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孤独大师:梵高传
作者:司穆著
ISBN:9787802329454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2-01
印刷时间:2017-02-01
字数:字
页数:页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重量:g
定价:32元
目录
*章 第二个文森特和他的童年
003承载哥哥而生
007从自然中接触更丰富的世界
009弟弟提奥与家族生活
015独自闯荡学校
第二章 短暂的安定
021莫名切的艺术
024古比尔画廊的实习生
033伦敦,迥异的白天与黑夜
第三章 混乱的摸索
039爱情鸟尤金飞走后
044备考神学院
049布鲁塞尔福音学校
第四章 布道博纳日尔终究不是*适合的选择
055矿区布道
059融入其中
064提奥的到来
069另寻他路
第五章 辗转求学
075遗憾的伙伴,拉帕德
084再回纽南
088与家人生分歧
092比利时小镇——安特卫普
101一意孤行的投奔
109在科尔芒画室
113另一个“离经叛道”
117唐伊老爹的支持
120艺术新星们
123“梵高,找出自己的风格!”
128离别巴黎
第六章 阿尔勒的寂寥
137孤独,阿尔勒
142咖啡馆里的人生 态
146同居“黄屋”
159割耳朵始末
171消沉阿尔勒医院
178被抛弃,被驱逐
182无奈接受
第七章 情梦难成
195“红脸先生”的一厢情愿
203无法被祝福的追求
211这就是现实
221注定被辜负的遇见
227露水情缘
第八章 乌鸦群飞的麦田
231生活犹如蓝 的旋涡
234文森特的《新生》
237密的“敌人”
245麦田的终结
第九章 永恒的星月夜
255身后盛名
257追思
内容简介
梵高一生坎坷潦倒,生前仅卖出过一幅画作,但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敏感,他曾说:“我越来越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
本书讲述了这位不朽画家的坎坷人生和天才创作,让你身临其境地感受他的精神世界,感悟他所描绘的喧嚣生活背后,那些不朽的故事和永不泯灭的情感。
作者简介
司穆,传记作家,欣赏梵高的旷世画作,感叹梵高生不逢时的悲惨人生。以心写梵高,纪念一代画坛奇人。
........《孤独大师》在结尾部分,对梵高生命最后阶段的描绘,以及他对生命和艺术的最终注解,令我久久不能平静。虽然知道他最终的结局,但书中通过对他最后几幅画作的解读,以及他临终前那些平静而又充满智慧的言语,让我看到了一个在绝望中依然保持着对生命敬畏的灵魂。作者没有回避他自杀的事件,但更多的是将其视为他生命旅程中一个悲剧性的终点,而不是对他整个生命意义的否定。相反,通过对他生命最后时刻的描写,我反而看到了他内心深处对美的执着,对真理的追求。书中对“麦田里的乌鸦”这幅画的分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幅描绘死亡的画,更是梵高在生命尽头,对生命循环的深刻体悟。他的画作,无论是在生命的辉煌时期,还是在生命的低谷,都始终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这本书让我明白,梵高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那些惊世骇俗的画作,更在于他那颗永不熄灭的对艺术和生命的热爱之心,以及他在孤独中绽放出的耀眼光芒。
评分《孤独大师》中关于梵高在阿尔勒的创作生涯,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个时期的梵高,可以说是他艺术生命最辉煌的顶点,也是他精神走向崩溃的开始。书中对阿尔勒时期画作的描写,如《向日葵》、《夜间咖啡馆》、《星夜》等,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作者不仅仅是罗列这些名作,更是细致地分析了梵高在这一时期的色彩运用、笔触变化以及他试图通过画笔表达的情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梵高如何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并将这种灵感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的阐述。他笔下的阳光是炽热的,他的夜空是深邃而充满力量的,他的麦田是随风起伏的,一切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读到这里,我仿佛也置身于南法的阳光之下,感受着那股扑面而来的热浪和生命力。然而,伴随着创作的爆发,书中也深刻地描绘了梵高日益加剧的精神压力和孤独感。他渴望成立一个艺术家社群,渴望与高更一起创作,但最终的破裂却让他再次跌入深渊。作者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细致描绘,让我看到了天才的孤独,也让我为他那颗易碎而又充满力量的心感到惋惜。这种辉煌与痛苦交织的叙事,让整个阿尔勒时期显得尤为动人和震撼。
评分读完《孤独大师》中关于梵高与提奥的书信部分,我深受触动。这本书最打动我的,莫过于通过那些泛黄的信件,展现了梵高内心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他与弟弟提奥之间的深厚情感,几乎贯穿了整本书,也成为了梵高在艰难岁月里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我以前总觉得梵高是那种孤傲、不被世俗理解的天才,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渴望爱、渴望被理解的普通人。他对生活的渴求,不仅仅是对艺术创作的执着,更是对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期盼。那些在信中反复提及的对家人的思念,对弟弟的依赖,以及在遭遇挫折时的迷茫和痛苦,都让我感受到了他作为一个人的重量。作者在引用信件的同时,穿插了大量的背景信息和艺术评论,使得这些私人信件不再仅仅是情感的宣泄,而是成为了理解梵高艺术创作的重要线索。我常常会停下来,想象梵高坐在简陋的房间里,在煤油灯下,一笔一划地写下这些充满真情实感的文字。他的语言有时粗犷直接,有时又细腻入微,字里行间流淌着他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艺术近乎疯狂的追求。这种朴实无华的文字,比任何华丽的辞藻更能打动人心,也让我更加理解为何他的画作能够如此直击灵魂。
评分这本《孤独大师》梵高传,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封面那幅熟悉的《星空》所吸引。一直以来,我对梵高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和燃烧的热情,但对于他本人,我的了解却有些零碎。这本书的开篇,就带领我走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那些过于戏剧化的生平细节,而是从梵高早年作为一个画商助理的经历切入。这让我意识到,在他成为那个我们熟知的“疯狂”画家之前,他也曾有过一份相对“正常”的生活,也曾试图融入主流社会。书中对那个时代欧洲的社会风貌、艺术界的氛围有着细致的描绘,仿佛将我带回了十九世纪末的巴黎和荷兰。我特别喜欢作者对梵高早期作品的分析,那些虽然稚嫩却已显露出勃勃生机的画作,在作者的笔下有了更深的解读。他不仅仅是描述画面的色彩和构图,更是试图去理解梵高当时的心境,他所处的环境,以及那些细微的、影响他艺术道路的种种因素。读到这里,我感觉自己不再仅仅是隔着一层玻璃去欣赏画作,而是能够走进画家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最初的挣扎和对艺术的渴望。这种从“人”出发,再深入到“艺术”的叙事方式,让我对梵高这个名字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期待后续的阅读,去了解他如何一步步走向了那条孤独而辉煌的艺术之路。
评分这本书中关于梵高与外界的疏离以及他对理解的渴望,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孤独大师》并没有刻意去渲染梵高“疯子”的标签,而是更侧重于他作为一个个体,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误解和孤独。他尝试过多种职业,却都以失败告终;他渴望用艺术改变世界,却不被当时的主流艺术界所接纳。书中对他屡次被精神病院收容的经历,以及他在社会边缘挣扎的描写,都让人感到心酸。我能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对被理解的强烈诉求,那种希望有人能够真正读懂他的画,读懂他的内心世界的渴望。作者巧妙地将梵高的个人经历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那个时代对于“异类”的排斥和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固守。这让我思考,如果梵高生活在今天,是否会有不同的命运?这种反思让我对艺术的创新和对个体的尊重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仅仅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个在时代洪流中努力挣扎的灵魂,他的痛苦和挣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许多在边缘探索的艺术家的缩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