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基础学做账 | ||
| 定价 | 49.80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开本 | ||
| 作者 | 朱峰 | |
| 装帧 | 平塑勒 | |
| 页数 | 312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21313486 | |
| 重量 | ||
第1章 会计工作的理论基础
1.1 会计的基础概念/1
1.1.1 权责发生制/1
1.1.2 收付实现制/2
1.1.3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2
1.2 会计的四大基本前提/6
1.2.1 会计主体/7
1.2.2 会计分期/7
1.2.3 持续经营/8
1.2.4 货币计量/8
1.3 会计的六大要素/9
1.3.1 资产——公司所能控制的资源/9
1.3.2 负债——公司应该履行的义务/10
1.3.3 所有者权益——资产和负债的差额/10
1.3.4 收入——使资产增加的有力工具/11
1.3.5 费用——为了利润不得不做的事情/12
1.3.6 利润——企业追求的zui终目标/12
1.4 会计恒等式/13
1.5 会计科目和账户/15
1.5.1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概述/15
1.5.2 会计科目设置/18
1.5.3 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分类/18
1.6 会计部门相关岗位的设置及分工/19
1.6.1 会计的岗位设置/19
1.6.2 会计部门的组织结构/20
1.7 会计从业者的不同阶段/21
1.7.1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1
1.7.2 初级会计师/22
1.7.3 中级会计师/22
1.7.4 高ji会计师/23
1.7.5 注册会计师/24
第2章 会计凭证
2.1 会计凭证的作用/27
2.2 会计凭证的种类/28
2.3 原始凭证/30
2.3.1 原始凭证的分类/30
2.3.2 原始凭证的设计/34
2.3.3 原始凭证的填制/38
2.3.4 原始凭证的审核/39
2.4 记账凭证/40
2.4.1 记账凭证的分类/41
2.4.2 记账凭证的填制/45
2.4.3 记账凭证的审核/48
2.5 会计凭证的传递/48
第3章 会计账簿
3.1 会计账簿的意义、分类和内容/50
3.1.1 会计账簿的意义/50
3.1.2 会计账簿的分类/51
3.1.3 会计账簿的内容/55
3.2 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57
3.3 会计账簿的启用、更换和保管/58
3.4 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60
3.5 会计账簿的对账/61
3.5.1 账证核对/61
3.5.2 账账核对/63
3.5.3 账实核对/64
3.5.4 账表核对/64
3.6 会计账簿的结账/65
3.7 查找账目中的错误/66
3.7.1 产生错账的原因/66
3.7.2 漏记、重记的查找方法/67
3.7.3 错记、记反方向的查找方法/68
3.8 会计账簿的错账更正/69
3.8.1 画线更正法/69
3.8.2 红字更正法/70
3.8.3 补充登记法/73
第4章 流动资产的账务处理
4.1 流动资产有哪些/75
4.2 现金收入、支出业务/76
4.2.1 收取现金时的注意事项/76
4.2.2 支付现金的注意事项/77
4.2.3 案例 4-1 销售产品并收取现金后的处理/78
4.2.4 案例 4-2 收取押金的会计处理/80
4.2.5 案例 4-3 提前支付差旅费的会计处理/82
4.2.6 案例 4-4 现金报销的会计处理/84
4.2.7 现金管理原则/86
4.2.8 案例 4-5 现金盘点的会计处理/86
4.3 银行存款收付/88
4.3.1 基本概念/88
4.3.2 案例 4-6 收到转账支票后的会计处理/89
4.3.3 案例 4-7 余额不符的会计处理/91
4.4 如何核算应收账款/94
4.4.1 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95
4.4.2 案例 4-8 赊销后收到货款的会计处理/95
4.5 计提坏账准备/97
4.5.1 坏账准备的基本概念/97
4.5.2 余额百分比法概述/98
4.5.3 案例 4-9 按余额百分比计提坏账的会计处理/98
4.5.4 账龄分析法概述/100
4.5.5 案例 4-10 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的会计处理/100
4.5.6 个别认定法概述/103
4.5.7 核销坏账概述/104
4.5.8 案例 4-11 应收账款坏账核销的会计处理/104
4.6 如何核算材料采购/105
4.6.1 材料采购的基本概念/106
4.6.2 案例 4-12 原材料采购的会计处理/106
4.6.3 赊购原材料概述/109
4.6.4 案例 4-13 赊购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09
4.7 预付款采购原材料的核算/113
4.7.1 预付账款的基本概念/113
4.7.2 案例 4-14 预付款采购的会计处理/114
第5章 非流动资产的账务处理
5.1 非流动资产有哪些/120
5.2 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121
5.2.1 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121
5.2.2 购置固定资产/122
5.2.3 案例 5-1 企业外购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123
5.2.4 案例 5-2 工程完工后收到票据的会计处理/126
5.2.5 固定资产的折旧/129
5.2.6 案例 5-3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130
5.2.7 处置固定资产/133
5.2.8 案例 5-4 处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134
5.3 如何核算无形资产/137
5.3.1 无形资产的基本概念/137
5.3.2 外购无形资产概述/138
5.3.3 案例 5-5 外购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139
5.3.4 无形资产的摊销概述/142
5.3.5 案例 5-6 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144
5.3.6 处置无形资产概述/145
5.3.7 案例 5-7 出售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146
第6章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账务处理
6.1 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149
6.1.1 应付账款的基本概念/149
6.1.2 案例 6-1 应付采购款的会计处理/150
6.2 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153
6.2.1 无法支付账款的原因/154
6.2.2 案例 6-2 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154
6.3 应付职工薪酬如何核算/155
6.3.1 基本概念/155
6.3.2 案例 6-3 缴纳社保的会计处理/156
6.4 流动负债项目的核算/159
6.4.1 基本概念/159
6.4.2 案例 6-4 短期借款的会计处理/161
6.5 初识所有者权益项目/164
6.5.1 基本概念/164
6.5.2 常用科目/164
6.6 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166
6.6.1 案例 6-5 初始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166
6.6.2 案例 6-6 增资投资的会计处理/167
6.7 对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168
6.7.1 企业利润的组成/169
6.7.2 案例 6-7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170
第7章 生产过程的账务处理
7.1 生产过程及其核算概述/173
7.2 如何核算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174
7.2.1 原材料的基本概念/174
7.2.2 案例 7-1 先进先出法计算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75
7.2.3 案例 7-2 加权平均法计算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78
7.2.4 案例 7-3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80
7.2.5 案例 7-4 个别计价法计算原材料的会计处理/183
7.3 生产中使用周转材料的核算/187
7.3.1 周转材料核算的基本概述/187
7.3.2 案例 7-5 一次摊销法的会计处理/188
7.3.3 案例 7-6 分期摊销法的会计处理/189
7.3.4 案例 7-7 五五摊销法的会计处理/191
7.4 职工薪酬的处理/193
7.4.1 职工薪酬包括哪几部分/193
7.4.2 职工薪酬的计算步骤/193
7.4.3 案例 7-8 企业薪酬计发流程的会计处理/196
7.5 如何核算制造费用/200
7.5.1 制造费用的基本概述/200
7.5.2 案例 7-9 归集制造费用的会计处理/201
7.5.3 案例 7-10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204
7.6 如何核算产成品的成本/205
7.6.1 产品成本的基本概述/206
7.6.2 案例 7-11 产成品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206
第8章 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
8.1 销售收入的内容/211
8.2 如何核算现销业务/212
8.2.1 现销业务的基本概述/212
8.2.2 案例 8-1 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212
8.3 如何核算赊销业务/215
8.3.1 赊销业务的基本概述/215
8.3.2 案例 8-2 赊销业务的会计处理/216
8.4 如何核算预收款销售业务/220
8.4.1 预收款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220
8.4.2 案例 8-3 货物在途,货款已收的会计处理/220
8.5 如何核算销售折扣、折让与销售退回/225
8.5.1 商业折扣的基本概述/225
8.5.2 案例 8-4 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226
8.5.3 案例 8-5 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228
8.5.4 案例 8-6 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232
8.5.5 案例 8-7 销售退回业务流程的会计处理/235
8.6 如何核算销售商品成本/236
8.6.1 销售商品成本的基本概述/236
8.6.2 案例 8-8 核对凭证后的会计处理/237
第9章 会计期末工作
9.1 财产清查概述/239
9.2 货币资金的清查/240
9.2.1 基本概念/240
9.2.2 案例 9-1 现金盘盈后的会计处理/241
9.3 往来结算款项的清查/243
9.3.1 基本概念/243
9.3.2 案例 9-2 往来款项清查的会计处理/243
9.4 存货项目的清查/246
9.4.1 基本概念/246
9.4.2 案例 9-3 对库存商品清查过程的会计处理/247
9.5 固定资产项目的清查/250
9.5.1 基本概念/250
9.5.2 案例 9-4 对固定资产清查后的会计处理/251
9.6 如何核算利润的形成/252
9.6.1 利润核算的基本概念/252
9.6.2 案例 9-5 采用账结法核算本期利润的会计处理/253
9.6.3 案例 9-6 采用表结法核算本期利润的会计处理/255
9.7 如何编制财务报表/256
9.7.1 财务报表的基本概述/256
9.7.2 利润表的编制/258
9.7.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260
9.7.4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262
第10章 发票管理和报税
10.1 企业纳税概述/266
10.1.1 现行税法体系/266
10.1.2 国税征收的税种/267
10.1.3 地税和海关征收的税种/267
10.2 发票的管理/267
10.2.1 发票的领购/268
10.2.2 发票的填开/269
10.2.3 发票的管理/271
10.3 如何进行纳税申报/272
10.3.1 纳税申报前应做哪些准备/272
10.3.2 纳税申报的对象和期限/276
10.3.3 纳税申报的内容/277
10.3.4 填列一般纳税人申报表的方法/280
10.3.5 纳税申报的方法/292
10.3.6 网上纳税申报的具体流程/293
10.4 常见涉税问题/294
10.4.1 企业往年补亏退税怎样处理/295
10.4.2 企业有1
我之所以会购买并认真研读这本书,主要是被它的“账目核算”和“核对方法技巧”所吸引。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机械地进行记账,却忽略了账目是否准确、是否平衡。这本书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短板。它系统地讲解了各种账目的核算方法,比如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核算要点,往来款项的账务处理,以及固定资产、存货等关键科目如何进行核算。更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各种账目核对的方法和技巧。从最基础的“借贷平衡法”,到如何进行试算平衡,再到如何通过总账、明细账的核对来发现错误,以及如何利用盘点来验证账实相符,都讲得非常详细。作者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核对清单和步骤,让我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账目检查。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对之前做的一些模拟账目进行核对,果然发现了一些之前忽略的细小错误,通过及时纠正,让账目变得更加严谨。这本书让我明白,做账不仅仅是把数字记下来,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账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这些核对技巧,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在“会计做账”这部分内容的展开,绝对是面面俱到,而且逻辑清晰。作为一个从未接触过会计的人,我最担心的是书里会跳过一些关键步骤,或者对一些基础概念语焉不详。但《零基础学做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从最基础的会计要素开始,一步步讲解了如何编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然后如何登记账簿,再到如何编制简单的财务报表。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配有详细的图文说明,尤其是在如何填制凭证、如何进行过账等操作上,作者都用了非常直观的图示,让我能够轻松地模仿操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借贷记账法”时,并没有直接给出枯燥的定义,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理解了每一笔交易的发生,是如何在借方和贷方之间产生平衡的。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特殊情况,比如如何处理红字冲销、如何进行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核算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提升实操能力非常有帮助。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记录了一些我个人的收支,发现以前觉得杂乱无章的数字,现在竟然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我的财务状况。这本书让我从“知道”变成了“做到”。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更多的是源于它在“发票税务管理”这一块的深度和实用性。我经营着一家小型网店,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发票,而税务方面更是让我头疼不已,总担心会因为不熟悉规定而触犯法律。这本书在这一部分的讲解,可以说是“及时雨”。它详细地列举了不同类型发票的特征,如何辨别真伪,以及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应该如何开具、接收和保管发票。更重要的是,它将复杂的税务法规,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进行了阐述,比如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个体工商户的申报流程,以及在年终汇算清缴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表格模板和操作指南,我直接跟着书上的步骤,就能够轻松完成一些基本的税务申报工作,这让我省去了不少请教专业人士的时间和费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税务知识时,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法律条文,而是深入浅出,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些关于税务筹划的初步建议,虽然不是非常深入,但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已经足够启发思路,知道如何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为企业节约一些不必要的税负。这本书让我不再害怕税务问题,而是能够更有信心去面对和处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朴实,但内容却远超我的预期。作为一个对财务一窍不通的小白,我之前尝试过几本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让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讲得过于浅显,无法满足实际操作的需求。而这本《零基础学做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耐心而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走进会计的世界。从最基础的概念,比如什么是借方、什么是贷方,如何区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再到如何理解最常见的凭证类型,都讲解得十分透彻。书中的案例也贴近实际,我能清晰地看到,一个普通的交易是如何被记录、被核算的。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或表格,而是循序渐进,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每一个步骤。即使是像“复式记账法”这样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概念,在书里也变得易于理解。我特别喜欢书里的一些小贴士,比如如何避免常见的记账错误,或者在处理某些特殊情况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这让我感觉不是在死记硬背,而是在学习一种实用的技能。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方法,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做了一些模拟练习,发现原本觉得头疼的数字,现在好像也变得听话多了。真的,如果你和我一样,对会计和做账完全没有概念,这本书绝对是你的最佳起点,它让你相信,会计并非遥不可及的专业,而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基本功。
评分这本书的“从入门到精通教程”这个定位,我觉得非常准确,而且作者真的做到了。对于我这样完全是“小白”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份详尽的地图,带领我从完全的陌生,一步步走向熟练。它并没有因为是“入门”教程,就敷衍了事,而是从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讲起,比如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对象,然后逐步深入到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再到最后的财务报表。每一个章节之间都有很强的逻辑联系,让你能够理解整个会计流程是怎么运转的。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在讲解完基础内容后,作者并没有停下,而是开始介绍一些更高级、更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Excel进行简单的财务分析,如何理解并运用一些常见的财务指标,以及如何应对日常的税务检查。这些内容对于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或者已经有一定基础,但希望系统梳理知识的读者来说,都非常有价值。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朋友聊天一样,让你不会感到枯燥。而且,作者也鼓励读者多动手实践,提供了很多可以练习的案例,让我能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巩固实践。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