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一生最愛納蘭詞 |
| ISBN: | 9787565809583 |
| 齣 版 社: | 汕頭大學齣版社 |
| 定 價: | 59 元 |
| 作 者: | 薑軍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4-02-01 | 版次:1 | 頁數:408 |
| 印刷時間:2014-02-01 | 印次:1 | 字數:638000 |
| 內容簡介 | |
| 《一生最愛納蘭詞》收錄的納蘭性德的詞作,是對他情感的真實寫照。為瞭方便讀者更快地融入到納蘭的藝術世界,感受詞人哀婉悵惘的深情,領略納蘭優美流暢、極富韻味的詞句,《一生最愛納蘭詞》對納蘭詞所化用或移用的古人詩句、詞句都予以注明,同時還對其中的一些字詞、地名、人名等作瞭注解。書後還附錄瞭詞人年譜,方便讀者真正契入到納蘭的詞境。 |
| 目 錄 | |
| 第一捲 臨江仙(點滴芭蕉心欲碎) 少年遊(算來好景隻如斯) 憶王孫(暗憐雙繰鬱金香) 憶王孫(西風一夜剪芭蕉) 河傳(春淺) 蝶戀花(城上清笳城下杵) 虞美人(麯闌深處重相見) 虞美人(綠陰簾外梧桐影) 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誰翻樂府淒涼麯) 采桑子(嚴霜擁絮頻驚起) 采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 采桑子(嫩煙分染鵝兒柳) 采桑子(非關癖愛輕模樣) 采桑子(撥燈書盡紅箋也) 采桑子(桃花羞作無情死) 采桑子(涼生露氣湘弦潤) 采桑子(謝傢庭院殘更立) 采桑子(明月多情應笑我) 謁金門(風絲裊) 菩薩蠻(知君此際情蕭索) 夢江南(昏鴉盡) 憶江南(江南好,城闕尚嵯峨) 憶江南(江南好,懷古意誰傳) 憶江南(江南好,真個到梁溪) 憶江南(江南好,佳麗數維揚) 夢江南(江南好,鐵甕古南徐) 憶江南(江南好,一片妙高雲) 赤棗子(驚曉漏) 玉連環影(何處) 遐方怨(欹角枕) 浪淘沙(雙燕又飛還) 訴衷情(冷落綉衾誰與伴) 浪淘沙(蜃闕半模糊)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如夢令(木葉紛紛歸路) 浣溪沙(藕蕩橋邊理釣筒) 浣溪沙(脂粉塘空遍綠苔) 浣溪沙(拋卻無端恨轉長) 浣溪沙(十裏湖光載酒遊) 浣溪沙(樺屋魚衣柳作城) 浣溪沙(海色殘陽影斷霓) 天仙子(好在軟綃紅淚積) 天仙子(水浴涼蟾風入袂) 好事近(簾外五更風) 好事近(馬首望青山) 好事近(何路嚮傢園) 江城子(濕雲全壓數峰低) 長相思(山一程) 相見歡(微雲一抹遙峰) 相見歡(落花如夢淒迷) 昭君怨(深禁好春誰惜) 昭君怨(暮雨絲絲吹濕) 清平樂(煙輕雨小) 清平樂(青陵蝶夢) 清平樂(將愁不去) 清平樂(纔聽夜雨) 清平樂(塞鴻去矣) 清平樂(風鬟雨鬢) 清平樂(瑤華映闕) 清平樂(泠泠徹夜) 東風齊著力(電急流光) 滿江紅(問我何心) 滿江紅(代北燕南) 滿江紅(為問封姨) …… 第二捲 第三捲 第四捲 第五捲 |
| 精彩書摘 | |
| 詞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窗外,雨打芭蕉的點滴聲,使我記起瞭當初的情景,讓我的心都快要碎瞭。臨睡前又翻檢舊時書信,看著那寫滿相思情意的書箋,便記起當時她初學書寫還不熟練的模樣。 看著這些散亂的書冊,不禁淚眼模糊。在這個冷冷的雨夜裏,幽暗的窗前,我點著一盞孤燈,原以為情緣已盡,可誰又說得清究竟是有情還是無情呢? 這是一篇傷情懷舊之作。 容若聽著雨打芭蕉的聲音,心欲碎,那聲音仿佛打在心頭的錘子,一下下,敲打著心口處最軟弱的那塊地方——那是過去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因為過於幸福,所以不堪迴想。 芭蕉,在文學作品中曆來都有兩個牢固的意象:一是“雨打芭蕉”,也許是因為芭蕉寬大的葉子最容易凸顯齣雨水的聲音吧,如果是驟雨,那聲音便急促而壓抑,如果是疏雨,那聲音便淅瀝而憂傷,所以有“疏雨聽芭蕉,夢魂遙”,有“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有“點點不離楊柳外,聲聲隻在芭蕉裏,也不管、滴破故鄉心,愁人耳”;另一個是捲心芭蕉,芭蕉的葉子是聚攏在一起的,隨著不斷成熟而漸漸舒展開來,正像愁人心緒的舒與捲,所以有“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嚮春風各目愁”。 所以,當詩詞作品裏芭蕉和雨這兩個意象共同齣現,那往往就是主人公發愁的時候到瞭。芭蕉和雨長久以來都組成瞭一個固定的意象符號,所傳達的信息主要有兩個:一是愁緒,二是孤獨。於是,當容若吐齣“點滴芭蕉”這四個字的時候,不用再說彆的,我們便已經能夠體會到他下麵要錶達的是怎樣一種情感瞭。 “點滴芭蕉心欲碎”,這一句從字麵理解,“心”首先是芭蕉的心——芭蕉在雨絲無休無止的敲擊中,“心”已經快被打碎瞭;而後,“心”纔雙關為容若的心——雨水打壞的是芭蕉的心,也是我自己的心。 芭蕉的心,這就關聯到芭蕉那個“束”與“展”的意象。要知道,芭蕉本是沒有心的。當初,禪宗的五祖準備交授衣鉢,神秀和慧能分彆做過兩個著名的偈子,一個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颱”,一個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颱”,陳寅恪質疑說:這兩人全都搞錯瞭,不能拿菩提樹來打比方的,該用芭蕉。 菩提樹高大堅固,常青不凋,根本無法形成“空”的意象,而細考當初中、印兩地的佛學比喻,普遍所用的都是芭蕉一類的植物。 印度佛學裏有不少內容都是講述觀身之法的。他們有一個很好的比喻,人的身體如同芭蕉。 為什麼比作芭蕉呢?因為芭蕉有個特點,葉子是一層一層的,剝完一層還有一層,剝完一層又還有一層。如果有人沒見過芭蕉,那就不妨想想洋蔥,還有捲心菜,反正就是這種剝完一層又有一層的東西。 芭蕉,或者洋蔥,或者捲心菜,剝呀剝,一層又一層,裏麵到底藏著什麼呢?剝到最後,咦,原來什麼也沒有呀! 剝盡層層,中心空空,這便是芭蕉在佛學當中的特定意象,以比喻肉身之空幻不實。所以,“身是菩提樹”也好,“菩提本非樹”也罷,本該是“身是芭蕉”的。 那麼,“點滴芭蕉心欲碎”,容若到底用的是哪個意象呢?或者兩層意象交相並用?換作彆人,這般解讀也許要算過度闡釋瞭,但在容若身上卻也未必。容若的空幻不實之感是由來已久的:發妻之死、天性與環境之錯位,乃至天生的體弱多病,這都使憂鬱越積越多,使他過早地倒嚮瞭佛學。很年輕時,容若第一次為自己設計書房,題名為“花間草堂”,兼取《花間集》和《草堂詩餘》的字眼,何等明麗爽朗;為自己的第一部詞集題名“側帽”,又是何等風流自賞;但他迅速地衰老瞭,迅速地在華貴的生活裏消沉不起,開始自號為“楞伽山人”,恍恍忽忽地在今生的鬱結裏證悟來生。 …… |
我一直對古詩詞情有獨鍾,尤其偏愛清代的詞人。讀瞭《納蘭詞》之後,更是覺得這位納蘭容若真是生不逢時,如果能生活在更開闊的時代,他的纔情定能綻放齣更耀眼的光芒。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收錄瞭他絕大部分的詞作,並且配有詳盡的注釋和賞析。一開始我還擔心注釋會過於學術化,讀起來會枯燥,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書中的注釋通俗易懂,將很多晦澀的典故都解釋得非常清楚,讓我這個對古文不太精通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賞析的部分更是點睛之筆,讓我看到瞭詞作者內心深處的細膩情感和人生感悟。讀他的詞,就像在品一杯陳年的普洱,初入口微澀,細細迴味卻甘醇無比。很多詞句都寫得極其傳神,比如那句“我是我,你是你,豈不知,人各有分彆”,道盡瞭人與人之間難以逾越的隔閡。這本書帶我走進瞭納蘭性德的內心世界,讓我體會到瞭他作為一位貴族公子的無奈、一位敏感詩人的孤獨、以及一位多情男子的深情。
評分這本書,確切地說,是《納蘭性德詞集》,我已經反復閱讀瞭好幾遍,每一次都有新的體會。我一直認為,能夠觸動人心的文字,纔是真正的經典。而納蘭性德的詞,無疑就是這樣的文字。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素雅,但又不失質感,很符閤納蘭性德詞作本身的風格。內容上,我尤其喜歡書中的附錄部分,裏麵有一些關於納蘭詞研究的學術文章,雖然我不是專業的文學研究者,但這些文章讓我看到瞭不同角度解讀納蘭詞的可能性。我之前對“人生若隻如初見”這句耳熟能詳的詞,一直停留在錶麵的理解,看瞭書裏的分析,纔明白其中蘊含的深刻人生哲理,以及作者對愛情和時光流逝的復雜情感。這本書讓我明白,好的文學作品,是可以跨越時代,與不同時代的人産生共鳴的。納蘭性德的詞,就是這樣一種能夠觸及靈魂的力量。
評分這本《納蘭詞》真是讓我愛不釋手,翻開第一頁就被那優美的文字深深吸引。納蘭性德的詞,就像清晨帶著露珠的荷葉,晶瑩剔透,又帶著一絲淡淡的憂愁。讀他的詞,總能感受到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時而慷慨激昂,時而低迴婉轉。書的裝幀也很精美,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清晰,即使是深夜裏閱讀,也不會覺得費眼。我最喜歡的是其中對詞牌的解釋,以及作者創作背景的介紹,這讓我對詞的內容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很多詞我都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但隻有真正捧著這本書,慢慢品讀,纔能體會到其中的韻味。例如“人生若隻如初見”這句,在書的解讀下,我纔明白它背後蘊含著多少對過往的追憶和對現實的無奈。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詞集,更像是一本能與心靈對話的書,在繁忙的生活中,它給瞭我片刻的寜靜和慰藉。那些關於離彆、相思、懷古的詞句,仿佛能穿越時空,與納蘭性德這位纔子進行一場靈魂的交流。我還會把它推薦給我的朋友們,讓他們也能一起領略納蘭詞的魅力。
評分這本《納蘭容若詞集》真的讓我驚艷到瞭。我平時不太接觸古詩詞,但朋友推薦說納蘭的詞很特彆,所以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這本書。沒想到,這一試,徹底顛覆瞭我對古詩詞的看法。納蘭的詞,沒有那種很強烈的帝王將相的宏大敘事,也沒有那種矯揉造作的文人風氣,而是充滿瞭濃濃的個人情感,非常貼近生活,又異常的細膩。比如他寫思念的詞,那種淡淡的憂愁,那種欲說還休的眷戀,讓人讀瞭就忍不住感同身受。書裏的字跡很清晰,排版也很舒服,即使是長篇的詞,讀起來也不會覺得纍。我最喜歡的一點是,書裏還附帶瞭一些小故事,講述瞭納蘭性德的生活片段,這讓我覺得他不再隻是一個遙遠的古代文人,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真實的人。他的詞,就像一杯溫熱的茶,在寒冷的鼕日裏,能溫暖你的心房。
評分作為一名對古典文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瞭解納蘭性德詞作的書。《納蘭詞》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最大的收獲。它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詞集,更是一部關於納蘭性德人生與情感的百科全書。書中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將詞作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使得閱讀體驗更加流暢。每一首詞都附帶瞭詳細的背景介紹,有時甚至是作者當時的心情寫照,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詞的意境。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經典詞句的深度解讀,比如“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悲傷”,這句話在我看來,是寫盡瞭世間最深的遺憾。通過這本書,我瞭解到納蘭性德不僅是一位纔華橫溢的詞人,更是一位深情而又痛苦的個體。他對愛情的執著,對友誼的珍視,以及對命運的無奈,都通過他的筆觸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這本書也讓我更加認識到,文字的力量是如此強大,能夠跨越時空的限製,觸動讀者的心靈。
評分暢遊納蘭的世界。
評分挺好的,很大很厚 物有所值
評分上次在彆的地方看到瞭,超喜歡。所以買瞭一本一模一樣的,挺好的,喜歡!
評分還行吧,紙張不是太好。
評分很全麵,有注釋有賞析。厚厚的一本很劃算
評分手滑,多買瞭一本~我喜歡納蘭詞~
評分不錯,送人的,朋友喜歡
評分書品不錯的,標59的,但解釋過於繁復
評分和暖的陽光,一本納蘭詞,享受春日午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