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

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邹宗绪 编
图书标签:
  • 书法
  • 碑帖
  • 汉石门颂
  • 中国书法
  • 传统文化
  • 艺术
  • 字帖
  • 临摹
  • 历史
  • 文化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火把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美术
ISBN:9787534465451
商品编码:24496372739
开本:8
出版时间:2013-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
  • 作者:邹宗绪
  • 定价:23
  • 出版社:江苏美术
  • ISBN号:9787534465451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3-12-01
  • 印刷时间:2013-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80

《汉石门颂》:碑帖中的汉风雅韵 《石门颂》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碑刻,以其独特的隶书风格和精妙的艺术价值,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之一,《石门颂》的收录,无疑是对汉代隶书艺术的一次深度挖掘和呈现。 碑文背景: 《石门颂》全称《汉故 men yuan jun ming》,“men yuan jun”系官名,石门颂铭文记载了汉中太守孙璠派遣 his subordinate 尹萌出任右扶风,于建宁二年(169年)在褒斜道修筑石门栈道,并歌颂了修路工程的艰辛与成就。碑文内容记述了修路事迹,颂扬了官员的功德,其文辞古朴,音韵铿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书法艺术: 《石门颂》的书法,以其雄浑古朴、流畅飞动的笔意,展现了汉代隶书的成熟魅力。其字形结构严谨而不失灵动,用笔方圆兼备,起收笔处极富变化。笔画如“蚕头燕尾”的典型特征在《石门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在波磔的运用上,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显得遒劲有力,姿态万千。 风格特点: 雄浑古朴: 《石门颂》的整体风格趋于雄浑,字形开张,笔画粗壮,充满了汉代特有的古朴气质。 流畅飞动: 尽管字形敦厚,但其笔势却异常流畅,给人以飞动之感。行笔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书写者的情感和动态美。 姿态万千: 《石门颂》的字形变化丰富,每字都有其独特的姿态,或舒展,或紧结,或险峻,或平正,组合在一起,形成跌宕起伏的视觉效果。 “飞白”运用: 在一些笔画的收笔处,《石门颂》巧妙地运用了“飞白”技法,使得笔画的枯笔飞扬,增强了书法的力度和表现力,也赋予了文字以生命力。 艺术价值: 《石门颂》不仅是一部书法作品,更是研究汉代隶书发展演变的重要实物。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隶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历代书法家学习隶书的经典范本之一。 隶书成熟的典范: 《石门颂》在继承秦代隶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隶书的书写规范和艺术表现力,标志着汉隶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风格的独特性: 相较于同时期的其他汉碑,《石门颂》的书法风格更加鲜明,既有庙堂之气,又不失文人雅意,自成一家。 对后世的影响: 许多后世的碑刻和书法作品,都能看到《石门颂》的影子。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的碑学兴起后,《石门颂》更是受到了书家的热捧。 《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的意义: 将《石门颂》收录于“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之中,旨在系统地梳理和呈现中国书法艺术的辉煌历程,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学习和欣赏到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这套丛编的选择,并非随意,而是经过了严格的学术考量,每一部都代表了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通过对《石门颂》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窥见汉代书法的时代风貌,感受汉字从实用功能向艺术表现力的飞跃,更能从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与力量。这本《石门颂》碑帖,不仅是一本供书法爱好者临摹的范本,更是一扇通往汉代文化和艺术殿堂的窗口。 收藏与鉴赏: 对于收藏者而言,《石门颂》的碑帖拓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鉴赏者而言,细细品味碑文的结构、笔画的起伏、墨色的浓淡,都能获得不尽的艺术享受。每一条笔画,都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故事,传递着先人的智慧与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石门颂》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浩瀚的中国碑帖长河中熠熠生辉,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也是书法学习者和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五: 这本《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化,从它的文字和艺术开始是最直接的方式。石门颂作为汉代隶书的代表作之一,其历史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这种价值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系统呈现。从碑文的来源、发现,到其内容、书法风格,再到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这本书都给出了详尽的阐释。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石门颂“雄浑”、“古朴”气质的解读,这不仅仅是书法的笔法特点,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体现。书中穿插的对汉代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也让我更能理解石门颂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篇碑文,更是汉代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一个缩影。读完这本书,我对汉代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真切的体会。这是一本兼具学术性、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优秀读物。

评分

评价一: 拿到这本书,我简直爱不释手。封面设计古朴典雅,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没有丝毫的廉价感。我一直对书法和碑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这类书籍往往内容繁杂,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通俗化,又显得不够专业。而这本《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则恰到好处地找到了那个平衡点。它不仅收录了珍贵的石门颂碑帖,更难得的是,附带的解读和讲解都非常到位。无论是碑文的释文、考据,还是对书法的风格、笔法的分析,都做得十分细致。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学习到基本的书法知识和欣赏方法;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书法爱好者来说,则能从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启发。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石门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阐述,这让我不仅仅是在欣赏一篇书法作品,更是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怀。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领着我一步步走进汉代碑刻的魅力世界。

评分

评价四: 我原本对汉代隶书的了解并不深入,大多停留在一些基础的认知上。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出于好奇便买了下来。回家翻阅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对隶书的理解是多么片面。这本书对石门颂的解读,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书中对隶书的演变过程、代表作品,以及石门颂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有着非常详尽的介绍。我最喜欢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罗列碑文,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一些相对专业的书法理论阐释清楚。比如,关于隶书的“蚕头燕尾”,书中通过石门颂的例子,讲解得非常形象生动。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练习方法和建议,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现在,我不仅能够欣赏石门颂的美,更能尝试着去临摹,感受其中古朴雄浑的气息。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提升的空间。

评分

评价三: 作为一名资深的书法爱好者,我接触过不少碑帖类的书籍,但《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内容编排非常合理,将石门颂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首先,完整清晰的碑文拓片是基础,这本书记住了这一点。其次,书中对石门颂的释文、考证和赏析部分,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对“隶书”这一书体的分析,它不仅介绍了隶书的特点,还结合石门颂的实例,详细讲解了其用笔、结体等方面的技巧,对我理解和练习隶书有很大的帮助。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解读,有的侧重于文学性,有的侧重于历史性,有的侧重于艺术性,这使得读者能够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和欣赏石门颂。我曾花了好几个晚上,对照着书中的注释,逐字逐句地品味碑文,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回了汉代,与书写者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不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评分

评价二: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最初是被它的名字吸引的。《汉石门颂/中国碑帖百部经典丛编》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权威感和经典性,让我觉得它一定收录的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精华。拿到手后,它的厚重感和精美的装帧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主要关注的是碑帖的印刷质量,这方面它做得非常出色。每一页的碑文拓片都清晰可见,细节处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能够清晰地辨认出笔画的起收、转折以及墨色浓淡的变化。这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可以直接临摹,感受原作的韵味。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学术性的评论,虽然有些篇幅可能略显深奥,但对于我这样愿意花时间去钻研的读者来说,却是宝贵的财富。它能帮助我理解石门颂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以及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我个人尤其喜欢书中对碑文内容的历史文献价值的探讨,这让我对石门颂的认知不再局限于书法本身,而是上升到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化和历史层面。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和收藏的书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