名師、knewone創始人、天使投資人、專欄名傢……跨界之廣、令人稱奇!更令人咋舌的是,在所有這些他從事過的領域,他均無一例外地成為佼佼者!齣版多本暢銷著作包括《把時間當作朋友》《TOEFL 核心詞匯21 天突破》等。
《財富自由之路》正是傳奇人生譜寫者李笑來老師對自己成長經曆與經驗的另類總結。說它另類在於:一則它並不是傳記式、說教性的內容;二則你無法從中找到一夜暴富的秘訣——相反,它要告訴你的是:成功並無捷徑,積纍纔是王道!
不過,不必擔心,笑來老師給你打開瞭另一扇窗:積纍並不需要你花上幾輩子的時間,恰恰相反,在有限的時間裏,我們可以多活好幾輩子!
怎樣,有趣嗎!翻開書、起步!開始自己的財富自由之路!
前言
你是否篤信你能變成更好的你?
注意—不是“覺得”,不是“希望”,甚至不是“相信”,而是“篤信”(即,120%地相信);不是“也許能”,而是乾脆清楚的“能”。若你不是“篤信”,隻是“希望”,隻是“覺得”,那後麵的“能”就隻能變成“也許能”,或者變成乾脆清楚的“不能”瞭。若你不篤信“你能變成更好的你”,那你也沒必要讀下去瞭,你甚至不該買這本書—還不如去星巴剋買杯飲料喝掉然後上趟廁所呢。
為什麼是120%地相信?是為瞭說得形象一點—我是說,你要相信到這樣的地步:即便有人打擊你,打擊掉20%,你依然100%地相信!
你必須對兩件事深信不疑:
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你一定會變得更好!
若長期持續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你的未來一定會很偉大!
“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是我在《把時間當作朋友》裏為“管理時間其實是個僞命題,因為我們事實上無法管理時間,時間根本不會因為誰的意誌而有所變化”這個事實給齣的解決方案。
你知道你為什麼要對自己的美好未來深信不疑嗎?我甚至常常嚮身邊的人一遍一遍地灌輸“你必須盲目篤信”的觀念—對你認定的這件事的篤信要盲目到誰都不能動搖的地步……因為啊,因為這件事除瞭你自己之外沒有人會相信!
我聽到瞭,也許你也聽到瞭,有個聲音在某處大喊:“雞湯!雞湯!這就是雞湯!”
我齣生於1972年,一路成長,其間讀過很多很多“雞湯”,也受益良多。對,我並不討厭“雞湯”,即便在某個時間段會多少有些警惕—在《把時間當作朋友(第2版)》裏就專門有一章,標題是“小心所謂‘成功學’”……
從理論上講,那些在今天被人們稱為“雞湯”的東西,本質上隻不過是心理學研究成果的“通俗版”,真的沒什麼不好。先,科學是靠不斷否定自己而發展進步的,所以有些“理論”不正確或者被推翻其實很正常;其次,很多有問題的“通俗版”其實是“通俗演繹版”,在被過度演繹之後産生瞭一些謬誤及原本沒有的扭麯;後,即便是正確傳遞的“通俗版”,受眾在理解與應用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不恰當或者不徹底的情況,所以,哪怕是一些有用的東西,後也變成沒用甚至有害的東西瞭。因此,若因為一些“過度演繹版”的謬誤而徹底否定心理學研究成果,可就大錯特錯瞭,就好像那個類比所說的一樣—“潑髒水把孩子也潑齣去瞭”。
那麼,有沒有“毒雞湯”呢?有啊!可是,“毒”不在“雞湯”裏,要麼是彆人放進去的,要麼是自己放進去的,跟“雞湯”本身沒有關係。更何況,大多數人不懂得如何把自己的知識應用到其他領域中去。我們都學過生理學—“以毒攻毒”不就是常見的策略嗎?“種痘”不就是用一次病毒注射打造終生的免疫能力嗎?可見,有時候吸收一點“毒物”甚至有可能終生受益呢。
又,為什麼“懂瞭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這種現象貌似普遍存在,但我們不能因為這種現象的存在而否定“道理”的價值。例如,學生們一樣天天去上學,坐在一樣的教室裏,讀一樣的課本,聽一樣的老師講課,結果不僅學習成績天差地彆,還有相當數量的人根本就學不好甚至學不會—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嗎?有沒有簡單的解釋呢?解釋真的很簡單—大多數學生不好好做作業啊!絕大多數成績好的學生怎麼會完成不瞭作業呢?
“知識傳遞”本身不是教育,它隻不過是教育這個龐大的係統工程中的一個環節而已。若“傳遞”本身就能完成教育,那就用不著辦學校,隻要有齣版社就夠瞭,但事實並非如此。讓教育真正起作用,主要靠的是知識吸收者(學生,或者乾脆點,你自己),而不是知識傳遞者。這就好像為瞭增肌而吃東西一樣,吃得太少可能會因為血糖不足而暈倒,吃得太多會導緻消化不良,吃得不夠多就不可能繼續增肌……可問題在於,若不進行大量的運動,不去跑步,不去推杠鈴、做深蹲,不去做各種各樣令人難以忍受的動作,那吃什麼都沒有用,不是嗎?
所以,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懂瞭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呢?因為他們“不運動”啊!他們不去運用那些道理,所以就沒有機會在運用中調整自己及自己對那些道理的理解和感悟。他們事實上並沒有完成那些道理的“內化”,那些道理對他們來說隻不過是中小學課本上印著的字而已,早就還給彆人瞭!或者,說得再乾脆一點,他們頂多是“識字”,根本談不上“有文化”。
但是,為什麼還有很多人,的的確確“掙紮”過,卻和那些從未“掙紮”過的人下場一樣呢?解釋依然很簡單—“掙紮”得不夠。任何道理都和我們平日裏使用的任何“工具”一樣,要在大量使用之後纔能進入“熟練”階段,而後纔能“運用自如”。所謂“掙紮”,無非是把自己起初並不熟悉的“工具”(即,那些道理),通過反復運用、反復琢磨、反復調整,變成自己能夠熟練運用的工具。你一定見過那些工具運用不熟練的人,他們看上去很笨拙,做每個動作都像在掙紮—若那人受不瞭自己的笨拙,中途放棄瞭,那“工具”也就瞬間淪為廢物瞭。
所以,說來說去,怪誰呢?怪自己。
從這個角度望過去,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你並沒有變成更好的你,或者說,你並沒有變成到那時應該好的你,怪誰呢?怪自己。怪不得彆人。當然,也怪不得那些道理和那些心理學研究成果—或者說“雞湯”。若“雞湯”的定義是“心理學研究成果的通俗版”,那我的確非常樂意笑嘻嘻地承認:“我就是‘雞湯’的作者啊!”
我篤信“進步”這件事是有“方法論”的—在任何領域的任何進步都有方法論。哪怕是一把螺絲刀,在不同的地方使用的時候,手握的位置和姿勢都會影響工作效率。如果這麼簡單的事都可能有方法論,如果所謂“進步”隻不過是“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話,那麼什麼樣的進步沒有方法論呢?再進一步,所有“很大的進步”不都是由類似“螺絲刀的手握方式改進”這種細微的進步積纍而成的嗎?目前我看不齣還有其他重要因素存在。
不僅一切事情都有方法論,甚至連方法論也有方法論。事實上,這本書在某種意義上就是“‘草根’逆襲方法論”—誰在起初不是所謂“草根”呢?當然,我不太願意使用“逆襲”這個詞,我寜願使用“所有普通人的成長方法論”這樣樸素的陳述。這裏的一個關鍵詞是“成長”。對,是“成長”,而不是“成功”。成功隻是一個裏程碑,難道成功之後就不再成長瞭嗎?後麵可還有很長的路呢!
請所有讀者保持耐心,我雖然自稱“雞湯”作者,但讀到這裏的你早就應該明白,我所說的“雞湯”和彆人所說的“雞湯”可能根本不是一迴事。這本書的內容,肯定不是他們所說的那種“雞湯”。這本書是討論方法論的。無論什麼事,都有方法做得更好,就算是“燉雞湯”,也有人燉得不夠美味,有人卻燉得格外香,同時還很滋補。
生活也好,人生也罷,都一樣,總是有方法活得更好。
Let's go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