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書名:塔木德(持續暢銷50個月的勵誌讀本,一本經曆瞭兩次世界大戰洗禮的奇書,一本塑造瞭一個偉大民族的巨著,一本成就瞭馬剋思、愛因斯坦、洛剋菲勒、巴菲特等世界巨人的經典名作!)
定價:36.00元
作者:
齣版社:中國畫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2-1
ISBN:9787802204003
字數:
頁碼:23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重量:
正文語種:
編輯推薦
一本經曆瞭數百年社會發展的舉世經典,一本經曆瞭兩次世界大戰洗禮的奇書,一本塑造瞭一個偉大民族的巨著,一本成就瞭馬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洛剋菲勒、巴菲特、格林斯潘……世界巨人的經典名作,西方每一個政治傢、企業傢、教育傢、成功人士必備的傳世典籍。
在猶太民族,當每個小孩剛懂事,能慢慢地認識字的時候,父親送給他的第一本書必是《塔木德》;在每一個即將齣嫁的兒女嫁妝裏,必有一本《塔木德》;在每一個闖蕩在外的遊子手裏,隨身攜帶的必有一本《塔木德》;在每一個經商的巨擘手裏,也必有一本《塔木德》……
塔木德》凝聚瞭猶太民族曆史與文化的智慧,它是10個世紀中兩韆多位猶太學者的心血結晶,是整個猶太民族生活方式的導航圖。
有 人說,控製世界的是美國。而控製美國的則是猶太人。在全世界*有錢的企業傢中。猶太人占一半以上。在美國百萬富翁中,猶太人則三居其一。福布斯美國富豪榜 前40名中有18名是猶太人。在猶太人曆史上,則更是齣現瞭若乾世界級的金融巨頭、實業傢、銀行傢。超級石油大亨洛剋菲勒;華爾街的奇纔約翰·皮爾龐特· 摩根:享譽歐洲乃至全球的金融傢族——羅思柴爾德傢族;曾掌管美國經濟命脈的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美國*年輕的億萬富翁布林……
令人驚嘆的是,猶太民族中不但誕生瞭眾多的商業巨子,還在其他領域湧現齣瞭為數不少的世界級名人和驕子,如馬剋思、愛因斯坦、弗洛伊德、門德爾鬆、畢加索、奧本海默、托洛茨基、基辛格、沙龍、普利策、迪斯尼、華納兄弟等許許多多享譽全球的政治、文化和囈術界的名人。
內容推薦
《塔木德》大約被譯成十幾種語言,在全世界廣泛流傳。特彆是猶太人,幾乎每人都有一本。從生到死一直研讀,迄今為止內容仍在不斷增加。
猶太人的精神支柱就是《塔木德》,他們在遭受殺戮與迫害之時,唯有《塔木德》是他們不滅的靈魂。
《塔木德》是猶太人生命的一部分。與其說猶太人用生命保護瞭他們的法典,使它能夠不斷地延續下去,倒不如說《塔木德》給猶太人指明瞭方嚮。使他們能夠戰勝厄運,得以生存發展。
直到今天。仍有很多猶太人把《塔木德》視為*可貴的聖物。把它當作生活的慰藉和心靈的避難所。
猶太人在顛沛流離的曆史中,總結齣瞭一整套偉大的商業法則,是我們受益一生的精神財富。本書挖掘輝煌的希伯萊文化遺産,詮釋睿智的《塔木德》聖典精華,遵循曆史的軌跡,將猶太民族悠久的經商傳統與處世之道奉獻給讀者。
目錄
上篇 商道智慧
第1輯 賺錢是一種智慧
金庫,從無到有
小和大的辯證哲學
本錢隻做本錢
付齣與迴報
敢於創新
具有預見性
第2輯 做有錢人的生意
22:78法則
厚利適銷
關注有錢人的流行趨勢
藉勢大人物
第3輯 賺女人和嘴巴的錢
掏女人的腰包
挖嘴巴的錢
第4輯 生意從微笑開始
微笑是無價之寶
和氣生財
生意也要幽默
誠實
一顆謙卑的心
第5輯 隨時捕捉機會
信息裏找錢
對機會果斷齣擊
敢於冒險
逆境中求財
身邊的機遇
找準人生的位置
瞬間成就人生
第6輯 猶太人的理財智慧
能花錢纔能掙錢
用錢難於賺錢
100%發揮一塊錢的功用
有錢不置半年閑
第7輯 解放商業天賦
誠信第一
一雙乾淨的手
雙贏或多贏
祟尚變通
機智是取勝的籌碼
生意無禁區
長期規劃增值
第8輯 契約的精神
閤同是與神的契約
常識是契約
鑽法律的空子
第9輯 談判中獲勝
不帶情緒
得理不饒人
把握時機
多隹備幾套方案
高目標
下篇 處世聖經
第10輯 生存的哲學
忍耐
現實主義
隻信自己
以利驅人
精明
示人以弱
第11輯 生活之道
全心工作和休息
傢庭和事業
孝悌之禮
幽默
超越痛苦
自強
第12輯 信仰的力量
摩西十誡
苦難的曆史
信仰至上
第13輯 尊重知識和教育
知識重於金錢
為學習而學習
尊敬教師
學校在民族在
教育決定未來
第14輯 團隊的力量
摺箭的寓言
團隊精神
學會閤作
藉用他人的力量
第75輯 孩子是未來
孩子是希望所在
教育孩子要趁早
從愛書開始
教育孩子坦然的生活
教孩子從小就具有忍耐力
從小就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好孩子好品性
怎樣懲罰孩子
第16輯 猶太人的自我觀
善待自己
節製
躬行
自我鼓勵
心理補償
第17輯 與人交往
成為朋友吧
懂得寬容
把敵人變成朋友
不藉錢給朋友
第18輯 事業第一
工作的偏執狂
專注於目標
絕不拖水
齣售的是時間
不找任何藉口
第19輯 愛情與婚姻
男女平等
好女人是所學校
女人的愛情
男性的擇偶
試讀
第1輯 賺錢是一種智慧
金庫,從無到有
《塔木德》說,任何東西到瞭商人手裏,都會變成商品。
故事一
如果有白手起傢的決心,那麼,請相信猶太商法中的“無中生有”法則。
希爾頓就是信奉這一法則,以區區3萬美元起步,逐步成為全球聞名的旅店大王,終於以億萬財富躋身美國十大財閥之列。
1923年的一天,懷著緻富夢想的希爾頓來到繁華的達拉斯商業區大街上,突然發現這裏竟然沒有一傢像樣的酒店。一個念頭由此在希爾頓的心中産生
“我如果在這裏建一座高檔的酒店,生意一定不錯。”
經過一番觀察,希爾頓看準瞭一塊地,認為那裏*適閤興建旅店。
這塊地位於達拉斯商業區大街的拐角地段,所有權在一個人稱“老德米剋”的房地産商人手上。
在和老德米剋商量之前,希爾頓很快就悄悄請來瞭建築設計師和房地産評估師,經過大緻觀察,得知按心中所想建起一座酒店至少需要100萬美元。
這與希爾頓已經籌措的30萬美元差距太大。
但30萬美元可以買下這塊地皮。
希爾頓一點也不著慌。他這時找到老德米剋,以30萬美元的價格簽訂瞭地皮買賣的協議。
給付土地齣讓費的日期到瞭。這一天,希爾頓僅僅帶瞭3萬美元就來見老德·米剋。他一臉無奈地說:
“我買你的地,是想建一座大型酒店,但算來算去,我的錢隻夠建造一個普通
的酒店,所以我隻能租你的地瞭。”
就在老德米剋擺擺手,正準備說“不想和你閤作”的時候,希爾頓誠懇地說
道:
“我的租期為90年,分期付款,每年租金為3萬美元。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
你就收迴你的土地和土地上麵的酒店。你看怎麼樣?”
老德米剋一聽,不由得喜上眉梢:30萬美元的土地齣讓費可以換得270萬
美元的租金,土地還是自己的,土地上的飯店也有可能是自己的。
於是交易就成瞭,希爾頓付給瞭老德米剋**年的土地租金3萬美元。
希爾頓用3萬美元拿到瞭30萬美元纔能買到所有權的土地**年的使用權,把一個殷實的房地産開發商與自己緊緊地捆在瞭一起,口袋裏剩下的27萬美元仍然不能建起一座100萬美元的旅店。於是,希爾頓再一次找到老德米剋,說“以土地作為抵押去貸款建店”。
為瞭270萬美元全部拿到手,老德米剋答應瞭。
一切按預想進行。銀行按土地的現值貸給瞭希爾頓30萬美元,使希爾頓手頭可利用資金達到瞭57萬美元。
1924年5月,希爾頓旅店在資金缺口已不太大的情況下開工瞭。
酒店建設用完瞭57萬美元,希爾頓又沒有瞭錢。這時,他還是來找老德米。剋,如實介紹瞭資金睏難,希望老德米剋把蓋到半截的建築物接收過去,齣資讓它順利完工。他說:
“酒店一完工,就租賃給我來經營,年租金*低10萬美元。”被套牢的老德米剋想想自己並不吃虧——土地是自己的,土地上的飯店是自己的,每年還有10萬美元的租金收入。於是就補足瞭工程建設的資金缺口。
1925年8月4日,以希爾頓名字命名的希爾頓旅店建成開業。
3萬美元在兩年時間內乾成瞭大事。
如果希爾頓當初一美分也沒有,相信他一樣能把這事乾得漂亮。
因為他的商業智慧是無價的。
希爾頓的成功道齣瞭這樣一條鐵律:
把有實力的利益追求者與自己捆綁在一起,捆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體,把*大的風險不著痕跡地轉嫁給對方,財富就可以“無中生有”。
猶太商人提倡做生意不能太濫,要想從無到有,必須把每一次生意做到位,為下一次生意奠定基礎。
故事二
孔菲德,曾被人稱為美國股海“空手道大師”,自幼傢境貧寒,父親的早亡,給這個孤兒帶來瞭巨大的痛苦,但也養成瞭他堅韌的性格。他在大學畢業後的*初幾年,並未顯示齣過人的商業智慧,相反,他對金錢的憎恨倒叫人難以理解。
1954年,他告彆瞭費城,隻身漂泊到瞭紐約,找瞭一份“互助基金”推銷員的工作。互助基金這一行。在戰後正拼命地擴展,這有如今日中國的期貨經紀,他們到處搜羅推銷員,在街上,幾乎是任何會講英語和會笑的人,都在他們歡迎之列。召來後,加以短期培訓,就齣去推銷基金股票瞭。
孔菲德就這樣稀裏糊塗地開始瞭他一生的宏圖大業。互助基金一般由股東提供,股東將這筆資金集中起來,然後投資於股票,這比自己玩股票要保險得多。就個人來說,誰能看透變化莫測、瞬息萬變的股市呢?推銷員的傭金是從投資人資金中提取的,因而孔菲德在受訓時,他的老師告訴他不管股票行情如何變化,即便是顧客們賠錢。對於推銷員來說並沒有什麼大關係。孔菲德*初的老闆是紐約一傢投資者計劃公司,孔菲德並不想長期做推銷員,這對他來說隻是一個跳闆。工作之餘,他花瞭很多時間去研究基金的財務組織和管理。不久他就發現:互助基金猶如一座金字塔,金字塔的*底層是基層推銷員,往上是推銷主任,再往上是地區和全國性的高級推銷員,而高高在上的當然是互助基金的經理們。凡上麵的一層均有從其屬下的傭金中提成的權力。孔菲德因此看到瞭推銷員這一領域外更廣闊的“天地”。他覺得自己羽翼漸豐,應該衝破現有環境的束縛,到更廣闊的天地去闖一闖。
1955年,經公司允許,孔菲德自費去瞭巴黎,當時歐洲許多國傢禁止本國公民購買美國的互助基金股票,以免本國資本以這種方式流嚮美國。看來嚮歐洲公民推銷股票這條路已行不通瞭。經過觀察,孔菲德發現瞭歐洲這個禁區中的“新大陸”——美國的僑民市場。當時的歐洲各國到處都有美國的駐軍、外交人員和商人,他們大部分都已在此居留相當長的時問,因此,他們的薪資都漸漸地進入瞭歐洲的經濟圈子。這些美僑很有錢,他們有很多人都讀到關於華爾街空前繁榮的報告,但由於遠居異國,又沒有一條方便之路,可以讓他們將資金投於美國股票市場上。而今,孔菲德的齣現,正好與僑民的願望不謀而閤,真乃天賜良機。
孔菲德經過廣泛遊說,賣瞭很多投資者計劃公司的股票,為公司和他本人贏得瞭巨額利潤。孔菲德贏得瞭聲譽,嚮他投資的人漸漸增多,他想這足以證明在海外存在著一個廣大而富足的市場。當然,這種市場就目前而言還是潛在的,還需要去開拓。至此,孔菲德野心勃勃,他現在已不再滿足於投資者計劃公司瞭。
孔菲德注意到瞭一傢新的公司——垂法斯基金公司。這傢公司當時的基金股票銷路很好,比投資者計劃公司擁有更廣闊的市場。於是他毅然做齣決定,脫離投資者計劃公司,加入更有名氣的垂法斯公司。隨後,孔菲德寫信給垂法斯基金公司。談論瞭他發現的歐洲市場情況,並提齣瞭一個快速開發報告,要求垂法斯委派他擔任歐洲總代理。這一建議很快送到瞭垂法斯的高層決策群中,他們反復研究討論之後,一緻認為這項計劃對垂法斯的發展非常有利,如果成功就可以擴大經營範圍,打開國際市場的局麵。於是孔菲德的要求很快就被答應瞭。
不久,孔菲德成立瞭自己的銷售公司,並給它取瞭一個響亮的名字——投資者海外服務公司(簡稱IOS)。開始時他自己一個人推銷垂法斯股票,然後他招聘瞭許多推銷員。孔菲德可以從每一個推銷員的每筆交易中提取1/5的傭金。髓著推銷員隊伍的不斷壯大,孔菲德從傭金中提成的收入越來越高,他已無需親自去推銷瞭,於是開始專心於訓練新的推銷員,健全他的代理機構,並開拓更廣闊的基金市場。IOS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到20世紀50年代末,它已擁有100個推銷員,他們的足跡踏遍世界各大洲的許多國傢。他的推銷員隊伍壯大到孔菲德一人難以管理的地步。於是他就一層層地增設中間機構,一些原來他的推銷員被提升為推銷主任,這樣他們就有權擁有自己的推銷員並從傭金中提成。而當推銷主任,下屬太多時,他又設立瞭次一級的中間機構,自己的地位也上升瞭一級。就這樣,孔菲德建立瞭金字塔般的組織,這迴他已距離金字塔塔尖不遠瞭。
他一層層地從每一個屬下身上提取他應得的那部分傭金。到1960年,孔菲德已淨賺100萬美元,而他自己從未投入一分一厘的資金,實際上他不是“一本萬利”,而是“無本萬利”的空手道高手。孔菲德手中擁有瞭雄厚的資本,加之公司聲名鵲起,於是,他采取瞭在互助基金這一行中石破天驚的一步——成立瞭他自己的互助基金公司。孔菲德的**傢互助基金公司名叫國際投資信托公司(簡稱IT),公司在號稱是“自由中的自由市場”的盧森堡登記。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