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觀察傢精選係列套裝6冊
定價:202.00元
齣版社:中信齣版集團
ISBN:9787508673349T
套裝包含:
| 9787508673349 | 美國革命:美利堅閤眾國的締造史 | 32.00 | 戈登·伍德 |
| 9787508667324 | 歐洲曆史上的戰爭(觀察傢精選) | 32.00 | [英]邁剋爾·霍華德 |
| 9787508667362 | 浪漫主義革命:締造現代世界的人文運動(觀察傢精選) | 42.00 | [英]蒂莫西·C·W·布萊寜 |
| 9787508670188 | 巴爾乾五百年:從拜占庭帝國滅亡到21世紀(觀察傢精選) | 36.00 | [英]馬剋·梅佐爾 |
| 9787508673356 | 德意誌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傢曆史,1848-1918 | 28.00 | 米夏埃爾·施蒂默爾 |
| 9787508668437 | 現代社會的形成:1500年以來的社會變遷(觀察傢精選) | 32.00 | [英]瑪麗·伊萬絲 |
美國革命:美利堅閤眾國的締造史
1. 《美國革命》是美國建國史學傢、普利策奬獲得者戈登·S. 伍德作品。以流暢、精要的語言介紹美國獨立戰爭的前因後果,以及美國國傢製度的誕生,是該話題上一本蕞為精簡的史書。
2. 美國的國傢優越感從何而來?美國為什麼能用它的國傢理念、用它的民主自由精神領導世界?這一切都要從美國革命說起。美國革命是曆史上第—場成功的殖民地獨立運動,是現代共和製、民主製、三權分立的曆史源頭,為大量後來建立的國傢提供瞭藉鑒。同樣,這場革命也是《聯邦黨人文集》《論美國的民主》《常識》等政治名著的曆史大背景。瞭解美國革命,是我們理解政治、理解現代社會繞不過的一環。
3. “新思·觀察傢精選”係列之6。“觀察傢精選”匯集具有當代迴聲的曆史話題,旨在幫助我們收整見識的碎片,讀懂現代世界的由來,反思現代人的生活境況。書的篇幅都在200至300頁之間,外形精巧;這些作者所講述的既是各自擅長的話題,也是同一個大時代的不同投影。希望你通過瞭解永不止步的時代變遷,增長對未來的遠見。
歐洲曆史上的戰爭(觀察傢精選)
浪漫主義革命:締造現代世界的人文運動(觀察傢精選)
巴爾乾五百年:從拜占庭帝國滅亡到21世紀(觀察傢精選)
德意誌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傢曆史,1848-1918(觀察傢精選)
現代社會的形成:1500年以來的社會變遷(觀察傢精選)
美國革命:美利堅閤眾國的締造史
這是一部精煉而的美國建國史。18世紀中後期,隨著英國收緊對北美殖民地的控製,殖民地居民感到英國的專製正在蠶食他們珍視的自由。日趨激烈的反抗終引發瞭一場集軍事、政治、社會和精神變革於一體的大革命。這場革命成瞭如今世界強國的發端。
美國革命因為它特有的戲劇性和開創性,吸引瞭當時全世界的目光。臨時組建的革命軍,將領沒有經驗,士兵衣不蔽體,卻擊敗瞭當時世界上強大的英國軍隊。美利堅人急切要擺脫專製與壓迫,而在廣袤如北美的大地上建立共和國,當時鮮有曆史先例或思想先哲為他們背書。但美國的國父們卻成功瞭,為後世建國者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和政治理念。
在一片廣袤的土地上,沒有封號,沒有世襲統治,權力來自人民——絕大多數人類成員此前從未想象過的圖景,卻被美國革命實現瞭。美國革命創造的奇跡,讓美國人逐步擺脫瞭身居西方世界邊陲荒野的自卑感。他們感到,自己的祖國代錶瞭人類的未來。北美大陸的廣闊天地,是人們享受天賦權利、實現政治夢想、發揚實乾精神的天命之地。
歐洲曆史上的戰爭(觀察傢精選)
浪漫主義革命:締造現代世界的人文運動(觀察傢精選)
巴爾乾五百年:從拜占庭帝國滅亡到21世紀(觀察傢精選)
德意誌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傢曆史,1848-1918(觀察傢精選)
現代社會的形成:1500年以來的社會變遷(觀察傢精選)
美國革命:美利堅閤眾國的締造史
戈登·S. 伍德,美國曆史學傢、美國建國史領域的學者。伍德於1964年獲得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學位,後先後任教於哈佛大學、威廉瑪麗學院、密歇根大學、布朗大學、劍橋大學等高校,並長期擔任《紐約書評》和《新共和》的撰稿人。他講述美國革命的重要作品《美利堅共和國的締造》,於1970年獲得美國史學界高奬項班剋羅夫特奬。1993年,伍德的《美國革命的激進主義》獲得普利策奬。
歐洲曆史上的戰爭(觀察傢精選)
浪漫主義革命:締造現代世界的人文運動(觀察傢精選)
巴爾乾五百年:從拜占庭帝國滅亡到21世紀(觀察傢精選)
德意誌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傢曆史,1848-1918(觀察傢精選)
現代社會的形成:1500年以來的社會變遷(觀察傢精選)
美國革命:美利堅閤眾國的締造史
“對浪漫主義時代精神的精彩、簡要而發人深省的介紹。”
——《星期日泰晤士報》
“蒂莫西·布萊寜非常閤適來講述歐洲舞颱上浪漫主義革命的降臨。他文字中的熱情、廣度與性,瞭任何的期待。”
——《國傢評論》
歐洲曆史上的戰爭(觀察傢精選)
浪漫主義革命:締造現代世界的人文運動(觀察傢精選)
巴爾乾五百年:從拜占庭帝國滅亡到21世紀(觀察傢精選)
德意誌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傢曆史,1848-1918(觀察傢精選)
現代社會的形成:1500年以來的社會變遷(觀察傢精選)
美國革命:美利堅閤眾國的締造史
【章 源起(節選)】
美國革命的淵源的確深藏於美利堅的往昔歲月中。英國的新大陸殖民地經過一個半世紀的繁衍生息,傳統的歐洲製度和慣常的生活方式在這裏發生瞭根本的改變,這讓許多殖民地的人相信他們真的在背離文明的歐洲生活準則。與繁榮而強大的宗主國英國相比,18 世紀中葉的美利堅顯得像是個原始又落後的地區:動蕩不安,沒有真正的階層,也沒有威嚴的法庭和大的城市中心。實際上,可以說沒有任何文明世界的特質。這導緻瞭殖民地居民時常深感有必要為其社會的野蠻、文學和藝術的微不足道以及他們事業的瑣碎錶達愧意。
18 世紀60 年代,大不列顛帝國突然開始全麵控製這個正在變化的新大陸,殖民地居民在這之前的一個世紀中未曾感受過這樣全麵的控製,此舉在一個組織鬆散的帝國內釀成瞭一場危機。美利堅的抵抗變成瞭起義。但是隨著殖民地居民摸索齣他們社會的特殊性,起義成瞭對一個半世紀以來無意中逐步形成的美利堅生活的辯護,同時也使美利堅的生活理想化瞭。美利堅人突然將自己視為一個踐行共和主義的理想社會,而非曆史的逆流。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如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所言,“戰爭開始前,革命就産生影響瞭”。這是場發生“在人民的思想和心中”的變革。
但是這樣的變革並非美國革命的全部。革命不僅僅是在思想上對業已存在的社會現實的認可;它是美國進入現代自由民主社會的宏大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雖然美利堅在1760 年時已經是與歐洲完全不同的地方,但它仍然保有許多傳統的君主製裏的習慣以及依附式的社會關係,男子還穿戴著假發和套褲。革命粉碎瞭傳統生活模式的殘餘,為接下來的更富有流動性、充滿活力和更個人化的社會開闢瞭道路。
變革是顯著的,它帶給美國人民未來的圖景,他們的視野之廣闊,不輸給任何時代的人。美國人不僅僅將他們的新國傢視為一場推崇共和主義和自由權利的世界革命的領導者,而且他們相信卓越的藝術與科學將會在此百花齊放。起初隻是文明世界邊緣的一場殖民地起義變成瞭一起驚天動地大事件—正如一個牧師所言,這起大事件試圖“從一個正在衰敗的世界中……創造齣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富有朝氣的世界,一個不計其數的人生活的世界,而虔誠在這裏將會隨處可見”。
歐洲曆史上的戰爭(觀察傢精選)
浪漫主義革命:締造現代世界的人文運動(觀察傢精選)
巴爾乾五百年:從拜占庭帝國滅亡到21世紀(觀察傢精選)
德意誌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傢曆史,1848-1918(觀察傢精選)
現代社會的形成:1500年以來的社會變遷(觀察傢精選)
《觀察傢精選6冊》中的《德意誌帝國》一捲,為我描繪瞭一幅生動而多維度的曆史畫捲。我一直對德國統一及其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崛起充滿興趣,但這本書提供的視角遠超我的想象。作者不僅僅聚焦於政治和軍事層麵,更深入地探討瞭德意誌帝國形成背後的社會、經濟、文化和思想根源。我被書中對那個時代德國工業化進程、科技創新以及教育體係改革的描述所深深吸引。 書中展現的不僅僅是普魯士的軍事力量,更是德國在科學、藝術、哲學等領域的蓬勃發展。我之前可能過於關注德國的軍事擴張,而忽略瞭它在其他領域的卓越成就。作者對俾斯麥的政治手腕、威廉二世的野心以及德國社會各階層在帝國形成過程中的作用,都進行瞭細緻的刻畫。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德意誌帝國在歐洲及世界格局中角色的分析感到著迷,它讓我理解瞭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錯綜復雜的政治關係。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現代民族國傢的形成是如何集結瞭多種力量,而這種力量的積聚又如何可能走嚮極端。
評分我最近讀瞭《觀察傢精選6冊》中的《巴爾乾五百年》,這不僅僅是一部曆史著作,更是一堂生動的地緣政治課。長期以來,我對巴爾乾地區的印象就是“火藥桶”,充滿瞭衝突和民族矛盾。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這片土地更深層的曆史肌理和文化多樣性。作者以一種宏大的視角,清晰地梳理瞭從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開始,巴爾乾地區五百年的復雜演變。 書中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間的權力鬥爭、文化交流以及宗教衝突的描述,都讓我對這個地區的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我尤其被書中對民族主義興起及其帶來的影響的分析所吸引。它讓我明白,許多看似今天無法調和的矛盾,其實都根植於漫長的曆史之中。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責任歸咎於某個民族或國傢,而是試圖展現一個更加全麵、更加 nuanced 的曆史圖景。讀完這本書,我纔真正理解瞭為什麼巴爾乾地區會成為歐洲政治舞颱上一個如此敏感且關鍵的區域。它讓我看到瞭曆史的連續性,以及過去如何塑造現在。
評分我最近在閱讀《觀察傢精選6冊》中的《歐洲曆史上的戰爭》一捲,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感到震驚。我一直對歐洲曆史上那些此起彼伏的戰役和衝突感到著迷,但往往難以把握其錯綜復雜的起因和後果。這本書就像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嚮導,帶領我穿越瞭歐洲數個世紀的戰爭史,從古羅馬的擴張到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烈,每一個篇章都讓我受益匪淺。作者不僅僅羅列戰役,更深入地剖析瞭戰爭背後的政治、經濟、宗教和社會因素。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戰爭對社會文化、科技發展以及人們心理産生的深遠影響的探討。它讓我意識到,戰爭並非僅僅是軍事的對抗,更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盡管常常是悲劇性的)催化劑。書中對不同時期戰爭模式的演變,例如冷兵器時代到火藥時代,再到現代戰爭的轉變,都進行瞭細緻的描述。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戰爭的戰略思想和戰術創新的分析感到著迷。它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理解瞭曆史上的那些重大衝突。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深刻反思瞭戰爭的代價,以及和平的珍貴。它不僅僅是一部戰爭史,更是一部關於人類如何麵對衝突、如何尋求齣路的思考。
評分這本書實在是太棒瞭,我最近一直在讀《觀察傢精選6冊》,特彆是其中的《美國革命》和《歐洲曆史上的戰爭》這兩本,讓我對曆史的理解有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一直以來,我對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都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碎片化的信息難以形成完整的圖景。這本書的齣現,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拼圖大師,將散落在曆史長河中的點點滴滴,巧妙地串聯起來,呈現齣一幅幅生動而深刻的畫麵。 《美國革命》部分,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事件,而是深入剖析瞭革命爆發的深層原因,從啓濛思想的傳播到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日益加劇的矛盾,再到稅收、代錶權等具體導火索,每一個環節都描述得詳盡入微,邏輯嚴密。讀這本書,我仿佛能聽到當年費城會議上激烈的辯論,感受到那些為瞭自由與獨立而奮鬥的人們內心的澎湃。書中對那些關鍵人物的刻畫也栩栩如生,無論是華盛頓的堅毅,還是傑斐遜的纔思,亦或是富蘭剋林的智慧,都躍然紙上,讓我對這些曆史偉人有瞭更立體、更人性化的認識。更令我驚喜的是,作者還著重探討瞭革命對後世的影響,以及它所引發的關於民主、共和等理念的全球性思考。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場革命的敘述,更是一次關於人類文明進程的深刻反思,讓我對“自由”二字有瞭更深刻的體悟。
評分最近翻閱《觀察傢精選6冊》中的《美國革命》部分,真是讓我對美國建國的艱辛曆程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之前總覺得美國革命是一場順理成章的勝利,但這本書以一種更加細膩和真實的筆觸,展現瞭革命期間所麵臨的巨大挑戰和內部的分歧。作者並沒有迴避那些不那麼光彩的曆史細節,例如奴隸製問題、原住民的遭遇以及革命者內部的政治鬥爭。 我被書中對革命期間不同派彆的觀點及其爭論的詳細描述所吸引。這讓我明白,所謂的“革命”並非鐵闆一塊,而是充滿瞭復雜的人物和觀點。書中對獨立戰爭的軍事描繪也相當生動,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戰爭對普通民眾生活的影響的刻畫。從食物短缺到傢園被毀,這些細節讓我感受到瞭戰爭的殘酷和民眾的犧牲。它讓我思考,是什麼樣的信念和勇氣,支撐著這些人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堅持鬥爭。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場革命的勝利,更是關於在動蕩和變革中,一個國傢如何尋找自己的方嚮,如何定義自己的價值觀。
評分我最近入手瞭一套《觀察傢精選6冊》,裏麵的《浪漫主義革命》和《巴爾乾五百年》徹底顛覆瞭我以往對這兩個時期的認知。一直覺得浪漫主義隻是文學藝術上的一個流派,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如何滲透到政治、社會、思想等各個層麵,成為一股席捲歐洲的強大思潮。作者從各個角度切入,分析瞭浪漫主義在音樂、繪畫、文學上的錶現,但更重要的是,它揭示瞭浪漫主義在民族主義興起、個體解放以及對工業革命的批判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之前對浪漫主義的印象可能有些刻闆,覺得它過於感性,甚至有些不切實際。然而,通過這本書的解讀,我纔意識到,浪漫主義革命恰恰是那個時代人們對理性至上、機械化生産的反思,是對個體情感、民族認同和精神追求的重新肯定。它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藝術上的革新,更是對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念的衝擊。 而《巴爾乾五百年》更是讓我大開眼界。這個地區在我印象中一直充滿瞭衝突和復雜性,但通過這本書的梳理,我纔意識到其曆史的悠久和多樣性。作者以一種宏大的視角,勾勒齣瞭巴爾乾地區五百年的變遷,從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到民族國傢的崛起,再到兩次世界大戰的陰影,每一個時期都充滿瞭戲劇性的轉摺和深刻的影響。我尤其被書中對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的描述所吸引,這種曆史的糾纏和演變,讓這個地區充滿瞭獨特的魅力和挑戰。讀這本書,我仿佛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也理解瞭為何這個地區至今仍然如此復雜和敏感。它讓我明白,理解任何一個地區,都必須深入其曆史的肌理,纔能洞察其當下。
評分這套《觀察傢精選6冊》中的《德意誌帝國》一捲,是我最近最愛不釋手的讀物之一。我一直對普魯士的崛起和德意誌統一的曆程充滿好奇,但市麵上關於這段曆史的資料往往過於學術化,或者流於錶麵。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僅僅講述瞭俾斯麥如何運用“鐵血政策”統一德國,更深入地挖掘瞭德意誌帝國形成背後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動因。作者花瞭大量筆墨來描繪那個時代德國社會的方方麵麵,從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到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再到教育體係的改革和文化思想的碰撞,都展現得淋灕盡緻。我以前總覺得德意誌帝國是一個純粹的軍事機器,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它也是一個充滿活力、不斷變革的社會。 書中對威廉二世的描繪尤為精彩,他的雄心勃勃、他的猶豫不決,以及他最終將德國推嚮世界大戰的命運,都寫得非常深刻。我讀到這裏時,不禁扼腕嘆息。作者還探討瞭德意誌帝國在世界舞颱上的角色,以及它對歐洲政治格局産生的深遠影響。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德國曆史的書,更是一部關於權力、野心、民族主義和國際關係的書。它讓我深刻反思瞭國傢崛起的代價,以及領導者決策對曆史走嚮的巨大作用。這本書的史料考證嚴謹,行文流暢,語言生動,讓我沉浸其中,欲罷不能。
評分《觀察傢精選6冊》中的《浪漫主義革命》部分,以一種極其引人入勝的方式,為我打開瞭通往一個全新思想世界的大門。我一直以為浪漫主義隻是詩歌和繪畫中的一種風格,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如何在19世紀深刻地改變瞭歐洲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作者不僅僅關注那些著名的浪漫主義作傢和藝術傢,更著重於分析浪漫主義思想如何滲透到普通人的生活,如何激發瞭民族主義的浪潮,以及如何挑戰瞭啓濛運動以來的理性主義。 我被書中對浪漫主義在音樂、戲劇、小說等不同藝術形式中錶現的細緻描繪所吸引,但更讓我著迷的是,它如何與政治變革相輔相成。例如,書中對浪漫主義如何成為民族覺醒的旗幟,如何影響瞭各地人民爭取獨立的運動,都有著深刻的闡述。我之前對民族主義的認識可能有些片麵,覺得它隻是簡單的國傢認同。但通過這本書,我纔意識到,浪漫主義在其中扮演瞭重要的角色,它強調情感、曆史和共同的文化傳統,這些都成為瞭凝聚民族力量的強大動力。書中還探討瞭浪漫主義對個人自由、情感錶達以及對工業化社會反思的貢獻,這些都讓我對那個時代的思想活力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觀察傢精選6冊》中的《歐洲曆史上的戰爭》讓我徹底改變瞭對戰爭的看法。我一直覺得戰爭隻是曆史書上的一堆數字和戰役名稱,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戰爭背後的人性、動機和深遠的社會影響。作者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勾勒齣瞭歐洲數百年戰爭史的波瀾壯闊。我被書中對不同戰爭時期戰略戰術的分析所吸引,從冷兵器時代的近身肉搏,到火藥武器的齣現,再到現代戰爭的機械化,每一種演變都充滿瞭智慧和殘酷。 但我更被書中對戰爭對社會、文化、科技以及人們心理産生的持久影響的探討所打動。它讓我意識到,戰爭不僅僅是軍隊之間的較量,更是對整個社會結構的衝擊,是對人類價值觀的考驗。書中對戰爭中湧現齣的英雄主義、犧牲精神,以及戰爭帶來的創傷和苦難,都進行瞭深刻的描繪。它讓我反思,是什麼驅動著人類不斷重復戰爭的悲劇,以及我們能否從中吸取教訓,尋求和平。這本書讓我對“曆史”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僅僅是過去的記錄,更是對當下和未來的警示。
評分偶然翻到《觀察傢精選6冊》中的《美國革命》部分,真是給我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驚喜。以往我讀到的關於美國革命的書籍,大多側重於政治事件和戰爭進程,但這本書卻以一種更加人文關懷的視角,深入探討瞭這場革命背後的人性光輝與復雜掙紮。它不僅僅是關於獨立宣言的簽署,更是關於那些普通民眾在革命洪流中的選擇與犧牲。作者細緻地描繪瞭不同階層、不同背景的人們如何看待這場革命,以及他們如何在新的國傢中尋找自己的位置。 書中對那些默默無聞的參與者,例如婦女、奴隸、原住民等群體的經曆的描寫,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另一麵。我之前可能過於關注那些“大人物”的故事,而忽略瞭普通人的聲音。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任何一場偉大的曆史變革,都離不開無數個體的努力和付齣。它讓我思考,在曆史的巨輪麵前,個體是否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革命的勝利,究竟給不同群體帶來瞭怎樣的改變?書中對於革命後美國社會結構的重塑、新國傢理念的探索,以及由此引發的持續性社會問題,都進行瞭深入的分析。這讓我明白,一場革命的結束,往往是另一場更漫長、更復雜的社會變遷的開始。它不僅僅是一段曆史的記錄,更是一次對社會演進規律的深刻洞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