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2018 | ||
| 定价 | 65.00 |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3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315 | |
| 字数 | 453000 | |
| ISBN编码 | 9787112216437 | |
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到它沉甸甸的分量,不仅仅是纸张和印刷的重量,更是其中蕴含的知识和责任的重量。作为一名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兵,结构设计对我来说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但每一次翻开朱炳寅老师他们的这本《2018年版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都仿佛是在给自己洗礼。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章节,那些关于风荷载、地震作用以及材料力学在复杂形体上的精妙应用,总是能让我眼前一亮。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实际工程的案例和解决思路,很多我曾经在项目现场遇到的难题,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相应的指导。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技术规范,不应该仅仅是静态的条文堆砌,而应该是有生命力的、能够指导实践的。这本《2018年版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就做到了这一点。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既有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章节。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老旧建筑都需要进行加固改造,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加固,既要满足安全要求,又要尽量减少对原有结构的影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本书提供了多种加固方法的理论依据和适用条件,例如增加截面、粘贴碳纤维布、设置斜撑等,并详细说明了各种方法的计算要点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们进行老建筑的保护和改造工作非常有帮助。
评分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结构设计专业人士,我更多的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接触到结构方面的内容。这本《2018年版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是我自学的重要参考书。我最欣赏它的地方在于,它在提供规范条文的同时,也穿插了很多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注意事项。比如,在关于钢结构连接的设计部分,书中所强调的焊缝质量控制、螺栓连接的预紧力等,都是在实际施工中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指导。我曾多次因为书中提供的这些实用建议,而避免了设计上的疏漏,提高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施工的管理人员,我与设计图纸打交道的次数比翻书的时间还要多。这本《2018年版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在我看来,就是设计人员的“圣经”,也是我们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的“翻译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施工技术措施的详细规定印象深刻。比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处理、模板支架的搭设与拆除、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温度控制等方面,书中的指导都非常具体,而且结合了实际施工的难点。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遇到了温度裂缝的风险。我立刻翻开了这本书,找到了关于如何采取措施降低内外温差的章节,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最终避免了裂缝的产生,保证了工程质量。
评分我一直坚信,好的技术规范就像是一张地图,它指引着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避免在茫茫的工程大海中迷失。这本《2018年版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张详尽而准确的地图。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复杂结构体系设计的论述,比如大跨度空间结构、筒体结构等。书中的图示清晰,公式推导严谨,但最关键的是,它能够将抽象的力学原理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承担了一个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任务,其屋盖结构形式非常独特。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反复查阅了这本书,特别是关于柔性连接、变形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最终成功地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评分坦白说,作为一名初入建筑设计领域的新人,我最初拿到这本《2018年版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时,是有些畏惧的。它看起来太厚重,内容也太专业了。但是,当我开始认真地去阅读,特别是当我对一些基本的结构概念有所了解后,我才发现这本书是多么的宝贵。我喜欢它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从基础的荷载组合到复杂的抗震设计,每一步都解释得非常到位。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规范条文解释和计算示例,这对于我这样还在学习阶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最常翻看的部分是关于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它们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实际工程中的各种结构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经验的结构工程师,我经历过很多项目的不同阶段,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深化,再到现场的指导。这本《2018年版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尤其重视其中关于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在工程应用中的体现。书中的公式、图表和计算方法,都紧密联系着实际工程的需求。我经常在进行结构的内力分析、变形验算时,会参考书中的相关内容,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设计的合理性。这本书不仅是对国家规范的解读,更是对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
评分每当看到一些设计大胆、造型新颖的建筑项目,我总会好奇其背后的结构是如何支撑的。这本《2018年版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就解答了我很多关于“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疑问。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关于结构可靠度设计理论的阐述,它不再仅仅是基于经验的判断,而是有严谨的科学依据。我喜欢它对各种荷载效应组合的详细说明,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结构重要性等级来确定安全系数。这些内容让我明白了,一个看似简单的梁或柱,背后凝聚了多少科学的考量和细致的计算,也让我对结构工程师的专业性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攻读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对各类结构设计理论和规范都有深入的学习。这本《2018年版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是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我尤其欣赏它在地震工程学方面的论述,包括场地类别划分、地震作用的计算、以及不同结构抗震措施的选用等。书中对这些复杂概念的解释清晰易懂,并且提供了大量的计算示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我经常在进行课题研究时,会参考书中的相关章节,它总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结构的动力响应和抗震性能。
评分我对结构设计的理解,最初是来源于对建筑美学和功能的追求。当我深入到细节时,才发现结构是这一切的基础。这本《2018年版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让我看到了结构设计是如何将抽象的力学原理转化为坚固可靠的建筑骨架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荷载分类和组合的章节,它让我明白了,一个建筑所承受的不仅仅是自身的重量,还有风、雪、地震等各种复杂的因素。书中对这些荷载的取值和组合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确保了设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每次看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我都会联想到这本书中所涉及的那些严谨的计算和周密的考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