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天生会数学 | ||
| 定价 | 49.90 |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4年11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格雷格纳尔逊(Greg. Nelson)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213063657 | |
| 重量 | 408 | |
[目录]
译者序 让我们一起数手指 / I
序 言 孩子是天生的数学家 / V
第1章 游戏前的准备 / 1
需要哪些具体的准备工作
从哪个活动开始
游戏规划
适合多大的孩子
教师扮演什么角色
以兴趣为钥匙
第2章 日常物品中的数学 / 13
区别数量与数字
数量匹配
数量排序
数量不变
是多,是少,还是相同,分类1
斑点盘
神秘包
颜色与数量的比赛
起立,坐下
大家一起来数数
手掌中的秘密1
桌面拔河
模拟购物
比大小
赛马
地板垫与投票箱
日常物品的量化
第3章 用积木“摆”数学 / 59
数到10
数字棒
古氏积木
分米条
十格阵
桌用木条
第4章 伸出双手感知数学 / 81
读写0到10
手感数字
玉米面中的数字
彩虹数字
打电话
数字竞赛
橡皮泥做的数字
数字分类
数字连线
数字碎片
数字化教室
目录
第5章 看图比大小的数学 / 105
结合数量与数字
铅笔盒
拼接楼梯
数字磁砖
用晾衣夹子夹盘子
图片分类
是多,是少,还是相同,分类2
给数字和数量搭桥
宾果卡
神秘包里的数字1
神秘包里的数字2
喂养松鼠
地面十格阵
手工数字艺术
第6章 你拼我来猜的数学 / 137
理解整体与部分
手掌中的秘密2
猜一猜
洞中的小熊
晃动盒子
牙签阵
多米诺牌
工作垫纸
共有多少
看不到的物品
掌中游戏1
谜团卡
翻翻书
谁是赢家
我希望是……
多种组合都一样
摇晃出的数字
趣味天平
异形积木
第7章 越用越熟练的数学 / 189
10以上的数
存钱罐
牙签瓶
掌中游戏2
缺了哪个数
第8章 世界各地的数学游戏 / 203
盘面游戏
纸牌游戏
趣味游戏
多种活动形式
附录 / 219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和互动性做得非常出色。虽然它本身是一本实体书,但它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非常有效地模拟了“动手操作”的环境,这对于那些不擅长长时间看电子屏幕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救星。我最喜欢的是它对“形状与空间”的处理,它不是简单地问“这是圆形吗?”,而是设计了一个“迷宫寻宝”的环节,孩子需要沿着特定的边角线走,才能找到藏起来的宝藏。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在训练他们对图形的边、角、面的精确观察和路径规划能力。而且,书中的一些小提示设计得非常贴心,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会引导家长用提问的方式来启发孩子思考,比如“你觉得如果把这个图形旋转一下会怎么样?”或者“我们能不能用两个小方块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种引导式的互动,极大地促进了亲子间的有效沟通,让我们之间的交流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输,而是共同解决问题的伙伴关系。它确实做到了,让学习数学成为一种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是被“包邮”吸引进来的,毕竟在网上淘早教用品,运费是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但真正用了之后,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运费本身。它的难度设置非常平滑,不会出现那种突然难度暴增让孩子受挫的环节。前几章更多是建立基础的分类和排序概念,比如按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归类,这对于建立最初的逻辑结构非常重要。随着章节的推进,它会自然地引入简单的模式识别,比如ABABABAB的颜色序列,这为将来的代数思维打下了基础。最妙的是,书里很多游戏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家长可以根据家里的现有材料进行“本土化改造”。比如,书中要求用积木搭特定的形状,我家正好没有那种积木,我就换成了乐高小颗粒,只要核心的搭建逻辑不变,游戏效果一样好。这种灵活性极大地增强了书籍的可操作性,意味着它不是一本“用一次就扔”的快消品,而是一个可以伴随孩子成长、不断被重新发掘玩法的工具。这种实用性和延展性,是我非常看重的。
评分我更倾向于从教育理念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现在的家长普遍存在“起跑线焦虑”,总想让孩子提前学会小学的内容,但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提醒:学前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点燃火花”,而不是“灌输知识”。书中的每一页都像是一个邀请函,邀请孩子参与到一场充满好奇心的探索之旅。它很少使用大段的文字说明,而是依靠清晰的图示和生动的故事情境来引导。例如,在教孩子理解“多于”和“少于”的概念时,它没有用抽象的数字符号,而是设计了一个小动物分饼干的故事,饼干多的小动物开心,饼干少的小动物有点失落,这种情感代入,让抽象的量感变得具体可感。我发现,当我试着用书里的口吻和孩子交流时,他的反应明显更积极,他不再觉得我在“考他”,而是觉得我们在“一起玩一个很酷的侦探游戏”。这种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极大地保护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驱动力,避免了过早地让孩子对数字产生抵触情绪。这对于建立孩子一生的学习观都是至关重要的。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家那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量身定做的!我原本还担心那些所谓的“早教”书籍都会枯燥乏味,无非就是一堆重复的数字和简单的图形描摹,结果这本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它巧妙地将数学概念融入到孩子们日常最喜欢的游戏中,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更别提学习了。比如,书中介绍的那个“找朋友”的游戏,表面上是让孩子配对卡片,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中教他们集合的概念和一一对应的关系,我儿子玩得不亦乐乎,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掌握了那个知识点。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强调的不是“记住”答案,而是“理解”过程。很多传统教法会急于让孩子得出正确答案,而这本书鼓励他们去尝试、去犯错,并且从错误中寻找规律。我观察到,自从开始玩里面的小活动,我儿子看世界的角度都变了,他开始主动去数楼梯的级数,会比较家里两个苹果哪个更重,这种主动探索的乐趣,比我坐在旁边苦口婆心教半天都有用得多。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让数学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有趣挑战。
评分说实话,我买过不少声称能“激发潜力”的益智书,大多都是噱头大于实用,要么是印刷质量粗糙,要么是内容设计跟不上时代。但这一本的用心程度,从装帧设计上就能看出来。纸张选得很厚实,即便是被我家宝贝蹂躏了上百次,边缘也只是微微卷曲,油墨的色彩饱和度很高,色彩搭配既鲜艳又不刺眼,非常符合学龄前儿童的视觉偏好。更重要的是,它的游戏设计逻辑非常严谨,虽然看起来像是随意的玩耍,但每一步的设计都紧扣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我特别欣赏它对“空间感”的培养那一部分,它没有直接拿出复杂的几何图形,而是设计了一个“搭积木找形状”的环节。我让孩子尝试用不同大小的积木块去填满一个特定的轮廓,这个过程远比让我拿着三角尺画图来得直观有效。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分解、组合、旋转等空间思维的基础。这种强调“做中学”的理念,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追求高品质早教材料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物超所值的投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