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第8版)

妇产科学(第8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谢幸 著
图书标签:
  • 妇产科学
  • 产科
  • 妇科
  • 医学
  • 临床医学
  • 教材
  • 医学教育
  • 妊娠
  • 分娩
  • 生殖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句容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71809
商品编码:24529581582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3-03-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作     者谢幸,苟文丽 著

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3-1

ISBN9787117171809

定价:65.00元

 

编辑推荐

谢幸、苟文丽主编的《妇产科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D8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是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GJJ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为体现教材的广泛性和适用性,编写学校为23所,涵盖教育部、卫生部、省属及部队院校。全体编者均为临床和教学一线的妇产科专家。

作者简介

谢幸男,1955年7月出生于杭州,1982年毕业于原浙江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以妇科肿瘤为主要研究方向。曾获浙江省YX教师、浙江大学1届教学名师。主持或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l项,中华医学一等奖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著300余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100余篇。
现任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浙江省重点学科——妇产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妇科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女性生殖与健康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GJJ精品课程负责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曾获澳大利亚西澳大学“Rmne杰出访问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和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WY,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WY,浙江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WY会主任WY等。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专升本教材Dl、2版主编、五年制教材D6、7版副主编、长学制教材编者,是《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等10余种杂志的编委。苟文丽女,1947年8月4日生于西安,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妇产科学系主任,D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学科带头人,1席专家。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D六届副主任WY;中国女医师协会妇产科专家WY会WY;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妊高病学组副组长;陕西省妇产科学会主任WY;陕西省围产医学会名誉主委;《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副主编;《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多个妇产科核心期刊杂志编委。
从事妇产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2年。任国家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五年制D6版编委,D7版副主编;七年制、八年制教材编委。主编专著5部,副主编、参编多部。多次获得YX教师,YX教学团队及陕西省精品课程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2项,省、部级基金等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MI收录19篇。指导博士、硕士40余名。获省级成果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精通妇产科专业理论,临床经验丰富,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各种疑难手术,主持产科大查房及危重患者抢救。研究方向与专长: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②围产期因素对胎儿脑发育的影响;③胎儿生长受限。林仲秋男,1959年9月出生于广东潮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D二医院)妇科肿瘤专科主任。澳门镜湖医院妇产科顾问医师。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WY、中华医学会广东妇产科学会副主任WY、广东抗癌协会妇瘤专业WY会候任主任WY,广东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分会副主任WY。
从事临床教学工作近30年。主要研究方向妇科肿瘤,对各种妇产科疾病尤其是妇科肿瘤、子宫脱垂和生殖道瘘等盆底疾病、输卵管再通整形、女性生殖道畸形矫治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擅长妇科肿瘤的诊治和各种妇科手术,手术精良。狄文男,1960年11月出生于上海。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系主任、上海市妇科肿瘤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妇产学分会副主任WY、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上海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名誉主任WY、上海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候任主任WY。
从事医学教育工作26年。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5~1998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中心做博士后研究。临床专长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及妊娠合并SLE的综合治疗。在GN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21部。以D一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医学奖二等奖及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马丁男,1957年4月生于昆明,现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候任主任WY,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妇产科学会主任WY等。
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年,是我国妇产科学界Z早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1位"973”项目1席科学家,施行妇产科手术逾万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华医学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一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7项。出版专著6部,担任《妇产科学》英文教材主编,八年制、五年制教材副主编。发表论文312篇,其中SCI论文103篇。孔北华男,1961年8月生于山东省沂源县。山东大学医学部副部长、齐鲁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任WY、妇科肿瘤分会副主任WY、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主任WY、《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现代妇产科进展》杂志主编。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年,主攻方向为妇科肿瘤诊断治疗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10篇,SCI收录55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13项,其中主持的卵巢癌基础与临床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目录 D一章 绪论D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D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D四章 妊娠生理D五章 妊娠诊断D七章 妊娠特有疾病D八章 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D九章 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D十章 胎儿异常与多胎妊娠D十一章 胎盘与胎膜异常D十二章 羊水量与脐带异常D十三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D十四章 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与胎儿干预D十五章 正常分娩D十六章 异常分娩D十七章 分娩期并发症D十八章 正常产褥DSJ章 产褥期并发症D二十章 妇科病史及检查D二十一章 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D二十二章 外阴及阴道炎症D二十三章 子宫颈炎症D二十四章 盆腔炎性疾病及生殖器结核D二十五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D二十六章 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D二十七章 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官损伤疾病D二十八章 外阴肿瘤D二SJ章 子宫颈肿瘤D三十章 子宫肿瘤D三十一章 卵巢肿瘤与输卵管肿瘤D三十二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D三十三章 生殖内分泌疾病D三十四章 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D三十五章 计划生育D三十六章 性及女性性功能障碍D三十七章 妇女保健D三十八章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D三SJ章 妇产科内镜参考文献附录英中文名词对照索引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内容介绍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目录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经典传承,医学新篇:妇产科学(第8版) 在人类繁衍的伟大篇章中,妇产科学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守护着女性的健康,见证着新生命的诞生。历经数载的沉淀与革新,一本凝聚了无数智慧与经验的医学巨著——《妇产科学(第8版)》——隆重问世。它不仅是对医学前沿知识的系统梳理,更是对临床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旨在为一代又一代的妇产科医务工作者提供最权威、最全面、最实用的指导。 《妇产科学(第8版)》传承了前七版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并在继承的基础上,锐意进取,紧密追踪妇产医学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技术突破和临床指南。本书的编写团队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妇产科专家,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实践,将最新的科学发现与临床经验有机融合,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动态、与时俱进的妇产科学知识体系。 一、 宏观视野,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本书伊始,便以宏观的视角,系统地阐述了女性生殖生理、月经周期调控、妊娠生理、分娩生理等基本概念。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各个生理过程的复杂机制,为读者构建起坚实的理论基础。无论您是初涉妇产医学的学子,还是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都能从中获益匪浅,温故知新,加深对生命奥秘的理解。 在生殖生理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性腺的发育与功能、性激素的合成与作用、排卵机制等。对生殖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等常见内分泌紊乱的最新认识和治疗策略,提供了详实可靠的依据。 妊娠生理的章节,更是本书的亮点之一。从受精卵着床到胎盘的形成与功能,再到母体在妊娠期间发生的各种生理变化,本书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重点关注了妊娠期母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适应性改变,帮助读者全面掌握母体在孕育新生命过程中的精妙调控。同时,也对妊娠早期、中期、晚期的营养需求、体重管理、运动指导等提供了科学实用的建议。 分娩生理部分,则系统地介绍了产力、产道、胎儿等分娩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书深入解析了宫缩的发生机制、产程的各个阶段的特征、胎头下降和内旋转的过程,并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无痛分娩、助产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二、 疾病诊疗,覆盖广泛临床实践 《妇产科学(第8版)》在疾病诊疗方面,可谓面面俱到,覆盖了妇产科常见的以及疑难的各种疾病。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既遵循了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逻辑,又紧密结合了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1. 妇科疾病: 本书对妇科疾病的论述,按照生殖器官系统的不同,进行了系统性的划分。 生殖道感染: 详细阐述了外阴瘙痒、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常见生殖道感染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包括微生物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及治疗原则。特别强调了病原体分析、抗生素选择、抗生素耐药性监测以及预防复发的重要性。 子宫颈疾病: 聚焦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详细介绍了宫颈癌筛查(TCT、HPV检测)的最新指南和技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和处理,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LEEP刀手术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同时,也对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分期、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子宫疾病: 涵盖了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常见子宫良性疾病。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影像学诊断(超声、MRI)、药物治疗(如GnRH激动剂、孕激素)以及手术治疗(如子宫切除术、肌瘤剥除术、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对于子宫内膜癌,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分期、手术分型以及辅助治疗。 卵巢与输卵管疾病: 重点关注卵巢囊肿、卵巢肿瘤(良性与恶性)以及输卵管妊娠。对于卵巢囊肿,详细介绍了其超声鉴别诊断,并对需要手术干预的指征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于卵巢恶性肿瘤,本书系统阐述了其危险因素、早期筛查的挑战、诊断方法、手术治疗原则(包括肿瘤细胞减灭术)以及化疗方案。输卵管妊娠作为妇科急症,本书详细阐述了其诊断(血HCG、超声)、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以及术后随访。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的提高,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日益受到关注。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盆腔器官脱垂(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方法(包括盆底评估、尿动力学检查)以及保守治疗(盆底肌锻炼、阴道支持器)和手术治疗。 2. 产科学: 本书对产科学的论述,从孕前保健到产后康复,环环相扣,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孕前保健与优生: 强调了孕前咨询、遗传咨询、孕前健康检查的重要性,旨在预防出生缺陷,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产前诊断与监测: 详细介绍了各种产前诊断技术,包括超声检查、唐氏筛查、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羊膜穿刺术、绒毛活检术等,并对各种检测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结果判读和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胎儿生长发育监测、羊水量评估、胎动计数等常规产检项目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与合并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详细阐述了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包括药物选择、分娩时机)以及远期预后。 妊娠期糖尿病: 介绍了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诊断、饮食管理、药物治疗(胰岛素)以及对母婴的影响,强调了血糖控制的重要性。 胎盘与羊水异常: 涵盖了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植入、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等病症的诊断、临床表现、风险评估以及处理策略。 早产与过期妊娠: 详细介绍了早产的危险因素、预测与预防、诊断以及早产儿的监护和管理。对过期妊娠的定义、诊断、对母婴的风险以及处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 深入分析了IUGR的病因、诊断方法(包括超声评估、多普勒血流监测)、管理策略以及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分娩过程中的问题: 异常分娩: 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的难产,如骨盆狭窄、胎位异常(臀位、横位、额位)、巨大儿、多胎妊娠等,以及相应的助产技术和手术指征。 产后出血(PPH): 作为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本书对其危险因素、早期识别、预防措施(如子宫收缩药物的使用)、诊断方法、紧急处理(包括手法复苏、药物治疗、手术止血)以及术后管理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并强调了多学科协作和团队配合的重要性。 产褥感染: 介绍了产褥期感染的常见类型(如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 其他产科并发症: 还包括胎盘早剥、羊水栓塞、产科血栓栓塞性疾病等。 剖宫产: 详细介绍了剖宫产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护理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理情况下的剖宫产技术选择。 三、 前沿进展,展望未来发展 《妇产科学(第8版)》不仅关注经典理论和临床实践,更紧密跟踪学科前沿,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生殖医学与辅助生殖技术: 详细介绍了不孕不育的诊断与治疗,包括排卵障碍、输卵管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重点阐述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等辅助生殖技术的最新进展、伦理问题以及适用范围。 妇科肿瘤的精准治疗: 结合基因测序、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最新技术,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模式进行了更新。强调了分子分型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中的重要性。 微创手术技术: 详细介绍了腹腔镜、宫腔镜、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微创技术在妇科和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其优势、适应症、技术要点和并发症防治。 围产期保健与新生儿医学的协同: 强调了妇产科与新生儿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围产期保健在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发病率中的关键作用。 四、 教学辅助,赋能医学教育 《妇产科学(第8版)》在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上,充分考虑了教学的需要。图文并茂,案例丰富,理论阐述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书后附有精心设计的习题和参考答案,能够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临床思维能力。同时,本书也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提升诊疗水平。 结语 《妇产科学(第8版)》是一部集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医学巨著。它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的科学视角,为读者展现了妇产医学的壮丽画卷。无论您是正在求学的学子,还是在临床一线辛勤耕耘的医务工作者,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助您在守护女性健康、迎接新生命的光辉事业中,不断前行,再创辉煌。翻开这本书,您将开启一段探索生命奥秘、掌握医学精髓的精彩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说,《妇产科学(第8版)》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为我们这些在临床一线奋斗的医务人员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全面覆盖妇产科知识,又能及时反映最新医学动态的书籍,这本书可以说是完美契合了我的需求。它的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无论是对基础理论的阐述,还是对临床实践的指导,都做得相当到位。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一些新兴领域,比如母胎医学中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方面,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这让我看到了医学发展的趋势,也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另外,书中对于妇科肿瘤的治疗,特别是关于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和详细的介绍,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不仅仅要关注疾病的治愈,更要关注患者的整体福祉。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前瞻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它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满意的一本专业书籍,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妇产科工作的同行们。

评分

这本《妇产科学(第8版)》我真的是爱不释手!自从拿到这本书,我就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之前接触到的妇产科知识,感觉很多都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很多细节的处理和最新的治疗理念总是差点意思。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对许多复杂和疑难病例的深入剖析,以及对最新技术和疗法的介绍。比如,在不孕不育的诊疗方面,书里对各种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最新进展和适应症做了详细的阐述,还包括了对疑难病例的处理策略,这让我对这项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书中对女性生殖道肿瘤的分类、诊断和治疗的更新也相当及时,尤其是一些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描述得非常具体,让我看到了未来治疗的新方向。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对临床实践的有力指导。我个人觉得,对于想要在妇产科领域深耕的同行们来说,这本书绝对是提升专业水平、紧跟学术前沿的必备之选。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本《妇产科学(第8版)》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总觉得医学教材更新迭代很快,很容易出现信息滞后。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那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扑面而来!它给我的最大惊喜是,它在很多我原本认为已经“定型”的知识点上,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补充和更新。举个例子,在产科出血的处理章节,除了经典的教科书式方法,这本书还重点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以及最新的药物和器械在止血中的应用,这让我意识到,面对危急情况,不仅仅是医生个人的技术,团队的配合和资源的整合才是关键。再比如,在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方面,书里对一些常见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其诊断标准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更新,让我看到了医学的进步和对患者更人性化的关怀。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它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又不会显得过于晦涩难懂,很多地方的阐述都非常易于理解,这对于我这样需要不断巩固和学习的临床医生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帮助。

评分

这本书真的太及时了!我最近刚开始学习妇产科,之前的教材感觉有些陈旧,跟不上最新的临床进展。这本《妇产科学(第8版)》就像我及时收到的“救命稻草”,里面涵盖的知识点非常前沿,很多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更新,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详细的解读和临床应用。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高危妊娠的管理部分,内容非常详尽,从风险评估到具体的处理措施,都讲得非常透彻,让我对如何应对妊娠期并发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有代表性,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原则。排版也很清晰,重点突出,阅读起来非常流畅,不会感到枯燥。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规划。我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医学生,对于年轻的住院医生和需要更新知识的临床医生来说,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贵参考。

评分

刚拿到《妇产科学(第8版)》的时候,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之前读过的几本妇产科的书,要么内容过于理论化,脱离实际;要么过于碎片化,缺乏系统性。这本让我眼前一亮的地方在于,它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书中的许多章节,都配有精细的插图和流程图,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和手术步骤。特别是在妇科手术部分,作者们不仅介绍了传统的手术方式,还详细讲解了微创手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各种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原理和应用。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我所在的医院也在积极引进新的微创技术。此外,书中对各种妇科常见病的鉴别诊断也做得非常细致,列举了许多容易混淆的疾病,并提供了清晰的鉴别要点,这对于提高我的临床诊断能力非常有帮助。可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走向更深的学术殿堂,让我不再为临床实践中的疑难杂症而感到迷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