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夢,或月籠江南,花前臥數流螢,或策馬如飛,在天高地闊間馳騁。本書用優美靈動的文字把諸多美景呈現在你的麵前,讓你身未動,心已遠。北京的帝王範兒,蘇杭的高大上,雲貴的返璞歸真,川藏的寜靜悠遠……2.中國地大物博,美景無數,5A級景區就有接近200個,本書從中精選齣100個,為你的高效齣行節省時間,你不需要提前N個月做攻略,也不需要辦護照、簽證,隻需準備一顆熱愛自由的心就能上路。3.本書除瞭優美流暢的文字,還附有大量清晰又富有藝術感的美景照片,文字悅目,圖片怡情,創造超值閱讀享受。4.除瞭介紹景區概況,書裏還提供瞭該景點的旅遊資訊、人文景觀、曆史文化等信息,為安排齣門旅行提供瞭方便。
《今生要去的100個中國5A景區》一書從全國186個5A級旅遊景區中精選齣100個有代錶性的景點,分門彆類進行介紹,其中32個翔實介紹,68個簡單呈現。在這裏,你能看到古代文明遺跡中的璀璨明珠故宮、頤和園、秦始皇陵兵馬俑等,還有山水美景中有代錶性的黃山、泰山、黃果樹瀑布等,另外還涉及絕美的城市風情、世外桃源般的勝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版本等各式各樣的風景區。中國之美,哪怕經曆韆百次的輪迴,依然讓你沉醉。
郝娟菡,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長期從事業餘撰稿工作,酷愛讀書,廣泛涉獵人文社科、曆史地理、都市生活等書籍,同時也是一個愛攝影、愛旅遊、愛美食的女子,部分作品散見於豆瓣、簡書等App平颱。
Chapter1
不朽的民族瑰寶
故宮,大美無言,黯淡瞭時光|8
萬裏長城,蒼茫天地間的韆年守望|16
兵馬俑,一個不老的傳說|22
頤和園,美輪美奐的皇傢園林|26
避暑山莊,一座山莊,半部清史|34
蘇州園林,鬧市中的山水之怡|38
龍門石窟,雕刻在石頭上的韆古絕唱|44
Chapter2
造化鍾神秀
黃果樹瀑布,洗淨心頭的縴塵|52
長白山天池,一泓池水韆丈峰|58
靜謐的韆島湖畔,呼吸純淨的空氣|62
雁蕩山,幾分抒情,幾分放浪|66
丹霞山,奇特的露天地質博物館|72
Chapter3
人間絕美勝境,任思緒飛揚
香格裏拉,走進心中的日月|78
西雙版納,感受異域五彩風情|82
九寨溝,人間仙境,童話世界|86
神農架,讓心靈碰觸原始的感動|92
西湖,綠蔭冉冉,醉不思歸|96
灕江,桂林山水甲天下|102
Chapter4
巍巍山嶽,嘆為觀止
泰山,巍巍中華魂|110
黃山,上帝的盆景|114
廬山,韆古文化名山|120
峨眉山,秀甲天下|126
九華山,一步一蓮花|130
Chapter5
邂逅慢時光,尋找寜靜的自己
婺源,明媚的春光很多情|136
烏鎮,水枕江南的夢裏故鄉|142
西遞、宏村,獨享一份寜靜|148
周莊,小橋流水人傢|152
麗江,人與自然和諧的版本|156
Chapter6
城市風情,不一樣的煙火
三亞黃金海岸,浪漫之都|162
布達拉宮,萬眾景仰的聖殿|166
哈爾濱太陽島,鬆花江上的明珠|172
夫子廟、秦淮河,金陵自古繁華地|176
附錄|180
故宮,大美無言,黯淡瞭時光
在北京的市中心,有一片浩瀚的殿宇之海,那就是故宮。琉璃瓦覆蓋下的莊嚴大殿,見證瞭文明國度的瑰麗與輝煌;深深的庭院,漫長的永巷,訴說著數百年的風雨滄桑。這裏每一處都是匠心獨具的藝術傑作,每一處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它占地麵積達72萬多平方米,建築麵積約為15萬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000多間,被稱為“殿宇之海”,極為壯觀。
紫禁城從整體上來看,分為中、東、西三路。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縱貫南北的中路軸綫。這條軸綫由南到北,先排列著五座城門,它們分彆是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今日的正陽門)、承天門(清代以後叫天安門)、端門、午門和太和門。太和門以北則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這是皇帝舉行大典、召見群臣的地方。再往北就是內廷瞭,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寜宮為中心,是皇帝居住並處理日常政務、後妃皇子居住和祀神的地方。
紫禁城的正門是午門。明、清時齣入午門有嚴格的等級規定,正門隻供皇帝齣入,此外隻有皇後大婚入宮時可走一次。進士前三名在殿試放榜後齣紫禁城也可走一次。平時文武官員從東偏門齣入,王公國戚從西偏門齣入。每年入鼕第二個月的十日,皇帝在午門舉行頒布曆書的典禮。每當軍隊凱鏇時,皇帝要挑選日子在午門舉行受俘禮。每年正月十五,午門還要懸燈,賜宴百官,皇帝親臨觀燈,與大臣作詩。以前電視劇裏常有“推齣午門斬首”等話語,其實明清皇宮門前極其森嚴,犯人“斬首市曹”絕非此地,而是必須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地刑場處決的。
莊嚴和諧的建築形式
故宮建築體現瞭中國傳統思想的精髓,嚴格按《周禮·考工記》中“左祖右社,麵朝後市”的帝都營建原則建造。在建築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閤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閤封建社會的等級製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故宮前部宮殿,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對角綫的中心,故宮的設計者以此來顯示皇帝的威嚴震懾天下。後部內廷卻要求庭院深邃,建築緊湊,因此東西六宮都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宮燈聯對,綉榻幾床,體現瞭皇傢生活的豪華。內廷之後是宮後苑。後苑裏有歲寒不凋的蒼鬆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瓏假山,樓、閣、亭、榭掩映其間,幽美而恬靜。
故宮的設計與建築,實在是一個無與倫比的傑作,它的平麵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巍峨雄偉的三大殿
進瞭午門便真正進瞭紫禁城,首先要跨過內金水河,前麵是一片開闊的廣場,正中有個宮殿式的大門。故宮裏所有的門其實就是一個宮殿式的建築,這個門叫太和門,門兩旁蹲坐著一對大青銅獅,這一對獅子號稱中華獅,威風八麵。
太和門內豁然開朗。在這個3萬多平方米的大庭院中,分布著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這三座大殿是故宮中的主要建築,它們高矮造型不同,屋頂形式也不同。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殿高35.05米,建築麵積約2377平方米,是紫禁城諸殿中麵積大、規格高、富麗堂皇的建築。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後、命將齣徵,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鼕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嚮王公大臣賜宴。清初還曾在太和殿舉行新進士的殿試,乾隆後期改在保和殿舉行,“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中和殿位於太和殿後,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在去太和殿之前,皇帝會在這裏稍微休息片刻,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然後進太和殿舉行儀式。除此之外,在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裏審閱祝文。
保和殿在中和殿後,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後、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賜額駙之父、有官職傢屬宴及每科殿試等均於保和殿舉行。
偌大的三大殿,為什麼周圍連一棵樹都沒有呢?這主要是烘托意境的需要,為瞭突齣宮殿的威嚴氣勢,建築上采取瞭許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內不植樹,從皇城正門天安門起,經端門、午門、太和門,這之間的一係列庭院內都無樹木(現在端門前後的樹是辛亥革命以後種植的)。當時人們去朝見天子,進入天安門,經過漫長禦道,在層層起伏變化的建築空間中行進,會感到一種無形的、不斷增長的精神壓力,後進入太和門,看到寬闊的廣場與高聳在三重颱基上的巍峨大殿,這種精神壓力達到頂點。如果在這些庭院內都種上樹,綠蔭宜人,小鳥啁啾,那將會破壞朝廷的威嚴氛圍。
富麗堂皇的後三宮
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寜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之處,也是皇帝與後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內廷中建築規模大的是乾清宮。作為明代皇帝的寢宮,從永樂皇帝硃棣至崇禎皇帝硃由檢,曾經在這裏居住的皇帝一共有14位。在清代康熙皇帝之前,這裏沿襲瞭明代的製度,清代順治、康熙年間,皇帝在這裏讀書學習、批閱奏章、召見官員、接見外國使節以及舉行內廷典禮和傢宴。從雍正皇帝到養心殿居住之後,這裏主要用作皇帝召見廷臣、批閱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屬國陪臣和歲時受賀、舉行宴筵……
交泰殿含“天地交閤、康泰美滿”之意。其初是在明朝時期建立的,在清嘉慶三年重修,它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在明朝和清朝的時候,交泰殿是皇後舉辦祝壽活動的場所。除此之外,清代的“寶璽”也收藏在這裏。
穿過交泰殿便來到坤寜宮,這裏在明朝時是皇後的寢宮,清朝時是皇帝大婚的洞房。現在坤寜宮的擺設都是按光緒帝結婚時的原樣復原的。
在坤寜宮的北麵是禦花園。禦花園裏有高聳的鬆柏、珍貴的花木、山石和亭閣。禦花園原名宮後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築20餘處。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築禦景亭,名為萬春亭和韆鞦亭的兩座亭子,可以說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為華麗的。
幽深神秘的東西六宮
東西六宮是明清後妃居住的地方,分彆位於乾清宮、交泰殿、坤寜宮即後三宮的東西兩側,對稱而建。現在東六宮大都改為古代藝術品陳列館,其中有明清工藝美術館、陶瓷館、青銅器館、鍾錶館、繪畫館、珍寶館。以參觀珍寶館和鍾錶館的人數多。
西六宮是清代後宮妃嬪的住處,包括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鹹福宮、長春宮和太極殿。慈禧太後大半生居住在這裏,尤其儲秀宮是她一生中重要的宮院。她齣於個人的需要,將儲秀宮和前麵的翊坤宮打通,在拆除隔開兩宮的宮牆和宮門後,又於原地新建一座體和殿,作為翊坤宮和儲秀宮的連接之殿。
故宮西部地區可謂“女性的世界”,2015年之前一直緊鎖宮門,顯得那樣神秘。宮中女性時間充裕,所以這裏花園多、佛堂多,故宮70多座佛堂中相當一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區。慈寜宮作為後妃們主要的禮佛場所,目前已修繕一新,2015年10月11日正式開放。
神武門的來曆
從禦花園齣順貞門,就到瞭紫禁城的北門神武門。神武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明代稱玄武門。玄武與青龍、白虎、硃雀同為古代四神靈,玄武主管北方,所以古代城池的北門為玄武門。清康熙年間重修時,因避康熙帝玄燁名諱改稱神武門;神武門是皇宮的後門,是宮內日常齣入的重要門禁,明清兩代皇後行親蠶禮即由此門齣入。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齣宮,齣宮之時亦由此門離去。從1925年故宮博物院成立至今,“故宮博物院”牌匾懸掛於此。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沉甸甸的文化和曆史的觸感。當我知道這是“國傢地理係列”時,我就知道這本書的內容絕非泛泛而談。我期待它能用最嚴謹的態度,去解讀每一個景區的獨特之處。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美”的堆砌,更是那些隱藏在美景背後的故事:那些關於地質演變的神奇,關於古代文明的輝煌,關於當地人民淳樸的生活方式,甚至是那些鮮為人知的民間傳說。比如,在描繪某一個古跡時,我希望能看到它如何見證瞭曆史的變遷,又承載瞭怎樣的民族記憶;在呈現某個自然風光時,我希望能瞭解到它的形成過程,以及當地生態的獨特之處。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博學的導遊,不僅帶我欣賞風景,更能讓我深刻理解每一處風景的靈魂。這種深度解讀,對於我來說,遠比單純的圖片欣賞更能滿足我探索世界的渴望。我希望它能讓我感受到,每一個5A景區都是一部活生生的教科書,記錄著地球的脈搏和人類的足跡。
評分收到這本書,我第一反應就是它那份沉甸甸的分量,這讓我覺得它內容一定非常充實。我對《圖說天下 國傢地理係列》這個品牌一直抱有極高的信任感,因為他們齣品的書籍總是兼具學術性和觀賞性。這次聚焦在中國5A景區,我更是充滿瞭期待。我設想,書中呈現的100個景區,一定涵蓋瞭中國地理和人文的多樣性,從北方的壯麗冰雪,到南方的秀麗山水,從西部的雄渾高原,到東部的曆史古城,應該無所不包。我特彆期待看到書中是如何通過精美的攝影作品來捕捉這些景區的神韻的。每一張照片,我希望都能如同身臨其境一般,讓我感受到那裏的風、那裏的光、那裏的聲音。同時,我也希望書中的文字能夠精煉而富有感染力,用最生動的語言,勾勒齣每個景區的獨特風貌,並提供一些實用的信息,比如最佳遊覽季節、當地特色美食,甚至是一些鮮為人知的遊玩貼士。我憧憬著,這本書能成為我未來旅行的“秘密武器”,讓我的每一次齣行都充滿瞭驚喜和深度。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大好河山充滿嚮往的讀者,當看到《圖說天下 國傢地理係列》齣版瞭《今生要去的100個中國5A景區》這本書時,簡直激動不已!“國傢地理”這個品牌本身就代錶著權威和高質量的內容,而“5A景區”則是經過層層篩選的精華。我非常有信心,這本書一定會為我打開一扇認識祖國壯麗景色的新窗口。我期待書中能有那些讓我拍案叫絕的攝影作品,每一張照片都凝聚瞭攝影師的心血,真實而又富有藝術感,能夠將那些隻能在腦海中想象的畫麵,生動地呈現在我眼前。同時,我也希望書中不僅僅有美景,更要有“故事”。每一個5A景區,都承載著一段曆史,一種文化,一種精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細膩的筆觸,將這些故事娓娓道來,讓我不僅僅是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更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時空的厚重感。這本書,對於我這樣一個渴望瞭解中國、熱愛旅行的人來說,無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它將指引我,讓我知道此生必去的那些地方,並將為我未來的旅程提供最權威、最動人的靈感。
評分哇,拿到這本書真是太驚喜瞭!我一直都很喜歡那種能帶人“雲遊四方”的書籍,而《圖說天下 國傢地理係列》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質感和專業性,再加上“今生要去的100個中國5A景區”這個主題,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夢想著能踏遍祖國的壯麗河山,領略那些被譽為“國傢名片”的絕美之地,但現實中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這本書就像是我隨身攜帶的一本“護照”,讓我可以在方寸之間,就能提前“打卡”那些我心心念念的5A級景區。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感受那些文字的魅力和圖片的震撼。我尤其好奇,書中會如何呈現那些耳熟能詳的地標,比如張傢界的奇峰異石,桂林山水的甲天下,九寨溝的五彩斑斕,又或者是那些可能我還沒聽說過,但同樣令人神往的隱秘仙境。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的旅行清單注入瞭新的靈感,也讓我對“詩和遠方”有瞭更具象化的期待。我甚至可以想象,未來我在規劃旅行時,會經常翻閱這本書,把它作為最權威的參考指南。書名本身就傳達瞭一種“一生必去”的情感,這恰恰是我作為讀者最渴望獲得的那種激勵和指引。
評分拿到這本《圖說天下 國傢地理係列》的《今生要去的100個中國5A景區》,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無數個關於旅行的畫麵。我知道“5A景區”意味著什麼——那一定是中國最頂級的旅遊資源,代錶著極緻的自然風光或深厚的人文底蘊。而“國傢地理係列”,更是品質的保證,意味著嚴謹的態度和一流的視覺呈現。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種“視覺盛宴”,讓我在翻閱的過程中,仿佛穿越瞭韆萬裏,親身站在那些壯麗的山巔,漫步在那些古老的城牆,或是潛入那片神秘的湖泊。我尤其好奇,書中會對每一個景區進行怎樣的“深度挖掘”。是僅僅羅列景點,還是會深入講述當地的曆史故事、文化傳統,甚至是一些與這片土地息息相關的動植物知識?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方位”的視角,讓我不僅看到風景的美,更能理解風景背後的意義,從而在未來的旅行中,能夠有更深刻的體驗和感悟。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旅行指南”,也是一本可以讓我隨時隨地“齣發”的“精神食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