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澤直人+設計的生態學:新設計教科書【套裝2冊】

深澤直人+設計的生態學:新設計教科書【套裝2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設計
  • 工業設計
  • 深澤直人
  • 生態學
  • 教科書
  • 書籍
  • 無印良品
  • 用戶體驗
  • 設計思維
  • 産品設計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沐雨經霜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浙江人民齣版社
ISBN:9787549565108
商品編碼:25199886000
齣版時間:2016-01-01

具體描述

>
     主編

錘子科技CEO羅永浩傾情,也是錘子科技與湛廬文化聯閤推齣的工業設計書係的di一本,他認為:“zui牛的設計師有四位——深澤直人 (無印良品設計顧問)、喬布斯 (蘋果的靈魂人物)、喬納森·艾維 (蘋果首席設計師)和迪特·拉姆斯 (博朗設計大師),但我zui崇拜的人是——深澤直人。”

這是一本能夠激發設計熱情的書。作者以産品設計為綫索,以故事開篇, 娓娓道來,闡述引發設計靈感的點;圖文並茂、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作品集本身就是一個具有珍藏價值、高、極具調性的工藝品。給設計師以及設計愛好者以啓發。

Ziba的工業設計師瑪瑞爾·米德萊頓曾經說過:“他相當激情地將工業設計和互動設計融閤得天衣無縫,想法既簡單又神奇,而他的關注點在於創造的事物與周圍的環境相和諧。”

德國知名的工業設計師康士坦丁·葛切奇評價:“有著能將復雜變成簡單,醜陋變成漂亮,陳舊變成嶄新的魔力,他可以吻一隻青蛙而讓她變成公主。”

他是極簡主義、返璞歸真、物的八分目的倡導者,簡單和便捷生活的。


      內容簡介
深澤直人自編輯,國內首部深澤直人作品集。深澤直人本人自整理從未發錶過的設計手稿,di一次麵嚮中國設計師與設計愛好者介紹其作品、靈感來源、設計過程;書中還囊括瞭設計領域核心人物的文章,這些設計大師分彆是當代雕塑傢安東尼﹒格姆雷(AntonyGormley),當今具影響力的英國工業設計師之一賈斯珀﹒莫裏森(JasperMorrison),創新&設計公司IDEO首席執行官蒂姆﹒布朗(TimBrown),英國知名産品設計師、工業設計教授以及IDEO聯閤創始人比爾﹒莫格裏奇(BillMoggridge),以及日本心理學傢佐佐木正人(MasatoSasaki)。
di一本全麵介紹深澤直人淡泊、細膩、極簡、追求細節、善於觀察生活、崇尚美好與和諧的性格特質;為國內設計師提供瞭di一手設計哲學資料,其作品靈感來源從哲學、禪意的角度齣發,以日常的所見所聞、生活點滴為核心,通過分析物與人的關係、提供人類生活便捷的角度開展並完成産品設計,終告訴人們“物的八分目”、“飯吃八分飽”的生活理念;

這是一本顛覆設計理念的書。“設計”具有一種特性,隻有通過實際經驗纔能理解,本書將為大傢導覽如何把設計行為注入身體,從本質上掌握“設計”的行為,從而融會貫通設計各領域的思考,希望能對設計有直接幫助。本書創作過程的特色,便是將設計思考的樣貌結構化,呈現在讀者麵前。

日本知名的設計師深澤直人、建築師後藤武、生態心理學學者佐佐木正人,共同分享在“affordance” 的觀點下捕捉到的“設計”本質。除瞭設計原理,本書也分析眾多經典的設計實踐與創作案例,並援引美術、建築、設計的代錶作品,詳盡講解如何構思、判斷與進行設計工作的步驟。書末特彆收錄延伸閱讀書目、精髓設計理念及各領域大師年錶與關係圖。

我覺得做設計不需要某個不動的軸心,而是搖搖晃晃地讓不定的思考浮遊,得到俯瞰世界的立足點, 以中庸之道進行適度的、緩和的設計。中庸之道纔具有普遍性,容許矛盾存在,所有的界綫都是柔軟的。

——深澤直人︱工業設計師

本書可說是創造瞭唯有這裏纔可能遇見的、意想不到的有機組織,希望讀者能品嘗到工業設計、建築、知覺、行為的心理學的復閤味道,這可是哪傢餐廳菜單上都沒有的新品料理。

——佐佐木正人︱生態心理學學者

希望本書能作為讀者各隨所需的參考書,而非隻是單純的信息,並藉著閱讀所得到的經驗刻印在身體裏,成為重新探究感覺的邏輯之契機。

——後藤武︱建築師



     作者簡介
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世界工業設計大師,創意&設計公司IDEO的早期設計師;無印良品靈魂人物,現任多摩美術大學統閤設計學係創辦人兼主任教授,也是三宅一生基金會創建的21_21DESIGN SIGHT總監;
傢用電器和日用雜物設計品牌“±0”(極簡、Less is more經典詮釋)創始人;
在他三十多年的設計生涯中,其作品贏得瞭認可,獲得五十多項大奬,美國IDEA金奬、德國IF金奬、“紅點”設計奬、英國D&AD;金奬、日本Good Design設計奬等。
曾為多傢知名公司做過産品設計,如Apple、EPSON、NIKE、SHARP、HITACHI、TOSHIBA等;

後藤武

建築師、建築史傢。後藤武建築設計事務所主持。1965年生。東京大學研究生院工學係研究科建築學專攻博士課程單位取得退學。曾任職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負責馬頭町廣重美術館等項目)、慶應義塾大學環境信息學係專任講師、中部大學高等學術研究所副教授,現任法政大學等兼職講師。建築作品有“天空洞窟”(神奈川建築競賽奬)、“交叉點”等。著有《阿道夫·路斯“穆勒住宅”》《細部的建築思考》《範斯沃斯住宅/ 密斯·凡德羅》;閤著有《設計語言》《“計算”科學》《漫步錶參道認識現代建築》等書。

佐佐木正人

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育學研究科教授。1952年生,築波大學研究生院身心障礙學專攻畢業。曾任東京大學研究生院信息學環教授等。主要著作、編著有《affordance——新認知的理論》《不結束的知覺——affordance的招待》《配置的法則——藝術與affordance》等。

深澤直人

工業設計師,Naoto Fukasawa Design 代錶。1956年生,多摩美術大學畢業。參與意大利、法國、德國、瑞士以及北歐和亞洲多個國傢等國內外大型廠傢的眾多設計。在從事應用高新技術的電子機械産品和戰略設計的同時,緻力於傢具和空間設計、重新認識日常生活品價值的活動等,其涉獵設計的領域廣泛多元。20 1020 13 年任“Good Design Award”(優良設計奬)評審委員長。日本民藝館第五代館長。20 07 年獲英國藝術協會(The R oyal S ociet y o f A r ts)授予“榮譽工業設計師”(Honorable Royal Designer for Industr y)的稱號。齣版有著作《設計的輪廓》、作品集《深澤直人》等。

譯者簡介

黃友玫,1974 年生,畢業於日本愛知縣立藝術大學,主修設計,作品曾獲選為愛知縣長久手町文化之傢舞颱布幔。興趣廣泛,熱愛攝影、服裝及飾品設計、創作手工雜貨等。現為專職翻譯,譯有藝術大師世紀畫廊叢書、《形的解謎》等藝術設計相關書籍。




     插圖
     
         精彩文摘
    6 Without Thought 無意識設計 深澤直人
    16 不的 打印機
    18 包含瞭操作的外觀 CD播放器
    22 抹除實體的存在 瓷片燈
    24 所有麵都朝嚮用戶 收據打印機
    26 消除邊框 LED手錶
    28 桌子般大小的“天空” 個性化天空
    31 在場的設計 靈魂留在瞭背後的椅子
    32 不平衡:生命的跡象 動能自動續電
    34 行為中的不連續 電飯煲
    36 Noticing the Unnoticeable 察覺到不可察覺的 賈斯珀·莫裏森
    40 意識的中心 茶包+指環
    42 為事物匹配不同的行為 木偶
    43 被忽略的顔色 茶包+染色的茶
    44 觸摸起來感覺很好的外形 INFOBAR
    48 舒適的形式 ISHICORO
    50 機器的容貌 烘乾洗衣機,真空吸塵器
    54 似乎有一個連接,但其實並沒有 EKI
    56 不像它的設計 按摩椅
    58 呈現現象 空氣淨化器
    60 我們不能先抹除外形嗎? 碎紙機
    62 Affordance and Design 可供性與設計 佐佐木正人
    66 運動中的信息 緊急齣口燈
    68 感覺的記憶 W11K
    70 似乎已經存在但其實並沒有的東西 ±0
    72 隨著發展而失去的東西 8寸LCD電視
    74 不用銀色的金屬漆 22V LCD電視
    76 人們所喜愛的無意義的形狀 加濕器
    78 切換人們模式的開關 帶有圓盤的燈
    8 0 夾在物品之間的燈 A4燈
    8 2 快樂的形狀 烤麵包機
    8 4 融入環境 咖啡機
    8 6 無繩話筒 傢用&辦公電話
    8 8 2.5R 便攜CD/MD播放器
    9 0 灰色 DVD/MD立體聲組閤
    9 4 共同的懷舊 鞋底包
    9 6 每個人都知道卻不在意的事是有價值的 網篷布手提袋
    9 8 正常的形狀 CD收音機
    100 溫暖的外形 加熱器
    102 莊重的 無繩電話
    104 中立的立場 熱水飲水機
    106 想象的形狀 香水瓶
    108 和力 床和椅子
    110 激活記憶 多啦A夢緊急齣口燈
    112 喚醒五感 觸覺
    113 果汁皮膚 果汁皮膚
    116 Thinking About Naoto Fukasawa 關於深澤直人 安東尼·格姆雷
    124 正是你所尋找的 Bincan
    126 那邊的某個地方…… 碗燈
    128 中庸特質 颱燈
    130 溝通不用語言,而用設計 B&B; 意大利
    無意中使用到的東西 X書架
    134 設計齣意料之外的 B&B;配飾
    像花束一樣的花瓶 花瓶
    136 蹦齣來的應用 容器外麵
    138 既是外部也是內部 容器裏麵
    140 不錯的雜亂 筆筒
    142 失準的鏡頭 鎮紙
    144 徒勞的功能 燭颱
    146 微妙的張力 沙發
    148 一片塑料 燈
    150 張力 電腦包
    152 一個可以坐著的地方 沙發
    154 工藝品般的工業化産品 MUKU傢具
    158 常規 DEJA-VU凳子,椅子和桌子
    162 在我們想象中的像椅子的椅子 木質椅子和桌子
    166 The Meiji Shrine 明治神宮 比爾·莫格裏奇
    168 顯而易見的想法 Twelve,Twelve 365 手錶


    《深澤直人+設計的生態學:新設計教科書【套裝2冊】》圖書簡介 這是一套以“設計的生態學”為核心理念,深入探討設計與自然、社會、文化之間相互關係的兩捲本設計教科書。通過剖析世界頂尖設計師深澤直人的設計實踐,本書不僅為學習者提供瞭理解當代設計思維的全新視角,更指引瞭一條通往更具責任感、更可持續的設計之路。 第一捲:深澤直人的設計哲學與實踐 本捲聚焦於國際知名設計師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的獨特設計理念與標誌性作品。深澤直人以其“超正常”(Super Normal)的設計哲學聞名,他擅長在日常物品中發掘隱藏的深刻意義,創造齣既簡單樸實又極富人文關懷的設計。本書將係統梳理深澤直人的設計曆程,從他早期的産品設計,到傢電、傢具、公共空間乃至交通工具的設計,展現其如何通過對材料、形態、用戶體驗的精妙把握,達到一種“不顯眼卻無所不在”的設計境界。 核心內容包括: “超正常”的定義與實踐: 深入解讀“超正常”的核心內涵,即設計迴歸其最本真的功能與意義,去除不必要的裝飾,以最自然、最直觀的方式與使用者互動。本書將通過大量經典案例,如MUJI的傢居用品、±0的電器産品、HIROMI YOSHI DA的文具係列等,具體闡釋“超正常”如何在實踐中得以體現。 對日常的敏銳洞察: 剖析深澤直人如何從日常生活的細微之處汲取靈感,觀察人們的行為習慣,理解潛在的需求,從而創造齣直觀、易用且令人愉悅的設計。書中將分享他如何通過“在無意識中産生的行為”來反思設計,以及如何通過“形態的本質”來喚醒産品的情感力量。 材質的對話: 探討深澤直人對材質的獨特理解與運用。他不僅關注材質的物理屬性,更注重材質所承載的文化意涵與情感聯結。從溫暖的木材到冰涼的金屬,再到創新的環保材料,本書將展現材質如何在深澤直人的手中獲得新的生命力。 設計的謙遜與關懷: 強調深澤直人設計中蘊含的對使用者、對環境的深切關懷。他的設計並非為瞭炫技或追求潮流,而是以一種謙遜的態度,默默地服務於人,提升生活品質,並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負擔。 第二捲:設計的生態學——麵嚮可持續未來的設計思考 本捲將“設計的生態學”作為一個獨立的理論框架進行構建和探討,並將深澤直人的設計理念融入其中,探討如何在當代設計領域實踐更具生態意識、更負責任的設計。本書不僅限於形式上的創新,更著眼於設計所帶來的長遠影響,強調設計應迴歸其解決問題、服務社會、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本質。 核心內容包括: “設計的生態學”理論框架: 闡釋“設計的生態學”的核心概念,即理解設計作為一個係統,其影響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自然環境、社會結構、文化變遷等構成復雜的生態係統。本書將從係統思維的角度,分析設計活動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汙染、社會公平等問題。 可持續設計的原則與方法: 詳細介紹在設計實踐中應用可持續原則的方法,包括但不限於:生命周期評估、循環經濟設計、綠色材料選擇、能源效率優化、社會包容性設計等。本書將結閤理論講解與案例分析,為讀者提供可操作的設計策略。 深澤直人設計中的生態智慧: 將深澤直人的“超正常”設計理念與“設計的生態學”相結閤。例如,他如何通過簡化設計來減少材料使用和生産環節;他如何選擇能夠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材質;他的設計如何鼓勵使用者以更節約、更具意識的方式使用産品。本書將深入挖掘深澤直人設計背後隱藏的生態智慧。 未來的設計方嚮: 展望未來設計的發展趨勢,強調設計在應對氣候變化、資源枯竭、社會不平等以及技術快速發展等全球性挑戰中的關鍵作用。本書將鼓勵學習者跳齣傳統的設計思維,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刻的責任感去構思和創造。 跨學科的對話: 鼓勵設計與科學、技術、哲學、藝術、社會學等其他學科進行跨界對話,以期獲得更全麵、更深刻的設計洞察。書中將探討如何通過跨學科的協作,創造齣真正具有正麵影響力的設計。 套裝特色: 深度融閤: 將國際頂尖設計師的實踐經驗與前沿的設計理論緊密結閤,既有具象的案例分析,又有抽象的理論闡釋,形成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 係統性強: 以兩捲本的形式,係統性地構建瞭“設計的生態學”的理論框架,並以深澤直人的設計實踐作為支撐,為讀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學習體係。 前瞻性高: 緊扣時代脈搏,聚焦可持續發展這一重要議題,為未來設計的發展方嚮指明道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設計師。 內容豐富: 包含大量的案例分析、設計方法論、理論探討,以及對未來設計趨勢的展望,能夠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學習需求。 這套《深澤直人+設計的生態學:新設計教科書【套裝2冊】》不僅是一本學習設計的教科書,更是一次關於設計價值與責任的深刻反思。它將引導讀者重新審視設計在生活、社會與環境中的角色,激發創造力,培養具有前瞻性和責任感的下一代設計師。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第二冊,更多地聚焦於“新設計教科書”這個定位,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書籍,更像是一本實踐指南。書中提供瞭很多啓發性的思考框架和方法論,幫助讀者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去發現設計中的可能性。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用戶體驗研究”的部分,它強調瞭深入瞭解用戶需求的重要性,並提供瞭一些實用的研究方法,比如用戶訪談、場景模擬等等。這讓我意識到,好的設計不是憑空想象齣來的,而是建立在對用戶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的。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位經驗豐富的設計大師進行深度對話。作者的語言通俗易懂,卻又不失深度,他能夠將復雜的概念化繁為簡,用清晰的邏輯和生動的例子來闡述。我特彆喜歡他對“形式追隨功能”這一設計原則的重新解讀,他並沒有全盤否定這一理念,而是指齣瞭其局限性,並強調瞭情感、文化等因素在現代設計中的重要性。這讓我覺得,設計並非是一個僵化的學科,而是充滿生命力和不斷演變的。

    評分

    這本書讓我對“材料”的認知也發生瞭顛覆性的改變。我過去總以為材料的選擇隻是為瞭美觀或者成本,但這本書讓我看到,材料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和“可能性”。作者詳細介紹瞭各種天然材料和閤成材料的特性,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産品的最終形態和用戶體驗。我開始關注到身邊物品的材質,並思考它們是如何被選擇和應用的,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轉變。

    評分

    深澤直人的設計理念,通過這本書得到瞭很好的詮釋。我一直對日本設計界的簡約、內斂、注重細節的風格有所耳聞,但這本書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瞭其背後的哲學。那種“少即是多”的智慧,以及對“無印”狀態的追求,在書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讓我對生活中的物品有瞭新的審視角度。

    評分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次非常愉悅且富有啓發性的閱讀體驗。它讓我從一個旁觀者變成瞭一個積極的思考者,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與周圍物品的關係。無論是對設計專業人士,還是對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普通讀者,這本書都能夠提供豐富的養分和深刻的啓迪。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同樣齣色,紙張的觸感,印刷的質感,都透露著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這種對於“物”本身的尊重,也恰恰呼應瞭書中傳達的設計理念。它讓我覺得,這本書本身就是一件精心設計的作品,從內到外都傳遞著作者的用心。

    評分

    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直觀設計”的論述,這部分內容讓我對深澤直人的設計理念有瞭更深入的理解。他提倡的設計,是那種無需多餘解釋,使用者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其功能和意圖的設計。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些我曾經用過但從未留意過其精妙之處的産品,現在迴想起來,它們確實擁有這種“無需言說”的魅力。書中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分析瞭許多深澤直人的經典作品,比如MUJI的産品,以及他為各大品牌設計的各種生活用品,這些案例都直觀地展示瞭“直觀設計”的強大力量,它不僅提升瞭用戶體驗,更讓設計本身變得更加人性化和貼心。

    評分

    “新設計教科書”的標題並非虛言,這本書確實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學習設計的方式。它不僅僅是教授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設計思維,一種對世界保持好奇心和觀察力的能力。書中鼓勵讀者去探索、去實驗、去質疑,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現有的規則。這對於任何想要在設計領域有所建樹的人來說,都具有極大的啓發意義。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簡潔的留白,加上深澤直人標誌性的極簡風格字體,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內在的沉靜與力量。我一直對“設計”這個詞有著模糊的理解,總覺得它停留在美學層麵,卻忽略瞭其背後更深層的思考與哲學。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的開篇深深吸引,他並沒有上來就講枯燥的設計理論,而是用一種非常具象化的方式,將我們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物品,比如一把椅子、一個門把手,甚至是桌上的一個水杯,拆解開來,剖析其設計的“生命力”和“呼吸感”。我纔意識到,原來好的設計並非隻是好看,更是與使用者之間一種無聲的交流,一種對需求的精準捕捉,一種對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甚至是對環境的尊重。

    評分

    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對“生態學”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高中課本裏關於動植物關係的刻闆印象,而是將生態學的原理巧妙地融入瞭設計的語境中。作者用大量生動的案例,比如如何利用自然材料減少對環境的負擔,如何設計可循環使用的産品,以及如何通過設計來改善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些都讓我大開眼界。我之前一直以為可持續設計就是使用環保材料,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它是一個更為宏大的體係,涉及到設計的全生命周期,從原材料的獲取、生産、使用、迴收,再到最終的消亡,每一個環節都應該被納入生態的考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