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皮面】(全十二册)
:4680元
作者:邹博
出版社:线装书局
出版日期:2011-7
ISBN:9787512003798
字数:3800000
页码:全12册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目录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1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2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3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4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5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6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7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8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9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10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11
唐诗宋词元典·鉴赏辞典12
内容提要
本套《唐诗宋词元曲》共十二卷,对各个时期各种题材的作品衡量斟酌,博采众家之长,收录唐诗、宋词、元曲的所有精华,同时精选图画千余幅,以符合诗、词、曲的意境为准则。“诗中有画、词中有画、曲中有画”,是诗、词、曲的高境界;“画中有诗、画中有词、画中有曲”,是画的是高境界;“诗情画意、词韵墨香、曲风赋骨”是书的高境界。当您利用茶余饭后的些许闲暇,展卷阅读,您会感到真正的“诗情画意”,感到能与古人对话,是那样的现实,那样的惬意,那样的心旷神怡,那样的如沐春风。
|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三座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历经千年不衰,是我国古代诗歌文学的高成就,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历史长河中,唐诗、宋词、元曲所奏起的伟大乐章,无疑是我国诗歌的强音,千百年来一直为帝王将相、缙绅大夫合广大老百姓所喜爱。本书精选出脍炙人口、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的名家名篇,并配以精当的注释,力求雅俗共赏,希望它能带给广大读者知识的丰富和精神的愉悦。 |
| 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现实主义和不同倾向不同色彩的浪漫主义创作,形成了流派纷繁、名家辈出的局面。 |
|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
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糅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本书囊括了唐、宋、元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有代表性的唐诗、宋词、元曲,风韵十足的名家版画更如锦上添花! 唐诗是中国封建社会?⒄沟亩シ澹?也是我国古典诗歌达到的全盛时期。产生于这个时期的诗歌唐诗,代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高水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宋词是词学鼎盛时代,百家争艳。三百多年间,上自帝王将相,文人学士,不至草民百姓、渔樵道、倡忧艺妓,无不对此种的艺术形式倾心挚爱,形成全社会填词、唱词、阅读和欣赏的广泛风采。词的题材内容日益深化,艺术形式渐渐完善、创作技巧不断提高,涌现出许多作家和大量作品,迎来了词的黄金时代,为中国文学史谱写了崭新的篇章。 散曲在元代是一种音乐文学,即是歌曲的唱词,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歌谣俗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是从金元时期的城镇中成长繁荣起来的,其作者大多数是中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演唱者则多为勾和拦歌妓,具有浓郁的市井色彩,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与《唐诗》、《宋词》达到同等高度的一种伟大的文学体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元 曲的体裁广泛,内容丰富,于当代诗词作品相比,更加关注这个人的感情表达,更加坦率地表述对人性的追求和现实。隋树森先生所编《金元散曲》、是目前为完善的金元散曲总况,包括了元曲中小令,套数等各种形式的宫调和曲版,是阅读欣赏元曲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资本。 |
我个人对书籍的实用性要求很高,尤其是工具书,如果查找起来费劲,再好的内容也形同虚设。这套多卷本的辞典在索引和分类上做得非常人性化。虽然册数不少,但每一册都有清晰的主题划分,而且跨卷的索引系统设计得非常巧妙,几乎可以做到“秒速定位”到你想找的任何一位诗人或某一首具体的作品。我曾经尝试用它来做一些文学研究的辅助工作,比如对比不同时期对同一主题(如咏物诗)的处理手法。得益于其细致的分类和详尽的注释,我的梳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它的开本适中,虽然是精装的大家伙,但拿在手上翻阅时,既有大家气派,又不至于笨重到无法操作。总结来说,这套书在内容深度、装帧美感和实际使用便利性这三个维度上,实现了令人满意的统一,是我近年来收藏到的最有价值的古籍类图书之一。
评分说实话,在数字时代,实体书的购买决策需要更谨慎一些,尤其是这种篇幅巨大的套装。我之所以最终选择了这套线装书局的版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冲着“鉴赏”二字去的。现在市面上的古诗词书多如牛毛,很多只是简单地把原文和白话翻译放一起,缺乏真正的解读深度。但这套书完全不同,它的价值体现在那些细致入微的赏析文字上。它不仅仅解释“是什么意思”,更深入挖掘了“为什么这样写”。例如,在分析某首唐诗的炼字技巧时,辞典会详细对比几个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说明作者选择这个特定动词或形容词背后的艺术考量。这种精雕细琢的态度,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对于我这种希望提高自身文学鉴赏水平的普通读者来说,它提供了极佳的范本。我甚至发现了一些过去教材中一带而过,但实际上蕴含深意的典故,现在通过这本书得到了详尽的考证和阐释,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层次。
评分我最近的心情有些浮躁,总想找点能静心养性的读物来调整一下状态,这套“大全集”真是来得太及时了。我原本以为这种包罗万象的辞典会显得庞杂而缺乏重点,但实际阅读下来,它的编排逻辑极其清晰。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作品,而是构建了一个系统的鉴赏体系。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朝代、不同流派的诗词曲的梳理,能看出编辑团队在宏观架构上的深厚功力。比如说,在宋词部分,它对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分和对比分析得非常到位,引用了大量的旁证和理论,让我这个自认为对宋词略有涉猎的人,都发现了过去阅读中忽略的细节。更别提那些曲子的选篇,很多冷门的元曲佳作也被收录其中,拓展了我对元代文学的认知边界。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解释,重新品味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句,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引导方式,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记忆。
评分这套书的“大全集”名副其实,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元曲的收录和整理。很多市面上的诗词鉴赏集往往偏重唐诗宋词,而对元曲,尤其是散曲的部分,往往敷衍了事,选篇少,注释浅。但这套书明显在这方面下了大功夫,不仅收录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套数和小令,更重要的是,对元曲那种特有的市井气息、俚俗韵味和强烈的抒情性,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它没有用那种故作高深的腔调去评论元曲,而是用一种既尊重传统又不失活泼的笔触去解读,让人感觉特别亲切。在读到关汉卿或马致远的一些作品时,那些关于时代背景和演员表演习惯的补充介绍,犹如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元代剧场的繁荣景象。这套书的结构设计,真正做到了对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曲”三个重要载体的平衡覆盖,而不是头重脚轻,这一点值得称赞。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实在太让人惊艳了!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加上精美的皮面和清晰的字体,完全符合我对“古籍”的全部想象。我一直觉得,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仪式感很重要,这套书恰恰满足了我对“雅致”的追求。线装书局的出品果然名不虚传,内页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讲究,墨色浓淡适宜,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我特意翻阅了其中关于李白诗作的部分,注释详实,排版疏朗有致,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而对于资深爱好者来说,那些深入的赏析角度也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不像某些辞典那样堆砌冷僻的知识点,而是更注重引导读者进入作品的意境。比如对某一首词的背景介绍,能让人瞬间感受到词人所处的时代氛围,这对于理解词的“言外之意”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一套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可以世代珍藏的艺术品,每次拂去封皮上的微尘,都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的文化脉搏。我把它放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偶尔只是看看那古朴的书脊,心情都会跟着沉静下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