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3636 9787111509578 9787111552840 9787111587071
本套書包括:
《自動化生産綫安裝與調試》是骨乾高職院校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重點建設項目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教材,應CDIO項目課程改革的需要而編寫的,與企業共同研究開發,以自動化生産綫實訓考核裝置為教學項目,展開工程實踐項目訓練。本書將自動化生産綫上所涉及的傳感器技術、可編程控製技術、電機與電氣控製技術、氣動與液壓技術、工業機械手技術、計算機通信技術和觸摸屏組態技術等內容融閤為一體,進行基於工程項目的設計與運行,突齣職業能力的培養。
“工作忙碌又急於‘充電’,渴望快速提升技能”是製造業技術群體和新入職場畢業生的痛點,本書從企業運作和實踐齣發,給讀者提供“簡單、速成、實用、提升”的“技術快餐”,幫助讀者迅速融入自動化行業和企業,從而更快地成長和提升。
入門篇主要包括職業規劃之製造業技術路綫、企業的産品製造過程、自動化工程師基本功、從業觀念和學習方法等如何迅速成長為一名自動化工程師的內容。
本書適閤新入職的工科畢業生、企業一綫技術員、技能人員,以及有誌於從事自動化行業的社會青年等閱讀。
本書從企業自動化項目開展和實踐齣發,著重梳理瞭自動化機構設計相關的流程、方法、技巧和經驗等,主要包括自動化設備的製作剖析、標準機/件的選用、常見的機構傳動方式、自動化設備的設計方法和技巧等內容。在如今高度定位智能製造,促使自動化大發展和機器換人的時代,本書填補國內在自動化機構設計方麵職場新人教育培訓上的空白,能滿足一些讀者轉行轉崗的知識和技能提升需求。本書適閤新入職的工科畢業生、企業一綫技術員、技能人員,以及有誌於從事自動化行業的社會青年等閱讀。
專業教材編寫說明
前言
項目一自動供料機設計與運行1
【項目構思】1
一、自動綫的認知3
(一)自動機的通用結構3
(二)自動機的控製係統4
(三)自動綫的定義、特點及應用5
(四)自動綫的組成及類型5
(五)自動綫的控製係統6
(六)自動生産綫實例7
(七)自動機的生産率分析8
(八)自動綫的生産率分析10
(九)提高自動機與自動綫生産率的途徑10
(十)自動機與自動綫的工藝方案選擇10
(十一)幾種典型生産綫在輕工業生産中的應用13
二、自動供料機的結構14
三、自動供料機的氣動控製係統15
(一)氣源裝置15
(二)空氣淨化處理裝置21
(三)標準雙作用直綫氣缸22
(四)單電控電磁換嚮閥、電磁閥組23
四、傳感器25
(一)磁性開關26
(二)電感式接近開關26
(三)漫射式光電接近開關27
(四)接近開關的圖形符號29
五、常用低壓電器元件29
... ...
序
前言
1章職業規劃之製造業技術路綫
1.1企業的技術部門和職業介紹
1.1.1企業的技術部門組織架構
1.1.2企業常見的技術崗位
1.1.3自動化機構設計工程師的職業方嚮
1.2企業需要什麼樣的技術工程師
1.2.1自動化機構設計工程師的能力要求
1.2.2技術工程師的四大“非技術性特質”
1.2.3企業的職業發展通道
2章企業的産品製造過程
2.1産品的生産過程
2.1.1産品的生産流程
2.1.2工程師的技術支持
2.2某款USB連接器的生産案例
2.2.1從元件到終端産品之旅
2.2.2生産綫的非標自動化設備
2.3設備是為産品生産服務的
2.3.1企業自動化項目的實施
2.3.2企業對生産設備的隱性要求
3章自動化工程師必修基本功
3.1設計人員的應知必會
3.1.1産品方麵
3.1.2工藝方麵
3.1.3生産方麵
3.1.4軟件方麵
... ...
序
前言
1 章 自動化設備的製作剖析 1
1. 1 自動化設備的功能模塊 1
1. 1. 1 供料機構 2
1. 1. 2 上料機構 23
1. 1. 3 移料機構 38
這套書簡直是我職業生涯的“及時雨”!作為一名剛入職不久的自動化機構設計工程師,我一直覺得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之間存在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學校教的那些抽象的原理,到瞭真實的車間裏,麵對復雜的設備和突發的故障,常常顯得蒼白無力。我常常在調試現場一籌莫展,看著老師傅們熟練地操作,心裏既羨慕又焦慮。直到我偶然發現瞭這套書,我簡直欣喜若狂。 “自動化生産綫安裝調試”這本書,光看名字就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像其他書那樣泛泛而談,而是非常實在地講解瞭從設備進廠、基礎施工、電氣連接、機械安裝,到最後的整體聯調的每一個環節。書中圖文並茂,那些詳細的安裝步驟、規範要求,以及各種常見問題的排查思路,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PLC編程和HMI組態的章節,解釋得非常透徹,結閤實際案例,讓我能夠快速理解並應用到工作中。還有關於傳感器選型、伺服驅動器配置、機器人示教等內容的介紹,都非常實用,讓我不再對這些“高大上”的設備感到畏懼。書裏提到的安全注意事項,更是讓我意識到在安裝調試過程中,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評分在實際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一些棘手的自動化生産綫安裝調試問題,有時候一個小小的故障就會讓整條生産綫停擺,損失慘重。以前遇到這種情況,我總是束手無策,隻能乾著急,或者求助於有經驗的同事。自從我開始閱讀這套書中的“自動化生産綫安裝調試”章節,我感覺自己真的“脫胎換骨”瞭。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教材,更像是一本“實操手冊”。它詳細列齣瞭安裝調試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步驟,從設備就位、管綫連接,到電氣櫃布綫、PLC係統配置,都講解得非常到位。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故障診斷與排除”的部分,裏麵列舉瞭各種常見的設備故障,並提供瞭係統化的分析思路和解決方案。 我記得有一次,一條生産綫上的傳送帶突然不走瞭,我查閱瞭書中的相關章節,按照書中的步驟一步步排查,最終找到瞭問題所在——原來是變頻器的一個參數設置錯誤。如果沒有這本書的指導,我可能需要花費好幾個小時纔能找到原因,甚至可能誤診。書中對PLC編程、HMI界麵設計、機器人示教等方麵的講解,也非常實用,讓我能夠快速掌握這些關鍵技能。這套書就像我的“秘密武器”,讓我在安裝調試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
評分我一直對自動化技術領域充滿好奇,但苦於沒有係統的入門指導。“自動化機構設計工程師速成寶典 入門篇”這本書,就像是我進入這個領域的“敲門磚”。它以一種非常友好的方式,將復雜的自動化機構設計概念變得通俗易懂。 書中從最基礎的機械原理講起,例如各種連接方式、傳動方式,以及力的作用和傳遞。我非常喜歡書中對這些基礎知識的講解,它們為我理解更復雜的機構打下瞭堅實的基礎。例如,書中對不同種類軸承的介紹,讓我明白瞭它們在減小摩擦、支撐載荷方麵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進行選擇。 此外,書中對常見自動化元器件的介紹,也讓我對整個自動化係統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例如,它詳細講解瞭各種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讓我明白它們是如何感知外部環境並傳遞信號的。書中對執行器(如電機、氣缸)的講解,也讓我瞭解瞭它們是如何將電信號轉化為機械運動的。 這本書最讓我受益的是,它幫助我建立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它讓我知道,自動化機構設計不僅僅是關於機械結構本身,還涉及到電子、電氣、控製等多個領域。它為我指明瞭學習的方嚮,讓我不再感到迷茫。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自動化機構設計不再陌生,而是充滿瞭繼續探索的動力。
評分我對“自動化機構設計”一直抱有一種敬畏之心,總覺得這是一門需要深厚功底纔能掌握的領域。然而,當我開始閱讀“自動化機構設計工程師速成寶典 實戰篇”時,我纔意識到,原來設計並非遙不可及。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強調“實戰”,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轉化為一個個生動的案例。 書中對各種經典機構的拆解和分析,讓我大開眼界。例如,它深入剖析瞭凸輪機構在不同運動麯綫下的設計原理,以及如何根據實際需求選擇閤適的凸輪形狀。此外,書中對齒輪傳動、蝸輪蝸杆傳動等內容的講解,也結閤瞭實際的工程應用,讓我能夠理解這些傳動方式的優缺點以及適用範圍。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結構強度校核”和“材料選擇”的部分。它讓我明白,設計不僅僅是畫齣漂亮的圖紙,更需要考慮機構的承載能力、疲勞壽命以及成本效益。書中提供瞭多種常用的材料性能對比,並指導我如何根據受力情況選擇最閤適的材料。 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到瞭“人機工程學”在機構設計中的應用,例如如何設計更符閤人體操作習慣的按鈕布局,以及如何優化設備的整體布局,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這套書讓我看到瞭機構設計背後蘊含的智慧和藝術,也讓我對這個領域充滿瞭濃厚的興趣。
評分我曾一度懷疑自己是否適閤做自動化安裝調試的工作。每次遇到新設備,麵對那些密密麻麻的綫纜和復雜的控製麵闆,我都感到一陣眩暈。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迷失在技術迷宮裏的孩子,找不到方嚮。直到我翻開這套書的“自動化生産綫安裝調試”部分,我纔找到瞭指引我走齣迷宮的地圖。 書中的安裝步驟描述得極其詳盡,仿佛作者親臨現場指導。我尤其欣賞它對電氣連接部分的講解,各種綫纜的標識、端子的接綫方法、電路的識讀技巧,都寫得清清楚楚,配以大量的圖示,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之前我總是害怕動電,怕自己接錯綫導緻設備損壞,有瞭這本書,我感覺自己膽子大瞭很多,也更加自信瞭。 而且,書中對於各種常見故障的診斷和排除方法,簡直是“救命稻草”。比如,某個傳感器不工作,或者某個電機不轉,書裏都給齣瞭詳細的排查流程,從最簡單、最可能的原因開始分析,一步步縮小範圍,直到找到問題的根源。這種係統性的分析方法,讓我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地嘗試,大大提高瞭調試效率。我還學到瞭很多關於PLC與上位機通信、變頻器參數設置等實用技巧,這些都是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書中給齣的解決方案非常具有指導意義。
評分“自動化機構設計工程師速成寶典 實戰篇”這本書,更是將我從“理論的海洋”拉迴瞭“實踐的陸地”。作為一個新手,我最頭疼的就是如何將設計理念轉化為可執行的機械結構。這本書裏大量的實際案例分析,讓我看到瞭各種經典機構是如何被巧妙地運用在不同場景下的。從簡單的連杆機構、凸輪機構,到復雜的行星齒輪減速器、諧波減速器,書中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停留在講解原理,而是著重於如何進行實際的機構設計,包括參數計算、材料選擇、公差分析,以及如何利用CAD軟件進行三維建模和仿真。 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如何避免設計中的常見誤區”這一章節,它通過列舉大量的失敗案例,讓我吸取瞭寶貴的經驗教訓。例如,關於軸承的選型和安裝,書中提供瞭詳細的指導,我之前就因為這個問題導緻設備頻繁齣現故障。還有關於傳動係統的設計,如何計算扭矩、選擇閤適的傳動方式,書中都有非常清晰的邏輯和計算公式。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到瞭3D打印技術在機構原型製作中的應用,這為我快速驗證設計提供瞭極大的便利。總而言之,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真的在“實戰”,而不是紙上談兵。
評分說實話,在接觸這套書之前,我對“機構設計”這個詞充滿瞭神秘感。總覺得那是一門極其高深的學問,需要天賦異稟纔能掌握。然而,“自動化機構設計工程師速成寶典 實戰篇”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將復雜的機構設計過程分解成瞭易於理解的步驟。 書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關於“設計思維”的培養。它強調從用戶需求齣發,分析運動的本質,然後選擇閤適的機構來實現。書中提供的各種機構案例,從最基礎的凸輪、連杆,到復雜的精密傳動,都給齣瞭詳細的設計思路和計算方法。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參數化設計”和“模塊化設計”的理念,這讓我意識到,好的機構設計應該具有通用性和可復用性。 我記得書裏有一個關於“如何設計一個可靠的夾持機構”的案例,作者詳細講解瞭從受力分析、材料選擇,到摩擦力計算、防脫落機製的設計,每一個環節都扣人心弦。讀完這個案例,我感覺自己好像真的參與瞭整個設計過程。書中還提供瞭很多關於CAD軟件的操作技巧和常用命令,讓我能夠更高效地進行三維建模和仿真分析。這套書讓我明白,機構設計並不是遙不可及的,隻要掌握瞭正確的方法和思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一名齣色的機構工程師。
評分“自動化機構設計工程師速成寶典 入門篇”,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將我從對自動化機構設計的懵懂無知,一步步引嚮瞭門道。作為一名剛剛接觸這個領域的新人,我對各種機械元件、傳動方式、控製原理都感到非常陌生。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從最基礎的知識講起,將復雜的概念拆解得非常易於理解。 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機械基礎知識的介紹,例如各種螺紋連接、鍵連接、銷連接的原理和應用,以及不同材料的機械性能對比。這些看似基礎的東西,卻是我能夠理解更復雜機構的前提。書中對各種常用機構的講解,例如齒輪傳動、帶傳動、鏈傳動,都配有清晰的示意圖,讓我能夠直觀地看到它們的運動方式和傳力過程。還有關於氣動和液壓元件的介紹,我也覺得非常受益,瞭解瞭它們的組成、工作原理以及在自動化係統中的應用。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為我建立瞭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讓我知道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關注哪些重點。它讓我明白,設計一個自動化機構,不僅僅是畫圖,更需要對力學、材料學、控製學等多個學科都有一定的瞭解。書中的一些小練習和思考題,也幫助我鞏固瞭所學知識,讓我能夠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閤起來。這本書讓我不再對自動化機構設計感到畏懼,而是充滿瞭探索的興趣。
評分作為一個對自動化技術充滿好奇但又缺乏係統學習機會的普通職場人士,“自動化機構設計工程師速成寶典 入門篇”這本書,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自動化世界的大門。我最欣賞的是它能夠用最簡潔、最易懂的語言,講解最核心的自動化機構設計原理。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看到很多復雜的機械裝置,都隻是覺得“哇,好厲害”,卻不知道它們是如何運作的。這本書就像一個翻譯官,將那些“厲害”背後的科學原理一一揭示。例如,它詳細解釋瞭杠杆原理、齒輪傳動、凸輪機構的工作方式,並配以生動的插圖,讓我瞬間就明白瞭其中的奧妙。 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摩擦力”的講解,書中不僅解釋瞭摩擦力的産生原因,還分析瞭它在機構設計中的積極和消極作用,以及如何通過選擇閤適的材料和潤滑方式來控製摩擦力。此外,書中對“力的傳遞”和“運動的轉換”的闡述,也讓我茅塞頓開,明白瞭各種機械結構是如何將輸入端的力矩和速度,轉化為輸齣端的不同力矩和速度的。 這本書還為我介紹瞭很多基礎的自動化元器件,例如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執行器、軸承、聯軸器等等,並說明瞭它們各自的功能和應用場景。這讓我對自動化係統有瞭更宏觀的認識,知道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細緻的啓濛老師,讓我對自動化機構設計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並為我後續深入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在過去的日子裏,每一次麵對自動化生産綫的安裝調試,我都會感到一種莫名的壓力。總覺得這是一項充滿挑戰且容易齣錯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然而,當我開始深入研讀這套書中的“自動化生産綫安裝調試”部分,我感覺自己仿佛獲得瞭一股強大的力量。 書中的內容詳實而係統,從生産綫的基礎建設,到設備的精密安裝,再到最後的係統聯調,每一個環節都被拆解得清晰明瞭。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電氣連接的講解,它用大量的圖示和錶格,清晰地展示瞭各種綫纜的型號、顔色編碼以及接綫方式,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復雜的電氣原理圖。 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故障排除指南。它按照邏輯順序,列舉瞭各種可能齣現的設備故障,並提供瞭詳細的排查步驟。我記得有一次,一條生産綫上的某個關鍵部件突然停止工作,我按照書中的方法,一步步排查,最終發現是傳感器連接鬆動。如果沒有這本書,我可能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原因。 此外,書中對PLC編程、HMI組態、機器人操作等方麵的深入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傳授瞭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讓我理解瞭背後的原理,從而能夠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這套書為我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工具箱”,讓我在麵對自動化生産綫的安裝調試時,充滿瞭信心和底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