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 作者 | (民國)彭子益 |
| 定價 | 28.00元 | 齣版社 | 學苑齣版社 |
| ISBN | 9787507728729 | 齣版日期 | 2008-07-01 |
| 字數 | 321000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2k | 商品重量 | 0.440Kg |
| 內容簡介 | |
一、居今日科學昌明時代而編著學中醫的書籍,一要不但能保存中醫原有的功效,而且要能增加中醫原有的功效,並且要縮短學習成功的學程,方能引起學者的興趣而學到成功。而增加功效,縮短學程,學到成功,必先使學者認識古中醫學本身真相的究竟。 |
| 作者簡介 | |
| 彭子益(1871-1949),雲南大理鶴慶人.清末民國年間白族醫學傢. |
| 目錄 | |
| 全書概要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在翻閱《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之前,我對中醫的認識,大多停留在對藥物和方劑的零散記憶上。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彭子益先生以其“圓運動”的理論為綱,將復雜的醫學概念變得清晰可見。他將人體比作一個不斷循環、不斷運動的整體,每一個髒腑、每一條經絡,都在這個宏大的“圓運動”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種“動態平衡”的觀點,讓我理解瞭中醫治療為何注重“調和”而非“剿滅”。書中對“升降沉浮”的深入剖析,更是為我打開瞭一扇理解疾病發生發展新視角的門。我驚嘆於作者如何能將如此深奧的理論,用如此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仿佛置身於一個精密的生命運動場,對中醫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有瞭更為深刻的體悟。
評分閱讀《圓運動的古中醫學》,就像踏上瞭一段古老的智慧之旅。彭子益先生以其獨特的視角,將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與中醫理論融為一體,為我呈現瞭一個充滿生命力的中醫世界。書中的“圓運動”概念,不僅僅是理論的構建,更是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我被作者描繪的人體運行圖景深深吸引,那種精妙絕倫的協調與平衡,讓我不禁感嘆生命的奇妙。他對於“陽氣”的重視,以及如何通過調整人體運動來恢復健康,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本書讓我明白,中醫並非隻是經驗的積纍,而是建立在深刻的哲學基礎和對生命運動規律的精準把握之上。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新的養分,對中醫的理解也更進一步。
評分初識《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緣起於一次與老中醫的閑談,他提及彭子益先生的這部著作,言語間充滿瞭推崇和敬意。當時的我,對中醫理論雖有接觸,但總覺得隔靴搔癢,難以窺其精髓。於是,我便尋來此書,希望能藉此窺見古中醫的智慧一角。然而,翻開書頁,我卻被書中那嚴謹的邏輯、係統性的闡述以及對陰陽五行、髒腑經絡之間相互關係的獨到見解所深深吸引。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方劑藥性,而是構建瞭一個宏大而精密的理論體係,將人體的生理病理運動變化,如同一場精心編排的戲劇,在字裏行間徐徐展開。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次消化,都仿佛與天地運行的規律息息相關。讀罷,我仿佛看到一個活生生、有機的中醫人體,不再是孤立的器官堆砌,而是萬物相互關聯、動態平衡的統一體。這種整體觀,在現代醫學日漸走嚮精細化分科的背景下,顯得尤為珍貴,也讓我對“天人閤一”的古老哲學思想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作為一個對中醫理論充滿好奇的探索者,我始終在尋找能夠真正“點通”我的那本書。《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無疑滿足瞭我的這一期待。作者彭子益先生以其深厚的學養和臨床經驗,將繁復的中醫概念化繁為簡,用一種近乎“直觀”的方式呈現。書中的“圓運動”概念,並非抽象的理論,而是貫穿於人體氣血陰陽運行的始終。他將人體比作一個精密的“機器”,每一個部件都在特定的軌道上運動,協同工作。一旦某個環節齣現偏差,整個係統便會失衡。這種“運動”的視角,讓我擺脫瞭以往中醫理論的“靜止”印象,開始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以及治療的根本在於“調和”運動。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解釋一些復雜概念時所使用的比喻,它們生動形象,易於理解,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扇通往中醫智慧殿堂的大門,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對人體的運作有瞭更深層的認識。
評分《圓運動的古中醫學》一書,對於我這樣希望深入理解中醫內在邏輯的學習者而言,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寶。彭子益先生的論述,以“氣”為核心,層層遞進,將五行生剋製化、髒腑功能聯係、經絡循行路綫等看似獨立的知識點,巧妙地編織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我曾多次陷入中醫經典中晦澀難懂的描述,但在這本書中,我找到瞭清晰的綫索。作者強調的“天地人三纔”,將人體置於宇宙宏觀環境之中,用一種更加宏闊的視角來審視生命。他對於“升降沉浮”這幾個字的齣色闡釋,讓我對中醫“治病求本”的理念有瞭更深的體悟。疾病的發生,不再是簡單的病因病竈問題,而是人體整體運動失常的體現。這種“係統性”的思維方式,讓我對中醫的診療思路有瞭全新的認識,也對中醫“整體觀”有瞭更深刻的敬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