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书 液晶彩色电视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图解版(附光盘) 维修教程书籍 液晶彩电维修视频

正版书 液晶彩色电视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图解版(附光盘) 维修教程书籍 液晶彩电维修视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液晶电视
  • 彩电维修
  • 维修教程
  • 图解版
  • 电子维修
  • 家用电器
  • 入门
  • 精通
  • 视频教程
  • 光盘赠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贯中西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187729
商品编码:25743667515
丛书名: 液晶彩色电视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图解版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S)液晶彩色电视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图解版)
            定价 49.80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版次 2
出版时间 2015年09月
开本 16开
作者 王红明 著
装帧 平装
页数 362
字数
ISBN编码 9787113133276


目录
Chapter 1 液晶彩色电视机维修基本知识 1
1.1 掌握液晶显示屏的组成结构 1
1.2 液晶彩色电视机的组成结构 4
1.2.1 整体构成 4
1.2.2 电路构成 5
1.3 液晶彩色电视机中的信号 11
1.3.1 液晶彩色电视机中的供电信号 11
1.3.2 液晶彩色电视机中的控制信号 11
1.3.3 液晶彩色电视机中的视频图像信号 11
1.3.4 液晶彩色电视机中的音频信号 12
Chapter 2 液晶彩色电视机常用维修工具 13
2.1 万用表使用方法 13
2.1.1 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 13
2.1.2 数字万用表的结构 15
2.1.3 万用表测量实例 16
2.2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0
2.2.1 示波器的分类 21
2.2.2 示波器面板操作 21
2.2.3 示波器基本操作 26
2.2.4 用示波器测量简单信号 27
2.2.5 观察正弦波信号通过电路产生的延迟和畸变 27
2.2.6 减少信号上的随机噪声 28
2.2.7 用示波器测量交流电压 29
2.2.8 示波器使用注意事项 30
2.3 电烙铁使用方法 30
2.3.1 常用电烙铁的分类 30
2.3.2 电烙铁使用注意事项 32
2.3.3 电烙铁的辅助材料及工具 32
2.3.4 电烙铁的使用方法 33
2.4 吸锡器使用方法 33
2.5 热风焊台使用方法 34
2.5.1 热风焊台使用前必知 35
2.5.2 热风焊台拆焊元器件的使用方法 35
2.5.3 拆焊小贴片元件的方法 35
2.5.4 吹焊贴片集成电路的方法 36
2.6 清洁及拆装工具 37
2.6.1 清洁工具 37
2.6.2 拆装工具 38
Chapter 3 液晶彩色电视机元器件识别与好坏检测方法 41
3.1 电阻器的识别及好坏检测方法 41
3.1.1 电阻器的功能及分类 41
3.1.2 电阻的重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46
3.1.3 电阻的特性与作用 49
3.1.4 电阻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50
3.1.5 电阻好坏检测方法 51
3.2 电容的识别及好坏检测方法 54
3.2.1 电容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54
3.2.2 电容主要参数及标注方法解读 56
3.2.3 电容的特性与作用 59
3.2.4 电容常见故障判断 60
3.2.5 电容好坏检测方法 60
3.3 电感的识别与好坏检测方法 72
3.3.1 电感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72
3.3.2 电感器标注方法解读 75
3.3.3 电感器的特性与作用 76
3.3.4 电感器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77
3.3.5 电感器好坏检测方法 78
3.4 二极管的识别及好坏检测方法 81
3.4.1 二极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81
3.4.2 二极管常见故障判断 83
3.4.3 二极管好坏检测方法 84
3.5 三极管的识别及好坏检测方法 89
3.5.1 三极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89
3.5.2 三极管常见故障判断 92
3.5.3 三极管好坏检测方法 92
3.6 场效应管的识别及好坏检测方法 94
3.6.1 场效应管实用知识 94
3.6.2 场效应管的识别 95
3.6.3 场效应管的好坏检测方法 95
3.7 晶振的识别及好坏检测方法 96
3.7.1 晶振的实用知识 96
3.7.2 晶振好坏检测方法 97
3.8 变压器的识别及好坏检测方法 97
3.8.1 变压器的功能及分类 97
3.8.2 变压器的重要参数解读 99
3.8.3 变压器的标注方法 100
3.8.4 电源变压器实用电路分析 101
3.8.5 变压器电路常见故障判断 101
3.8.6 变压器好坏检测方法 102
3.9 晶闸管的识别及好坏检测方法 102
3.9.1 晶闸管的功能、符号及分类 102
3.9.2 晶闸管的检测方法 104
3.10 集成电路的识别及好坏检测方法 105
3.10.1 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 105
3.10.2 集成电路的引脚分布 107
3.10.3 集成稳压器 108
3.10.4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9
3.10.5 数字集成电路 109
3.10.6 集成电路好坏检测方法 110
3.10.7 集成稳压器好坏检测方法 110
3.10.8 集成运算放大器好坏检测方法 111
3.10.9 数字集成电路好坏检测方法 111
3.11 光电耦合器的识别及好坏判断方法 111
3.11.1 光电耦合器结构原理 111
3.11.2 光电耦合器的检测与维修方法 112

内容介绍
  《液晶彩色电视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图解版)》重点对液晶彩色电视机的基本知识、基本元器件好坏的检测、开关电源电路、高压电源电路、电视信号接收电路、主处理电路、音频处理电路、显示屏驱动电路、接口电路等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图文并茂并配有维修实战练习,是广大维修人员学习维修检测液晶彩色电视机的高级维修书籍。
  本书强调动手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在讲解上使用了功能原理+检测方法+维修实践的讲解方法,有助于读者更好、更快地掌握液晶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技术,并增加实践经验。本书适合作为家电维护维修人员尤其是从事专业液晶彩色电视机的维修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培训机构,技工学校,高、中级职业院校的参考教材。


关联推荐
  中国铁道出版社硬件维修畅销图书推荐:
  《电子元器件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第3版)》
  《电脑硬件选购、组装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第4版)》
  《智能手机故障检测与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翔实图解
  检修实物图与电路图完美结合,搭配以精炼的文字标示,融入维修技巧,演绎全新图解模式。
  检测维修
  秉承实用和高效的原则,筛选源自实践的检测方法与维修技能,理顺思路,提升维修成功率。
  实战经验
  提供大量相关故障真实案例及故障分析,融入作者多年实践维修经验,积累经验,为我所用。


揭秘缤纷视界:走进液晶彩色电视机的奥秘 从黑白到彩色,从CRT的厚重到液晶的纤薄,电视机的演进史,是一部科技进步与人类视觉享受不断拓展的辉煌篇章。而在这场视听革命中,液晶彩色电视机无疑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以其鲜艳的色彩、细腻的画质、节能环保的特性,彻底改变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也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您是否曾对着家中那块曾经点亮无数个夜晚的液晶屏幕,充满了好奇?当我们按下遥控器,画面便瞬间生动起来,图像、色彩、声音,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在眼前奏响。然而,这背后的技术原理究竟是什么?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玻璃,如何能够呈现出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当偶尔出现一些小小的“瑕疵”,例如画面闪烁、色彩失真,甚至完全“罢工”时,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和应对?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也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理论著作。它是一次邀请,邀请您一同踏上一段充满探索乐趣的旅程,去揭开液晶彩色电视机内部的神秘面纱,理解它如何工作,感受它背后的科技魅力。我们不聚焦于具体的故障排除,而是致力于勾勒出液晶电视机的整体脉络,让您对这项技术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第一章:穿越时空的视觉变革——从显像管到液晶 在深入探讨液晶技术之前,不妨先回顾一下电视机的发展历程。曾几何时,笨重的显像管电视是客厅的绝对主角。通过电子枪扫描荧光粉层,我们看到了初步的彩色世界。然而,显像管的体积、能耗、以及其固有的视角和亮度限制,都为后续技术的革新埋下了伏笔。 本章将带您穿越回电视机的“黄金时代”,简要回顾显像管电视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重点介绍推动电视技术革命的关键一步——液晶显示技术(LCD)的诞生与发展。您将了解到,为何液晶会逐渐取代显像管,它究竟在哪些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进步,例如更轻薄的机身、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功耗以及更广阔的视角。我们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液晶显示技术的核心理念,为后续深入理解液晶电视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液晶的奇妙世界——光、电与色彩的舞蹈 液晶,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其分子排列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光的通过。而液晶彩色电视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性。 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液晶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您将认识到,一块完整的液晶面板并非一块简单的玻璃,而是由多层精密结构组成,包括: 背光源(Backlight Unit): 这是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源,传统上多采用CCFL(冷阴极荧光灯),而现在主流的是LED(发光二极管)背光源。我们将探讨不同背光源的特点及其对画质的影响。 偏振片(Polarizer): 光线在通过液晶层之前和之后,都需要经过偏振片的过滤,以控制光的强度和方向。 薄膜晶体管(TFT - Thin Film Transistor)阵列: 这是液晶面板的“大脑”,每一个像素点都由一个TFT控制。我们将解释TFT是如何精确地控制每个像素点的电压,从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扭转角度。 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 这是液晶电视的核心,您将了解到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如何进行“扭转”,从而实现对背光源透过光线的调制。 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 每一个像素点都被赋予了红、绿、蓝(RGB)三种颜色的滤光片,通过控制这三种颜色的混合比例,最终呈现出我们所看到的丰富色彩。 我们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这些组成部分如何协同工作,让您直观地理解“光、电、液晶、色彩”之间的微妙联系,就像一场精密编排的视觉舞蹈。 第三章:点亮画面的幕后英雄——电子电路与信号处理 一块完整的液晶电视机,不仅仅只有液晶面板。在面板的背后,是复杂而精密的电子电路系统,它们负责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并将最终的图像信息传递给液晶面板。 本章将为您揭示这些“幕后英雄”的角色: 主板(Main Board)/系统板(System Board): 这是电视机的“中枢神经”,集成了CPU、内存、闪存等核心部件,负责接收外部信号(如HDMI、AV等),进行解码、图像处理、声音处理等一系列复杂的运算。 电源板(Power Supply Board): 为电视机的各个部件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是电视机正常工作的基石。 T-Con板(Timing Controller Board): 专门负责连接主板和液晶面板,精确地控制液晶面板的行列驱动信号,确保像素点能够按照正确的时间和顺序进行刷新,从而实现流畅的画面显示。 高压板(Inverter Board)(针对CCFL背光源): 负责为CCFL背光源提供高压,使其正常发光。如果您家中的电视是较早期的液晶电视,可能会接触到这一部分。 LED驱动板(LED Driver Board)(针对LED背光源): 负责精确控制LED背光源的亮度,这对于提升画质(如实现局部控光)至关重要。 我们将对这些关键电路板的功能进行概括性的介绍,让您了解它们是如何各司其职,共同协作,最终将电视信号转化为我们眼中生动逼真的画面。我们不会深入到具体的电路图纸和元器件型号,而是侧重于理解它们在整个系统中的“工作流程”和“逻辑关系”。 第四章:色彩的奥秘与画质的追求 液晶电视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呈现色彩的能力。从鲜艳的红色到深邃的蓝色,从柔和的肤色到层次丰富的阴影,这一切都离不开对色彩的精准控制。 在本章中,我们将探讨: 色彩模型(Color Models): 您将了解到RGB色彩模型是如何通过红、绿、蓝三原色的不同组合来创造出百万种以上的色彩。 色域(Color Gamut): 不同的液晶面板在色彩的覆盖范围上存在差异,我们将解释什么是色域,以及它对画质感知的重要性。 对比度(Contrast Ratio): 对比度是衡量画面中最亮和最暗区域之间差异的指标,高对比度能带来更深邃的黑色和更鲜明的画面。 亮度(Brightness): 屏幕的亮度决定了画面在不同光照环境下的可见度。 刷新率(Refresh Rate)与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这两个参数对于观看快速运动的画面尤为重要,它们影响着画面是否会出现拖影或模糊。 我们将从用户观看的角度出发,解释这些参数的含义,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好画质”的感知。您将理解,为何不同的电视在色彩表现上会有差异,以及制造商在不断追求更高的画质标准。 第五章:液晶电视的演进与未来展望 液晶技术并非一成不变,它在不断地进步和演化,以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视觉需求。 本章将简要介绍液晶电视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 LED背光源的细分: 从侧入式LED到直下式LED,再到更精密的局部控光(Local Dimming)技术,LED背光源在亮度控制和能耗优化上不断取得突破。 高分辨率的飞跃: 从HD到Full HD,再到4K UHD乃至8K,分辨率的提升让画面细节更加丰富。 HDR(High Dynamic Range)技术: HDR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画面的动态范围,使得亮部更亮、暗部更暗,色彩过渡更自然,让画面更加逼真。 量子点(Quantum Dot)技术: 量子点作为一种纳米材料,能够更纯净、更高效地发光,显著提升色彩表现力。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技术的崛起: 虽然OLED并非液晶技术,但它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显示技术,在自发光、极致黑场表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也会对其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与液晶技术形成对比和展望。 我们将一起展望液晶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它将如何继续影响我们的视听体验。 结语:从好奇到理解,开启您的视界探索 通过本书,我们希望能够点燃您对液晶彩色电视机的好奇心,为您提供一个理解这项技术的“入口”。我们并非要将您培养成一名电视维修工程师,而是希望您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身边的科技有更深的认知。当您下次观看精彩的电影,或是欣赏美丽的风景时,或许能够感受到那块屏幕背后,那份精密的工程设计和科技的魅力。 这是一次关于“看”的旅程,一次关于“理解”的探索。愿您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收获知识,更能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无限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正版书 液晶彩色电视机维修从入门到精通 图解版(附光盘) 维修教程书籍 液晶彩电维修视频》的封面设计得相当吸引人,色彩搭配稳重大气,一看就知道是面向专业人士或者至少是希望深入学习的爱好者的。不过,我得说,光看封面和书名,我原本是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当前最前沿的Micro LED或者量子点显示技术在彩色电视机应用上的深入剖析。毕竟现在市场上的新机型更新换代速度太快了,如果内容停留在几年前的技术点上,对于一个追求“精通”的读者来说,实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我更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针对性极强的、目前市场上主流品牌如索尼、三星、LG等高端型号的电源板、主控板以及T-CON板的电路原理详解,特别是那些涉及到新一代图像处理芯片(SoC)的固件级故障排查思路。现在很多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元件级替换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懂得如何通过软件和算法层面的逻辑去判断,这种高阶的“精通”才是我们这些资深维修人员真正需要的干货。

评分

我特地翻阅了一下目录,发现它似乎更侧重于基础的电路分析和常见故障的案例堆砌,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触电子维修的新手来说或许是个不错的起点,毕竟“入门”是它定位的一部分。但是,对于我这种已经从业多年的老电工来说,里面的很多基础知识点介绍得未免过于冗长和浅显,比如电阻、电容、电感的识别和作用,这些在任何一本基础电工手册里都能找到,而且讲解得更为系统和全面。我真正想知道的是,面对如今集成度越来越高的SMD元件,如何进行精准的无痕拆焊和代换?书中对于示波器在液晶驱动电路时序分析中的应用,是否提供了足够多、足够复杂的波形截图和解读?如果仅仅是停留在用万用表测量电压,那这个“精通”的头衔就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了。现在的液晶电视,很多故障都隐藏在高速数据传输和复杂的时序逻辑中,而不是单纯的某个元件短路或开路那么简单粗暴。

评分

整体而言,这本书像是一本非常全面的“维修百科全书”,涵盖了从老式CRT到现代液晶的过渡期的大部分常见故障模式,这在历史资料的收录上做得不错。但它在“精通”这个要求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真正的精通,要求的是对新技术趋势的把握和对未来故障的预判能力。例如,智能电视的联网功能带来的软件冲突和系统崩溃问题,或者语音控制模块的集成故障,这些与传统硬件维修逻辑大相径庭的内容,书中鲜有提及。现在的电视不再仅仅是显示设备,而是复杂的物联网终端,维修思路也必须随之升级。如果它能增加一个专门章节来探讨固件升级、系统恢复以及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方法,那它的价值会立刻提升一个档次,否则,它更像是一本优秀的“中级维修手册”,而不是通往“精通”的桥梁。

评分

这本书的市场定位看起来像是试图覆盖从零基础到专业人士的广阔群体,但结果可能导致其在深度上有所欠缺,无法真正满足任何一个极端的读者需求。对于新手,它可能信息量过大,图示又不够生动直观,容易迷失在复杂的术语中;而对于我这样的进阶用户,它又明显缺乏针对性。我希望看到的是关于液晶屏本身——特别是OLED和Mini LED面板——的驱动原理、坏点修复技术(如果存在的话)以及屏幕背光系统中的高压驱动电路的详细分析。现在的电视越来越薄,很多故障源于柔性电路板(FPC)的接触不良或者受损,这本书里关于这种非刚性电路的维修技巧和预防措施,几乎是空白,这在现代维修领域是一个巨大的盲点。

评分

关于附带的光盘和视频教程部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然而,我实际体验后发现,视频的制作水平和清晰度,只能说是勉强可用。画面的抖动和光线不足,使得在观察那些细小的贴片元件和焊接点时,着实费了不少劲。更令人遗憾的是,视频内容似乎更像是对书中文字部分的简单复述,缺乏那种现场实操中特有的突发情况处理和经验分享。比如,如何应对某些原厂特殊料件的替代方案,或者在没有特定测试夹具的情况下,如何巧妙地搭建临时测试环境来验证板卡功能。我期待的是那种“老师傅手把手教你修”的真实感,而不是教科书式的演示。毕竟维修这门手艺,三分靠理论,七分靠经验,而这些经验的传承,往往是书籍和光盘最难完美捕捉到的精髓所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