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2117 9787111583929 9787111577126 9787111568148 9787111567271 9787111572114
全书分基础介绍和实际工程应用两个层次讲述了ANSYS软件的使用方法,其工程背景深厚、内容丰富、讲解详尽,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适用于不同层次的ANSYS用户。
全书共分3篇。第壹篇为基础知识篇,内容包括ANSYS背景知识介绍、几何建模方法与技巧、网格划分技术、加载与求解技术、通用与时间后处理技术,以及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专题知识。第二篇为机械工程应用篇,以机械工程中的常见问题,结合实例为原型按照不同的分析方式,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了详尽的操作演示与方法教学。第三篇为土木工程应用篇,则根据土木工程中的不同问题,选取相关领域内具代表性的工程问题为实例,进行建模及加载求解,并以工程中的常用技术控制指标为依据,进行后处理分析。
本书适合高等院校机械工程与土木工程等相关**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作为自学参考用书,也可供上述**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1篇基础知识篇
第1章 绪论
1.1 有限单元法概述
1.1.1 有限元法历史
1.1.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
1.2 ANSYS 17.0基本操作
1.2.1 ANSYS 17.0的启动与退出
1.2.2 ANSYS 17.0操作界面
1.2.3 ANSYS 17.0文件管理
1.2.4 ANSYS 17.0有限元分析流程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建立模型
2. 1建模前知识准备
2.1.1 量纲问题
2.1.2 坐标系问题
2.2 自底向上建模
2.2.1 模型尺寸及相关参数
2.2.2 建模过程
2.3 自顶向下建模
2.3.1 相关参数
2.3.2 建模过程
2.3.3 布尔运算常用命令
2.4 直接建立有限元模型
2.4.1 节点的生成
2.4.2 单元的生成
2.5 一些快速建模命令
2.5.1 复制命令
2.5.2 镜像命令
2.5.3 对象的选择与删除
2.6 CAD几何模型导入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元与单元的控制
3.1 ANSYS单元介绍
3.1.1 结构单元
3.1.2 热单元
3.1.3 电磁单元
3.1.4 耦合场单元
3.1.5 流体单元
3.2 单元属性的设置
3.2.1 单元类型(TYPE)
3.2.2 实常数(REAL)
3.2.3 材料属性(MAT)
3.2.4 截面特性设置(SECTION)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格划分
4.1 网格的控制
4.1.1 智能网格划分
4.1.2 全局单元尺寸控制
4.1.3 关键点尺寸控制
4.1.4 线尺寸控制
4.1.5 面尺寸控制
4.2 简单网格划分实例
4.2.1 几何模型的导入
4.2.2 定义单元属性
4.2.3 网格的控制
4.2.4 网格的清除
4.2.5 局部网格
4.3 通过拉伸生成网格
4.4 映射网格划分Mapped
4.4.1 多边形面的映射网格划分
4.4.2 多面体的映射网格划分
4.5 扫掠网格划分Sweep
4.5.1 体扫掠基本知识
4.5.2 体扫掠的操作步骤与使用条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型加载及求解分析
5.1 加载的基础知识
5.1.1 荷载的种类
5.1.2 加载术语
5.1.3 加载类型及特点
5.2 施加约束
5.2.1 在关键点(或节点)上加载位移约束
5.2.2 在线(或面)上加载位移约束
5.2.3 对称约束与反对称约束
5.2.4 耦合
5.2.5 约束方程
5.3 施加荷载
5.3.1 集中荷载
5.3.2 表面荷载
5.3.3 体积荷载
5.3.4 惯性荷载
5.3.5 耦合场荷载
5.3.6 轴对称荷载与反作用力
5.3.7 初应力荷载
5.3.8 由表型数组定义荷载
5.3.9 荷载显示与控制
5.4 设定分析类型与求解方法
5.4.1 分析类型设置
5.4.2 分析基本选项设置
5.5 荷载步文件法
5.5.1 荷载步文件的建立
5.5.2 荷载步文件法求解
5.5.3 荷载步文件的查看、修改或删除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求解与后处理
6.1 通用后处理器
6.1.1 读入结果文件
6.1.2 分析结果的绘图显示
6.1.3 结果查看器
6.1.4 分析结果的列表显示
6.1.5 结果的运算处理
6.1.6 转换结果到不同的坐标系
6.1.7 荷载工况
6.2 时间历程后处理器
6.2.1 时间历程后处理对话框介绍
6.2.2 定义变量
6.2.3 变量运算
6.2.4 变量与数组
6.2.5 变量的显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参数化设计语言
7.1 参数化设计语言基础知识
7.1.1 APDL语言的输入
7.1.2 APDL语言的参数
7.1.3 APDL语言的流程控制
7.1.4 宏文件
7.1.5 函数、运算符以及常用控制命令
7.2 APDL命令流应用详解
7.2.1 模型的建立
7.2.2 网格划分
7.2.3 边界条件
7.2.4 求解
7.3 本章小结
第二篇机械工程应用篇
第8章 结构静力学分析
8.1 基础知识
8.2 六角扳手静力学分析
8.2.1 问题描述
8.2.2 问题求解与分析
8.3 桁架结构静力学分析
8.3.1 问题描述
8.3.2 问题求解与分析
8.4 高压气罐静力学分析
8.4.1 问题描述
8.4.2 问题求解与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构动力学分析
9.1 结构动力学基础知识
9.1.1 关于荷载
9.1.2 结构动力学问题的分类
9.2 ANSYS模态分析
9.2.1 模态提取方法
9.2.2 网架的模态分析
9.3 ANSYS谐响应分析
9.3.1 谐响应分析的方法
9.3.2 吉他发声过程仿真分析
9.4 ANSYS瞬态动力学分析
9.4.1 瞬态动力学问题求解方法
9.4.2 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学分析
9.5 本章小结
第10章 加工过程仿真分析
10. 1热力学基础知识
10.1.1 符号与单位
10.1.2 传热学**理论回顾
10.1.3 热传递的方式
10.1.4 线性与非线性
10.1.5 边界条件、初始条件
10.1.6 热分析误差估计
10.2 焊接过程仿真
10.2.1 概述
10.2.2 分析过程
10.3 铸造过程仿真
10.3.1 概述
10.3.2 分析过程
10.4 本章小结
第11章 装配与复合材料分析
11.1 非线性问题概述
11.1.1 非线性分析基础知识
11.1.2 非线性问题的分类
11.1.3 非线性分析的收敛问题
11.2 接触问题实例分析
11.2.1 接触分析基础知识
11.2.2 问题描述
11.2.3 分析求解
11.3 复合材料分析
11.3.1 概述
11.3.2 复合材料梁的分析
11.4 大变形问题
11.4.1 问题描述
11.4.2 分析求解
11.5 本章小结
第12章 锤击法施工仿真分析
12.1 ANSYS显式动态功能模块简介
12.1.1 显式动态分析的流程
12.1.2 显式动态分析单元
12.1.3 显式动态分析建模
12.1.4 显式动态分析的加载
12.1.5 显式动态分析求解
12.1.6 显式动态接触分析
12.1.7 显式动态分析的材料模型
12.1.8 显式动态分析中的刚体
12.1.9 显式动态分析后处理
12.1.10 跌落测试模块
12.2 锤击法施工分析实例
12.2.1 问题背景
12.2.2 分析过程
12.3 本章小结
第13章 起重机综合分析
13.1 实例背景
13.2 分析过程
13.2.1 静力学分析
13.2.2 瞬态动力学分析
13.2.3 模态分析
13.3 本章小结
第三篇土木工程应用篇
第14章 钢筋混凝土基本问题分析
14.1 钢筋混凝土板
14.1.1 问题简述
14.1.2 前处理
14.1.3 加载及求解
14.1.4 后处理
14.2 混凝土开裂
14.2.1 混凝土的裂缝模型
14.2.2 分析中用到的概念
14.2.3 问题描述
14.2.4 前处理
14.2.5 加载和求解
14.2.6 计算结果分析
14.3 本章小结
第15章 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
15.1 钢结构排架受力分析
15.1.1 钢材特点
15.1.2 问题简述
15.1.3 前处理
15.1.4 加载及求解
15.1.5 后处理
15.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简单分析
15.2.1 问题简述
15.2.2 前处理
15.2.3 求解
15.2.4 后处理
15.3 本章小结
第16章 膜结构及网壳结构分析
16.1 膜结构
16.1.1 相关知识简介
16.1.2 问题简述
16.1.3 前处理
16.1.4 施加约束及荷载
16.1.5 找形分析
16.1.6 膜结构的前景
16.2 空间网壳结构
16.2.1 问题描述
16.2.2 求解分析过程
16.3 本章小结
第17章 基础工程分析
17.1 房屋刚性独立基础
17.1.1 独立基础
17.1.2 问题简述
17.1.3 前处理
17.1.4 加载及求解
17.1.5 后处理
17.2 考虑摩擦接触的桩基础分析
17.2.1 问题简述
17.2.2 单元及材料属性设定
17.2.3 建模
17.2.4 加载及求解
17.2.5 后处理
17.3 本章小结
第18章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18.1 钢桁架桥
18.1.1 问题简述
18.1.2 前处理
18.1.3 加载及求解
18.1.4 一般后处理
18.2 大跨度悬索桥
18.2.1 悬索桥背景简介
18.2.2 问题简述
18.2.3 单元及材料参数
18.2.4 建模
18.2.5 找形分析
18.2.6 施工过程模拟
18.2.7 悬索桥全结构静力分析
18.2.8 悬索桥的地震动力响应
18.3 本章小结
第19章 隧道工程实例分析
19.1 山体隧道开挖
19.1.1 隧道开挖问题
19.1.2 问题简述
19.1.3 前处理
19.1.4 求解选项及边界条件设置
19.1.5 基于单元生死的开挖过程求解
19.1.6 后处理
19.2 地铁站台的地震响应分析
19.2.1 相关知识
19.2.2 问题简述
19.2.3 前处理
19.2.4 加载及求解
19.2.5 一般后处理
19.2.6 时间历程后处理
1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ANSYS Workbench 17.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详细介绍了ANSYS Workbench 17.0的功能及应用。通过学习本书,读者能掌握该软件的操作,领悟解决工程领域相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ANSYS Workbench 17.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分基础知识、基础专题应用及拓展专题应用3部分共26章进行讲解。第1~5章讲解ANSYS Workbench的基础知识,包括Workbench平台、工程数据模块、建模模块、网格划分Meshing和仿真计算模块、Mechanical应用等;第6~13章为基础专题应用部分,依托工程中常见的案例,按照不同的分析方式,分层次、分类别进行讲解,包括结构静力学分析(包括线性及非线性静力分析)、接触分析、结构动力学分析(包括特征值分析、瞬态等分析、模态、谐响应、响应谱)等;第14~26章为拓展专题应用,以专题的形式对有限元分析拓展应用类型进行了示例讲解,包括随机振动分析、显式动力学分析、刚体运动学分析、垫片分析、疲劳分析、断裂分析、模型的简化分析、子模型分析、热分析、流场分析、静磁场分析、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和优化设计分析的操作方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ANSYS Workbench 17.0有限元分析从入门到精通 第2版》适合理工类院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力学、电子工程等相关**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使用,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ANSYSWorkbench17.0结构仿真分析从入门到精通》以ANSYSWorkbench17.0为操作平台,详细介绍软件的功能及应用。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使读者在掌握软件操作的同时,也能掌握解决相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ANSYSWorkbench17.0结构仿真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共4部分,第1部分(第1~4章)从有限元理论着手介绍有限元的控制方程及ANSYSWorkbench17.0平台的基础应用知识;第2部分(第5~11章)以项目范例为指导,主要讲解在ANSYSWorkbench17.0平台中进行的结构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响应谱分析、随机振动分析、瞬态动力学分析及线性屈曲分析内容;第3部分(第12~15章)作为结构有限元分析的进阶部分,主要讲解在ANSYSWorkbench17.0平台中进行的显式动力学分析、复合材料分析、疲劳分析及接触分析内容;第4部分(第16、17章)以项目范例为指导,主要讲解在ANSYSWorkbench17.0平台中进行的结构优化分析、ANSYSAIM静力学分析过程内容。
《ANSYSWorkbench17.0结构仿真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工程实例丰富、讲解详尽,内容安排循序渐进、深入浅出,适合理工院校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力学等相关**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使用,也可以用作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工程研究的参考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