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结构高分笔记之习题精析扩展(第4版) | ||
| 定价 | 24.00 |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4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率辉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11595182 | |
| 重量 | ||
《数据结构高分笔记》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考生广泛好评,但仍有不足之处,即习题量偏少,因此特精选考纲范围内的相关知识点的习题,
并配上详尽深入的讲解,汇编成本书。本书配有微信公众号(公众号id:shuaihui_ds),读者可以通过公众号反馈使用信息,
同时作者还会发布实时更新的内容,并通过及时勘误等服务,来提升本书的质量。自今年起,本书将开设疑难题目讲解专栏(连载更新形式),
以期打造一套完备的考研辅导方案。
前言
第壹章 算法复杂度相关问题专练 1
算法复杂度综合题目专练 3
算法复杂度综合题目专练答案 5
第2章 线性表 9
基础题部分 9
拔高题部分 11
基础题部分参考答案 13
拔高题部分参考答案 20
第3章 栈、队列和多维数组 29
基础题部分 29
拔高题部分 31
基础题部分参考答案 34
拔高题部分参考答案 40
第4章 串、数组、稀疏矩阵和广义表综合题目专练 45
串、数组、稀疏矩阵和广义表综合题目专练答案 48
第5章 树与二叉树 63
基础题部分 63
拔高题部分 64
基础题部分参考答案 68
拔高题部分参考答案 70
第6章 图 84
基础题部分 84
拔高题部分 86
基础题部分参考答案 89
拔高题部分参考答案 94
第7章 排序 105
基础题部分 105
拔高题部分 106
基础题部分参考答案 108
拔高题部分参考答案 113
第8章 查 找 121
基础题部分 121
拔高题部分 123
基础题部分参考答案 126
拔高题部分参考答案 130
参考文献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章节末尾提供的“高分拓展与陷阱警示”部分。这部分内容明显是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和对历年考点命题趋势的深刻洞察提炼出来的,远超出了基础知识点的范畴。它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简单总结,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牛在耳边给你点拨迷津。里面详细列举了容易混淆的概念对比,比如“引用传递”和“值传递”在特定场景下的微妙区别,以及那些在面试或考试中经常被用来考察深层理解的“边界条件”和“特殊情况处理”。这些内容的加入,使得这本书的价值从“一本合格的教材”瞬间跃升为“一份冲刺高分的利器”。它帮助我从仅仅停留在“会用”的层面,真正迈向了对知识点“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的层次,对于想冲击名校高分的考生来说,这部分内容的含金量极高。
评分这本书内容组织上的逻辑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它没有采取那种流水账式的堆砌知识点,而是非常清晰地将不同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模块进行了划分,并且每一章节的起始部分都会有一个简明扼要的知识体系导图,让你在深入细节之前就能对本章的脉络有个宏观的把握。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在讲解每一个核心概念的时候,都会先给出背景和动机,让你明白“为什么要学这个”,而不是生硬地抛出定义和公式。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面对复杂理论时的畏难情绪。我发现,即便是那些平时我觉得比较抽象的算法,比如图的遍历或者动态规划,通过作者精心的铺垫和类比,也能迅速抓住其核心思想,这比那种只罗列公式的教材效率高太多了。
评分作为一本号称“习题精析”的书,它的练习题部分绝对是物有所值。我对比了自己之前零散收集的历年真题和一些模拟题,这本书收录的题目覆盖面极广,而且区分度非常高,从基础概念检验到复杂算法设计,难度梯度设置得十分科学合理。最关键的是“精析”二字,它不像有些参考书只是给出最终答案,而是对每一个解题步骤都进行了详尽的剖析,甚至会探讨不同的解题思路及其优劣。比如面对一个特定的排序问题,它会对比冒泡、快速、归并等几种方法的时空复杂度分析,这对于理解算法的本质,以及在实战中做出最优选择至关重要。这种深度解析,比自己闷头苦算要有效率百倍,它真正教会的不是“怎么做这道题”,而是“如何构建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简洁,配色也比较沉稳,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那种认真学习的资料。翻开内页,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字里行间都没有出现模糊不清或者套色不准的情况,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太累。尤其是那些代码示例和图示部分,排版布局非常合理,既能保证信息量的集中,又不会让人觉得拥挤。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反复对照学习的考研党来说,这种细节上的用心真的太重要了,毕竟每天都要和这些书打交道十几个小时。我之前买过一些其他出版社的参考书,经常会遇到开本过小或者字体过密的问题,导致做笔记的时候非常不方便,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挺到位,留白恰到好处,非常适合在上面进行批注和标记重点。整体来看,这本书的物理形态体现了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接下来的高强度学习打下了个好基础。
评分我个人对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清晰度给予高度评价,这在计算机考研资料中往往是一个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点。很多抽象的数据结构,比如树的结构、链表的指针操作,如果仅靠文字描述,真的很难在脑海中建立准确的模型。然而,这本书中的插图,尤其是那些流程图和数据结构可视化示例,线条干净利落,标记清晰,几乎不需要二次想象就能理解其内部运作原理。举个例子,在解释堆排序时,书中对大顶堆的构建过程绘制了多步转换图,每一步的变化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对我这种偏向视觉学习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清晰的图示能有效减少阅读疲劳,并将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构思的动态过程,瞬间转化为静态的、可供分析的画面,学习效率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