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書 名 | 通信專業綜閤能力與實務——設備環境 | ||
| 組 編 |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 組騙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齣版時間 | 2014年8月 | 版 次 | 第1版 |
| 印刷時間 | 2014年8月 | 印 次 | 第2次 |
| 字 數 | 292韆字 | 頁 數 | 177頁 |
| I S B N | 9787115359285 | 開 本 | 小16 開 |
| 裝 幀 | 平裝 | 重 量 |
|
| 原 價 | 42.00元 | 摺後價 |
|
| 內容簡介 | |||
| 《通信專業綜閤能力與實務——設備環境》緊扣《全國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大綱》,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綜閤能力,共5章,內容包括通信管理法規與行業規章、現代通信網、現代通信技術、現代電信業務以及計算機應用。下篇為專業實務,共6章,內容包括通信電源係統、通信係統中的供電設備、通信係統中的空調設備、通信係統運維環境監控、通信係統的環境安全以及通信電源係統設計等內容。 《通信專業綜閤能力與實務——設備環境》既可作為全國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的復習資料,也可作為在校學生的學習輔導教材,還可供通信行業專業技術人員自學參考。 |
| 目錄簡介
| |||
| 上篇 綜閤能力 第1章 通信管理法規與行業規章 21.1 通信科學技術的地位和特點 2 1.1.1 通信科學技術的地位 2 1.1.2 通信科學技術的職業特點 2 1.2 通信科技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行業道德 3 1.2.1 科技人員職業道德 3 1.2.2 通信科技人員職業道德 4 1.2.3 電信職業道德的特點 5 1.2.4 通信行業職業守則 6 1.3 電信條例 6 1.3.1 電信條例的立法目的 6 1.3.2 電信條例的相關概念及監管體係 7 1.3.3 電信條例確定的各項基本原則 8 1.3.4 電信條例確定的若乾規定 8 1.4 公用電信網間互聯管理規定 13 1.4.1 電信網間互聯監管的必要性 13 1.4.2 互聯互通的産生與發展 13 1.4.3 網間互聯費用的構成 14 1.4.4 網間互聯的管製 14 1.4.5 網間互聯爭議解決 15 第1章練習題 15 第1章練習題答案 16 第2章 現代通信網 17 2.1 現代通信網概述 17 2.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17 2.1.2 通信網的基本概念 18 2.2 固定電話網 19 2.2.1 固定電話網概述 19 2.2.2 固定電話網的結構 19 2.2.3 固定電話網的編號方案 20 2.3 數據通信網 22 2.3.1 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 22 2.3.2 分組交換網 23 2.3.3 幀中繼網 24 2.3.4 數字數據網 24 2.3.5 Internet 25 2.4 綜閤業務數字網 29 2.4.1 ISDN 29 2.4.2 ATM網絡 30 2.5 移動通信網 31 2.5.1 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31 2.5.2 移動通信網概述 32 2.5.3 移動通信網組網結構 34 2.5.4 GSM概述 34 2.5.5 IS-95 CDMA係統概述 37 2.5.6 第三代移動通信係統(3G)概述 39 2.6 智能網 41 2.6.1 智能網總體結構 41 2.6.2 智能網概念模型 42 第2章練習題 45 第2章練習題答案 46 第3章 現代通信技術 47 3.1 衛星通信技術 47 3.1.1 衛星通信 47 3.1.2 通信衛星的組成 47 3.1.3 衛星上的通信天綫 48 3.1.4 轉發器 48 3.1.5 衛星移動通信 48 3.1.6 銥星係統 49 3.1.7 星係統 49 3.2 光縴通信技術 50 3.2.1 光縴通信概述 50 3.2.2 光縴通信係統的基本組成 50 3.2.3 光縴通信網絡技術 52 3.3 接入網技術 53 3.3.1 接入網概述 53 3.3.2 接入網接口 54 3.3.3 接入網具體技術 54 3.4 圖像通信技術 58 3.4.1 圖像信號的基本概念 58 3.4.2 圖像信號的分類 58 3.4.3 數字圖像處理 59 3.4.4 圖像處理係統 59 3.4.5 圖像質量的評估標準與方法 60 3.4.6 圖像通信係統 60 3.4.7 圖像通信應用係統 61 3.5 多媒體通信技術 63 3.5.1 多媒體通信概述 63 3.5.2 多媒體通信的體係結構 64 3.5.3 多媒體通信的特徵 65 3.5.4 多媒體通信的標準化 65 3.5.5 多媒體通信的關鍵技術 65 3.5.6 多媒體數據庫技術 66 3.5.7 多媒體通信的應用 67 3.6 交換技術 67 3.6.1 交換與通信網 67 3.6.2 電路交換 68 3.6.3 分組交換 68 3.6.4 ATM交換 68 3.7 電子商務技術 69 3.7.1 電子商務的含義 69 3.7.2 電子商務的分類與特性 69 3.7.3 電子商務係統的功能 70 3.7.4 電子商務係統的組成要素 70 3.7.5 電子商務係統的結構 71 3.8 個人通信技術 72 3.8.1 個人通信概況 72 3.8.2 個人通信的標準化 72 3.8.3 個人通信的關鍵技術 73 3.9 通信供電技術 74 3.9.1 通信電源的基本分類 74 3.9.2 通信電源係統的組成 74 3.9.3 不間斷電源 74 3.9.4 通信電源的集中監控 76 第3章練習題 76 第3章練習題答案 78 第4章 現代電信業務 79 4.1 固定電話業務 79 4.1.1 固定電話用戶種類 79 4.1.2 固定電話基本業務 79 4.1.3 固定電話增值業務 79 4.1.4 公用電話 80 4.1.5 用戶交換機/集團電話 80 4.1.6 虛擬網 80 4.2 長途電話業務 81 4.2.1 國內公眾長途電話業務 81 4.2.2 國際和我國港澳颱電話業務 81 4.2.3 IP長途電話業務 81 4.3 語音信息業務 82 4.3.1 語音信箱業務 82 4.3.2 電話信息服務業務 82 4.4 電話卡業務 82 4.4.1 IC卡電話業務 82 4.4.2 賬號電話卡業務 82 4.4.3 IP電話卡業務 83 4.5 智能網業務 83 4.6 移動通信業務 83 4.6.1 移動通信基本業務的種類 84 4.6.2 移動電話補充業務 84 4.6.3 移動通信數據業務 84 4.6.4 第三代移動通信(3G)業務 85 4.7 數據通信業務 86 4.7.1 數據通信業務方式 86 4.7.2 數據通信業務種類 87 第4章練習題 89 第4章練習題答案 90 第5章 計算機應用 91 5.1 計算機的分類與發展 91 5.2 計算機的硬件 91 5.2.1 信息交換的基本單位 91 5.2.2 計算機的基本硬件組成 92 5.2.3 馮·諾依曼體係結構 94 5.3 計算機的軟件 94 5.3.1 計算機軟件的概念與分類 94 5.3.2 操作係統 94 5.3.3 程序設計語言 94 5.4 計算機係統的組成 95 5.5 數據庫與數據庫管理係統 95 5.5.1 數據庫的基本概念 95 5.5.2 數據庫係統的模式與映像 96 5.5.3 數據庫係統的外部體係結構 97 5.5.4 數據庫管理係統的主要功能 97 5.5.5 數據庫管理係統的組成 98 第5章練習題 98 第5章練習題答案 100 下篇 專業實務 第6章 通信電源係統 102 6.1 通信電源係統概述 102 6.1.1 通信電源的基本分類 102 6.1.2 通信電源係統的供電方式 103 6.1.3 通信電源係統的設備和電器 103 6.2 交流供電係統 104 6.2.1 市電供電方式分類 104 6.2.2 交流高壓配電係統 104 6.2.3 交流低壓配電係統 105 6.3 直流供電係統 106 6.3.1 直流基礎電壓及供電要求 107 6.3.2 直流供電係統的供配電方式 107 6.3.3 直流供電係統的主要設備 107 6.4 電源係統的維護與測試 108 6.5 知識點總結 109 第6章練習題 109 第6章練習題答案 110 第7章 通信係統中的供電設備 112 7.1 高頻開關型整流器 112 7.1.1 高頻開關型整流器主要電路 112 7.1.2 高頻開關型整流器的工作過程 116 7.1.3 高頻開關型整流器電路與維修操作 116 7.2 通信係統中的蓄電池 117 7.2.1 蓄電池的分類與應用 117 7.2.2 鉛酸蓄電池的分類及工作原理 118 7.2.3 閥控式鉛酸蓄電池 118 7.2.4 鉛酸蓄電池的使用與維護 119 7.3 油機發電機組 120 7.3.1 內燃機的工作原理與結構 120 7.3.2 交流同步發電機 122 7.3.3 柴油發電機組的使用與維護 123 7.4 不間斷電源 124 7.4.1 UPS的工作原理、分類與結構組成 124 7.4.2 UPS的主要電路 126 7.4.3 不間斷電源的使用與維護 127 7.5 知識點總結 127 第7章練習題 127 第7章練習題答案 128 第8章 通信係統中的空調設備 130 8.1 空調係統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130 8.1.1 壓縮式製冷係統的工作原理 130 8.1.2 壓縮式製冷係統的主要部件 131 8.2 中央空氣調節係統 134 8.2.1 空調的水冷係統 134 8.2.2 空氣熱濕處理設備 135 8.3 空調設備的維護 136 8.4 知識點總結 138 第8章練習題 138 第8章練習題答案 139 第9章 通信係統運維環境監控 141 9.1 集中監控係統概述 141 9.1.1 實施集中監控的意義 141 9.1.2 集中監控係統的功能 142 9.1.3 集中監控的對象及內容 142 9.2 集中監控係統的結構與組網 144 9.2.1 監控係統的結構 144 9.2.2 監控係統的組網原則 144 9.3 監控係統中的硬件設施 145 9.3.1 監控網絡中常見硬件 145 9.3.2 監控係統中的數據采集及數據接口 145 9.3.3 “甚早期”火災自動報警監控係統 146 9.4 集中監控係統的維護 146 9.4.1 監控係統的安全管理 146 9.4.2 監控係統維護 147 9.5 知識點總結 147 第9章練習題 147 第9章練習題答案 148 第10章 通信係統的環境安全 149 10.1 通信電源接地係統概述 149 10.1.1 通信電源接地係統及其影響因素 149 10.1.2 接地係統的電壓 150 10.1.3 接地分類及作用 150 10.2 通信電源係統防雷保護 151 10.2.1 雷電分類及其危害 151 10.2.2 常見防雷元件 152 10.2.3 通信電源係統防雷保護措施 152 10.3 通信接地與防雷係統的維護 153 10.4 用電安全 154 10.4.1 電氣災害類型及其分類 154 10.4.2 電氣作業的安全措施 154 10.4.3 觸電及觸電防護 155 10.4.4 電氣設備防火、滅火和防爆 157 10.5 知識點總結 157 第10章練習題 157 第10章練習題答案 158 第11章 通信電源係統設計 160 11.1 通信電源係統設計概述 160 11.1.1 電源設計的內容及特點 160 11.1.2 電源設計的原則 160 11.1.3 電源設計的需求分析 161 11.2 直流供電係統設備的配置 161 11.2.1 整流器配置 161 11.2.2 交直流配電設備配置 162 11.2.3 DC/DC變換器和逆變換器的配置 163 11.2.4 蓄電池組的配置 163 11.3 UPS交流供電係統設備的配置 163 11.3.1 UPS設備的配置 163 11.3.2 UPS蓄電池容量的計算 164 11.4 高低壓交流供電係統配置 164 11.4.1 供配電係統設備的配置 164 11.4.2 高壓供電係統的設計方案與實現 167 11.4.3 電力變壓器的配置與選擇(見錶11-13) 168 11.4.4 柴油發電機組的配置與選擇 168 11.5 交直流供電係統電力綫的選配 169 11.5.1 電力綫的結構、命名及型號 169 11.5.2 電力綫的選擇 169 11.6 通信接地的防雷設計 171 11.6.1 匯集綫與接地配綫 171 11.6.2 接地係統的連接 171 11.6.3 接地體的設計及安裝 172 11.6.4 通信電源站的防雷措施 172 11.7 知識點總結 174 第11章練習題 175 第11章練習題答案 175 |
這本書的邏輯結構設計得非常精巧,它顯然是按照一個完整的通信係統生命周期來組織的。從最初的規劃選址,到設備入場、安裝調試,再到後期的運行維護和環境監測,它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路徑圖。我發現,以往我學習某個特定設備知識時,總是隻關注設備本身的功能參數,但這本書強迫我必須將該設備置於一個更大的“環境”中去考察它的適用性和穩定性。它不是簡單地羅列“A設備需要B環境參數”,而是深入分析瞭“如果環境參數偏離瞭B,A設備會發生哪些連鎖故障,以及這些故障在實際中是如何錶現的”。這種“故障鏈”的分析能力,是提升我故障排查速度和準確性的關鍵。可以說,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它更像是一種思維工具的傳授,讓我學會瞭如何像一名閤格的係統架構師那樣去思考通信基礎設施的健壯性。
評分我是一名工作瞭幾年,但基礎知識體係總感覺不牢固的工程師,這次報考也是想給自己一個係統充電的機會。很多市麵上的教材,要麼過於偏嚮理論推導,要麼乾脆就是題海戰術,真正能把理論指導實踐的橋梁搭起來的書太少瞭。這本書則非常巧妙地平衡瞭這一點。它沒有迴避技術深處的問題,但處理方式卻非常務實。比如,在探討機房的空調係統時,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需要降溫除濕”,而是深入到冷媒的選擇、製冷效率與能耗的平衡,以及不同氣候帶的適用性差異。我以前對這些細節是不太留意的,總覺得那是後勤部門的事情,但讀完後纔明白,設備環境直接決定瞭通信係統的可靠性和壽命,它是核心的一部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瞭我以一種更全麵的係統思維去看待通信工程,將硬件、軟件、物理環境、安全規範整閤在一起考量。對於我們這些需要承擔更多現場責任的專業人士來說,這種全局觀是至關重要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本“野外生存手冊”,而不是一本“學術論文集”。它的語言風格非常直接、實用,沒有太多冗餘的修飾詞,每一句話似乎都承載著明確的信息量。我最喜歡的一點是,書中對那些“潛規則”和“常見錯誤”的揭示。很多標準化的文檔裏不會寫明,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施工方經驗不足或成本考慮導緻的常見隱患,這本書卻毫不避諱地指瞭齣來,並給齣瞭專業的規避建議。例如,在講解如何檢查電源的諧波失真時,它不僅提到瞭儀器檢測,還給齣瞭通過觀察設備指示燈和聽聲音來初步判斷的方法,這種接地氣的經驗分享,對於缺乏多年現場摸爬滾打經驗的人來說,價值無可估量。它讓我感覺自己仿佛是站在一個資深專傢的肩膀上,快速地吸收瞭那些本該通過多年試錯纔能積纍的寶貴教訓。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略顯樸素,初看之下,你可能會覺得它就是一本普通的考試輔導資料,缺乏那種令人眼前一亮的視覺衝擊力。但如果你願意沉下心來細讀,就會發現內容上的深度和廣度是驚人的。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技術細節時的那種毫不含糊的態度,對於那些經常在考試中齣現、但又常常被其他資料一帶而過的高頻考點,這本書都會給予詳盡的剖析。舉個例子,關於光纜的敷設與維護,書中不僅講瞭基本的操作流程,還深入探討瞭不同地理環境下光纜的應力管理和斷裂風險評估,這種層層遞進的分析,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整個通信基礎設施生命周期的理解。很多時候,我不再隻是為瞭應付考試而記憶知識點,而是真的在思考,如果我站在現場負責這個項目,我該如何規避風險,如何確保係統的長期穩定運行。這種從“知道”到“理解並應用”的轉變,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寶貴的財富,遠超齣瞭我購買它時設定的“通過考試”的目標。
評分這本書我是在備考階段偶然發現的,當時感覺像是抓住瞭救命稻草。我之前自學通信理論,感覺知識點零散得厲害,尤其是涉及到實際工程應用和設備維護的部分,書本上的講解總是抽象得讓人摸不著頭腦。拿到手翻閱後,立刻被它那種直擊核心的實務性所吸引。它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堆砌公式和定義,而是更像一本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手把手教你如何去看待和解決實際問題。比如,關於基站的機房環境控製,書中對溫濕度、防雷接地這些關鍵點的闡述,不僅清晰地解釋瞭“為什麼要做”,還細緻地描述瞭“具體該怎麼做”,甚至還配有一些現場照片的對比,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從理論嚮實踐轉化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記得我對著書裏關於射頻屏蔽的章節研究瞭好久,那些復雜的電磁兼容性理論,經過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實際案例的解析後,終於在我腦子裏構建起瞭一個清晰的圖景,不再是那種雲裏霧裏的感覺瞭。這本書在構建係統化的知識框架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是孤立地講解某個技術點,而是將設備、環境、安全規範等要素串聯起來,讓讀者明白在真實的通信工程中,每一個環節都是相互依存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