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历代名家书法经典:黄道周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ISBN:9787514905885
字数:
页码:77
版次: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目录:
小楷孝經頌
孝經定本
自書詩卷
答諸友詩卷
臨王羲之誓墓文
致韫生手札
舟次吴江詩册
詩軸
五言律詩軸
喜雨詩
自書詩軸
黄道周,明末学者、书画家。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天启二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他被视为明代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真、草、隶自成一家,行笔严峻方折,不偕流俗,一如其人。
基本信息
书名:历代碑帖精粹 ?明 黄道周 榕檀问业
:40.00元
作者:薛元明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398793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拿到这套《黄道周 历代名家书法经典+黄道周 榕坛问业 历代碑帖精粹》,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首先,从装帧上看,两本书的纸质都相当不错,厚实且带有一定的韧性,触感温润,这对于临帖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好的纸张能够更好地呈现墨色,也更耐翻阅。书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字帖的尺寸大小适中,既能清晰地展现笔画细节,又不至于过于庞大难以在案头展开。我特别留意了黄道周先生在《历代名家书法经典》中的作品,他的笔法雄浑,结体多变,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在感。我个人对颜真卿的雄浑和欧阳询的严谨都颇有心得,但黄道周先生的书法则是一种更为内敛却又极富张力的存在,仿佛每个字都蕴含着一股蓄势待发的生命力。尤其是他那些行草作品,笔势连绵,一气呵成,却又能在飞动中保持结构的稳健,这其中的分寸感和驾驭能力,实在是令人叹服。我在研究他的作品时,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揣摩他某一笔的起承转合,或是某个字的重心转移,试图去捕捉那种“得之于心”的妙处。翻阅《榕坛问业》部分,里面的碑帖精粹更是让人惊喜,这些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每一篇都极具代表性。看到那些古朴的字迹,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对于我这种长期沉浸在书法世界中的人来说,这套书不仅仅是字帖,更是一扇通往书法艺术深邃殿堂的窗口,里面蕴藏着无数值得我去探索和学习的宝藏。
评分收到这两本书,尤其是看到“黄道周”这个名字,我便知道这绝对是一次超值的收藏。黄道周先生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位极其特别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尤其是那些带有个人情感抒发的行草,总能给我带来一种心灵的触动。这套书的《历代名家书法经典》部分,收录的黄道周先生作品,让我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到他那独步古今的书法艺术。他的笔法,可以说是一种“变化无穷”的典范。有时如铁画银钩,刚劲有力;有时又如行云流水,飘逸洒脱。这种变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建立在深厚的功力之上,每一种变化都恰到好处,都服务于作品的整体意境。我反复研究他的一些小楷作品,其精巧秀丽,别具一格,与他的大字作品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同样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而《榕坛问业》收录的历代碑帖精粹,更是让我大开眼界。这些碑帖的年代跨度很大,风格各异,涵盖了从篆隶到行草的各种书体。我特别关注那些与黄道周先生时代相近,或是在风格上有所联系的碑帖,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他书法创作的脉络和线索。这套书的印刷质量也非常出色,字迹清晰,还原度高,对于需要仔细辨认笔画和结构的学习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评分这两本书的到来,为我平淡的书法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黄道周先生的书法,一直是我学习的“高山仰止”般的存在。这次《历代名家书法经典》收录的作品,让我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他的艺术魅力。《历代名家书法经典》部分,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黄道周先生的笔法,尤其是他写“横”和“竖”的笔画,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无穷的变化。他的横画,有时如蚕头燕尾,起笔含蓄,收笔有力;有时又如惊涛拍岸,波澜壮阔。他的竖画,或挺拔如松,或圆润如玉。这种对基本笔画的精妙处理,构成了他独特书法风格的基础。我尤其喜爱他作品中那种“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韵味,没有刻意的雕琢,却处处流露出天然的韵致。而《榕坛问业》的碑帖精粹,更是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这些碑帖的质量极高,印刷精美,清晰度也令人满意。我通过对比黄道周先生的作品和这些碑帖,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他书法艺术的演变和发展脉络。我发现,他对于魏晋风骨的继承,在某些碑帖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套书的编排,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融会贯通”,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学习路径。
评分刚拿到这两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厚重”——不单指书的物理重量,更是指内容所散发出的历史厚度和艺术分量。我一直对明末清初的书法家黄道周情有独钟,他的书法兼具魏晋的风骨和晋唐的法度,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情,形成了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格。这次能同时看到他的《历代名家书法经典》和《榕坛问业》,简直是喜出望外。《历代名家书法经典》部分,我尤其喜欢黄道周先生的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在王羲之、颜真卿的基础上,融入了宋代苏、黄、米、蔡的笔意,显得既有传统功力,又不失时代的创新。那些点画的提按转折,长短句的呼应配合,无不展现出他精湛的技法和深厚的学养。而他的草书,更是将情感的奔放与笔墨的控制完美结合,既有狂放不羁的气势,又不失法度的约束。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写“山河”、“岁月”这类字时,那种苍劲有力的笔触,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和时光的流转。至于《榕坛问业》里的碑帖精粹,里面的选本也是极其讲究的,每一帖的年代、书体、风格都有所侧重,能够让读者在学习黄道周先生书风的同时,也对其所处的书法时代背景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些碑帖的清晰度很高,印刷精美,细节处都得到了很好的还原,对于细致研究者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资源。
评分拿到这套书,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被其精美的装帧所吸引。这两本书的整体设计简洁大气,又不失艺术感。我特别留意到,《历代名家书法经典》中对黄道周先生的书法作品的呈现方式,既保留了原作的风貌,又进行了清晰的放大处理,使得那些细微的笔画和墨韵都能被一览无余。黄道周先生的书法,在我看来,是一种“内敛的张力”的极致体现。他的楷书,方正严谨,但又不是僵硬的死板,而是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生命力;他的行书,更是将这种张力发挥到极致,笔势跌宕起伏,却又收放自如,仿佛有千万种情绪在笔尖流淌。我尤其喜欢他写一些大幅作品时,那种笔走龙蛇、气势磅礴的感觉,但同时他又能在狂放中保持结构的稳定,这是一种极其高超的艺术境界。我常常在一旁静静地观看,试图去感受他下笔时的心境,那种运斤成风的洒脱,那种胸有成竹的自信。而《榕坛问业》所收录的碑帖精粹,更是让我看到了黄道周先生书法艺术的根基所在。这些碑帖的选择,无疑是经过了精挑细选,每一篇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通过对照黄道周先生的作品与这些碑帖,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继承与创新,他如何从古人的笔法中汲取养分,又如何将之融化、升华,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评分收到这套《黄道周 历代名家书法经典+黄道周 榕坛问业 历代碑帖精粹》,我内心是充满惊喜的。首先,从整体的设计来看,这套书就显得十分专业和用心。《历代名家书法经典》中,黄道周先生的作品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反复观摩他的小楷,那种秀丽而又不失力量的笔触,总能让我沉浸其中。他的小楷,在点画的运用上非常讲究,每个点都像是精心雕琢过的宝石,或方或圆,或长或短,都恰到好处地安放在应有的位置。他的字,结构紧凑而又疏朗,看起来既稳重又富有生气。而他的行草,更是展现了他雄浑奔放的一面。笔势连绵,字形变化多端,却始终保持着一种内在的统一。我特别欣赏他作品中那种“古朴而又新奇”的感觉,仿佛从遥远的过去走来,又充满了现代的生命力。而《榕坛问业》所收录的历代碑帖精粹,更是让我看到了黄道周先生书法艺术的根源。这些碑帖的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性,涵盖了各个时期的经典之作。我尤其关注其中一些与黄道周先生书风有相似之处的碑帖,通过细致的比较,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他是在怎样的文化背景下,吸收了哪些传统,又创造了哪些新意。
评分拿到这套书,我首先就被其精良的品质所折服。纸张的质感、印刷的清晰度、内容的编排,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历代名家书法经典》部分,收录的黄道周先生作品,让我得以再次领略他那“雄浑大气”的书法风格。我尤其喜欢他写榜书的时候,那种笔力雄强,气势磅礴,仿佛能吞吐山河。他的字,结构开张,笔画粗壮,但又不失灵动,给人一种刚柔并济、收放自如的美感。我常常在一旁对着他的作品临摹,试图去捕捉他下笔时的那种力量感和节奏感。我感觉,学习黄道周先生的书法,不仅仅是学习技法,更是学习他那种豁达豪迈的人生态度。而《榕坛问业》所收录的历代碑帖精粹,更是让我惊喜连连。这些碑帖的选本非常精当,能够很好地补充和印证黄道周先生的书法艺术。我通过研习这些碑帖,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黄道周先生书法艺术的渊源和传承,他如何从古人的经典中汲取营养,又如何将其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这套书的整体价值,远超于单纯的字帖,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书法艺术的百科全书,为我提供了无尽的学习和研究素材。
评分这次入手这套《黄道周 历代名家书法经典+黄道周 榕坛问业 历代碑帖精粹》,真的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首先,这套书的内容编排非常合理,将黄道周先生的书法作品与历代碑帖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绝佳平台。我特别欣赏《历代名家书法经典》中收录的黄道周先生的作品,他的书法风格非常独特,既有古人的遗风,又有自己的创新。他的笔画雄健遒劲,结构开张宕逸,给人一种刚柔并济、变化万千的美感。我反复研习他的一些大幅作品,常常被他那种“古拙而又秀逸”的书风所吸引。他的行书,尤其能体现出他才情横溢的一面,笔势飞动,墨色淋漓,充满了生命力。而且,他对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行与行之间的顾盼,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整篇作品浑然一体,气韵生动。我在学习他的作品时,常常会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充满智慧和艺术魅力的世界,每一次的临摹都像是一次与古人精神上的交流。而《榕坛问业》部分收录的历代碑帖,也是极具参考价值。这些碑帖的选择,恰好能展现出黄道周先生书法风格的渊源和传承,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范本。我对其中一些与黄道周先生风格相近的碑帖进行了重点研究,希望能从中找到更多灵感,并将这种学习方法应用到对黄道周先生作品的理解上。
评分拿到这套《黄道周 历代名家书法经典+黄道周 榕坛问业 历代碑帖精粹》,我立刻被其厚重的学术价值和精美的艺术呈现所吸引。黄道周先生,这位明末清初的书法巨匠,其书法作品一直是我学习的重点。这套书的《历代名家书法经典》部分,对黄道周先生的书法进行了集中的展示,让我得以系统地研习他的笔法、结体和章法。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笔下的那种“遒劲而又灵动”的特质。他的行书,往往能在笔画的粗细、轻重、顿挫上做出极其丰富的变化,既有老树盘根般的苍劲,又有游龙戏珠般的灵动。而且,他对字与字之间的连带关系处理得非常巧妙,使得整篇作品如同一个生命体,在呼吸、律动。我常常在临摹他的作品时,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创作现场。而《榕坛问业》所收录的历代碑帖精粹,更是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素材。这些碑帖的选择,无疑是经过了严谨的考量,它们不仅代表了各个时代的书法高峰,也为理解黄道周先生的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我特别喜欢其中收录的一些碑帖,它们在笔法和结构上与黄道周先生的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让我更加坚信,伟大的艺术创作总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深刻理解和继承之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