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
ISBN: 1511220247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10月
装帧: 平装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定价: 1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标准》是根据国发[2000]3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及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件要求,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委托中国城镇供水协会组织上海、天津、沈阳、武汉、成都、深圳、北京七城市供水企业共同编制的。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采集了108个城市自来水公司近三年居民生活用水数据,筛选了87个城市的有效数据。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统计数据研究和分析,以及对国内居民生活用水状况的调查分析,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1 总则
2 术语
3 用水量标准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
条文说明
读完一本厚厚的关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书,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种扎实、严谨的工业化生产的感觉。它不像一本故事书那样引人入胜,也没有像散文那样细腻抒情,而是像一个精密的仪器,每一个螺丝、每一个零件都按照特定的逻辑运转。我猜测,书中必然会包含大量的表格和图表,用以展示不同地区、不同人口密度下的用水数据,以及相应的计算模型。我很难想象,在这种枯燥的数据背后,是如何折射出城市发展的脉络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也许,书中会详细阐述每一种用水定额的由来,以及它是如何通过科学的计算和调研得出的。这不禁让我想到,在2002年,当这个标准被制定出来的时候,它对当时的城市管理者意味着什么?是他们据此进行供水规划,还是以此来评估供水效率?这本书,就像是城市水务管理领域的一份“体检报告”,它记录了城市在某个时间点的“健康状况”,也为未来的“治疗”和“调养”提供了依据。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标题让我产生了一些联想。我在想,作为一本关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书,它会不会像一本生活指南一样,告诉我们如何更合理地使用水资源?当然,我知道这可能是一种过于浪漫化的解读。更现实的情况是,它可能更像是一本技术手册,里面充斥着各种规范、指标和计算公式。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也能从中找到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例如,书中是否会涉及到节水措施的建议,或者不同用水场景下的“最佳用水量”?我甚至在想,这本书会不会对未来的城市规划产生影响,比如在供水管网建设、水价制定等方面,都可能会参考其中的标准。作为普通市民,我们或许很难直接参与到这种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但了解这些标准的存在,了解背后所依据的原则,或许能让我们对“节约用水”这个口号有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和合理分配的重要性。它可能是一本“看得见”的标准,但背后却蕴含着“看不见”的复杂考量。
评分翻阅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充满了严谨和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专业术语和细致的量化分析,就能感受到其背后深厚的专业功底。我尝试着去理解其中一些关于用水定额的计算方式,虽然有些地方需要反复琢磨,但隐约能体会到这种科学定价背后的逻辑。我想象着,制定这些标准的专家们,是如何在一个个会议室里,对着大量数据争论不休,又如何最终达成共识。他们是不是考虑到了家庭人口、用水设备、用水习惯等各种因素,并且为这些因素设定了不同的权重?这本书可能就像一个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浮出水面的标准,而水面之下,则是无数次的研究、讨论和数据验证。我对书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历史背景也感到好奇,毕竟2002年至今,城市的面貌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道当时的用水标准,在今天看来,是显得过于保守,还是依旧具有前瞻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顾和审视城市用水管理历史的窗口,也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
评分初次接触《正版现货 GB/T50331-2002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名字里就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以及一种非常实用的指向性。我预想中,这本书的内容绝非是随意的文字堆砌,而应当是经过层层审批、反复论证的科学成果。我尝试着去想象,这本书会如何定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这个概念,会不会对不同的用水类别进行细致的划分,例如洗漱、烹饪、清洁等,并且为每一种类别设定一个合理的量化区间。我尤其好奇,在2002年那个时代,城市用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如何被纳入考量的,又是如何去平衡居民的用水需求与有限的水资源之间的关系的。这本书,或许就像一张精密的蓝图,为城市的水资源分配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可能影响着供水部门的决策,也可能间接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用水习惯。它传递出的,是一种对社会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的理念,而这种理念,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收到一本新书,名字叫《正版现货 GB/T50331-2002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说实话,拿到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有点疑惑,因为我对这个标题本身并不太熟悉,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出于对新知识的好奇,我还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它。书的装帧很规整,纸张的质感也算不错,摸上去有一种实在的感觉,这让我对它的内容更加期待。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会涉及到很多关于城市用水的方方面面,或许会有一些数据分析,也可能会有一些图表展示,更别提各种条文和规定了。我尤其好奇的是,在2002年制定的这个标准,如今看来是否还适用,或者说,它在当时是如何考量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的,又设定了怎样的量化指标。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场景:也许会有关于不同城市规模、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用水量的区分,或者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用水习惯的细致说明。作为普通读者,我很难想象其中会包含多少技术性的内容,但我隐约觉得,这背后一定凝聚着许多专家的智慧和大量实际调研的成果。我甚至开始想象,这本书的作者或是编纂者,是如何收集和整理如此庞杂的信息,又是如何将其转化为一套具有约束力的标准。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关乎着城市的资源分配和可持续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