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与塔夫脱:白宫讲坛与新闻业的黄金时代

罗斯福与塔夫脱:白宫讲坛与新闻业的黄金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多莉丝基恩斯古德温,沈英 著
图书标签:
  • 罗斯福
  • 塔夫脱
  • 美国总统
  • 政治史
  • 白宫
  • 新闻史
  • 媒体
  • 历史
  • 传记
  • 20世纪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英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03546
商品编码:1804337694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5-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罗斯福与塔夫脱:白宫讲坛与新闻业的黄金时代

原价:98.00元

作者:多莉丝基恩斯古德温, 沈英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69903546

字数:730000

页码:全2册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有如此精彩传记,为什么还要小说?
国外知名媒体年度图书,美国领导力分类第5名,总统传记类第8名
1.普利策奖得主巨著。2.首次引进国内出版,重要的历史著作。3.《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时代周刊》《今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国外知名媒体年度图书,美国领导力分类第5名,总统传记类第8名。4.丰富的**手历史资料展示,小说般的细节描写,电影大片的震撼效果。

内容提要


《罗斯福与塔夫脱》以西奥多罗斯福与威廉塔夫脱这两位曾经的美国总统之间的深厚友谊、友谊的破裂,以及罗斯福如何利用“总统”这个“天字第一号讲坛”,“与具有调查精神的记者形成了复杂、颇具争议的伙伴关系,最终在整个国家面前清晰地呈现出一个进步主义的愿景”为线索,给我们展示了一系列美国进步主义时代的总统与媒体人的生平、爱情、奋斗、拼搏的故事。这一系列的故事,构成了罗斯福、塔夫脱以及新闻业黄金时期的那些媒体人——诸如麦克卢尔、艾达塔贝尔、约翰菲利普斯、雷贝克、林肯斯蒂芬斯、威廉艾伦怀特等“耙粪者”——的立体的人生与事业,穿插描述了个人友谊、同志情谊以及总统大选、战场、殖民地、罢工、暴乱、巨型托拉斯、贪腐以及劳工问题、“下层”民众生活的客观面貌——甚至“白宫”如何变脸成如今我们看到的模样、我们喜爱的玩具泰迪熊是如何被发明的这些故事,都尽在其中——从而立体地告诉我们,“这才是(当时的)美国”。


目录


上册
序 言 1
1 猎手归来 7
2 威尔与泰迪 29
3 法官与政客 62
4 奈莉赫伦塔夫脱 103
5 伊迪丝卡罗罗斯福 128
6 局内人与局外人 157
7 McCluer’s 的诞生 184
8 像一个穿着溜冰鞋的男孩儿 236
9 州长与总督 277
10 那个该死的牛仔是总统 321
11 美国最著名的女人 370
12 要履行的使命 397
13 推翻老党魁 418
14 “谢天谢地,有你和我在一起。” 439
下册
15 消逝不去的笑容 457
16 留下塔夫脱坐在锅盖上 482
17 美国人民达成判决 505
18 冥冥之中 531
19 把塔夫脱先生一分为二 566
20 塔夫脱繁荣 华尔街萧条 587
21 造王者与国王 606
22 身受重伤的野兽 632
23 自作自受的伤口 661
24 圣乔治和龙 686
25 分道扬镳 718
26 宛如一匹战马 741
27 我的帽子扔到了拳击场上 760
28 亲密的朋友 怨憎的敌人 789
29 末日战场 813
后 记 840
致 谢 849
名词对照表 853


作者介绍


多莉丝基恩斯古德温(Doris Kearns Goodwin):广受书评家认可的畅销书《无敌:亚伯拉罕林肯的政治天才》的作者,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林肯》部分改编自此书。她因《非常年代:罗斯福夫妇在二战岁月中》获得普利策奖。还著有畅销书《等到次年》、《费兹杰罗家族与肯尼迪家族》《林登约翰逊与美国梦》等畅销大作。 沈英:比较教育学硕士,青年翻译,译著有《图书馆的故事》等出版。沈英:青年译者,译著有《图书馆的故事》等。

文摘


序言



罗斯福与塔夫脱:白宫讲坛与新闻业的黄金时代 导言:一个时代的双重奏 本书将目光投向二十世纪初美国政治与媒体关系的黄金时代,聚焦于两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和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在白宫如何运用新兴的新闻业力量来塑造公众舆论、推动改革议程,以及如何应对媒体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这不是一部简单的总统传记,而是对权力、信息传播与公众期望之间复杂互动的深刻剖析。 在“进步主义时代”的背景下,新闻业不再仅仅是报道事实的工具,它演变成了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尤其是在“扒粪运动”(Muckraking)浪潮的推动下,新闻媒体开始系统性地揭露社会弊病、挑战既得利益集团。罗斯福和塔夫脱,作为改革的倡导者和保守的维护者,都必须学会驾驭这股力量。他们的白宫经验,展示了现代公关策略的萌芽与成熟,为后世的总统与媒体互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案例。 第一部分:西奥多·罗斯福——“讲坛上的斗士”与媒体的驯兽师 西奥多·罗斯福以其无与伦比的活力、鲜明的个性和对“方针明确的”(Square Deal)政策的坚定推行,为总统与媒体的关系设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基调。他深谙媒体的吸引力,并将其视为实现其改革目标的加速器。 1. 成为“新闻焦点”的艺术: 罗斯福是第一位真正将总统职位视为一个“讲坛”(Bully Pulpit)的实践者。他深知报纸的头版是塑造国家对话的战场。他不仅积极地向记者提供独家新闻和幕后花絮,更擅长于设定议程。如果他希望公众关注托拉斯的拆分或是自然保护议题,他就能通过精心的信息释放,确保这些议题占据报纸的显著位置。 本书将深入探讨罗斯福与几位关键记者的关系。例如,他如何与林肯·斯蒂芬斯(Lincoln Steffens)这类“扒粪记者”建立一种既合作又警惕的关系。他需要“扒粪者”来揭露腐败,以巩固其改革的合法性;但当这些揭露触及到他政治联盟的底线时,他也会巧妙地转移公众的注意力。他将白宫记者室变成了政治表演的一部分,记者们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成了这场宏大国家叙事中的参与者。 2. “驯兽”与“控制”的边缘: 尽管罗斯福是媒体的拥护者,但他对媒体失控的警惕从未松懈。他与媒体的关系是动态的、高度策略性的。他深谙“控制信息流”的重要性。他开创了定期的白宫新闻发布会(尽管形式较为松散),确保政府的声音在第一时间被准确传达。 一个重要的议题是罗斯福对“诽谤”的看法。他支持正当的批评,但对于他认为的恶意攻击,他会毫不留情地予以回击,甚至利用行政权力施加压力。这种“爱憎分明”的态度,既巩固了他在支持者心中的形象,也让记者们时刻保持警觉。本书将分析他在“煤矿危机”和“巴拿马运河争议”中如何利用媒体的即时性来巩固自己的政治立场,并观察他是如何将传统的新闻报道转化为个人英雄主义叙事的。 第二部分: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温和的”继任者与媒体的疏离 塔夫脱接替罗斯福,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被前任剧烈加热的媒体环境。塔夫脱的性格与罗斯福截然不同:他更倾向于法律和行政细节,而非公开的戏剧性对抗。这种差异,深刻地影响了他与新闻界的关系,并最终对他的政治命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 沟通风格的转变与媒体的反应: 塔夫脱的政府尝试回归一种更传统的、更注重事实和法律条文的沟通模式。然而,经历过罗斯福时代高强度曝光的媒体,渴望的是持续的“故事”和鲜明的冲突。塔夫脱的审慎和对细节的关注,在追求速度和刺激的媒体眼中,往往被解读为“平庸”或“缺乏魄力”。 本书将详细考察塔夫脱如何努力在不疏远保守派同僚的前提下,推行其“美元外交”和反托拉斯政策。他的幕僚们试图模仿罗斯福的策略,但缺乏罗斯福那种天然的、能够迅速吸引公众注意力的魅力。媒体开始质疑塔夫脱是否真正继承了罗斯福的“进步主义精神”。 2. 冲突的升级:白宫、报纸与“泄密门”: 塔夫脱时代,新闻业的“扒粪”精神并未减退,反而转向了内部的政治权力斗争。随着塔夫脱与罗斯福的决裂日益公开化,新闻媒体成为了双方阵营进行政治角力的主要工具。 塔夫脱政府在处理与媒体关系时,暴露了其在“控制”信息方面的弱点。围绕国会丑闻、内阁分歧的“泄密”事件层出不穷。塔夫脱对那些被他视为不忠诚的记者和报纸采取了更强硬的法律手段,比如在某些反托拉斯调查中涉及记者的通讯记录。这些举动,虽然旨在维护政府权威,但在公众看来,却像是对新闻自由的压制,进一步疏远了塔夫脱与进步派媒体的关系。 第三部分:黄金时代的遗产——白宫与新闻界的新契约 罗斯福和塔夫脱的交替统治,标志着美国政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总统不再能无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他们的经验共同塑造了现代白宫媒体关系的基本框架。 1. 媒体的专业化与“权威叙事”的形成: 这一时期,专门报道华盛顿政治的记者队伍日益壮大并形成了自己的专业规范。他们学会了如何从政府的叙事中提取出可供报道的“冲突点”和“人道关怀”的元素。本书将分析,媒体是如何将“罗斯福的激进”与“塔夫脱的保守”塑造成一对具有戏剧张力的对立面,这为后来的政治报道提供了模板。 2. 权力与透明度的张力: 两位总统的不同处理方式,揭示了一个永恒的难题:总统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对媒体和公众保持透明?罗斯福展示了如何利用“选择性透明”来巩固权力;而塔夫脱则在试图限制信息自由流动时,付出了政治信誉的代价。 最终,本书考察了1912年总统大选,这次选举是两位总统媒体策略失败(或成功)的最终体现。罗斯福的“进步党”运动,本质上是一场绕过传统政党结构的、直接诉诸民众的媒体运动,而塔夫脱则陷在了传统政治的泥淖中。 本书通过详尽的档案研究和对当时报刊的深入分析,描绘出这个充满活力、冲突与变革的“黄金时代”。它不仅是关于两位总统的故事,更是关于现代政治舞台上,权力如何与信息交织、如何被媒体放大或扭曲的开创性研究。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题目,"罗斯福与塔夫脱:白宫讲坛与新闻业的黄金时代",便勾起了我对于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美国政治与新闻业之间深刻互动的好奇心。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描绘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白宫的“讲坛”所发挥的巨大影响力。他是否如同一个天生的媒体人,能够精准地捕捉公众情绪,并通过新闻媒介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政治理念,从而巩固其“进步时代”领袖的地位?我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罗斯福是如何与当时的记者们建立起一种既合作又制衡的关系,使新闻成为他施政的重要助力。同时,我也对塔夫脱总统在面对新闻界时的表现十分感兴趣。作为罗斯福的继任者,他是否能够延续甚至超越罗斯福在媒体上的影响力,还是在“新闻业的黄金时代”这个背景下,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黄金时代”这个词汇,也让我联想到,当时的媒体是否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力量,记者们是否能够更加大胆地进行调查和报道,从而真正扮演起“第四权”的角色?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理解白宫的决策是如何通过那个时代的媒体传播出去,又如何影响着美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且富有洞察力的历史画卷。

评分

一翻开这本书的书名,"罗斯福与塔夫脱:白宫讲坛与新闻业的黄金时代",我的思绪立刻被拉回到那个充满变革与激情的年代。我想象着,作者会如何细腻地刻画罗斯福总统在白宫的演讲,那一个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如何在报刊杂志上被争相报道,成为塑造当时社会思潮的重要源泉。他是否就像一个拥有无形讲坛的巨匠,用文字和话语影响着千千万万的美国人民?而他与新闻业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共生关系?是否如某些历史学家所言,他是一位“善于利用媒体的总统”?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否展现塔夫脱总统,作为罗斯福的继任者,在媒体面前是何种姿态。他是否继承了罗斯福的那种媒体影响力,还是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挑战?“新闻业的黄金时代”这个词,让我充满好奇,我猜测作者会详细阐述那个时期新闻记者们是如何工作的,他们是否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独立性,他们是如何挖掘新闻,又是如何将其转化为影响国家命运的力量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宏观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在两位总统的任期内,白宫的决策如何通过新闻业得以放大和传播,又如何反过来影响着政治格局的演变,从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罗斯福与塔夫脱:白宫讲坛与新闻业的黄金时代",仅仅是读到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对那个时代美国政治和媒体复杂关系的无限遐想。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描绘罗斯福总统那充满活力的“讲坛”形象的。他是否仅仅是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个深谙媒体传播艺术的先驱?我期待书中能够生动地展现罗斯福如何运用当时相对新兴的媒体工具,比如报纸的连载、杂志的深度报道,甚至是早期的摄影技术,来塑造自己的公众形象,推广自己的政策。而塔夫脱,这位与罗斯福关系复杂,甚至最终走向决裂的总统,他又是如何在白宫的讲坛上发声的?他的声音是否同样洪亮,是否同样能够吸引媒体的目光?又或者,他是否在新闻业的“黄金时代”里,感受到了比罗斯福更多的挑战和束缚?“黄金时代”这个词汇本身就带有某种理想化的色彩,我想了解的是,这种“黄金”究竟体现在何处?是媒体的自由度,还是其影响力?作者是否会剖析当时的新闻界是如何运作的,记者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与总统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默契,或者是一种持续的紧张关系?我希望书中能提供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看到新闻如何成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关键力量。

评分

仅仅是书名,"罗斯福与塔夫脱:白宫讲坛与新闻业的黄金时代",就足以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描绘罗斯福总统那充满个人魅力的“白宫讲坛”。他是否会深入剖析罗斯福如何巧妙地运用当时的新闻工具,比如他著名的“茶话会新闻发布会”,来与公众沟通,塑造自己的形象,以及推广他的进步主义政策?我期待书中能够揭示,罗斯福的演讲和他的言论,是如何在新闻界掀起波澜,成为当时政治辩论的焦点。而塔夫脱,这位在历史上常常与罗斯福进行比较的人物,他又是如何面对媒体的?他的“讲坛”是否也同样吸引人,或者他是否在新闻业的“黄金时代”里,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压力?“新闻业的黄金时代”这个说法,让我对当时的媒体生态充满了期待,我相信作者会详细介绍当时的报刊杂志是如何运作的,记者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是否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去监督政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阐述,这两位总统与新闻界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塑造了美国政治和社会的走向,提供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视角,让我们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

评分

这本关于罗斯福和塔夫脱的著作,从书名上看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不禁好奇这两位总统在白宫的岁月,以及他们与当时蓬勃发展的新闻业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我一直对“新闻业的黄金时代”这个说法很感兴趣,它意味着一个充满活力、敢于发声、影响深远的时期。我想象着,在这本书里,作者可能会深入剖析当时的新闻是如何被制造、传播,又是如何塑造公众舆论和政治格局的。特别是罗斯福,他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对媒体的熟练运用而闻名,被称为“大棒外交”的同时,也是一位精明的新闻操纵者。他是否利用新闻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又或者是否真正将新闻视为一种监督和制衡的工具?而塔夫脱,作为罗斯福的继任者,他又是如何面对媒体的?他是否像罗斯福那样游刃有余,还是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感受到了压力?书中对“白宫讲坛”的描述,也让我对总统与新闻界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期待。他们之间的对话,是唇枪舌剑的博弈,还是惺惺相惜的合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这段时期新闻业的真实面貌,以及它与美国政治权力如何相互成就、相互影响,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动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