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古风 古风漫画素描技法教程 | ||
| 定价 | 29.80 |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1月 | |
| 开本 | 16 开 | |
| 作者 | 陈英杰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120 页 | |
| 字数 | 343 千字 | |
| ISBN编码 | 9787115470430 | |
| 重量 | ||
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古风绘画也在先进的文艺作品中广泛应用,古风漫画作品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本书作者陈英杰为沈阳化工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系老师,te别为古风绘画爱好者创作了本书。本书分为六章,共112个古风绘制案例。
一章到第三章讲述了人体、古风配饰和传统服饰的绘制技法;第四章为人物设定,讲解了18个性格、背景等完全不同的古风人物描
绘方法;第五章对比了男性和女性角色,介绍了这两类人物的绘制方法;第六章将人物与各种元素结合,进行超yue写实人物的创作。
本书图例丰富,绘制的古风人物充满中国传统美感,非常适合古风爱好者、绘画初学者阅读和学习,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一章 古风人体绘制技法
1.1 人物面部特点 7
例001 女子五官画法 7
例002 男子五官画法 8
例003 女子表情画法 9
例004 男子表情画法 9
1.2 古风人物发型 10
1.2.1 女子常见发型 10
例005 双环髻 10
例006 丫鬟髻 10
1.2.2 男子常见发型 11
例007 束发 11
例008 披发 12
1.3 古风人体绘制技法 13
例009 少女 13
例010 妇女 13
例011 少年 14
例012 成年男子 14
例013 女童 15
例014 男童 15
1.4 古风人体动态 16
例015 坐 16
例016 卧 17
例017 站 18
第 二章古风配饰绘制技法
2.1 发饰 20
2.1.1 女子发饰 20
例018 若叶桃木簪 20
例019 云凤钿 20
例020 羽扇生花 20
2.1.2 男子发饰 21
例021 云鹤冠 21
例022 流云带 21
例023 文官帽 22
2.2 shou饰 22
2.2.1 女子shou饰 22
例024 韶华璎珞 22
例025 玉镯 23
2.2.2 男子shou饰 23
例026 绿松石戒指 23
2.3 装饰 23
2.3.1 女子装饰 23
例027 披帛 23
例028 宫绦 24
2.3.2 男子装饰 24
例029 绿玉环佩 24
2.4 道具 25
例030 古琴 25
例031 女用团扇 25
例032 宫灯 26
例033 展开的油纸伞 26
例034 秀水剑 27
例035 大环刀 27
第三章 古风人物传统服饰绘制技法
3.1 常用纹样 29
例036 如意纹 29
例037 祥云纹 29
例038 宝相纹 29
例039 动物纹 30
例040 几何纹 30
3.2 古代服装的变迁实例 31
3.2.1 秦汉服饰 31
例041 秦汉男子服饰 31
例042 秦汉女子服饰 32
3.2.2 魏晋服饰 33
例043 魏晋男子服饰 33
例044 魏晋女子服饰 34
3.2.3 隋唐服饰 35
例045 隋唐男子服饰 35
例046 隋唐女子服饰 36
3.2.4 宋代服饰 37
例047 宋代男子服饰 37
例048 宋代女子服饰 38
3.2.5 明代服饰 38
例049 明代男子服饰 38
例050 明代女子服饰 40
3.2.6 清代服饰 41
例051 清代男子服饰 41
例052 清代女子服饰 42
3.3 古风鞋履的绘制 43
3.3.1 男性鞋子 43
例053 翘shou鞋 43
例054 布鞋 43
3.3.2 女性鞋子 43
例055 翘shou鞋 44
例056 弓鞋 44
例057 靴子 44
第四章 古风人物设定
例058 离家出走的大小姐 46
例059 算命先生 47
例060 说书先生 48
例061 赶考的书生 49
例062 敲鼓的男子 51
例063 拿绣球的少女 52
例064 舞娘 53
例065 打伞的女子 56
例066 拿书的少女 58
例067 采药的药童 59
例068 舞剑女子 60
例069 意气风发的金陵子弟 61
例070 壁画上的飞天仕女 62
例071 华丽的供养人 63
例072 戴帷帽的年轻女子 64
例073 古风新娘 65
例074 古风新郎 67
例075 青衣 69
第五章 不同身份的古风人物
5.1 女性 72
例076 富家小姐 72
例077 老板娘 73
例078 渔女 74
例079 宫廷乐师 75
例080 农妇 76
例081 提篮宫女 77
5.2 男性 78
例082 将军 78
例083 更夫 79
例084 隐士 80
例085 商人 81
例086 刺客 82
例087 武僧 84
第六章 古风人物变形绘制
6.1 结合现代元素的古风人物设定 86
例088 温柔的女子 86
例089 可爱萌系的小女孩 87
例090 英气的女侠 89
例091 慵懒风流的公子 90
例092 充满朝气的青年 92
例093 魁梧的大叔 93
6.2 结合民族风元素的古风人物 95
例094 苗疆少女 95
例095 苗疆男子 97
例096 西域女子 98
例097 西域男子 99
例098 蒙古女子 100
例099 天竺女子 101
6.3 架空时代的古风人物 103
例100 庄严的男祭司 103
例101 圣女 105
例102 化为人形的狐妖 107
例103 沉默的小近卫 108
例104 修真少年 109
例105 女弓箭手 110
例106 奇幻世界女王 112
例107 男侍从 114
例108 昙花女仙 115
6.4 古风儿童 117
例109 小乞丐 117
例110 贵 族小女孩 118
例111 贵 族小公子 119
例112 小 书童 120
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热爱的人,一直希望能够将这种热爱体现在我的绘画创作中。在众多绘画教程中,《包邮 绘古风》无疑是最让我惊艳的一本。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更是一本承载着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宝典。陈英杰老师的讲解风格非常细腻且富有哲理,他将复杂的绘画技巧,以一种极其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这个绘画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眼神和表情的刻画。那些细腻的描绘,让人物仿佛有了灵魂,有了生命。我尝试着临摹书中的几个眼神,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画作在人物神韵的表达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书中关于服饰的讲解也十分详尽,从不同朝代的服饰特点,到衣物的纹样和配色,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之前在画古风服饰时,总觉得不够地道,不够有历史感,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来很多细节的处理,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一直希望能够将这种情感融入到我的设计作品中。在寻找相关的绘画教程时,我偶然发现了这本《包邮 绘古风》,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不仅涵盖了古风漫画素描的各种技法,还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陈英杰老师的讲解非常专业且富有深度,他不仅仅是在传授绘画技巧,更是在传递一种艺术理念和文化情怀。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通过对不同场景和人物的细腻描绘,让我深刻体会到古风绘画的魅力所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意境营造的部分,如何通过构图、光影和色彩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内敛和诗意,这对我日后的设计创作非常有启发。我尝试着模仿书中的一些构图,发现自己的作品立刻有了质的飞跃,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故事性。书中的一些小提示,比如如何捕捉人物的眼神,如何表现衣物的飘逸感,都让我受益匪浅。我还在书中发现了一些关于传统纹样和图案的讲解,这对我学习和应用传统纹样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实用的绘画教程,更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百科全书,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
评分作为一个对古风艺术有着狂热追求的业余爱好者,我在无数个夜晚对着屏幕寻找灵感,也曾无数次地在书店里翻阅各种绘画教程,但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除了这本《包邮 绘古风》,再无他物。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点亮了我绘画道路上的星光。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更像是一本承载着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宝典。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物神态的刻画,那些微微上扬的嘴角,含羞带怯的眼神,或是嘴角勾起的一抹浅笑,都充满了故事感,让人忍不住去想象人物背后的经历。陈英杰老师的讲解细致入微,每一个笔触的走向,每一个阴影的明暗,都蕴含着他多年的经验和对古风艺术的深刻理解。我尝试着临摹书中人物的眼睛,以前总觉得眼睛是灵魂之窗,但画不好,就画不出灵魂。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多关于眼睛的画法,如何画出不同的眼神,如何用眼神传达情感,都让我豁然开朗。我甚至觉得,光是学习这部分的技巧,就已经值回票价了。更不用说书中关于服饰、发型、配饰的讲解,那些飘逸的长裙,层叠的衣襟,精致的发簪,都让我欲罢不能。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养分,让我的创作灵感源源不断。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它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像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入门指南。陈英杰老师的讲解风格非常独特,他将抽象的文化理念,通过具象的绘画技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人物眼神的刻画。他用非常细腻的笔触,讲解了如何通过眼神来传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如何用眼角的一丝光芒来点亮人物的灵魂。我尝试着去模仿,发现自己的画作在人物神韵的把握上有了显著的提升。书中对于服饰的讲解也十分详尽,从不同朝代的服饰特点,到衣物的纹样和配色,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之前在画古风服饰时,总觉得不够地道,不够有历史感,看完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原来很多细节的处理,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评分当我收到这本书时,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装帧。厚实的书页,细腻的纸张,还有那充满东方韵味的封面设计,都预示着这本书的非凡。翻开书页,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素描教程,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陈英杰老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绘画技法之中,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启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那些细腻的眼神,微蹙的眉心,或是舒展的笑容,都充满了故事感,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如何通过绘画来传递人物的情感。我尝试着去临摹书中的几个表情,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画作在人物神态的表现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书中对于服饰的讲解也十分细致,从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到衣物的褶皱处理,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之前在画古风人物时,总是觉得衣服的质感表现不够好,看完这本书后,我掌握了一些新的技巧,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丝绸的垂坠感,棉麻的质朴感,以及刺绣的精美感。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我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评分我一直认为,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承。而这本《包邮 绘古风》恰恰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陈英杰老师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传授绘画技法,更是在带领我们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去感受那份古韵悠长。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构图和意境的讲解。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山水之间的朦胧之美,如何用人物的姿态来烘托氛围,如何用色彩来营造不同的情绪,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在构图方面总是比较薄弱,这本书为我打开了新的思路。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构图方法,去表现一些风景和人物,发现自己的作品立刻变得更加有层次感和故事性。书中对人物动态的描绘也十分精彩,那些或舞、或倚、或思的姿态,都充满了生命力,仿佛能看到人物在画面中活过来。我之前在画人物动态时,总是显得有些僵硬,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参考和指导。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一点点地领略古风绘画的奥秘。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古风绘画教程,但总感觉内容有些浮于表面,要么就是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范例不够实用,难以落地。这次有幸接触到这本《包邮 绘古风》,我简直是爱不释手。首先,它的内容编排非常合理,由浅入深,从基础的线条、人体比例,到复杂的场景构建、色彩搭配,都有详尽的讲解。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一味地强调“怎么画”,而是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解“为什么这么画”,比如在讲解人物五官比例时,会结合解剖学和古代的审美观念来解释,这让我不仅仅学会了技巧,更理解了技法的背后逻辑。陈英杰老师的讲解风格也非常亲切,仿佛一位老友在手把手地教你绘画,语言通俗易懂,一点也不枯燥。书中的范例图更是精美绝伦,每一张都充满了故事感,让我一看就想临摹。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朝代服饰特点的介绍,从汉代的飘逸,到唐代的雍容,再到宋明的雅致,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并且附带了详细的绘制步骤,让我能够轻松掌握不同风格的服装绘制技巧。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绘画技法,更让我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之前对古风服装的认知比较模糊,看完这本书后,我能清晰地分辨出不同朝代的服饰特点,并且能将这些特点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让我的作品更具历史厚重感和文化韵味。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让我惊喜连连,拿到手后立刻就被它浓郁的古风气息给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就充满了东方韵味,色彩搭配也恰到好处,一看就知道是倾注了心血的作品。我一直对古风绘画情有独钟,但总觉得自己在技法上有所欠缺,特别是人物的线条勾勒和神态表现,总是达不到心目中的效果。这次收到这本书,简直像找到了救星一样。书中的内容详略得当,从最基础的线条训练,到人物五官的刻画,再到服装的褶皱处理,都讲解得非常细致。尤其是关于人物脸部表情的刻画,书中提供了多种不同情绪下的面部结构分析,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如何通过细微的笔触来传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我尝试着临摹了几张书中的范例,惊喜地发现自己的进步神速。以前总是抓不住人物的神韵,现在感觉自己能逐渐捕捉到那种“顾盼生姿”的感觉了。书中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如何用墨的浓淡来区分层次,如何用线条来表现不同材质的服装,都非常实用。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发髻和饰品的描绘部分,那些精美的发髻造型和华丽的头饰,简直就是古代仕女的完美写照,让人忍不住想立刻动笔去描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法教程,更像是一扇打开通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大门,让我对古代的审美和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诗意盎然的年代,感受着古人的雅致与风韵。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艺术,不仅仅是掌握技巧,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精神。而这本《包邮 绘古风》,恰恰做到了这一点。陈英杰老师在书中,不仅仅是在传授绘画技巧,更是在引导我们去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我最喜欢书中关于“意境”的营造。如何用寥寥数笔,勾勒出山水的朦胧之美;如何用人物的姿态,烘托出画面的氛围;如何用色彩的搭配,来传达不同的情绪。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构图方法,去表现一些风景和人物,发现自己的作品立刻变得更加有层次感和故事性。书中对于人物动态的描绘也十分精彩,那些或舞、或倚、或思的姿态,都充满了生命力,仿佛能看到人物在画面中活过来。我之前在画人物动态时,总是显得有些僵硬,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参考和指导。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从技法层面和艺术理念层面都有所提升的优秀教程。
评分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艺术教程,不应该仅仅是枯燥的技法讲解,更应该融入艺术家的思考和对文化的理解。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画”的教程,更是一本关于“为何要这样画”的思考。陈英杰老师在书中,不仅仅是在传授绘画技巧,更是在引导我们去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内涵。我对于书中关于“留白”的处理,以及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意境的讲解,印象尤为深刻。这让我明白,古风绘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精美的细节,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东方哲学和写意精神。我尝试着运用书中的一些构图技巧,去表现一些简单的场景,惊喜地发现,即使是简单的画面,也能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意境的营造,变得耐人寻味。书中关于人物动态的讲解也让我大开眼界,那些或行、或坐、或舞的姿态,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能看到人物在画面中流动起来。我之前在画人物动态时,总是显得僵硬和不自然,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解决方案。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从技法层面和艺术理念层面都有所提升的优秀教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