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杨禹廷(1887―1982),吴氏太极拳传人,一代太极拳宗师。曾任中国武术协会委员,靠前届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委员兼太极拳研究组成员,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副,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九岁习武,先后拜诸多名师学武,未冠即驰名武林。将近民国又拜太极大家王茂斋为师,专攻太极拳,从40年代起即肩负起弘扬吴式太极拳之重任,七十多年来一直从事太极拳的修炼、教学和研究工作。《杨禹廷太极拳诠真》共分三部分。靠前部分太极拳八十三式动作解说,根据杨禹廷先生20世纪60年代所出版的《八十三式太极拳动作解说》进行整理,并附有杨老先生宝贵的拳照图片。第二部分太极拳传统理论,收录了19首传统太极拳歌诀。第三部分解读杨禹廷太极拳,是杨禹廷的亲传弟子翁福麒先生习练太极拳60多年。 翁福麒 主编 翁福麒先生,靠前外有名武术家、太极拳专家,一代宗师杨禹廷的入室弟子。1984―2007年,一直担任北京市吴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为协会的名誉会长。其自幼酷爱武术,7岁即随天津李耀庭老师学形意拳,1946年在北京向高紫云老师学太檄拳,1953年又在沈阳向张董僧老师学习混元功、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从1956年后一直跟从杨禹廷老师学习太极拳和器械。翁福麒先生一生致力于太极拳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从1990年开始,就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义务教拳,一直持续到1996年。曾于1989年拍摄《吴氏太极拳》电视教学片,由华艺音像公司出版发行。于1990年、1999年与太极拳大师李秉慈合著《杨禹廷太极等这本书的整体编排和叙事方式,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品鉴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山水画。它并非那种直白讲解套路、罗列技法的书籍,而是通过一种更含蓄、更具象的方式来展现太极拳的精髓。书中的文字,有如行云流水,又如古松苍劲,总能恰到好处地触动人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某些动作要领时,所引用的诗词和典故。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让文字变得更加富有韵味,也赋予了太极拳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再是单纯的肢体运动,而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艺术。我感觉,作者似乎是希望读者在理解动作本身的同时,也能去感受和体悟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书中对于“意念”和“呼吸”的强调,也让我意识到了太极拳练习中,内在修炼的重要性。那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内在驱动力,这种由内而外的力量,是区别于外家拳术的关键所在。这本书让我对太极拳的理解,从“形”逐渐走向了“神”,这种进阶的过程,虽然充满探索,但却格外引人入胜。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荒漠中找到了一汪清泉,又像是身处迷雾中看到了一丝曙光。我之前对太极拳一直抱有一种模糊的认识,觉得它神秘而难以捉摸。然而,《杨禹廷太极拳诠真》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太极拳的精髓一一展现在我面前。书中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更多的是对动作本质的深入挖掘和细致解析。作者在讲解时,非常注重动作与身体感受的结合,他会引导读者去体会身体的松紧、力量的流动,以及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这一点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实在是太有帮助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身体如车轴”的比喻,它形象地解释了身体重心转换和力的运用原理。这种贴近生活、贴近实践的讲解方式,让我不再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读完这本书,我对太极拳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开始对其内在的科学性和哲学性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无疑为我今后的学习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对太极拳的“以静制动”、“借力打力”的理念感到好奇,而《杨禹廷太极拳诠真》这本书,无疑为我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作者在书中并没有刻意去渲染太极拳的神秘色彩,而是以一种非常务实、严谨的态度,将杨禹廷大师的拳法精髓一一呈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一个动作的拆解和剖析,那种细致入微的程度,仿佛能够让你亲身感受每一个关节的转动、每一个肌群的用力。作者在解释一些关键的要领时,会引用大量的历史典故和名家点评,这些为理解拳法增加了厚度和深度。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懂劲”的探讨,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练就,而是需要长期的体悟和实践。作者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引导读者去体会那种“力从地起、发于脊梁、形于手指”的过程,这对于理解太极拳的实用性和技击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拳谱,更像是一部武术智慧的结晶,它让我看到了太极拳内在的逻辑和运行规律,也让我对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杨禹廷太极拳诠真》这本书,读来有一种穿越时空、与大师对话的感觉。书中的语言朴实而富有力量,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深思熟虑,饱含着作者对太极拳的真挚情感和深刻理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动作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细腻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他能够捕捉到常人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并将其用精准的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大师的身旁,亲眼目睹他的一招一式。书中对于“劲”的讲解,更是让我茅塞顿开。以往我总以为太极拳就是慢悠悠的动作,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慢并非无力,而是为了更好地积蓄和运用内劲。作者通过对力的方向、力的传递等概念的深入浅出地阐述,让我逐渐理解了太极拳“化劲”、“发劲”的奥秘。读这本书,不仅是在学习拳法,更是在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看待世界、处理问题的哲学。它所传递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智慧,不仅适用于武术,更可以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分这本《杨禹廷太极拳诠真》真是让我耳目一新,虽然我对太极拳接触不多,但从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我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气息。书中的描述,特别是对动作细节的刻画,远比我之前看过的任何文字资料都要来得细致入微。像是“虚领顶劲”、“含胸拔背”这些概念,以往读来只是云里雾里,现在则有了具象的理解,仿佛能看到身体内部经络气血的流转。作者在讲解时,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招式本身的复杂性,而是更侧重于内在的体会和感觉,这一点非常难得。他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力学原理和身法要领化为可感可触的体验,比如在描述“松肩沉肘”时,会让你联想到“如水流淌”或是“卸掉千斤重担”的感觉。这种引导性的文字,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理解的门槛,也让我对太极拳那种“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奥妙有了更深的认识。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拳师的指导下,一点一点地学习,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太极拳几十年的领悟和沉淀,这种传承感让人觉得非常安心和信服。即使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也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份专注与平和,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练武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