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介绍Brand Introduction 书名: | 中法海战 |
作者: | 陈悦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装帧: | 胶版纸 |
页码: | 368 |
编辑推荐Editorial Reviews 一场对中国近代化海军发展和台湾岛具有转折性意义的全面战争,此战后,台湾设省,清廷以大治水师为主
中国海军史、近代军事史研究学者陈悦奋笔力作,客观分析中法战争来龙去脉,深刻揭示两国冲突起因
本书写作角度新颖,以海战为主线,兼具其他的中法战争通史
参考多部珍贵历史文献,对比中法两国资料,收集190余幅珍贵历史图画、实景图,图文并茂
作者简介Author Biography 陈悦,江苏靖江人,现居山东威海。专注于海军史、近代军事史、舰船技术史的研究和普及,担任定远号纪念舰策展总监,著有《近代国造舰船志》《甲午海战》《中国军舰图志》《船政史》等。
内容简介Content Description 公元1883至1885年,欧亚两个大国间发生了一场举世皆惊的战争。经历了普法之战奇耻大辱的法国,想要在对外政策上展现强硬姿态,重树大国威仪。而正经历着洋务运动变革,在军事近代化道路上已经迈开步伐的中国,清王朝高层也颇有自信地认为可以在外交上采取强硬态度。围绕着越南问题,两个都并不愿主动公开让步的国家,最终进行了一场稀里糊涂的战争。这场战争,事实上暴露出了清王朝体制内存在的严重问题,但却被一些局部的、夸大的军事胜利所遮掩……
本书纵览中法战争中的政治、外交、军事领域,以海战为脉络,大量引用中、法双方档案资料,从全新的视角审视这场战争。对于中法战争中的越南战场,以及马江之战、镇海保卫战、石浦之战等均有详细的刻画、分析。
目录Catalog 自序
第一章 越南上空的三色旗
多事之秋
红河
黑旗军
保护国之争
李维业远征
第二次纸桥之战
第二章 孤拔到来
和平努力
三头政治
东京支队
怀德之战
顺化条约
第三章 越南多米诺
丹凤铁壁
决定性打击
危城孤军
黑旗铩羽
越境崩溃
第四章 潘多拉魔盒
朝政巨变
李福和谈
祸起观音桥
中法决裂
刘铭传保台
利士比编队
基隆港的炮声
第五章 雾锁罗星塔
幼樵重任
马江险境
船政水师
风云乍起
“吓退曹兵”
战火
第六章 马江惊变
最近的希望
枯守马江
台风
大战前夜
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七章 血染大江
“浴血”扬武
星陨马江
孤军
血染大江
兵败街亭
第八章 莽龙出江
无功而返
莽龙出江
亡羊补牢
辽东舰队出动
淡水炮战
第九章 狼烟四起
登录淡水
淡水大捷
海峡封锁
南、北洋水师集结
超、扬北返
南洋水师出动
第十章 大战落幕
夜袭石浦
“镇海大捷”
“飞虎”转机
澎湖陷落
孤拔之死
附录一 中法马江之战烈士名录
附录二 中法战争两国参战舰艇一览
附录三 中法海战两国主要舰艇线图
书籍分类
战争事典
MOOK丛书
人物传记
战争历史
装备武器
动漫其他
快速购买本书
前言/序言Foreword/Preface 隐没在时间峡谷深处的中法战争,对现代的中国人来说,算得上是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
但凡只要是略微了解一些中国近代史,提起那场一百多年前中国与欧洲强国法国间发生的战争,“马江之战”“黑旗军”“镇海大捷”“镇南关大捷”“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等等概念、标语式的词汇,就会自然而然地涌到脑际,似是一段并不陌生的往事。但是如果要深究起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乃至扪心叩问其详细的进程、脉络、周折关节之处,又往往会发现,中法战争,居然是一片云雾缭绕的模糊不清。我在走近中法战争史这个领域时,就经历了这样犹如坐过山车一般的认识变化。
我走近中法战争历史的系统研究,或者说是本书的创作缘起,大致是在2010 年前后。
当时我刚刚初步实践了用自己的方法、模式去研究中国近代海军史的第一步目标,即重视汲取近代海军技术、舰船技术知识,以海军历史的重要载体——舰船、兵器为研究突破口,首先对舰船进行技术和舰史研究,而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深入到对相关时段的海军史、海战史进行研究。类似于是一种先做关键点,而后拓展到面的方法。采用这种研究顺序的好处是,对舰船史、海军技术史的研究会夯实研究海战史、海军史的基础,在熟悉了相应时代的舰船后,再去研讨、分析海军建设以及海战的成败得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历史疑问得到迎刃而解,得出的结论也更为客观、雄辩。按照这一路径、模式,我首先开始进行有关甲午海战的研究和写作,由北洋海军的舰船装备历史着手,而后再渐进到甲午海战,一路上获益颇多,先后成书《北洋海军舰船初尝了这种研究方法的好处之后,我便将目光投向中国近代海军史上的另一重大事件,即中法海战,准备仍然按照先军舰、后海战的模式进行,对这场海战进行深入的再研究。
然而在开始关注马江海战的重要当事者——清末船政建造的军舰的技术历史时,随着不断深入梳理各型军舰的舰史,其中所流露出的涉及马江海战,乃至中法战争的历史片段之复杂,让我 感受到了中法战争史与甲午战争史研究所存在的巨大不同。
有别于发生时间、战场地域都相对集中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法战争不仅前因后果经过的时间极为拖沓、漫长,而且还存在着战争背后的政治、外交背景更为复杂,交战的战场过于分散,以及战争的进程中平行线条过多等特点。以至于要分析清楚中法海战,必须要牵连关照到整场中法战争中的海陆各个战场、战役。
与甲午战争历史中可以将丰岛海战、黄海海战、威海保卫战三次海军战役归纳,凝结成一个能够独立叙述的海战场的情况迥异,中法战争中的海战,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历史加以衔接,根本不足以形成独立的叙史结构,无法独立成书,纵使牵强地将诸如马江之战、镇海保卫战等涉及海军的战役内容强行捏到一起,也会给人以叙述支离破碎,缺乏逻辑性的感觉,更无从解释那场战争的前因后果。
因为认识到了中法战争历史所存在的独特性、复杂性,我首先完成了涉及中法战争参战中国军舰的舰史著作《近代国造舰船志》之后,在开始写作本书《中法海战》时,即决定内容不仅限于海战,在介绍、论述海战的同时,也用大量篇幅介绍中法战争的政治、外交以及陆上战场的情况,以求将线索多端的中法战争的全貌有所呈现。因而本书名为《中法海战》,实际上是以海战为重要切入点,兼及其他的中法战争通史…… 温馨提醒 Warm reminder 关于发货
正常情况下,付款后24小时内发货,逢周末节假日或大型促销活动除外。 关于发票
本店提供电子发票,如需要请在提交订单时备注好发票抬头,纳税人识别号以及邮箱或者手机号。 客服微信号 关注获取新书资讯,第一时间了解活动详情。 指文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