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超笔记(第一辑)

心超笔记(第一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心超
  • 笔记
  • 个人成长
  • 思考
  • 感悟
  • 生活
  • 读书
  • 记录
  • 心灵
  • 自我提升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37737
商品编码:26264340558

具体描述



  《心超笔记》(第一辑)共8章,分别从超声心动图基础、心功能、心脏超声切面、血流动力学思路、冠脉循环、临床思路、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治疗这8个方面,用通俗的语言,清晰阐述了超声心动图各方面的知识。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每章节都设置了导读栏目,先对目前临床现状和误区加以阐述,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详述专业知识。不同于其他同类题材的专著,《心超笔记(第一辑)》突出的特点就是对诊断思路作了充分说明,并将临床知识和心脏超声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并非孤立地讲解心脏超声的内容,这一点非常符合超声医师的真实工作状态和知识需求,为尽快掌握相关诊断技术和技巧,打下基础。
第一章 基础篇
第一节 数数超声心动图中的“三” 2
一、三个结构:心肌、瓣膜、心包 2
二、三个节段:心房、心室、大动脉 2
三、三类循环:体循环、肺循环、冠脉循环 3
四、三种分流:左向右分流、右向左分流、无分流 3
五、三个短轴切面: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4
六、三个长轴切面: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心长轴切面 4
第二节 心超二维细节,你是否也曾视而不见 5
一、三个常规切面中容易忽视的细节 6
二、三个易被忽视的重要切面 6
第三节 巧用M型超声心动图,做时间分辨的高手 8
一、常用M型超声心动图曲线 8
二、M型超声心动图在疾病中的应用 9
三、两种特殊类型的M型超声心动图 11
第二章 心功能篇
第一节 那些被误读的超声心功能测定 14
一、临床心功能分级判定 14
二、超声判定心功能的常用指标 15
三、常见对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的误读 16
第二节 超声心功能测定之左室舒张功能 18
一、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评价方法 18
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分级 20
三、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举例 20
第三节 超声心功能测定之左室收缩功能 23
一、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超声评价方法 24
二、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超声评价方法 30
第四节 超声心功能测定之右室功能 34
一、右室舒张功能的测定 35
二、右室收缩功能的测定 36
第三章 切面篇
第一节 手把手教你做心超切面 40
一、心脏超声的声窗及标准切面 41
二、操作技巧:手脑并用,随心所欲 43
第二节 使用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诊断容易忽视的心脏疾病 46
一、第一层次 47
二、第二层次 47
三、第三层次 48
第三节 使用心底短轴切面诊断容易忽视的心脏疾病 51
一、此切面应重视的问题 52
二、此切面容易忽视的结构或疾病 54
第四节 使用心尖四腔心切面诊断容易忽视的心脏疾病 58
一、此切面应重视的问题 59
二、此切面容易被忽视的心脏疾病 59
第五节 这个切面竟如此重要——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64
一、主动脉夹层与主动脉瘤 65
二、主动脉缩窄 66
三、主动脉弓离断 68
四、动脉导管未闭 68
五、左位上腔静脉 69
六、肺静脉异位引流 71
七、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71
第六节 用过了才知道——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 72
一、判断三尖瓣反流的程度 72
二、三尖瓣下移畸形 73
三、导致冠状静脉窦扩张的相关疾病 73
第七节 必要时用一用——剑突下双心房切面 75
一、在房间隔缺损分型中的作用 76
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的双心房切面 78
第四章 血流动力学思路篇
第一节 思路决定方向,左心扩大的心超思考 82
一、抛砖引玉,启发思考 83
二、左心扩大的超声判断 84
三、左心扩大的原因 84
第二节 出师之前细思量,“右心扩大”胸成竹 87
一、循序渐进,揭开面纱 87
二、右心扩大的超声判断 89
三、右心扩大的原因 89
第三节 左心扩大之先天性心脏病 93
一、室间隔缺损 93
二、动脉导管未闭 94
三、主动脉窦瘤破裂 95
四、冠状动脉瘘 96
五、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 96
第四节 右心扩大之先天性心脏病 97
一、房间隔缺损 97
二、心内膜垫缺损 98
三、主动脉窦瘤破裂 98
四、冠状动脉瘘 99
五、肺静脉异位引流 100
六、三尖瓣下移畸形 100
七、卢滕巴赫综合征 100
第五节 左心扩大之瓣膜性心脏病 102
一、超声判断瓣膜关闭不全的程度 103
二、导致左心扩大的瓣膜性心脏病 103
第六节 心脏扩大之心肌病 107
一、左心扩大之心肌病 107
二、右心扩大之心肌病 110
第五章 冠脉循环篇
第一节 冠脉循环的回收站,你了解多少 113
一、冠状静脉窦的超声检查 113
二、冠状静脉窦扩张的常见疾病 114
第二节 冠脉循环的发源地——冠状动脉 116
一、冠状动脉的超声检查 116
二、冠状动脉相关疾病 118
第六章 临床思路篇
第一节 胸痛——生命的狙击手 122
一、急性心肌梗死 122
二、主动脉夹层 123
三、急性肺栓塞 124
四、急性心包炎 124
第二节 晕厥的秘密,心超知多少 125
一、主动脉瓣、肺动脉瓣重度狭窄 126
二、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126
三、左房黏液瘤 128
四、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 128
五、法洛四联症 128
第三节 异常Q 波,那些不应放过的心超思考 129
一、急性心肌梗死 130
二、肥厚型心肌病 130
三、心肌炎 131
第四节 肺动-静脉“短路”,容易遗漏的发绀 132
第五节 滚蛋吧,心脏中以瘤冠名的伪“肿瘤君” 134
一、房间隔膨出瘤 135
二、室间隔膜部瘤 136
三、主动脉窦瘤 136
四、室壁瘤 136
五、瓣膜瘤 136
六、动脉瘤 137
第六节 心尖上的寻觅,走出超声检查的盲区 138
一、心尖的扫查技巧 138
二、常见与心尖相关的疾病 139
第七章 先天性心脏病篇
第一节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思路——三节段分析法 142
一、心脏位置 142
二、内脏和心房的位置 143
三、心室袢的类型与心室位置 144
四、房室瓣与房室序列 146
五、动脉圆锥、大动脉的结构及其空间位置关系 146
六、心室与大动脉的连接 148
第二节 房间隔缺损的分型及诊断 149
一、房间隔缺损的分型 149
二、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方法 151
第三节 室间隔缺损分型的定位诊断 152
一、室间隔缺损的分型 153
二、室间隔缺损的定位诊断 153
第四节 大动脉骑跨的先天性心脏病 156
一、法洛四联症 157
二、大室间隔缺损 159
三、永存动脉干 159
四、右心室双出口 160
第五节 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瓣膜闭锁的先天性心脏病 163
一、主动脉瓣闭锁 165
二、二尖瓣闭锁 168
三、肺动脉闭锁 169
四、三尖瓣闭锁 171
第六节 相同的起点,不同的终点——冠状动脉瘘 173
一、冠状动脉-右房瘘 174
二、冠状动脉-右室瘘 174
三、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174
四、冠状动脉-左房瘘 175
五、冠状动脉-左室瘘 175
第七节 房间隔缺损与卵圆孔未闭 177
一、房间隔缺损与卵圆孔未闭的鉴别诊断 177
二、卵圆孔未闭的临床相关问题 178
第八节 完全型大动脉转位与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179
一、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180
二、矫正型大动脉转位 181
第八章 治疗篇
第一节 从诊断到治疗(一)——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186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87
二、常用切面 187
三、选择封堵器 188
四、手术方式及超声监测 188
第二节 从诊断到治疗(二)——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192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93
二、常用切面 193
三、选择封堵器 194
四、手术方式及超声监测 194
第三节 从诊断到治疗(三)——超声心动图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 198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99
二、常用切面 199
三、选择封堵器 200
四、手术方式及超声监测 200
第四节 从诊断到治疗(四)——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夹层封堵术中的应用 202
一、一般资料 203
二、选择封堵器 204
三、超声引导手术过程 204

《心超笔记(第一辑)》图书简介 《心超笔记(第一辑)》并非一本关于心脏超声检查技术的专业教材,也非一本收录了详细病例讨论的学术专著。它是一本记录了主人公——一位心内科医生,在繁忙而充满挑战的临床工作中,所经历的种种瞬间、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的文字集。这本书,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医生这个职业的日常,以及在生命面前,人性的温暖、坚韧与脆弱。 翻开这本书,你不会看到冰冷的医学术语堆砌,也不会被复杂的图表和数据淹没。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叙述,是细微之处的观察,是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主人公的笔触朴实而真诚,他记录下那些与患者一次次短暂却深刻的交谈,那些在深夜值班室里,伴着摇曳灯光的回忆,以及在日复一日的诊疗过程中,闪现的那些关于人生、关于责任、关于选择的哲思。 这本书,将带领你走进一个普通医生的内心世界。你将了解到,在那些看似精准的诊断和治疗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思考,是无数次与疾病的拉锯战,更是医生们面对生命无常时的内心挣扎与成长。主人公用他细腻的观察力,捕捉到了患者身上那些微小的变化——一个眼神的躲闪,一次紧握的手,一句未竟的话语,都可能成为他内心深处触动的源泉。他记录下患者的痛苦,也分享了患者战胜病魔后的喜悦;他描绘了家属的焦急与期盼,也感叹了人与人之间那份无需言说的情感联结。 《心超笔记(第一辑)》中,没有惊心动魄的医学奇迹,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它所呈现的,是平凡日子里的不平凡。主人公在处理一次又一次的“小意外”中,逐渐理解了“大道理”。例如,他可能会描述,一位被诊断出严重疾病的老人,在得知病情后,依然平静地向他询问自己孙女的学业;又比如,他会记录下,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孩子高烧不退时,眼神中透露出的那份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光芒。这些片段,看似零散,却串联起了生命中最动人的旋律。 这本书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主人公用文字表达了作为一名医生,内心深处的疲惫、无奈,但也充满了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坚守。他会描绘在一次次抢救失败后的失落,会反思自己在某些时刻的力不从心,但更多的是,他会在每一个成功挽救生命,每一个看到患者康复出院的时刻,感受到那份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这份价值感,并非来源于物质的丰厚,而是来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责任的担当。 《心超笔记(第一辑)》中的“笔记”二字,也暗示了它非正式的、个人化的记录风格。这些文字,更像是主人公在繁忙工作之余,对自己内心进行的一次次梳理和沉淀。他可能在某个深夜,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写下对家人的思念;也可能在某个清晨,伴着第一缕阳光,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碎片,却构成了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名医生的完整图景。 书中,你或许会读到主人公对医学伦理的思考,对医患关系的探讨,对生命终点的敬畏。他不会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引发读者的思考。例如,在面对一些无法治愈的疾病时,医生该如何与患者沟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艰难的抉择?这些都是每一个医疗工作者都可能面临的困境,而主人公用他真诚的文字,将这些思考展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医生的职业特性,以及他们所承担的重负。 《心超笔记(第一辑)》的语言风格,力求自然流畅,不造作。主人公不会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去描绘最真实的情感。他可能会用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也可能会用一些比喻,来形象地说明某个场景。这种风格,使得这本书读起来不费力,却能在字里行间,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总而言之,《心超笔记(第一辑)》是一本关于“人”的书,关于“生命”的书,关于“情感”的书。它记录了一名医生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经历,展现了生命中最动人的瞬间,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对责任、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它不是一本技术指南,而是一次心灵的触碰;它不是一次知识的传授,而是一场情感的共鸣。如果你渴望了解医生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想感受生命的力量与脆弱,如果你想在平凡的文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启迪,那么,这本书,或许能够成为你心灵旅途中的一个小小驿站。它让你看到,在白衣天使的光环之下,也曾有过挣扎、迷茫,更有过爱与希望。它让你明白,每一份生命的延续,都可能凝聚着无数份不为人知的付出与担当。 这本书,更像是一份来自临床一线的“随笔”,里面或许有一些对生活琐事的记录,一些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以及一些对人生百态的感慨。主人公的文字,并非为了成为某种“文学作品”,而是他最真实的记录。他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可能正身处急诊科的喧嚣,也可能在深夜值班室的孤寂。这些记录,是他与这个世界对话的方式,也是他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你会读到,当一位久病缠身的患者,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时,主人公内心涌起的欣慰;也会读到,当面对一位年轻的生命,被疾病无情吞噬时,主人公内心的那种沉痛与无力。这些情感的起伏,是真实而深刻的。主人公并没有刻意去放大这些情绪,而是将它们平静地呈现出来,让读者能够通过他的文字,去体会那种职业带来的特殊情感体验。 《心超笔记(第一辑)》也可能包含一些关于医生日常的工作场景描写。你可能会看到,主人公如何在与时间赛跑,如何在嘈杂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最有利于患者的判断。这些场景,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充满了职业的张力。它们让你明白,医生这个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医学知识,更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一种冷静的头脑,以及一颗关怀患者的心。 此外,书中或许也会穿插一些主人公在工作之余的生活片段,比如对家人的思念,对朋友的牵挂,或是对某个新闻事件的看法。这些内容,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让我们看到,医生并非是“铁打的机器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生活。这些生活化的叙述,使得整本书更具人情味,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总而言之,《心超笔记(第一辑)》不是一本以“心超”为核心内容的读物。它是一本用真诚的笔触,记录了一名医生在生命一线,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文字合集。它是一面映照出生命之美与脆弱的镜子,是一曲献给医者仁心与人间温情的赞歌。它让你在平凡的故事中,感受到不平凡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那种柔和的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让我在书店里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很不错,翻阅时没有廉价感,这对我这种喜欢收藏书籍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考量。我之前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不算特别深入,但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入门,又能引发思考的书籍。从封面传达出的信息来看,这本书似乎正是瞄准了这样的读者群体。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复杂的概念,让我能够快速建立起基本的认知框架。同时,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能包含一些作者的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这样才能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启发。有时候,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能打开你思维的大门,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正是如此。它应该是一本能够陪伴我,在知识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伙伴。

评分

我刚开始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其中清晰的脉络和条理所折服。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显然花了很多心思,每一个章节的设置都显得恰到好处,仿佛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一些专业术语的时候,会非常耐心地给出解释,甚至会引用一些通俗的比喻,这让我这种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很多时候,阅读一本专业书籍最头疼的就是晦涩难懂的语言,但这本《心超笔记(第一辑)》却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我能够感觉到作者的用心,他试图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知识不再高高在上。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方法论的部分,因为我更看重实际的应用和操作。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案例分析,那我将感到非常满足。毕竟,理论的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价值。这本书能否在我脑海中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能够学以致用,这将是我衡量它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已经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品质感,简约而不失格调。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那种引人入胜的开篇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枯燥的理论,而是用一个非常巧妙的引入,让我立刻对后续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我更看重的是一本书能否给我带来“惊喜”,它是否能在我不经意间,点醒我一些过去从未想过的角度。我希望《心超笔记(第一辑)》能够做到这一点,它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是智慧的启迪。我期待它能在我读完之后,能够在我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且能够在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对我而言,一本好的书籍,就是能够让我持续思考,并且不断成长的好伙伴。

评分

老实说,我之前对这个领域有些“望而却步”,感觉里面充满了太多我无法理解的术语和概念。但《心超笔记(第一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友好”,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读起来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聊天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拘束。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阐述问题时,总能抓住核心,然后层层递进,让原本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明了。这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是在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动地参与到思考的过程中。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或者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时候,一本好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我期待它能在我内心深处播下一颗种子,让我能够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并且能够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

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一本真正能够触动心灵,又能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实属不易。我最近接触的这本《心超笔记(第一辑)》,给我带来的感受就是如此。它不像市面上很多书籍那样,仅仅是罗列事实和理论,而是更注重引导读者去探索和发现。我喜欢它那种“润物细无声”的写作风格,不强行灌输,而是巧妙地提出问题,然后邀请读者一同思考。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参与到一场智识的对话中。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些“顿悟”的时刻,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事物,并且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去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它应该是一本能够陪伴我走过一段心路历程的书,在迷茫时指引方向,在困顿时给予启迪。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