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3岁叛逆期的正面管教+幼儿园3年如何引导孩子 育儿书籍父母必读教

正版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3岁叛逆期的正面管教+幼儿园3年如何引导孩子 育儿书籍父母必读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育儿
  • 亲子关系
  • 正面管教
  • 3岁
  • 叛逆期
  • 幼儿园
  • 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早期教育
  • 父母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盛世九九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ISBN:9787505440357
商品编码:17927598787
丛书名: 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3岁对了,一辈子就对了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8

ISBN:9787564093143

页数:295页

字数:250千字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版次:2

印次:2

类别:亲子家教/育儿书籍

媒体评论

       书中内容比较实在,属于心理保健的范围,3岁是孩子小时候的性格塑造期,很管用的书中介绍了很多实例,给我们这样的很多启示,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本。

儿子两岁半了,也越来越不听话了,关于教育让我头疼了一段时间,在当当网看到了这本书的简介挺好的,我就买了。书到手后,看着确实对我帮助很多,这本书还是很科学的分析孩子每个年龄段的心理,让我们家长怎么做孩子才会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我感觉我买的这们书很是及时,慢慢从以前教育孩子的误区中走出来了,感觉不是太迷茫了。
了解孩子的敏感期,不同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了解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目录 CHAPTER01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家里有个“小魔头”
保持理性的客观,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
让孩子知道哭闹不能左右任何事
让“不要”远离你
你建议,他(她)选择
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主动示弱,满足孩子的成长欲
冲动是魔鬼,别和孩子较劲
换个角度,想想孩子为什么要反抗
自我意识越强的孩子反抗性越强
孩子能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坏事
夸奖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CHAPTER02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尊重和关爱孩子假想中的朋友
引导协作游戏,但要掌握时间
支持和鼓励孩子自己去发展新朋友
创设情境,给孩子更多的自我表达机会
别拿“旁边的那个人”吓唬孩子
巧妙教育孩子成为有礼貌的小标兵
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当众批评孩子
对孩子表现出的分享品质表示赞赏
鼓励孩子利用合作而非冲突解决问题
孩子之间的矛盾由他们自己去解决
注意孩子有了最初的性别区分感
你的鼓励与信任是最好的亲子调和剂
CHAPTER03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发展的加速期
呵护孩子对任何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心
孩子越爱提问,表明他们对生活越是用心
拆坏的东西远没有孩子的探索欲重要
切勿错过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教孩子用眼睛捕捉事物,培养观察力
让孩子亲自触摸或体验,增强感受力
引导孩子进行动作练习,提升运动智能
复述练习,孩子的记忆力会令你惊奇
利用比较游戏,学习区分各种不同
排一排,数一数,建立基本数的概念
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多元智能开发
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睡觉也能长智慧
CHAPTER04 
什么都想自己干,主动品质的成就期
重知识不重技能是本末倒置
孩子笨手笨脚的时候要忍住不帮忙
过度保护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给孩子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孩子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给孩子工作,让他自己去完成
给孩子机会,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干
少设置条条框框,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面对困难,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逼”着孩子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
孩子越是不敢做的事,越要鼓励他去做
适当“教训”一下凡事等你做的孩子
CHAPTER05 
小小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体验式学习的培养期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从玩乐中开发智慧
不要过严斥责孩子出格但未出原则底线的行为
对由于探索发生的伤害或破坏要淡化处理
别将孩子看得太紧,给孩子机会自由探索
多带孩子走出家门,让孩子进行多项感官的体验
发现孩子的探索欲望时,给予及时的鼓励
把学习演变成游戏,增加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发起互动主题,引导孩子主动对事物进行探究
及时发现学习难点,只给予必要的帮助
百闻不如一见,创造机会增加孩子的见识
及时发现孩子的独特潜能或兴趣,并予以特别关注
CHAPTER06
和你想的不一样,卓然个性的定型期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把孩子当成你的附属品
别以你的想法衡量孩子,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样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只是配角
不和其他孩子横着比,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
让孩子在家庭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是孩子自尊自信的源泉
要想让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
乐于享受孩子给予你的感动和惊喜,培养孩子的生活热情
孩子应担的责任要让他去承担,让孩子知道这是一种美德
犯错和失败不是无能,保护孩子勇于尝试的勇气
绝不强迫孩子盲从,打破对孩子的粗暴和专制
孩子的个性要慢慢发掘、慢慢培养,不要急于一时
CHAPTER07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对孩子越苛求,你会越失望
少用命令,多用指导
制定规矩必须要结合孩子的能力
建立基本是非观,培养孩子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
事情做错了,必然有后果
行为有偏差,一定要纠正
冲动是魔鬼,引导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
诱惑无处不在,让孩子了解诱惑背后的陷阱
巧妙地延迟满足,有助孩子控制欲望
绝不纵容孩子,不应该得到的一定不要给
遇到难题不退缩,让孩子体验坚持不懈的成就感
原则面前家长态度坚决一致,不让孩子有空可钻
家长时刻以身作则,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CHAPTER01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家里有个“小魔头”
儿童出生时,儿童的意识是混沌的、万物浑然一体的,要从这样一个汪洋大海中脱离出来,是自我分离和发现自我的过程。分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
我们常听到年轻的妈妈抱怨,孩子到了两岁多,越来越不好带了。自家的孩子就像是“大闹天宫”的“小魔头”,孩子只要不睡觉,就会天上地下的又跳又蹦。不是骑个小板凳当火车开,就是爬到沙发底下去找不知什么时候丢进去的玩具,要不就爬到爷爷或爸爸的背上,把他们当马骑;再有可能就是用彩笔把雪白的墙涂花,拿着CD盘反复地插进CD机里,直到把盘划花;家里的水池子是他们的最爱,经常弄得满地是水,浑身透湿;阳台上爷爷种的花可遭了殃,经常被小家伙揪片叶子、掐朵花,爷爷奶奶一批评,他们还不服气,反而偷偷地掐得更多。给孩子洗手、洗脸,如果他不想洗,就给他洗不成,如果硬要给洗,他就咬他自己的手;自己做了“坏”事,还不让别人说,一说要么哇哇大哭,躺在地上打滚,要么就大声说“不”来反抗。
我们经常纳闷,孩子到底是怎么啦?
◎是什么让孩子成了“小魔头”
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就会发现自己同周围的世界是分离的,他们的自我意识就会悄无声息地萌发,他们开始脱离父母的掌控,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孩子的自主运用能力越来越强,活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他们身心发展的趋势迅速上升。当他们具备独立行走的能力后,他们就开始挣脱父母的怀抱,憧憬着独“闯”天下。他们的好奇心也越随之越发的强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爱和喜好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不愿受父母的约束和控制。随之而来的,他们的反抗行为也日益增多,他们一刻不停地形成自己,排除他物,大声地说出“不”,告诉别人“这是我的”,他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想法非常多,他们想尝试很多东西,他们反抗着父母和大人的看管,独立地去“探索”他未知的、大人认为“幼儿不宜”的角落。在我们大人看来他们就是在搞“破坏”。
◎用爱和宽容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
孩子满屋乱跑,到处“探索”,我们很多年轻的父母本能的反应就是要保护孩子,限制他们的行为,用好话或好东西诱惑孩子,企图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有的甚至大声地训斥或用武力“征服”孩子。父母可能不清楚,这样的做法只会伤害孩子敏感的心灵。我们强行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其实这是在“奴役”孩子。孩子可能变乖了、安静了,但是,我们却可能亲手“扼杀”了一个爱因斯坦或牛顿。
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在保护孩子的前提下,给予充分的自由,或许孩子在我们的爱和包容之下,就能培养出良好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爱孩子,就是给他们“当家做主”的机会,认同他们的行为,宽容他们的探索活动。比如,孩子要把新买的玩具跑车拆掉,我们一般会疼惜玩具,把玩具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当你看了这本书后,就应该明白,和孩子的探索精神比起来,一个玩具汽车的价值是微乎其微的。
◎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如果我们家的“小魔头”的做法是合理的,比如孩子在墙上画画,可能孩子的绘画敏感期到了,我们就有必要给孩子准备好画纸和画笔,或者把画纸贴到墙上,鼓励孩子在纸上画。
如果“小魔头”的行为预示着他们可能有危险,我们也应该避免当面斥责,因为孩子听不进反面的话,他们会用反抗或者报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孩子喜欢摆弄刀具一类的东西,我们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打开电视看他喜欢的节目,也可以带他出去玩儿,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具,等等。如果孩子非要去摸暖水壶,或者燃气灶的火,我们可以拿着他的手靠近,当他感到烫时,就会停止这些行为了。
有些“小魔头”很会搞恶作剧,他会一边做“坏”事,一边观察我们的反应,然后等着大人发作,他就会乐得边跑边逗大人。这时候,我们只要当做什么都没看见,他们就会觉得没趣,停止这些破坏行为。
当然,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学会说“不”。当孩子的行为确实存在很大的危险或者会影响孩子成长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说“不”,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学会遵从权威。但说“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特别提醒:
中国有句俗话叫“3岁看大”,两三岁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也是今后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宽容地对待孩子的一些“过分”行为。尽量采用温和的方法,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一旦我们约束过多,就会限制孩子的正常发展,将来可能会使他形成自卑退缩的人格;如果放任不管,也会让孩子形成目中无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
保持理性的客观,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
让孩子学会辨别是非,知道什么是不应当的行为。如任性、无理、暴力、不守秩序及妨碍团体的活动都要受到严厉的禁止,逐渐加以根绝,必须耐心地辅导他们,这是维持纪律的基本原则。
——蒙台梭利
李女士的孩子3岁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表现常气得她火气很旺。她的孩子琳琳解决问题的方式通常是多用手,少用嘴。如果在家里不如他的意,他就又哭又叫,在地上打滚。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抢玩具,抢不过就用牙咬、用手推、用脚踢。
王女士的孩子清清平时经常说“我讨厌你”“臭妈妈”之类的伤害妈妈的话,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就说“我打死你”。
最让陈女士头疼的是,她的儿子昭昭学会了说谎,早餐的面包不想吃,就放到书包里,然后告诉妈妈“吃过了”;他不小心碰倒了茶几上的杯子,水洒了一地,他却说“不是我碰的”。
张女士发现,儿子田田刚上幼儿园没几天,回家见到爷爷奶奶就喊“笨蛋”,张女士说他他根本不听。
妈妈总是问,孩子这是怎么啦?
◎孩子为什么没有一点儿是非观念
孩子在自我意识萌发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模仿时期,这是孩子领悟掌握了某种行为,通过不断重复,将其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的时期。但是,周围环境里好的和坏的他们都一起学来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小,接触的人除了父母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他们的一些言谈举止、对事物的认识等就是模仿周围人的行为表现。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是非观念,没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孩子就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不良的行为。当然,动画片上的一些行为也是儿童模仿的对象,比如男孩子喜欢模仿“奥特曼打怪兽”,他们会把见到的很多人都看做是“怪兽”去打。
两三岁的孩子因为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很难分辨事情的好坏,再加上这个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相应的活动能力也很强,他们会用很多精力努力维护着自我。他们不愿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与人分享,或者还不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他们也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时会为了保护自我不被大人批评而说谎,拒绝别人友好的接近,等等。
◎正确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
我们很多做父母的对待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时,一般的表现就是批评、打骂,我们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可是,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让孩子模仿我们的做法,甚至激起孩子的反抗。所以,要切忌打骂孩子。打骂不仅会伤害孩子的皮肉,重要的是会伤害孩子的心灵,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
我们要明白孩子一些“不良”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懂得孩子此刻正处于哪种心理敏感期。比如上面的例子中提到张女士的儿子田田从幼儿园回来喊爷爷奶奶“笨蛋”,这是孩子到了“诅咒敏感期”,他们会用一些“强有力”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词的含义,但说出来,会让他们愉快。
另外,我们要向孩子说明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并说明可能造成的后果,并指出防止再犯类似错误的可行性办法。对孩子一些行为要具体分析,哪些行为属于孩子的淘气,哪些属于坏毛病。比如孩子拿着父母的鞋油在自己的布鞋上擦,我们就不能以为是孩子故意捣乱,而是认为他在模仿父母的行为,是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这时候,我们就要告诉孩子鞋油应该用在哪儿,怎么用。
◎保持理性客观,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
我们首先要自己保持理性,不要以为批评孩子就是教育孩子。其实,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为孩子做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要想对孩子进行教育,首先要理性地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经常推人、踢人,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我们在解决家庭问题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表现。孩子做了错事说谎、不承认,我们也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家是不是也喜欢推卸责任,抱怨指责,时常抱怨工作不好,抱怨同事和领导不近人情等。如果我们做父母的洁身自好,理性客观,孩子自己就会学会判断是非。
其实,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和艺术。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对批评和强硬有明显的抗拒,所以,我们要讲究与孩子沟通的技巧,设身处地地理解孩子。例如,毛毛家的小客人要玩他的玩具汽车,他们抢的时候把玩具拆散了。毛毛大哭不止,还用手打小客人。毛毛妈妈及时制止了毛毛的攻击行为,把他抱在怀里,对他说:
“玩具弄坏了,毛毛很难过,是吗?”
“玩具坏掉了,我难过,我难过!”毛毛在妈妈怀里哭声小了些。
“妈妈知道毛毛难过,毛毛难过……”妈妈嘴里一直说。
毛毛渐渐不哭了,从妈妈怀里起来,开始自己动手装玩具。妈妈也一起帮忙,终于把玩具装好了。
等客人走后,妈妈在和毛毛一起收拾玩具的时候,轻轻地对他说:“人不是用来打的。”毛毛说:“打人是不对的。”
此时孩子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特别提醒:
两三岁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虽然差,但只要我们理性客观地对待孩子,理解孩子,就一定能让孩子自己去判断是非。父母要记住:情绪处理好了,再指导孩子的行为,让孩子自己学会辨别是非。
内容推荐 教孩子没那么累!关键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3岁的孩子,到底面临哪些成长关键点——
■凡事对着干,自我意识的塑造期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与情感的黄金期
■从被动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发展的加速期
■什么都想自己干,主动品质的成就期
■从小小追随者到自由探索者,体验式学习的培养期
■和你想的不一样,卓然个性的定型期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作者简介        陈素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教理论专家,儿童心理专栏作家。致力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心理学三元结合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曾主持中央教科所德育课题《家长素质及家庭教育发生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2009年被中央教科所、中国伦理学会德育委员会评选为“德育先进工作者”。


基本信息

  •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9月1日)
  • 平装: 209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505439634
  • 品牌: 北京有情天文化有限公司
  • ASIN: B074JWSFFC
  •  
  • 编辑推荐

核心卖点:正面管教
一场受欧美欢迎的教育风暴!从“管不住”到“不用管“”的管教技巧!30多年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 相关书籍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

本书读者定位非常精准。
专门针对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技巧,如何顺利实施,如何取得理想的效果,在书里都能找到详细的答案。

内容、封面设计
在内容上,力求为父母打造一套实用、 具价值且专业的早教经典!在封面上,采用畅销书的经典设计;

作者简介

王莉:资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儿童心理专栏作家、菜鸟妈咪工作室*席顾问,拥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曾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现专注于儿童发展、家长心理及亲子关系的研究与写作。与人合著多部育儿、教子类畅销书,如《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培养最棒女孩的第1本书》等。其作品思想成熟,视角独特,为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人小鬼大,别以为你懂3岁孩子的心
3岁是孩子的第一个转折点:决定孩子的一生 / 002
3岁是自我意识的爆发期:不要、不行、不可以! / 004
3岁是语言大爆发时期 / 007
社交与情感的需求期:渴望交到好朋友 / 010
让做什么偏不做,说什么他都会顶嘴 / 013
叛逆期真相:3岁不乖没有错,3岁太乖要小心 / 016
如何不惩罚、不娇纵地有效管教孩子 / 018

爱他,就要了解他:与3岁孩子相处的技巧
爸爸的困惑:为什么我不像他妈妈那样讨他喜欢 / 023
做个快乐的妈妈,信赖关系帮孩子度过特时期 / 023
3岁孩子的需求:伙伴、自由和更多的爱 / 025
技巧1:保证你有大量时间陪孩子 / 029
技巧2: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去了解孩子、关爱孩子 / 030
技巧3:接纳孩子的感受 / 031
技巧4:允许孩子发点儿小脾气 / 033
技巧5:请蹲下来和3岁孩子沟通 / 034
技巧6: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 / 036

正面管教技巧一:立规矩的7个原则和技巧
任性:孩子为什么会我行我素 / 040
规矩要简单、明确、具体,孩子才会愿意照着做 / 043
立下规矩要做到:说一不二,不留余地 / 046
选择相信:表达你对孩子的信任 / 048
最重要的原则:坚持!坚持!坚持! / 050
如何科学、温和地和孩子设立界限 / 052
当孩子不肯遵守约定时,父母应该怎么做 / 054

正面管教技巧二:这样说,孩子才会听你的
你真的知道如何跟孩子说话吗 / 058
选择,让孩子对你的话不再“左耳进, 右耳出” / 061
技巧1:说孩子爱听的,听孩子想说的 / 062
技巧2:尽量把句号变成问号 / 066
技巧3:激发孩子合作的魔力词汇 / 068
请用尽心思地表扬你的孩子 / 071
如何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 074
传递“我很喜欢你”的讯息,平息孩子的逆反情绪 / 077

正面管教技巧三:帮助3岁孩子培养良好的个性和能力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 082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 084
让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 086
请不遗余力地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 089
即使看起来幼稚,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 / 091
让孩子明白:有些路终须要自己走 / 094
一去商场就大吵大闹要买喜欢的玩具 / 098
常常对着手机、电脑看得入迷,跟他说话不理人 / 100
每天催着刷牙、收拾玩具,从来不主动做 / 103
总是以摔门或摔其他东西发泄愤怒情绪 / 10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不满足就越闹越凶 / 109
如何帮助孩子正确面对焦虑、愤怒和不安的情绪 / 112

吃饭像打仗——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
孩子对吃饭不感兴趣,原因是什么 / 116
让孩子拥有对食物的自主权 / 118
什么时候开始吃——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 119
决定如何吃——吃饭时应有的规矩 / 122
应对孩子挑食的技巧 / 125

孩子总是不好好睡觉——爸爸妈妈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你的孩子不肯睡觉?” / 130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你的孩子常会半夜醒来哭闹?” / 133
整理你为孩子设置的睡眠时间与入睡习惯 / 135
如何帮助孩子早点儿上床睡觉 / 138
讲故事和聊天的巨大作用 / 140
让孩子在夜里保持睡眠的方法 / 143
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睡眠环境 / 144

21天效应养成的好习惯——正面习惯的培养

为什么孩子“性子慢” / 148
拆坏的东西远远没有孩子的探索心重要 / 150
这样教孩子合作、分享,孩子才善良、有爱心 / 153
有耐性:引导孩子明白等待的意义 / 156
培养让孩子受益一生的阅读能力 / 158
抓住3岁之后孩子自理能力的萌芽 / 160

教养重要,爱更加重要:父母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需要规矩,更需要爱 / 164
不要居高临下地指责,爱和规矩是无声的教育 / 166
不必发号施令:你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 / 169
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 171
用最好的方式,向孩子表达你的爱 / 173
现在开始,帮助你的宝贝变成你希望的样子 / 175

妈妈信箱:0~3 岁孩子妈妈最关心的问题 
要不要给3岁的孩子报兴趣班 / 180
孩子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闹矛盾怎么办 / 180
孩子总爱问“为什么”怎么办 / 181
当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时怎么办 / 182
孩子怕去医院,妈妈怎么办 / 184
孩子喜欢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怎么办 / 186
孩子出现咬人、打人行为怎么办 / 187
孩子很霸道怎么办 / 190
3岁孩子有吮吸手指的习惯怎么办 / 192
孩子3岁了还是尿床怎么办 / 194
孩子动不动就哭怎么办 / 195
孩子是“破坏狂”,怎么办 / 196
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怎么办 / 198
孩子坐车的时候不老实怎么办 / 199
爷爷奶奶总是惯着孩子,怎么办 / 201
孩子不擅长表达,很害羞怎么办 / 202
3岁孩子很抗拒洗澡怎么办 / 204
孩子总是沉迷于电视怎么办 / 205
3岁左右的孩子能帮大人做哪些家务 / 206
孩子3岁了,还能和大人一起睡吗 / 208

序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所有为人父母者都要直面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阶段——当孩子长到两三岁时,那个一直依赖你、毫无保留听从你的乖宝宝,似乎一夜之间长了脾气。他突然讨厌大人把自己当成小孩,有了那么多的“我要”和“我不”,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冲出父母的保护,去探索和创立自己想要的世界。
是的,当孩子成长到3岁左右时,他的第一个叛逆期就到来了。3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孩子的身体、大脑、情感发育和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会让父母感到疑惑、劳神费力、充满挑战,甚至艰难的一段时期。
3岁的孩子身体能量极其旺盛,在发现自己能自由控制身体之后,他开始从父母的羽翼下悄悄探出头来,尝试独立行走。同时,在心理上,他开始坚持自我意见,并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强行要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了解到这些之后,你应该为自己孩子的加速成长倍感庆幸,曾经那个只知道躺在床上发呆、睡觉和憨笑的小不点儿,开始一点点融入这个他将长期生活的世界中。在这个过程中,他在进步,在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在感受独立的艰难与快乐,并由此建立和衍生出区别于他人的个人品质。
面对3岁的孩子,在限制、接纳与引导之间,显然后两项更为有效。因为严厉管教虽然可以维护父母的权威,却会使孩子自身失去良好的判断力;而如果一味地本着对孩子的尊重的态度,从而对孩子听之任之,则又会陷入溺爱的泥淖。而正面管教的方式正是采用接纳与引导的方式让孩子在坚定和善的气氛中成长和自律。这种理论自1981年问世以来,已经成为养育孩子的“黄金准则”,在世界各地都被越来越多的父母和老师接受,并受到他们的欢迎。
正面管教不是粗暴的惩罚,也不是一味地遵循孩子的意愿,而是可以使孩子的日常表现越来越理想,运用技巧达到最佳教养目的的方法。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掌握正面管教的方法,我们编写了本书。书中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3岁孩子的大脑、情感发育和发展的特点,辅助家长将正面管教的理念应用于3岁孩子的养育中。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怎么说,3岁的孩子才会听?
如何帮助3岁的孩子培养良好的个性和习惯?
孩子不好好吃饭和睡觉怎么办?
3岁孩子的父母最关心的问题如何解决?

 

 

基本信息

 

书名:幼儿园3年,妈妈如何引导孩子

定价:32元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9月1日)

平装: 20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5440357

品牌: 北京有情天文化有限公司

ASIN: B074JV6WLD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资深幼儿园教师10年从教经验分享。

幼儿园从教10多年的资深教师精心打造,对孩子在幼儿园可能遇到的大大小小问题给出了精准的解决方案,同时以大量真实案例现实说法,帮助妈妈引导孩子以最佳状态迎接幼儿园三年的困难和挑战。

 

这是一本实用、且有价值的入园教科书。

力求为父母打造一套最详细、且权威的3~6岁入园教育经典

每个妈妈都会经历孩子刚上幼儿园时的忐忑不安。为孩子们在幼儿园能不能适应而感到焦虑,为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眼神而感到纠结。本书作者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态度诚恳,直击问题的关键处,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封面经典、畅销的设计。

在封面上,采用畅销的经典设计。

 

作者简介

 

赵红艳:资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儿童心理专栏作家,从事幼教工作十多年,拥有丰富的幼儿园教育咨询经验,其育儿观念改变了许多家长的教育思想。她现任卓尔素质未来馆课程活动设计总监,专注于儿童发展、家长心理及亲子关系的研究。出版过家庭教育著作多部,其中《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心理学》、《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这样做男孩最出息》等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目录

 

幼儿园对孩子的一生意味着什么

1.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 / 003

2.当敏感期、叛逆期遇上幼儿园 / 006

3.小班是启航期:引导孩子接受并适应集体生活 / 008

4.中班时期的教养关键:保持积极、正面的情绪 / 010

5.幼儿园最后一年:大班要学习如何自主解决问题 / 014

6.父母永远是榜样、是教练、是朋友、是引路人 / 017

 

最关键的事:如何让你的孩子开开心心去幼儿园

1.提前半年准备,激发孩子入园的美好愿望 / 023

2.初期分离焦虑当妈妈离开时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 / 026

3.中期分离焦虑即使是上幼儿园,也别轻易为孩子请假 / 030

4.请坚强地转身,老师的安抚可能更有效 / 033

5.提高自理能力,减轻入园不适症状 / 037

6.什么样的陪伴才是成长的礼物 / 041

 

 

入园六大核心难题:孩子闹情绪,妈妈怎么办

1.孩子总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 047

2.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总是生病 / 049

3.好好吃饭的3个要素 / 053

4.幼儿园吃饭的规矩在家同样适用 / 056

5.孩子爱攻击人怎么办 / 059

6.孩子胆小被小朋友欺负怎么办 / 062

 

 

了解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孩子的全部任务

1.是什么让聪明的孩子变笨了 / 069

2.提升环境给孩子最棒的玩具 / 072

3.你相信幼儿园孩子能跑马拉松吗 / 075

4.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在玩乐中开发智力 / 079

5.用音乐培养孩子的人格 / 082

6.公共场合,礼仪从准备中来 / 085

7.动物朋友孩子们的“品行老师” / 089

 

 

引导孩子学会与小朋友沟通,发展社交能力

1.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学会与小朋友玩 / 093

2.孩子不再是中心,家长要调整好心态 / 096

3.分清楚“你的”“我的”,别让孩子太霸道 / 099

4.孩子和小伙伴闹矛盾,父母尽量少插手 / 102

5.如何教害羞内向的孩子打开局面 / 105

6.孩子为什么“爱告状” / 106

 

 

3~6岁阶段,孩子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1.孩子们把竞争当游戏 / 111

2.如何把“不行”的孩子变得“行” / 113

3.把孩子的“为什么”变成学习的欲望 / 116

4.不管有意无意,犯错应该承担后果 / 119

5.给孩子创造一些可以克服的困难 / 122

6.什么样的冒险才是孩子需要的 / 124

 

 

3~6岁阶段,如何在家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孩子玩手机、电脑必须有使用规则 / 131

2.用延迟满足的方法训练孩子的自制力 / 133

3.怎样应对孩子的不礼貌语言 / 136

4.让孩子告别拖拉,提高做事效率 / 139

5.一定要让孩子爱上阅读 / 141

6.别让耍赖成为孩子的武器 / 144

 

 

独立、自信、抗压:孩子受用一生的宝贵品质

1.从分床睡开始,给孩子独立的时间和空间 / 151

2.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10个日常训练 / 154

3.性格塑造的基础期:让孩子找到自信的感觉 / 157

4.孩子犯错并不可怕,要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 159

5.孩子需要帮助时,请适当“袖手旁观” / 164

6.隔代教养的三大难题 / 167

 

 

妈妈的努力更重要

1.不比较、不着急、不放弃 / 173

2.别让孩子伤在听话上 / 176

3.别让教育破坏孩子的注意力 / 179

4.合理化认同,积极的想法带来积极的行为 / 183

5.正确对待老师的严厉 / 186

6.家园共育是配合而不是挑刺挑衅 / 189

即将面临的问题:幼小衔接

1.6岁:幼小衔接最关键的一年 / 195

2.让孩子提前了解小学新环境 / 197

3.帮孩子完成“幼小衔接期”的角色转变 / 199

4.幼小衔接期是孩子认识社会的萌芽期 / 204

5.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选一所最合适的学校 / 207

 

序言

 

在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的孩子正处在3~6岁的幼儿园年龄段。这些家长有着自己的坚持,也有着自己的困惑。

以前,3~6岁的孩子往往在家中教养,但是在现代教育中,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孩子第一次脱离父母的怀抱,进入一个陌生的团体中生活。幼儿园这个小集体对孩子的影响绝对超出家长的想象。孩子在这个小社会中,开始接触到更多的人,眼光不再局限于爸爸妈妈或是爷爷奶奶,他们在这种集体生活中初步形成与人分享、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并逐渐培养起集体意识,逐步适应社会生活。

待在幼儿园的3年,可能会是孩子们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这样的机会有且只有一次。

幼儿园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孩子的智力发展最为迅速;幼儿园阶段是孩子语言能力的爆发期,他们能很轻易接受和掌握各种复杂的表达技巧;幼儿园阶段也是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孩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将迅速发展,个人喜好和气质也逐渐形成;幼儿园阶段还是人际交往的分水岭,孩子开始去尝试发展友谊、融入小集体和形成自己的社会属性。

所以,我倡议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牢牢把握孩子的幼儿园阶段,抓住孩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样也就找到了3~6岁孩子的正确教养方法。

对孩子而言,父母永远是榜样、是教练、是朋友、是引路人。所以,面对快速的生活节奏、面对各种社会压力,如何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幼儿时代,与孩子形成良好互动,是每位父母都应该思考的。

我身边很多父母都在努力和孩子进行这样的互动。她们大多是职场妈妈,虽然她们的工作非常忙,但是并没有疏忽孩子的成长。有这样一位妈妈,她是编辑,大多在晚上工作,可是她儿子所在的幼儿园要求每天晚上进行亲子共读。为了完成这个作业,妈妈开始试着调整自己的工作时间,每天晚上给孩子讲故事。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各方面的进步都非常明显,尤其是在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看到这些,妈妈非常欣慰,并且深受鼓励。在他们母子的共同坚持下,在幼儿园的3年时间里,他们一共读了将近200本书。

高质量的幼儿时代就应该是这样的。在自然的状态下,孩子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被开发。要做到这点,父母和幼儿园的努力都必不可少。所以,身为父母,不能将孩子抛给幼儿园,更不要认为幼儿园应该负责孩子的一切,而是要用心观察和关注孩子,并认真甄别各种教育方法,找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自己是否是一个能读懂孩子的家长。只有我们懂得“孩子的那些事儿”,孩子才会真正信任我们、接纳我们,从而健康成长。

这本书主要针对幼儿家长,对学龄前这个特定年龄阶段的养育问题进行了一一解读和深入的剖析,对孩子在幼儿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通过大量生动、活泼、真实可靠的案例,进行了客观、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在此,希望能有更多年轻的父母工作之余用心关注孩子的成长,也希望父母们保持一份清醒和理智,不敷衍、不焦虑,有所为有所不为,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幼儿时代。

当你的孩子的成长状态越来越好时,连同我,大家都将备感欣慰。

文摘

半年前,我开始筹划儿子上幼儿园的事情。我在一个月内考察了我家周边大大小小将近10个幼儿园。很多人并不理解我为何如此殚精竭虑。

“看你选一个幼儿园这么劳心劳力,用得着吗?我当时就选择了离家最近的那个。幼儿园,不就是看孩子嘛!”

我耐心地解释道:“幼儿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小社会,他将在这个小社会中生活学习三四年,这个小社会的完善度影响了孩子的成熟度。因此,家长必须要慎重。”

84岁的卡皮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颁奖典礼结束后的晚宴上,有记者询问卡............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