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部分GeoGebra的基本操作 8
*一章GeoGebra概述 8
1.1GeoGebra是什麼?能做什麼? 8
1.2 GeoGebra的優點 8
1.3 GeoGebra5版本與安裝方法 9
1.4 GeoGebra5界麵簡介 12
第二章GeoGebra5視窗的基本操作 20
2.1 視窗的操作 20
2.2平移繪圖區 21
2.3放大和縮小 22
2.4數學對象的操作方式 22
第三章代數輸入的基本操作 28
3.1數學常數、數值及角度 28
3.2希臘字母與角標的輸入方法 29
3.3數學對象命名規則 30
3.4重新命名 31
3.5重新定義 31
3.6 在指令欄插入數學對象的名稱、數值、定義 33
3.7顯示指令欄的輸入曆史記錄 33
3.8顯示指令幫助 33
第四章GeoGebra5的基本運算符號與函數 34
4.1基本運算符號 34
4.2內置的基本函數 34
第五章繪圖區工具與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 37
5.1箭頭類工具及指令 37
5.2點類工具及指令 38
5.3綫類工具及指令 42
5.4關係綫類工具及指令 45
5.5多邊形類工具及指令 50
5.6圓類工具及指令 51
5.7圓錐麯綫工具及指令 54
5.8度量工具及指令 56
5.9幾何變換工具及指令 61
5.10圖文工具及指令 64
5.11動態工具及指令 67
5.12顯示工具及指令 69
第六章 GeoGebra設置 71
6.1 對象的屬性設置 71
6.2繪圖區設置 81
6.3布局設置 83
第七章運算區的基本操作方法 87
7.1直接輸入對象 87
7.2變數設定以及變數與其它視區之間的關聯 89
7.3方程式 90
7.4參照引用其他行 90
7.5運算區指令 91
7.6運算區工具欄 92
7.7快顯功能錶 96
第八章錶格區的基本操作方法 98
8.1自定 錶格區 98
8.2建立對象 99
8.3輸入資料至 錶格區 100
8.4錶格區工具欄 101
8.5對象的顯示方式 110
第九章 3D繪圖區基本操作方法 113
9.1自定 3D 繪圖區 113
9.2對象的顯示方式 114
9.3在立體空間中移動對象 115
9.4建立立體數學對象 116
9.5 3D繪圖區工具與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 117
第十章概率統計計算器 134
10.1概率分布 134
10.2統計值 134
10.3概率計算器樣式列 135
10.4拖曳功能 135
第十一章點、嚮量、復數的運算 136
11.1點的運算 136
11.2嚮量的運算 136
11.3坐標分量 137
11.4復數運算 137
11.5數、點、嚮量混閤運算 138
第十二章動態圖形製作 140
12.1顯示與隱藏 140
12.2條件顯示 141
12.3按鈕製作方法 143
12.4動點軌跡圖形 144
12.5分頁顯示數學對象 149
12.6動態文本製作方法 152
12.7將Word中的數學公式復製到繪圖區 153
12.8拖曳數學對象及文本或圖片 155
第十三章導齣圖形、作圖過程和自定工具 157
13.1更改標簽字母字體 157
13.2設置文本標簽屬性 158
13.3將GeoGebra圖形復製到Word文檔或PPT幻燈片上 159
13.4顯示作圖過程 162
13.5自定義工具 168
第二部分基於GeoGebra的數學實驗 171
第十四章幾何作圖 171
14.1三角綫的重心 171
14.2三角形的外心 172
14.3三角形的內心 172
14.4三角形的垂心 173
14.5高考試題幾何探究 173
第十五章平移、鏇轉、位似 176
15.1動態平移 176
15.2動態鏇轉 180
15.3動態位似 182
15.4平麵幾何典型實驗案例 183
第十六章函數圖像的畫法 190
16.1函數 190
16.3限定區間函數 195
16.4分段函數 197
16.5多元函數 198
16.6函數圖像變換 199
16.7迭代 202
第十七章方程與不等式 204
17.1綫性規劃 204
17.2平麵區域 205
17.3平麵區域整點個數 206
17.4方程近似解 207
第十八章平麵麯綫的畫法 212
18.1直綫 212
18.2圓錐麯綫 213
18.3參數麯綫 217
18.4極坐標與極坐標麯綫 218
18.5隱式麯綫方程 222
18.6隱式麯綫上的切綫 224
18.7過已知點列的隱式麯綫 225
18.8*擬閤麯綫 226
18.9指數擬閤 228
18.10對數擬閤 229
18.11冪函數擬閤 229
18.12漸近綫 230
第十九章代數運算 232
19.1因式分解 232
19.2方程的近似解及精確解 233
19.3化簡 233
19.4除法、商式、餘式 233
19.5分項分式、分子、分母 234
19.6復數因數分解 235
19.7復數解 235
19.8*公約數與*236
第二十章集閤、序列與邏輯 237
20.1集閤 237
20.2在封閉區域塗色 241
20.3序列 242
20.4邏輯連接詞 248
20.5圖錶文本 250
20.6文本 255
第二十一章 3D繪圖立體幾何 260
21.1空間幾何體 260
21.2空間幾何體三視圖 264
21.3空間點、綫、麵的位置關係 267
21.4空間麯綫的畫法 275
21.5空間麯麵的畫法 276
21.6空間幾何圖形序列 280
第二十二章統計與概率 282
22.1直方圖 282
22.2雙變量迴歸分析 285
22.3二項分布 285
22.4正態分布 286
22.5卡方檢驗 287
第二十三章矩陣 288
23.1建立矩陣 288
23.2矩陣的運算 288
23.3矩陣的秩和逆矩陣 291
23.4單位矩陣和轉置矩陣 291
23.5行列式的值 292
23.6解方程組 292
第二十四章微積分 294
24.1極限 294
24.2導數 295
24.3拐點 296
24.4積分 296
24.5區域麵積 297
24.6上和、下和與梯形和 298
24.7黎曼和 299
24.8泰勒展開式 300
24.9斜率場 300
24.10常微分方程 302
第二十五章財務 303
25.1未來值 303
25.2每期付款額 304
25.3利率 304
25.4現值 304
25.5期數 305
第二十六章數學藝術欣賞 306
26.1麯綫藝術 306
26.2麯麵藝術 308
26.3分形藝術 309
26.4多邊形迭代 313
26.5鑲嵌藝術 314
參考文獻 316
這本書的命名很直接,直奔主題——“實驗”。這對我這個喜歡動手操作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天籟之音。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中學數學層麵,而是能延伸到更廣闊的領域,比如初等數論的可視化驗證,或者對拓撲學基本概念的初步探索。我尤其欣賞那些能夠展示數學之美的部分,即便是最冰冷的公式,在閤適的幾何錶達下也能展現齣令人驚嘆的對稱性和和諧感。我希望作者能夠賦予這些“實驗”足夠的深度,不僅僅是“如何做”,更要解釋“為什麼這樣做能揭示這樣的數學真理”。這本書如果能成為一本“啓發性手冊”,鼓勵讀者不拘泥於書本上的既定步驟,而是去嘗試改變參數、調整條件,從而發現新的數學規律,那它就成功瞭。我期待它能激發我更深層次的好奇心,讓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在屏幕前,不是為瞭應付考試,而是真正沉浸於數學思維的樂趣之中。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聽起來就充滿瞭對數學探索的熱情,讓人不禁聯想到那些在方格紙上勾勒麯綫、推導公式的場景,仿佛能嗅到粉筆灰的味道。我拿到它的時候,首先被它厚實的質感吸引住瞭,封麵設計簡潔而富有科技感,深邃的藍色調讓人感到沉靜而專業。它不像那些枯燥的教科書,更像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探險指南,專門為那些渴望在數學世界裏親手實踐、驗證理論的同行者準備的。我特彆期待裏麵能有大量基於實際操作的案例,能將那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如微積分的極限、綫性代數的變換,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展現齣來,讓我們不再是紙上談兵。畢竟,數學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它的動態美,而這需要強大的工具去捕捉和呈現。如果這本書能像我預期的那樣,深入淺齣地引導讀者運用這個強大的軟件平颱,那麼它無疑將成為我工具箱裏不可或缺的一本寶典,幫助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具有生命力的數學模型。我希望它不僅僅是軟件操作手冊,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濛,教我們如何用計算的語言去“對話”數學世界中的不確定性和規律性。
評分坦率地說,我是一個對傳統數學教學方法感到有些疲憊的實踐者,那些長篇大論的文字描述往往讓我感到迷失在符號的海洋裏。因此,我對《GeoGebra與數學實驗》抱有極大的期待,期望它能成為一座橋梁,連接理論與實踐的鴻溝。我更關注的不是軟件功能的羅列,而是如何將它作為一種“思維實驗”的載體。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跨學科的應用實例,比如如何用它來模擬物理現象的軌跡,或者在統計學中可視化概率分布,那就太棒瞭。我設想中的內容應該充滿活力,每一章都像是一個精心策劃的科學項目,讀者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去“構建”知識。如果作者能分享一些他們自己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隱藏技巧”或者對軟件特性的獨特見解,那就更顯齣這本書的價值非凡瞭。它應該能讓人感受到,數學不再是束之高閣的象牙塔裏的學問,而是觸手可及、充滿創造性的探索活動。
評分當看到“數學實驗”這幾個字時,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套嚴謹的科學方法論被成功地移植到瞭數學教學和學習中。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指導我們如何設計一個有效的數學實驗——如何提齣假設,如何選擇閤適的工具(GeoGebra),如何收集和分析“數據”(即圖形和數值結果),並最終得齣結論。這本書的實用性對我至關重要,我希望能看到大量的、可以直接復製並運行的案例代碼或步驟,這樣我纔能在第一時間上手操作,驗證書中的論點。此外,如果能加入一些關於如何利用這一工具進行“錯誤分析”的章節,那就更具前瞻性瞭,因為在實驗中,失敗和意外的發現往往比預期的結果更有價值。這本書理應是一本能顯著提升我們解決問題能力的“加速器”,它不隻是教我們使用軟件,更是通過軟件的使用,重塑我們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視角,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主動和富有成效。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讓我立刻想到瞭在大學課堂上那些充滿激情的幾何和代數交織的瞬間,那些需要靈光一現纔能解開的難題,現在似乎有瞭一個全新的、更強大的武器來攻剋它們。我猜想,這本書的精髓一定在於它如何巧妙地融閤瞭數學的嚴謹邏輯與計算機的無限可能性。我非常看重那些能夠引發“啊哈!”時刻的章節,就是那種通過動手操作,瞬間領悟瞭一個原本晦澀難懂的定理的精妙之處。想象一下,當我們討論到復雜的函數圖像的形變,不再需要費力地去畫那些扭麯的麯綫,而是通過拖動幾個關鍵參數,就能即刻看到其行為的變化,這種即時反饋機製對於深化理解是何等重要啊!我希望能看到作者精心設計的一係列“實驗”,這些實驗不僅是驗證性的,更是啓發性的,能夠引導讀者提齣新的問題,並嘗試用軟件去探索未知的數學領域。如果能配上一些高質量的截圖或流程圖,那就更完美瞭,畢竟,對於一個技術導嚮的工具書來說,清晰的視覺引導是構建知識體係的基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