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反脆弱 |
| 作者: | (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 著;雨珂 译 |
| 市场价: | 68元 |
| ISBN号: | 9787508643335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4-01-01 | 版次:1 | 页数:370 |
| 印刷时间:2015-01-01 | 印次:11 | 字数:450.00千字 |
| 内容简介 | |
| 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大。”正如人体骨骼在负重和压力下反而会越发强壮,谣言和暴动在遏制和镇压下反而愈演愈烈一样,我们生活中的许许多多事物也会从压力、混乱、波动和动荡中受益。塔勒布在书中所定义的“反脆弱性”,是那些不仅能从混乱和波动中受益,而且需要这种混乱和波动才能维持生存和实现繁荣的事物的特性。 在《黑天鹅》中,塔勒布向我们揭示了极其罕见而不可预测的事件如何潜伏在世间万物的背后,而在本书中,他极力为不确定性正名,让我们看到它有益的一面,甚至证明其存在的必要性,他还建议我们以反脆弱性的方式构建事物。值得注意的是,反脆弱性是一个超YUE复原力和强韧性的概念。复原力只是事物抵御冲击,并在重创后复原的能力;而反脆弱性则进一步超YUE了复原力,让事物在压力下逆势生长、蒸蒸日上。 本书是引导我们在黑天鹅的世界中持续生存下去的行动指南。 |
| 作者简介 | |
|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畅销书《黑天鹅》、《随机漫步的傻瓜》、《随机生存的智慧》作者,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思想者之一。 |
| 目录 | |
| 章节概要与阅读导图XI 前言XV **卷反脆弱性:介绍 **章达摩克利斯之剑和九头蛇怪3 生活中的一半事物未被命名3 请砍我的头5 反脆弱性的原型8 领域独立就是领域依赖10 第2章随处可见的过度补偿和过度反应12 如何在跑马比赛中取胜14 论暴乱、爱和其他意料之外压力受益者的反脆弱性18 第3章猫与洗衣机24 压力源即信息26 针对儿童的犯罪31 第4章杀死我的东西却让其他人更强壮35 反脆弱性的层级35 错误,谢谢你41 为何整体厌恶个体44 杀不死我的,会杀死其他人45 第二卷现代化与对反脆弱性的否定 第5章露天市场与办公楼53 两种职业53 自下而上的变动57 远离*端斯坦60 12000年63 第6章告诉他们我爱随机性69 饥饿的驴71 一枚名叫“稳定性”的定时炸弹74 在这里,我们把什么叫作现代化?76 第7章天真的干预79 干预和医源性损伤79 大规模的神经过敏92 国家无能的时候反而大有益95 将催化剂与起因混为一谈98 第8章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101 第三卷非预测性的世界观 第9章胖子托尼与脆弱推手109 懒惰的朋友109 愚蠢的人和不愚蠢的人112 **0章塞内加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117 **1章千万别嫁给摇滚明星125 破损的包裹无法恢复原状125 塞内加的杠铃127 第四卷可SHOU*选择性、技术与反脆弱性的智慧 **2章泰勒斯的甜葡萄137 SHOU*选择与不对称性138 泰勒斯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143 **3章教鸟儿如何飞行150 苏联–哈佛鸟类学系156 副现象159 **4章DANG*当两件事不是“同一回事”时164 压力在哪里?165 绿色木材谬误169 混为一谈172 **5章失败者撰写的历史177 医疗领域的案例189 反“火鸡”问题194 江湖郎中、学者和爱出风头的人197 **6章混乱中的秩序199 生态与游戏199 反脆弱性的(杠铃式)教育201 **7章胖子托尼与苏格拉底辩论206 《欧蒂弗罗篇》206 胖子托尼对话苏格拉底208 定义性知识的优越性210 愚蠢的人和非愚蠢的人的区别215 第四卷小结217 第五卷非线性与非线性 **8章一块大石头与一千颗小石子的区别223 发现脆弱性的简单法则224 更多就是不同之处232 小的可能是丑陋的,但肯定不那么脆弱234 预估与预测238 强调“效率”的地方偏偏缺乏效率241 **9章炼金石与反炼金石245 如何识别谁将破产245 如何失去了祖母249 现在来谈炼金石251 第六卷否定法 第20章时间与脆弱性263 从西蒙尼德斯到詹森263 学习做减法265 越活越年轻:林迪效应270 一些心理偏差273 建筑和不可逆转的新事物狂热症277 把科学变成新闻281 应该会消失的东西284 先知与现在285 恩培多克勒的狗287 第21章医疗、凸性和不透明288 如何在急诊室中辩论290 医源性损伤的首要原则:经验主义291 医源性损伤的第二原则:非线性反应292 埋藏证据295 大自然的不透明逻辑299 第22章活得长寿,但不要太长307 预期寿命和凸性307 如何吃掉自己317 第七卷脆弱性与反脆弱性的伦理 第23章切身利害:反脆弱性和牺牲他人的可SHOU*选择性323 汉谟拉比327 空谈者的免费SHOU*选择329 古人和斯蒂格利茨综合征339 SHOU*选择、反脆弱性与社会公平344 反脆弱性与大公司的伦理347 第24章给职业套上伦理光环353 专业人士和集体355 大数据与研究者的SHOU*选择361 集体的专制364 第25章结语366 后记369 |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蒙。在阅读之前,我对“不确定性”这个词的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负面,是需要规避、需要控制的。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安的“黑天鹅”事件,反而深入分析了它们出现的必然性和它们所带来的潜在价值。他用一种极其冷静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揭示了脆弱与反脆弱的本质区别。我常常在想,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所做的许多努力,似乎都是为了追求一种虚假的稳定,而一旦风吹草动,就显得不堪一击。这本书就像一剂猛药,直击了这种“脆弱”的根源。它没有提供任何“万能药”,而是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框架,一种看待世界的新视角。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对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反思自己是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的,以及我是否有机会将那些“负面”的冲击转化为“正面”的动力。这种自我审视,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宝贵财富。我发现,许多时候,我们对未知感到恐惧,是因为我们缺乏应对的工具和方法,而这本书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工具和方法,让我们能够更勇敢、更自信地面对那些难以预测的未来。
评分《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感受,是一种对“无常”的接纳与驾驭。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生活应该遵循一种线性的、可预测的轨迹,一旦出现偏离,就会感到焦虑和不安。然而,这本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向我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拥抱不确定性,甚至从中受益。作者提出的“反脆弱”概念,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规避风险,而是来自于从风险中获得成长的能力。这种能力,如同植物的根系在风雨中扎得更深,如同肌肉在锻炼中变得更强壮。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原来那些看似“危险”或“失控”的局面,也可以是蕴含着机遇的。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决策,那些因为害怕失败而错过的机会,那些因为追求稳定而放弃的尝试。这本书不是在宣扬冒险主义,而是在教导一种更加智慧的生存之道: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面前,如何保持灵活性,如何从挫折中学习,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这种思维的转变,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不再是被动地等待,而是主动地去构建,去适应,去进化。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自由,并非来自于完全摆脱风险,而是来自于拥有在风险中生存并茁壮成长的能力。
评分阅读《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是一次对自我认知边界的拓展。在这本书中,作者挑战了我根深蒂固的“避险”心理,让我开始审视那些我一直以来视之为“麻烦”或“障碍”的事物。我一直认为,生活就应该是一条平稳的河流,尽量避开那些激流和瀑布。然而,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躲避,而是来自拥抱并从中汲取养分。作者以他特有的犀利视角,解构了我们对风险的普遍恐惧,并巧妙地提出了“反脆弱”这一核心概念。这个概念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安全”其实隐藏着更大的脆弱性,而那些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不确定性”,却可能蕴含着无限的机遇。书中的例子,从宏观的经济波动到微观的个人选择,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反脆弱”的力量。比如,他分析了那些在经济危机中反而获得发展的企业,以及那些在逆境中磨练出坚韧意志的个体。这些真实的案例,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决策模式。我开始尝试去理解,如何在面对未知时,不被恐惧所吞噬,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成长的催化剂。这种思维的转变,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改变。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预测未来”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应对未来”的书,而且是那种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应对方式。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书,是被它那极具吸引力的书名所打动——《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力量,似乎在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脆弱,暗示着一种在混乱与风险中蓬勃发展的可能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思维的洗礼,原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规避,渐渐转变为一种更加积极和开放的态度。书中所阐述的“反脆弱”概念,并非是简单地“不脆弱”,而是一种能够从压力、混乱、风险甚至灾难中获益的能力。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追求稳定、避免风险的思维模式截然不同,也正是这种颠覆性的视角,让这本书充满了令人着迷的魅力。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人很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比如,他用“象鼻虫”和“摔碎的陶器”来比喻脆弱和反脆弱,形象地揭示了事物在压力下的不同反应。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使得原本可能晦涩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时常会有“原来是这样”的豁然开朗之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对理论的探讨,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生存指南。它鼓励我们拥抱变化,从不确定性中寻找机会,甚至主动去拥抱那些看似“危险”的事物,因为正是这些事物,蕴含着成长的契机。
评分沉浸在《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的世界里,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作者以一种近乎“颠覆性”的姿态,挑战了我们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传统认知。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最好的生活状态就是“一切尽在掌握”,尽量避免任何可能带来的风险。然而,这本书告诉我,这种对“稳定”的过度追求,恰恰是滋生脆弱的温床。他所倡导的“反脆弱”概念,并非是硬撑或抗拒,而是一种能够从压力、混乱甚至灾难中汲取力量,变得更强大的能力。这种观点,对我而言,无疑是一次思维的“重塑”。书中的论证逻辑清晰,案例丰富,使得“反脆弱”这个核心概念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充满了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开始意识到,那些我曾经回避的挑战,那些我曾经感到无力的困境,如果换一种角度去理解,它们可能就是我成长的契机。这本书不是在教导我们要去寻找麻烦,而是教会我们在麻烦来临时,如何不被压垮,反而能够从中脱颖而出。这种积极的、面向未来的思维模式,对于身处快速变化时代的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它让我对未来不再感到那么畏惧,而是多了一份期待,期待自己在面对不确定时,能够展现出那种“反脆弱”的力量。
评分还可以,都是非常的差。差的送过来,速度非常慢。
评分刚收到书,很难买的,值得拥有。
评分好书
评分上午没接到电话,下午京东快递又送过来,态度挺好的,没让我失望!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很好。
评分发货快,很好!
评分很喜欢的一款书值得分享
评分很棒的一本书,慕名已久了,价格也很实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