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宝葫芦健康生活书系

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宝葫芦健康生活书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养老
  • 养生
  • 健康
  • 长寿
  • 传统文化
  • 老龄化
  • 家庭健康
  • 饮食养生
  • 生活方式
  • 宝葫芦书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与子偕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81786
商品编码:25228100546
丛书名: 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宝葫芦健康生活书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2-01-01

具体描述

 

 

主编推荐


安享幸福晚年的生活百科
    饮食起居均有健康学问,生活点滴皆有长寿法则
    老人常遇到的健康问题,儿女常惦记的健康细节

    老年人看此书,知道如何养老。
    年轻人看此书,知道如何照顾好老人,也学会自己如何养生。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   养老有方-《老老恒言》中的长寿之道-宝葫芦健康生活书系
作者:   耿引循 著
市场价:   32.8元
ISBN号:   9787501981786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商品类型:   图书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语种:中文
  出版时间:2012-01-01   版次:1   页数:264
  印刷时间:2012-12-01   印次:1   字数:250.00千字

  精彩内容
    4.服老是一种智慧
    的青年就是明天的老年。人的老化,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人到老年,精力天衰退,身体天老化,谁都无法避免。老中医岳美中曾归纳老化现象为八点:记远事,不记近事;笑时有泪,哭时无泪;喜欢孙子,不喜欢儿子;喜欢硬食,不喜欢软食;眼昏花,看不清近处;耳朵聋,好打听闲事;遇怪人,没观察就问;想尿远,反溺在鞋上。所以常听老年人说,自己都烦自己。
    《老老恒言》云:“年高则齿落目昏,耳重听,步蹇涩,亦理所必致,乃或因是怨嗟,徒生烦恼。须知人生特不易到此地位耳!到此地位,方且自幸不暇,何怨嗟之有?”就是说,人到老年,牙齿脱落、两眼昏花、耳朵听不清,又举步艰难,这都是很自然的现象。
    面对这些现象有些老人就会产生怨恨的情绪,其实这不过是徒增自己的烦恼罢了,因为人必然老去,这是自然规律。人要面对和接受逐渐衰老的事实,不能因此成为心理负担。应该明白,人活到这个年纪已经不容易了,应该觉得庆幸,还有什么可以怨恨的呢?
    “老年肝血渐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应,每至急躁益甚,究无济于事也。当以一‘耐’字处之,百凡自然就理,血气既不妄动,神色亦觉和平,可养身兼养性。”意为老年人肝血已经逐渐衰弱,因而未免性情急躁。如果旁边的人 
......

  作者简介
耿引循 :主任医师,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出身扬州耿氏六世儒医世家,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继在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并从事十余年中医内科临床实践。后因工作需要,调至西苑医院组建康复医学科。
    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曾被评为北京市“健康卫士杯”先进个人。多次在CCTV《健康之路》、《中华医药》、《百科探秘》、《健康你我他》及BTV《生活》等节目做主讲嘉宾。

  内容简介


有一个老人,他学识过人,著作多被收入《四库全书》;他参阅了307本古书,上至《周易》,下至《张文仲备急方》;他75岁开始写书,身体验,把养生心得一一记下;他的书不近丹药,不求仙方,唯从日常做起,内容细致、方法简单,是中医养生读物中罕见的,被后世奉为“养生圣经”——他就是曹廷栋,他写的书名为《老老恒言》。

    本书依托《老老恒言》,力争X大化地把原书精华呈现给读者,同时又根据现代生活实际做相应修正和拓展。全书没有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有的只是操作性很强的养生感悟。读过此书,你会感到健康长寿不是离我们很远,不是高不可及,只要我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只要你能坚持下去,人人都有尽享天年的权利,人人都有望获得健康和长寿。

  目录
XX章 长寿之人言长寿之事
1.长寿是世人的普遍愿望
2.寿未至高龄者,不足以言养老
3.曹庭栋与他的《老老恒言》
第二章 恬淡虚无摄生养心
1.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2.淡泊名利,“戒之在得”
3.儿孙自有儿孙福,该放手时就放手
4.服老是一种智慧
5.心存感恩,知足常乐
6.学会宽容
第三章 文化消遣怡情养性
1.智者寿——活到老学到老
2.笔墨挥洒,陶冶性情
3.观弈听琴,恬愉为务
4.力所能及,心旷神怡
5.花鸟鱼虫,自寻乐趣
第四章 安静平和宁心养神
1.静坐内观宁心神
2.好睡眠养心神
3.午后小睡养精神
4.不同季节的午睡
5.老年人宜闭目养神
6.白天不妨打个盹
7.排除杂念静心安神
第五章 注重细节起居养生
【安寝】
1.入睡困难可试用“操”、“纵”二法
2.睡眠的姿势及朝向
3.餐后不宜马上睡觉
4.就寝熄灯,寝而不语
5.冬宜冻脑,卧不覆首
6.暖腹睡眠X宜人
7.不提倡裸睡
【晨兴】
1.老年人起床有讲究
2.漱口叩齿保平安
3.晨起锻炼要避雾
4.早餐X宜喝淡粥
5.曝背养阳
6.天人合一,顺时起居
【盥洗】
1.发宜常梳,脸宜多洗
2.热水洗手洗脸好处多
3.老年人洗浴不宜过频
4.空腹不宜洗澡
【夜坐】
1.安睡之妙诀
2.隐灯静坐
3.睡前不可谈天说地
4.夏夜纳凉须防夜寒
5.散步也是一种催眠的方法
【见客】
1.老人待客不必拘礼
2.居家待客服装不必过于正规
3.老人待客应量力而行
【出门】
1.老人出门要看天气
2.老人出门前的准备
3.老人出门有三宝:鞋子、马扎和帽子
第六章 五味调和饮食养生
1.酸苦甘辛咸四季各有所宜
2.低盐饮食保健康
3.食物健脾好处多
4.饮食中的冷、热之道
5.长夏是补脾的好时节
6.怎样进餐更健康
7.老年人饮食是越烂越好吗
8.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9.煮饭煮粥的学问
10.饮茶的利弊
11.午后适当饮酒有利于疏通血脉
12.吸烟危害大
13.饮食习惯各有不同,适合自己就好
14.提倡蒸食
15.米是人体精气之源
16.食不必精,称意就好
第七章 散步导引运动养生
【散步】1.即使在室内也应时时缓步
2.饭后散步好处多
3.散步时X好不说话
4.老人散步应量力而行
【导引】
1.老人不妨学一点导引术
2.卧功——仰卧练腰腿
3.立功——站立练腿臂
4.坐功——巧练耳目动腰身
第八章 防疾慎药智慧养生
【防疾】
1.视听有度,避免过劳
2.老年人性生活应遵从自然之道
3.不要让背部受风
4.夏季应防暑气
5.饭后不宜急走
6.要学会顺应天地四时
7.防病就在生活点滴中
【慎药】
1.小病可用饮食来调理
2.如何用好人参
3.对自己的身体应做一个有心人
4.用药一定要慎重
5.调理好饮食起居胜过服长生药
6.老年人如何调理脾胃
7.内心淡定是一副良药
8.长生不可尽信药
第九章 穿衣戴帽服饰养生
【杖】
1.拐杖是老年人的好帮手
2.拐杖的选择
【衣】
1.衣不必华,适体就好
2.依据天时随时增减衣服
3.备件“背搭”护胸背
4.姜汁浸衣可治风湿、寒嗽
【帽】
1.皮帽不可轻易戴
2.要想不受风,护住风门和肺俞
3.春秋两季可戴空顶帽
【带】
1.老人系腰带不宜太紧
2.腰带佩囊中的生活细节
【袜】
1.膝部要保暖,袜口宜宽松
2.双脚四季都应暖
3.药袜可治病
【鞋】
1.好鞋好在“鞋底”
2.外出鞋宜紧,居家鞋宜宽
3.冬鞋宽大保暖,夏鞋轻便防潮
4.老人居家X宜穿布鞋
第十章 卧房杂器环境养生
【卧房】
1.卧房宜静宜简,对外联系应通畅
2.卧室冬防寒夏防暑的妙招
3.卧室的光线以柔和为佳
4.做好卧室的保温层
5.卧室一定要防潮
【床】
1.一张好床对老人十分重要
2.如何让床避开湿气
3.床的冷暖
【帐】
1.驱蚊--用蚊帐
2.如何用植物驱蚊
【枕】
1.枕头的高低与长短
2.枕头的填充物
3.别忘了耳枕、膝枕
【席】
1.席子不可长时间铺
2.老人适合用温和柔软的席子
3.席子的清洁与保养
【被】
1.被子保暖一定要宽大
2.什么质地的被子保暖
3.夜半天凉要添被
【褥】
1.贴身的褥子每年应换新絮
2.褥子要常晒
3.夏天用什么褥子
4.铺毡子可防湿气上身
【便器】
1.老年人便器不可或缺
2.大小便与排气均不可忍
3.如何通利小便
4.观二便可了解健康状况
【杂器】
1.眼镜
2.按摩器具
3.痰盂
4.取暖和降温器具
5.饮食小器具
6.拂尘
【书室】
1.书室的光线要明暗适度
2.书室要防风
3.书室应清新卫生
4.书室要防湿
5.书室的窗户
【书几】
1.书桌实用就好
2.书桌以香楠木品质--
3.书桌面冬夏冷暖要适宜
4.书桌摆放的位置
5.书桌下设个滚脚凳
【坐榻】
1.老人书房常用的椅子
2.要防椅子后面的风
3.解决冬季椅子冷的方法
第十一章 水米火候粥食养生
1.粥X宜人
2.择米XX
3.择水第二
4.火候第三
5.食候第四
附录
上品三十六
中品二十七
下品三十七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