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地药材,访中华药人,传千年智慧,本书整理改编自同名纪录片《本草中国》,是一部全新展现中华医药文化奥秘的感人之作。
《本草中国》纪录片开播以来HP如潮,豆瓣评分8.4。其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支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专业指导,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监制,先后获得包括2016年D三届“金熊猫”GJ纪录片节“人文类ZJ系列纪录片”、2017年北京GJ电影节纪录片单元“ZJ中国系列片奖”等在内的众多纪录片大奖,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
本书完整呈现了纪录片的故事内容,以更加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中华医药人的故事,并于其中展现道地药材、炮制技艺、医药原理以及传统中医药的千年传承。此外,书中增加了“岐黄药话”板块,选取中医古籍中与主要药材相关的记载,或从诗词、史籍中钩沉,深度解读本草知识,并配以食疗经方等日常养生保健内容,使本书更具人文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书中出现的近八百幅图片精美丰富,既有高清的人物场景图、药材图,也有选自明代文俶《金石昆虫草木状》的多幅彩图,再加上结合本书内容精心编制的本草地图,直观呈现了本草的多重境界与道地产区。通过此书,我们得以亲近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也得以经由本草感受华夏文明的灿烂悠远。
主任: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副主任:毛群安(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
主编:宋燕(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MSZ)
编委:陈勇、孙煜、俞瑛、干超
学术审稿:赵奎君(北京市医管局中药总药师、北京友谊医院中药剂科主任)
1.本书由国医大师金世元倾情作序并推荐。
2.读者既可以在书中读到故事、领会传承、获得新知,也可以此为桥梁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文化,体味传统医药的博大精深。无论您是中医药爱好者,还是传统手工艺爱好者,《本草中国》都将带给您全新的感动。
3.图文并茂,四色彩印,精美大气。
序/金世元
D一章 时间
红花
藏红花
红曲
霜桑叶
天麻
陈皮
岐黄药话
D二章 年华
石斛
灵芝
源吉林甘和茶
珍珠
膏方
岐黄药话
D三章 双面
附子
何1乌
芡实
山药
岐黄药话
D四章 境界
人参
甘草
白芍
地黄
化橘红
阿胶
岐黄药话
D五章 相遇
龟龄集
杜仲
牛膝
全蝎
蜈蚣
岐黄药话
D六章 根脉
山药
红景天
珍珠
雄黄
枸杞
甘草
D归
白芍
岐黄药话
D七章 新生
安宫牛黄丸
复方黄黛片
青蒿
余仁生堂
岐黄药话
D八章 沉浮
菊花
大黄
红豆杉
冬虫夏草
胡庆余堂
位元堂
岐黄药话
D九章 有情
丁光明与泛丸
白玛与红景天
徐锦堂与黄连
武D道医
玉龙雪山本草诊所
岐黄药话
后记/宋 燕
石斛
秋天是雁荡山Z美的季节。山脚下,周朝义又开始了YT的忙碌,此刻,他正在向店里的客人介绍各种类型的石斛之间的差别。他在景区内开设的这家小店,全年无休,店内的商品看似琳琅满目,实则同为一种:铁皮石斛。
石斛,《本草纲目》称其“强阴益精,厚肠胃,平胃气”,被誉为“救命仙草”。其生长条件J为严苛,多出自海拔一千五百米以上的绝壁。
周朝义临山而居,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绝壁采药人,这是周家世代相传的绝技。绳索、钢圈、背篓,这些都是父亲生前留下的宝贝。
JT是父亲的生辰,周朝义心有所想。他来到了位于山间的父亲的坟前,双手合十,供上香烛,为父亲庆生。周朝义说,他家世代以采药为生,父亲更是因为长期高空采石斛而患上了冠心病。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成为了一名采药人。
如今,他又站在绝壁之前,再见一次野生石斛,以纪念父亲在绝壁上留下的身影。
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两千万年以前,温润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滋养着悬崖峭壁间的火山岩,正适合铁皮石斛生息。早在乾隆年间J有记载称“铁皮石斛,味甘者良,老雁山Z上”。
绝壁采摘是雁荡山人与自然谋生的D家发明,一根绳索、一个铁环,采摘者纵身一跃,便是全部的秘诀。脚下是千丈深渊,心头却是万里前程。
周朝义少年出道,这崇山峻岭见证了他所有动如脱兔的青春年华。过了而立之年的他,却轻易不再出手。他说,如今同行里面也已经没人敢再去以身犯险了。他的师傅,几年前J是在永嘉采石斛,碎石掉下来砸中了后脑勺,D场丢了性命。
我对这套《本草中国》的整体编排和信息呈现方式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一本药材的图鉴,更像是一部生动的中华医药发展史的缩影。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药材时,都会穿插一些相关的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甚至是民间传说。这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药材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例如,在介绍某种药材时,它会讲述一位古代名医如何用它治愈了某位达官显贵的疾病,或者某位文人墨客如何因它而获得灵感。这些小故事,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我们对这些药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单单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更包含了一种文化和人文的沉淀。书中的逻辑结构也很清晰,从宏观的草药分类,到微观的单味药材介绍,再到组方配伍的应用,循序渐进,让读者能够逐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评分不得不说,《本草中国》在细节的处理上做得非常到位,让人感受到出版方十足的诚意。我注意到,书中的一些附录内容也相当丰富,比如常用的中药术语解释、古代度量衡单位对照表,甚至还有一些关于中药炮制的基本常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医药知识的读者来说,却至关重要。我曾经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术语,幸好书中有详细的解释,让我能够快速理解。而且,书后附带的索引也非常实用,当我想要查找某种特定的药材时,可以迅速找到对应的页面,节省了不少时间。另外,我还在书中发现了一些关于如何识别药材真伪的小技巧,以及一些关于如何安全使用中药的注意事项,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实用信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能够避免不少误区。
评分作为一名对养生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地介绍中医药知识的读物。《本草中国》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考究,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韵味。它让我了解到,中医药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手段,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书中所描述的药材,很多都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一些常见的食材,也同时具有药用价值。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一些植物,发现它们身上蕴藏着无穷的奥秘。这本书也激发了我对传统养生方式的兴趣,让我开始关注食疗、药膳等方面的知识。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草药的书,更是一扇开启中华传统智慧宝库的窗户,让我看到了中医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惊艳,那种深沉的墨绿色配上烫金的“本草中国”四个字,瞬间就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而又庄重的气息。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扑面而来的四色彩印效果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每一页的插图都精美绝伦,色彩饱满而富有层次,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草木芬芳的年代。那些细腻的手绘图,将每一种植物的形态、叶脉、花瓣甚至根须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不禁赞叹古人的智慧和画技。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让那些原本可能抽象的药材,变得具体可感。我常常一边翻阅,一边想象着它们在山野间自由生长的模样,想象着采药人在晨露中小心翼翼地采摘,那种画面感十足。而且,这套书的纸张质感也非常好,厚实且带有微微的纹理,翻阅时手感舒适,也更能衬托出内容的价值。总而言之,单凭这精美的印刷和装帧,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评分自从我入手了这套《本草中国》,家里的长辈们简直是爱不释手。我母亲以前对中医药知识了解不多,总是对各种草药感到陌生,但自从有了这套书,她每天都要捧着看上好一阵子。书里对每一种药材的介绍都非常详尽,不仅有植物的学名、别名,还有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更重要的是,对于其药用价值和传统用法都有深入浅出的阐述。最让我母亲赞赏的是,书中的一些辨识小贴士,比如如何区分某些相似但药效不同的植物,或者在什么季节采摘最佳,这些实用的小细节,让她感觉非常受用。她经常会把书里的内容讲给我听,虽然我对此领域了解不深,但也觉得十分有趣。而且,书里的语言风格也比较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像我母亲这样对中医药不太了解的人,也能轻松理解。她还说,这本书让她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觉得古人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