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套装包含以下2本图书: |
| 2018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辅导教材:综合知识 | 定价: | 50.00 |
| 2018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辅导教材:职业能力测验 | 定价: | 50.00 |
总定价:100.00元
章城乡发展与城镇化建设(2) 节城乡发展(2) 第二节城镇化建设(3) 第二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 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5) 第二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9) 第三章积级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12) 节农业概述(12) 第二节农业生产经营体制(14) 第三节如何建设现代农业(22) 第四章农村土地的管理与使用(28) 节集体土地所有权(28) 第二节集体土地使用权(29) 第三节宅基地使用权(31) 第四节土地承包经营权(32) 第五节土地征收中的补偿(35) 第五章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38) 节农村党的基层组织(38) 第二节村民自治(41) 第六章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政策(45) 节村务公开制度(45) 第二节民主管理制度(46) 第七章农业农村工作相关政策法规(50) 节《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划(2015—2030年)》(要点)(50) 第二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要点)(53) 第三节2017年一号文件(要点)(59)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60) 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66) 节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点)(66) 第二节“十三五”规划纲要(要点)(68) 第三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70)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74) 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74) 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76)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82)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85) 节商品与货币(85) 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86) 第四章思想(89) 节思想概述(89) 第二节思想的科学体系(91)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93) 节理论(93)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6) 第三节科学发展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97) 第六章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100) 节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100) 第二节党的队伍建设(102) 第三节党的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104) 第四节党的制度建设(106) 章公文基础知识(110) 节公文简介(110) 第二节公文行文规则(113) 第三节公文格式(115) 第二章公文处理(119) 节公文拟制(119) 第二节公文办理(119) 第三节公文管理(121) 第三章常用法定公文写作(123) 节决定通知(123) 第二节公告通告(124) 第三节报告请示(124) 第四节函意见(126) 第五节通报批复(127) 章高新技术(130) 节信息技术(130) 第二节新能源技术(131) 第三节生物工程技术(133) 第二章生活常识(134) 节物理常识(134) 第二节化学常识(136) 第三节生物常识(139) 第三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43) 节计算机概述(143) 第二节Word2010(146) 第三节Excel2010(148) 第四章人文历史常识(153) | 节中国传统文化(153) 第三节中国古代史(164) 第四节中国近代史(173) 章法理学(180) 节法的概述(180) 第二节法律关系(181) 第三节法的运行(183) 第二章宪法(186) 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186)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87) 第三节国家机构(189) 第三章民法(190) 节民法总则(190) 第二节合同法(199) 第三节婚姻法(200) 第四节继承法(201) 第四章刑法(204) 节刑法概述(204) 第二节犯罪(204) 第三节刑罚(208) 第五章行政法(213) 节行政法概述(213) 第二节行政行为(213) 第三节公务员法(217) 第六章经济法(220) 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20) 第二节反不正当竞争法(221) 第七章社会法(222) 节劳动法(222) 第二节劳动合同法(223) 第八章诉讼法(224) 节民事诉讼法(224)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227) 第三节行政诉讼法(231) 章市场经济(238) 节市场经济体制(238)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39) 第二章微观经济(244) 节市场体系(244) 第二节市场机制(245) 第三节市场结构(246) 第三章宏观经济(249) 节宏观调控(249) 第二节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251) 第三节货币政策(253) 第四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255) 第四章经济(257) 节开放经济(257) 第二节金融(258) 第三节世界经济组织(260) 章公共管理基础知识(264) 节公共管理概述(264) 第二节公共政策(265) 第三节公共决策(266) 第四节公共危机管理(266) 第二章行政管理基础知识(268) 节政府职能(268) 第二节行政组织(269) 第三节行政领导(270) 第四节行政执行(271) 第五节行政监督(273) 章写作的作答技巧与策略(276) 节应试写作准备(276) 第二节审题和立意(277) 第三节布局(290) 第四节选材(295) 第二章写作的常见误区(297) 节观点性(297) 第二节材料性(299) 第三节表达性(302) 第三章写作范文精讲(307) 范文1创意农业主题(307) 范文2农村教育主题(308) 范文3农业现代化主题(309) 范文4农村创业主题(311) 范文5保护生态环境(312) 范文6农村治理的德、礼、法主题(31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15) |
《中公版·2018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辅导教材:综合知识》是依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真题编写的教材,能够帮助考生优化知识体系。本书不仅涵盖了基础知识部分,还选取了社会热点知识,内容详尽,重点突出,文中设置了“典型例题”板块,对重要知识点结合例题详细讲解,以便考生把握。在知识呈现形式上,图表结合,便于考生更快速更直观地记住知识点,重点内容处设置下划线,便于考生识记。
《中公版·2018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辅导教材:综合知识》根据“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涉及到的知识范围,将本书体系分为八篇,分别是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政治知识、公文知识、科技人文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和写作题。每篇都对知识点进行了的梳理和归纳,使考生能从结构上把握“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的内容,做到成竹在胸。
章选词填空(2) 节词义辨析(2) 一、词语的理性义(2) 二、词语的色彩义(4) 第二节语法与语用(6)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6) 二、词语的习惯搭配(8) 第三节成语(10) 一、八大常见命题陷阱(10) 二、成语特殊题型之成语连用(13) 第四节虚词(14) 一、八大复句关系的类型(14) 二、八大复句关系的常用关联词(15) 三、区分易混复句关系(17) 第二章语句表达(19) 节病句辨析(19) 一、病句六大类型(19) 二、解题指津(22) 第二节语句连贯(25) 一、题型解读(25) 二、解题指津(25) 第三章阅读理解(30) 节主旨观点型题目(30) 一、题型解读(30) 二、解题指津(30) 第二节细节理解型题目(33) 一、题型解读(33) 二、解题指津(33) 第三节寓意理解型题目(37) 一、题型解读(37) 二、解题指津(37) 第四节词句理解型题目(38) 一、题型解读(38) 二、解题指津(39) 第五节推断下文型题目(41) 一、题型解读(41) 二、解题指津(41) 第六节标题提炼型题目(44) 一、题型解读(44) 二、解题指津(44) 第七节文章阅读(47) 一、考查词语(47) 二、考查句子(49) 三、考查语句连贯(49) 四、考查细节信息(51) 五、考查主旨观点(52) 六、考查文章标题(54) 章数量关系——数字推理(56) 节数列形式数字推理(56) 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56) 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58) 三、和数列及其变式(60) 四、积数列及其变式(62) 五、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63) 六、分式数列(66) 七、组合数列(68) 八、整数拆分数列(69) 九、创新数列(71) 第二节图形形式数字推理(73) 一、圆圈形式数字推理(73) 二、表格形式数字推理(74) 三、三角形式数字推理(75) 四、其他图形形式数字推理(76) 第三节数字推理实战技巧(77) 一、数项特征分析(77) 二、运算关系分析(79) 三、整体特征分析(80) 第二章数量关系——数学运算(82) 节数学运算基础知识(82) 一、数的整除特性(82) 二、大公约数与小公倍数(83) 三、奇偶性与质合性(85) 四、同余与剩余(86) 五、尾数法(87) 第二节数学运算题型分类精讲(88) 一、计算问题(88) 二、和差倍比问题(90) 三、行程问题(91) 四、工程问题(93) 五、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95) 六、几何问题(99) 七、利润问题(102) 八、容斥问题(104) 九、推理问题(105) 十、运筹问题(106) 十一、浓度问题(107) 十二、抽屉原理(107) 十三、牛吃草问题(108) 十四、鸡兔同笼问题(109) 十五、盈亏问题(109) 十六、日期问题(110) 十七、方阵问题(111) 十八、植树问题(112) 十九、年龄问题(112) 二十、时钟问题(113) 第三节数学运算常用解题方法(114) 一、代入排除法(114) 二、特殊值法(116) 三、方程法(117) 四、图解法(119) 五、十字交叉法(122) 章判断推理——图形推理(124) 节图形推理核心知识储备(124) 图形构成(124) 一、点线角面(124) 二、封闭开放(127) 三、图形部分(128) 四、图形种类(129) 五、元素位置(131) 几何性质(132) 一、对称性(132) 二、重心(133) 三、面积和体积(133) 图形转化(134) 一、移动、旋转、翻转(134) 二、图形叠加(135) 第二节图形推理题型分类精讲(136) 一、类比型图形推理(136) 二、顺推型图形推理(137) 三、九宫格图形推理(138) | 四、空间形式图形推理(140) 五、分组分类型图形推理(142) 六、其他形式图形推理(143) 第二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145) 节逻辑判断题型分类精讲(145) 必然性推理(145) 一、直言命题(145) 二、复言命题(151) 可能性推理(158) 一、削弱型题目(159) 二、加强型题目(162) 三、前提型题目(165) 四、解释型题目(167) 五、评价型题目(169) 六、结论型题目(172) 第二节逻辑判断实战技巧(173) 一、找突破口法(174) 二、假设法(176) 三、排除法(177) 四、排序法(177) 五、图表法(178) 六、计算法(179) 第三章判断推理——定义判断(180) 节定义判断核心知识储备(180) 一、定义的逻辑知识(180) 二、定义判断解题原则(181) 三、定义判断解题步骤(181) 四、定义判断题型分类(181) 第二节定义判断题型分类精讲(183) 一、单定义判断(183) 二、多定义判断(189) 第四章判断推理——类比推理(191) 节类比推理核心知识储备(191) 一、类比推理考查方式(191) 二、类比推理解题步骤(192) 三、类比推理解题技巧(192) 四、类比推理出题陷阱(194) 第二节类比推理题型分类精讲(195) 一、概念间关系(196) 二、近反义关系(197) 三、描述关系(198) 四、条件关系(199) 五、语法关系(199) 第五章判断推理——事件排序(201) 节事件排序解题基础(201) 一、事件排序基础知识(201) 二、事件排序解题步骤(201) 第二节事件排序解题全攻略(201) 一、直接排序法(201) 二、代入排序法(202) 三、排除法排序(202) 四、首尾排序法(203) 第三节事件排序实战技巧(203) 一、综合运用解题方法(203) 二、合理运用背景知识(204) 三、比较选项得出答案(204) 章资料分析概念(206) 一、百分数与百分点(206) 二、增长量(207) 三、增长率(209) 四、比重(211) 五、倍数和翻番(213) 六、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13) 七、进出口额(214) 八、指数(215) 第二章资料分析计算技巧(216) 一、尾数法(216) 二、首数法(216) 三、有效数字法(217) 四、特征数字法(218) 五、范围限定法(218) 六、乘除法转化法(219) 七、同位比较法(220) 八、运算拆分法(221) 九、常见算式处理技巧(221) 第三章资料分析题型分类精讲(227) 一、计算题(227) 二、排序题(228) 三、计数题(229) 四、趋势判断题(230) 五、综合判断题(231) 六、假设条件题(232) 章国情地理(234) 一、国情概况(234) 二、自然地理(236) 第二章政治(23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39)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40) 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41) 第三章经济(243)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43) 二、微观经济(245) 三、宏观经济(245) 第四章法律(247) 一、法理学(247) 二、宪法(248) 三、民法与民事诉讼法(249) 四、刑法与刑事诉讼法(251) 五、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53) 第五章人文与历史(256) 一、文化常识(256) 二、历史常识(259) 第六章生活常识(265) 一、物理常识(265) 二、化学常识(266) 三、生物常识(267) 第七章行政管理(270) 一、政府职能(270) 二、行政组织(270) 三、行政执行(270) 四、行政监督(271) 第八章农业农村(272)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272)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范围(272) 三、宅基地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272)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272) 五、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273) 六、十三五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措施(273)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74) |
《中公版·2018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辅导教材 职业能力测验》严格依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真题编写,凸显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特点,深度把握命题趋势,优化知识体系。本教材内容详尽,重点突出,文中设置了“典型例题”板块,对重要知识点结合例题详细讲解,以便考生把握。在知识呈现形式上,图表结合,便于考生更快速更直观的记住知识点。
精心编写,科学指导
本书编写人员长期从事“三支一扶”考试试题的研究工作,并有多年的试题实战经验,深谙考情,经验丰富,能够帮助考生把握考试的命题规律,是全书与针对性和指导性。
浓缩考点,深入浅出
本书在全面讲解考试内容的基础上,从基本、重要的考点入手,深入浅出的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要点,帮助考生透彻理解知识点。
凸显考点,形式多样
我们在部分重要知识点或难点上配备表格、图形、列表等多种形式,以便考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各学科板块的重点知识和高频考点。对难以理解的问题搭配例题,帮助理解认识,巩固记忆,使考生枯燥的复习过程变得相对简单。
《中公版·2018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辅导教材 职业能力测验》共五篇,涵盖“三支一扶”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细致讲解了核心考点和实战解题方法。立足教学研发,传授实战技巧,帮助考生破解“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中行测难题,详尽的知识体系可以帮助考生正确把握作答方法,更有效率地进行备考。
这本《中公教育2018年三支一扶考试用书教材 综合知识职业能力测验》的套装,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心情挺复杂的。首先,从包装和印刷质量来看,中公一贯的水准还是有保障的,纸张摸起来不算太差,油墨看起来也挺清晰,翻阅起来不至于费眼睛。我当时报了辽宁地区的考试,所以对这套教材里针对性强的内容尤其关注。然而,实际翻阅后,我发现它在对一些核心考点的深度挖掘上,似乎有些“点到为止”的感觉。比如,在行政能力测试的判断推理部分,对于图形推理和类比推理,例题的难度设置偏向于基础和中等水平,对于那些期待能找到一些“压轴题”或者“变态难题”来提前磨练心性的考生来说,可能略显温和。我更希望教材能提供更细致的解题思路拆解,而不是仅仅罗列出答案和简单的步骤说明。比如,某种特定的逻辑谬误,教材可能只给出了定义和一两个例子,但对于它在不同语境下的千变万化的体现,挖掘得不够深入。我花了大量时间去对照往年的真题,发现教材的覆盖面是广的,但要达到“精通”的级别,光靠这套书,恐怕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的外部补充材料来加固和深化理解。整体感觉,它更像是一份非常扎实的“入门向导”或者“考纲对照表”,而不是一本能让你一步登天的“武功秘籍”。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三支一扶考试,这套书能帮你迅速建立起对考试的整体框架认知,但想冲刺高分,还需要你自己去补足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默会知识和高阶技巧。
评分坦白讲,这套教材对于“综合知识”部分的编排,让我这个历史和时事比较关注的考生感到略微失望。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将时政热点与基础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的深度分析,毕竟三支一扶考试的特点之一就是侧重基层实践和国情理解。但翻开涉及时事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那几章,内容更新似乎停在了2017年底或者2018年初的节点,对于一些最新的政策文件和国家战略部署的解读,显得有些滞后。我记得当时最关注的几个热点,教材里只是简单提了一句,没有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政策逻辑。尤其是对地方政策(比如辽宁或江西当年的重点发展方向)的侧重度,感觉区分度不高,很多内容似乎是全国通用模板的简单填充。而且,对于那些需要记忆的专业名词和法律条文,书中的排版虽然清晰,但缺乏有效的记忆辅助工具,比如思维导图、口诀或者对比表格。我不得不自己动手,将不同法律条文的关键区别和联系制作成卡片,这无疑增加了我的备考负担。我总觉得,一套好的教材应该能预判考生的记忆难点,并提供解决策略,而不是仅仅把知识点堆砌在那里,等着读者自己去“消化吸收”。这种“知识搬运工”式的编撰手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考试中,确实让人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评分职业能力测验中的数量关系部分,是许多考生的噩梦,我也不例外。我购买这套教材,就是希望能找到一套系统且高效的解题方法论。中公的这套书在数量关系上,确实覆盖了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以及概率问题等所有常见题型。它提供了大量的公式推导和基础例题。然而,问题出在“实战化”的转化上。教材中的例题大多是标准化的、流程清晰的“教科书式”题目,解题步骤往往是线性的、可预测的。但真实考试中,题目常常会故意设置一些干扰项,或者采用一些非常规的表达方式来混淆视听。我尝试用教材里教的几种基础方法去套用我找到的历年真题,发现效率并不高。特别是涉及到不定方程和工程问题的优化组合时,书中的讲解显得过于简略,缺乏对“反向思维”或“特殊值代入法”等高级技巧的充分阐述和实战演练。如果能增加更多的“秒杀技巧”或“陷阱分析”,让考生明白什么时候应该放弃常规公式,转而采用更快捷的策略,这本书的价值会大大提升。现在看来,它更像是帮你建立起数量关系的“语法框架”,但缺乏“修辞手法”和“临场发挥”的训练。
评分最后,谈谈这套教材的配套服务和整体设计上的观感。作为2018年的产品,现在回看,它的“时效性”确实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尽管教材本身的内容是基础知识的积累,但辅材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其对最新考试动态的捕捉上。我注意到,教材中引用的很多例题数据和背景材料,都带有明显的“旧时代”印记,这在无形中会给考生带来一种心理上的不适感,总觉得在用“老地图”找“新方向”。虽然我明白教育出版的周期性限制,但这对于志在必得的考生来说,是需要警惕的。此外,教材的自检测试环节,如果能更智能一些,比如提供一个在线答题和智能分析的接口(虽然2018年的技术条件可能有限),让读者能够即时知道自己在哪个模块上薄弱,并自动推荐复习的章节,那体验会是颠覆性的。现在,我们只能依赖传统的“翻书对答案”模式,自我纠错的效率比较低。总的来说,这套书更像是那个时代对三支一扶考试的一次全面“扫描”,它把所有已知的“山头”都标记出来了,但攀登的路径和最新出现的“险峰”,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和补充。
评分语言表达能力部分的评价,我要从逻辑严密性和语感培养两个角度来谈。这套教材对病句辨析和语病识别的讲解,逻辑性很强,它清晰地罗列了常见的主谓搭配不当、修饰语位置不当、逻辑混乱等几大类错误,并配有大量的辨析题。这部分内容,我个人认为做得比较到位,通过大量的对比练习,确实能帮助我快速定位句子中的问题所在。但是,在公文写作和片段阅读的提升上,教材的处理就显得比较保守了。片段阅读部分,多是基于2018年左右的社科类文章,文章的主旨提取和深层含义理解,依赖的还是考生自身的阅读积累和思辨能力,教材提供的“技巧”更多停留在识别“中心句”和“转折词”的层面,缺乏对复杂论证结构(如递进、并列、对比论证)的深入拆解。对于公文写作这一块,由于各地考试侧重点不同(比如海南和河北的要求可能就存在差异),教材提供的范文和模板显得有些“大而全”,缺乏针对特定地区风格的细微调整和指导,使得我在练习时,总觉得自己的文字缺乏那种“地方特色”或者说“应试的精准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