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升级版)
:42.00元
作者:约翰.格雷;何兰兰 周建华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5812694
字数:
页码:35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作者指定授权中文简体字正版全新面世。新授权、新译本、新封面、新版式。
全球畅销图书,让男人读懂女人,让女人读懂男人!《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在世界各个年龄阶层的男男女女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公认为走向和谐恋爱关系、保持美满婚姻关系的《圣经》!近年来,哈佛大学已经将约翰·格雷的“火星&金星理论体系”纳入了课程体系。
内容提要
为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的魔力会逐渐减退?
为什么许许多多曾经相爱的人,会在悲伤和痛苦中劳燕分飞?
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为什么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如何让爱永不消逝?
……
一切尽在《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目录
第 1 章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男女生而不同 | 003
男女差异概览 | 004
美好的愿望远远不够 | 006
第 2 章 “问题专家”和“改造达人”
火星人的世界 | 011
金星人的世界 | 013
女人,别再给他提建议了 | 015
男人,要学会聆听 | 017
“问题专家”与“改造达人”未必不可取 | 020
当女人抗拒男人提供的解决办法时 | 021
当男人抵制“改造达人”时 | 023
第 3 章 男人躲进“洞穴”,女人滔滔不绝
应对压力,各有奇招 | 029
他躲到“洞穴”里减压 | 031
女人如何看待他们的“洞穴” | 032
她通过倾诉来减压 | 035
女人想倾诉时,男人应怎么做 | 036
火星人与金星人怎样和睦相处 | 039
第 4 章 激励你的爱人
当男人爱上女人 | 046
当女人爱上男人 | 049
划清界线并严格遵守 | 053
接受对方的付出 | 057
男人,要学会给予 | 061
第 5 章 不同的星球,不同的语言
表达情感VS传递信息 | 067
当金星人开始说话 | 069
当火星人沉默不语时 | 074
火星人终于开金口了 | 079
男人躲进“洞穴”,女人怎么办 | 082
如何向火星人表达支持 | 086
做出小小的改变 | 093
如何向金星人表达支持 | 095
避免责备,有效沟通 | 096
第 6 章 男人如同橡皮筋
每个女人都应该知道的秘密 | 105
与男人谈话的时机 | 112
怎样让男人开口 | 113
男人不愿说话时 | 116
如果男人从不逃离 | 119
阻碍“亲密周期”的行为 | 122
男人的过去如何影响“亲密周期” | 124
明智的男人和机灵的女人 | 126
第 7 章 女人就像波浪线
男人对于“波浪”的反应 | 131
永无休止的争吵 | 134
理解女人的需要 | 136
当“深井”中的女人缺乏安全感时 | 139
当她身陷“深井”,而他藏身“洞穴” | 141
理解能够消弭冲突 | 145
金钱带来的困扰 | 150
情绪,才是关键! | 152
第 8 章 探寻彼此迥异的情感需求
十二种爱的需求 | 157
身披闪亮铠甲的骑士 | 162
你无形中赶走了你的伴侣 | 164
当爱情枯萎时 | 166
学会心平气和地倾听 | 168
赋予男人力量的艺术 | 170
第 9 章 如何避免争吵
我们争吵时会发生什么事 | 177
为何争吵会带来伤害 | 178
四种避免争吵伤害的方法 | 179
我们为何争吵 | 183
剖析争吵 | 187
如何表达不同意见而又避免争吵 | 195
深入剖析争吵的本质 | 196
艰难时刻,更要互相支持 | 203
用爱沟通,避免争吵 | 204
第 10 章 如何在异性心目中赢得高分
小事情,大不同 | 211
男人赢得高分的101种方法 | 212
小事情的魔力 | 217
调整精力与注意力的投向 | 219
女人的打分 | 221
治愈“怨恨流感症” | 222
为何男人付出更少 | 224
男人如何打分 | 232
男人为何会自我防卫 | 238
第 11 章 如何沟通负面情绪
如何训练“情书”技巧 | 243
步:写一封“情书” | 244
第二步:写一封回信 | 254
第三步:与伴侣分享“情书”和回信 | 259
让分享“情书”变得安全可靠 | 261
迷你型“情书” | 262
何时写“情书” | 264
为何我们需要写“情书” | 265
说出事实的真相 | 269
治疗负面情绪带来的创伤 | 272
自助的奥秘 | 275
第 12 章 请求支持的艺术
女人从不主动请求 | 282
步:恰当地请求已经得到的支持 | 284
第二步:练习请求对方给予更多支持 | 298
第三步:练习“强势请求” | 302
男人为何如此敏感 | 309
第 13 章 让爱的魔力永存
90/10原则 | 315
痛苦背后不为人知的原因 | 318
“情感反应迟缓”现象 | 320
健康者也需要心理咨询 | 322
爱的季节性 | 323
开启情感生活的全新篇章 | 325
作者介绍
约翰·格雷(JohGray),全球婚恋情感专家、超级演讲家、心理学博士、畅销书作家,其著作《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自问世以来,已经超过3000万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此后,他又陆续出版了《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2:恋爱篇》《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3:性爱篇》《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4:生活篇》系列作品。该系列在全世界已销售5000多万册,成为全球的超级畅销书!
文摘
第 2 章 “问题专家”和“改造达人”
女人对男的抱怨,莫过于男人从不懂得倾听。听到女人唠叨诉苦,他们要么心不在焉,充耳不闻,要么听个只言片语,妄下结论,然后骄傲地戴上“问题专家”的帽子,帮她们出谋划策。男人以为,他们这种爱的表现可使女人心花怒放,但遗憾的是,女人却从不买账。于是,男人困惑不解:他好言好语,她却愁眉不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知道,女人需要一双聆听的耳朵,更渴望感同身受的理解,可男人却总误以为她需要帮助。
无论女人如何不厌其烦地强调男人没有认真倾听,男人总是很难心领神会,仍然重蹈覆辙,让女人牢骚满腹,却无从宣泄。问题的症结在于:女人需要的是感同身受的倾听,而男人却以为她需要解决办法。
对于女人,男的不满就是女人老想着改造他们。一旦女人爱上这个男人,就觉得有必要帮助男人成长和成熟,让男人变得更加完美。她摇身一变成了“改造达人”,男人就成为她改造的首要目标。不管他有多抗拒和反感这种做法,她都不依不饶,一逮住机会就试图改造他,告诉男人怎样立身处世,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功成名就!她自以为是在关爱他、照料他,可男人却感觉被女人控制得牢牢的,没有喘息的空间。女人不懂得,男人需要的是她的认可和接纳。
首先,我们必须弄明白为什么男人喜欢解决问题,而女人喜欢改造男人。只有这样,以上两个问题才会迎刃而解。让我们回头看看火星人和金星人原先都是怎么生活的,在他们抵达地球以前,他们的本性究竟如何。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男人,了解女人。
火星人的世界
他们不惜代价地积蓄力量,培养技能,修炼十八般武艺,目的就是证明他们自己。比起女人,男人更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更倾向于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塑造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他们雄心勃勃,富于进取精神,渴望建功立业。
火星上的一切都反映了这种价值观,甚至穿衣戴帽的方式都体现着他们的能力。无论是警察、士兵、商人、科学家、出租车司机、技术员或者厨师,无不穿着身份鲜明的制服,或者至少用帽子来表明他们的职业和能力。火星人不喜欢读像《今日心理》《悦己》《人物杂志》这样比较感性的杂志,他们热衷于户外活动,比方说打猎、钓鱼或者赛车。他们也很少看言情类小说,而是经常关注新闻动向、天气预报和体育赛事。他们对“物”和“事件”的关注,远远超出对人物本身和情感方面的关注。即使时至今日,女人仍然幻想着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而男人总是热衷于马力强劲的汽车、运转神速的电脑、设计新奇的电子装备以及各种功能强大的新科技。男人乐此不疲,沉迷其中,因为这些事物可以帮助他们去创造令人羡慕的结果,去达成不可思议的目标,从而体现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
对火星人来说,目标的达成与实现至关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才能从内心认可自己,树立自信。不仅如此,火星人必须单枪匹马独立完成这些目标,任何人都不能取而代之。这就是为什么火星人以标榜自己“独立自主”为荣。因为在火星人的观念里,独当一面是能力的象征。独立自主意味着效率、力量和能力。
了解火星人这点性格特质,有助于解决困扰女人已久的疑惑:为什么自己家的男人如此抗拒自己的好心相助与用心良苦?在男人看来,女人的指指点点,就是瞧不起他,认为他软弱无能,就像扶不起的“阿斗”。男人对这个特别敏感,因为他们非常在意自己的能力。
男人喜欢单打独斗,自力更生。遇到问题时,他们习惯自己一个人扛。除非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他们才会开口求助。他们的逻辑是:“自个儿能完成的事,为什么要请人代劳?”动辄求助于他人,在他们看来简直是窝囊废的行为。
但是,一旦他真的需要帮助时,他就会表现出独特的智慧和艺术。一般来说,他会请教那些他非常敬仰和信服的能人贤士,把自己的困难和盘托出。在火星上,和别人谈论自己的困难,不是为了情绪的发泄,而是请人赐教的信号。
火星人遇到别人向自己请教时,会将其视为无上的光荣。不知不觉地,他就会戴上那顶“问题专家”的帽子,好好地听上一番,然后奉上自己的金玉良言。因此,男人一听到女人在谈论自己的种种不如意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帮她出主意。其实,女人这时只是想抒发一下内心郁闷,或者排解一下不满,可男人却误以为女人需要自己提供建议。在男人看来,帮女人出谋划策,是男人爱意的表示。他不忍心看她坐困愁城,愁眉苦脸,想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她。他以为只要能帮她解决问题,她就会明白自己的爱意,心情舒畅起来。
让男人费解的是,尽管他们绞尽脑汁想取悦女人,女人却丝毫不领情。她们还是深陷于沮丧悲观的情绪里,怨天怨地。男人搞不懂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女人似乎拒绝接受他的好意,他什么忙也帮不上,简直就像个没用的傻瓜,这让男人很有挫折感和失败感。
男人没有弄明白,金星人与你谈论问题,并不是发出求助信号,邀请你来帮着解决问题。其实,男人只要坐下来好好听听女人在说什么,在适当的时候表现一下自己的感同身受,这就是对她们大的支持了。
序言
不得不说,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巨大的,它如同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理解之种”。我一直以为自己很了解身边那个他,但这本书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从未曾留意到的盲点。它没有罗列枯燥的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场景模拟,将男女在沟通中的“迷局”一一展现。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习惯于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解读对方的行为,却忽略了男性可能存在的另一种逻辑。比如,当我说“我没事”的时候,我可能只是随口一说,期待对方能察觉我的真实感受;而他可能真的就认为我没事了,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这本书让我明白,男性往往需要更直接、更明确的指令,而不是含蓄的暗示。它也让我意识到,女性在表达需求时,与其期待对方“读心”,不如直接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期望。这种“翻译”对方语言和行为的技巧,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改善了我与伴侣的关系,甚至也让我对与男性朋友、同事的相处有了新的认识,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尴尬。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润物细无声”。它不是那种读完后会让你热血沸腾,立刻想要改变世界的书,而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一点一点地渗透你的思维。我过去常常觉得,在一段关系中,女性总是扮演着“情感的付出者”,需要不断地去理解和包容。但这本书让我看到,男性也有他们独特的付出方式,只是我们过去未能察觉。比如,他们默默承担的责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对“安全感”的渴望。这本书帮助我理解了,男性对“问题解决”的天然倾向,并非是对情感的冷漠,而是一种表达关心和爱的方式。他们可能无法像女性那样细腻地回应情感,但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修复”和“保护”。这种认知的转变,让我不再纠结于对方未能给予我所期望的情感回应,而是开始去欣赏他另一种形式的爱。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和谐并非是让彼此变成同一个人,而是学会欣赏对方的独特,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双方都能感到舒适的沟通模式。
评分这本书像是一扇新打开的窗户,让我重新审视了与身边男性朋友的互动方式。过去,我常常因为一些细微的沟通误解而感到困惑,甚至有些挫败。比如,当我认为他应该主动关注我的情绪时,他却沉浸在解决问题的方式里;或者当我希望他能耐心倾听我的烦恼时,他却急于提出建议。读了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之间存在着如此根本性的思维模式差异。它并没有简单地指责某一方的“错误”,而是以一种充满善意和幽默的方式,揭示了男性和女性在思考、表达和处理情感上的不同路径。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没有给我一套僵化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系列观察和理解的视角。我开始尝试去“翻译”他的言语和行为,不再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解读。当他沉默时,我不再立刻联想到他是否生气或是不关心,而是意识到他可能是在进行“内部处理”。当我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我也学会了更清晰地描述,而不是期待他能“自动解读”。这种新的沟通模式,虽然还在摸索中,但已经明显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带来了更多理解和温情。我发现,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之间的隔阂并非源于不爱,而是源于不了解。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情感的迷雾,让我看到了理解对方的可能。
评分刚开始拿起这本书,说实话,我带着一丝怀疑。毕竟,关于男女关系的书籍市面上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甚至有些刻板。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细腻和深度,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它并没有贩卖焦虑,也没有煽动对立,而是用一种非常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去探讨男女之间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行为模式上的差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空间”和“联系”的论述。我一直以为,喜欢一个人就应该时刻保持联系,分享一切。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对于男性而言,有时“空间”恰恰是他们表达爱和信任的一种方式。他们需要时间独处,来“充充电”,然后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关系中。而我之前则常常将这种“空间”解读为“疏远”或“不关心”,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猜疑和争吵。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学会去理解并尊重男性对“空间”的需求,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更清晰地表达我对“联系”的渴望。这种互相理解和包容,才是真正让关系稳固和持久的基石。
评分我一直认为,关系中的和谐来自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总有一些时刻,即使我尽了最大努力去表达,对方的回应依然让我感到摸不着头脑。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解开了多年的心结。它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我们看到了男女思维的碰撞。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倾听”的不同理解的剖析。我过去常常认为,“倾听”就是耐心听完对方说话,然后给予回应。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女性渴望的“倾听”往往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陪伴,而男性则更倾向于“解决问题式”的倾听,希望能够提供有效的方案。这种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多少次的“无效沟通”和“徒劳解释”。当我开始调整自己的期待,尝试用更直接、更具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我惊奇地发现,对方的回应变得更有效,关系也随之改善。书中传递的并非是“谁对谁错”的评判,而是一种“殊途同归”的智慧。它鼓励我们去欣赏彼此的差异,而不是试图将对方变成和自己一样的人。这种开放和接纳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沟通指南,更是一本关于爱与成长的教科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