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材料動力學
定價:49元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12040993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版次:2017年2月第1版
字數:639韆字
本書包括三個方麵的內容:第一篇討論材料的容變律。當載荷應力L幅值遠高於材料抗剪強度S時,材料畸變律可以忽略不計而可近似按流體處理,容變律也相應地常常被稱為固體高壓狀態方程。第二篇討論材料的動態畸變律,依次討論以計及應變率效應為特徵的材料宏觀率型畸變律、以位錯動力學為核心的微觀物理機製,以及基於應力波理論的動態實驗研究。最後一篇討論材料基於動態損傷演化所導緻的動態破壞,包括無裂紋體以層裂為代錶的卸載破壞,裂紋體以單裂紋失穩為主導的裂紋動力學、及基於多源裂紋動態演化的動態碎裂,以及以絕熱剪切作為典型的微損傷形式之一為中心、進而討論一般形式微損傷的動態演化規律。本書力圖采用宏觀連續介質力學與熱力學相結閤、材料動態力學性能的宏觀力學錶述與微細觀物理機理相結閤、以及理論與實驗相結閤的觀點和途徑來加以探索。對於涉及爆炸、衝擊和地震等動載荷條件下的軍事技術、科學研究以及工農業生産等,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
王禮立,寜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成就是國傢自然科學奬二等奬。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衝擊波物理和爆轟物理》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顧問,中國兵器工業第五二研究所寜波分所研究員、《爆炸與衝擊》副主編、《力學學報》編委。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參考文獻
第1篇 材料動態本構關係之容變律
第2章 固體高壓狀態方程及其熱力學基礎
2.1 非綫性彈性容變律
2.2 熱力學狀態方程
2.3 Gruneisen狀態方程
參考文獻
第3章 固體高壓狀態方程的固體物理基礎
3.1 引言
3.2 晶體結構
3.3 晶體的結閤類型
3.4 晶體的結閤力和結閤能
3.5 晶格熱振動
3.6 Gruneisen狀態方程的固體物理基礎
參考文獻
第4章 固體高壓狀態方程的動力學實驗研究
4.1 衝擊波的基礎理論
4.2 高壓固體中衝擊波的相互作用、反射和透射
4.3 衝擊波高壓技術
4.4 衝擊*熱綫的測量原理
4.5 固體高壓狀態方程的確定
4.6 衝擊相變
參考文獻
第2篇 材料動態本構關係之畸變律
第5章 材料的動態畸變律——宏觀錶徵
5.1 高速變形下錶徵材料力學行為的若乾實驗現象
5.2 黏塑性本構方程(唯象模型)
5.3 高應變率下非綫性黏彈性本構方程
5.4 一維應變下的本構模型
參考文獻
第6章 材料的動態畸變律——基於位錯動力學的微觀機理
6.1 理論剪切強度
6.2 位錯的基礎知識
6.3 位錯動力學
6.4 基於位錯動力學的熱黏塑性本構方程
參考文獻
第7章 材料畸變律的動態實驗研究
7.1 分離式Hopkinson壓杆實驗技術
7.2 波傳播反演分析實驗技術
參考文獻
第3篇 材料的動態破壞
第8章 層裂及其他卸載破壞
8.1 層裂
8.2 衝蝕
參考文獻
第9章 裂紋動力學和動態碎裂
9.1 裂紋動力學
9.2 動態碎裂
參考文獻
第10章 絕熱剪切和微損傷的動態演化
10.1 絕熱剪切
10.2 損傷演化
參考文獻
.....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硬殼精裝,觸感溫潤,拿在手裏分量十足,一看就知道是下瞭真功夫的。封麵設計簡潔而不失大氣,那種深沉的藍色調,配上醒目的白色書名,很有學術書籍的莊重感。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比如書脊上的燙金字體,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顯得陳舊。拿到手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細檢查瞭一下印刷質量,內頁紙張選擇的啞光紙,對於長時間閱讀物理類書籍來說,大大減輕瞭眼睛的疲勞感,墨跡清晰,排版疏朗有緻,即便是復雜的公式和圖錶,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對於需要反復研讀教材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要知道,很多教材在排版上為瞭節省篇幅,把公式擠得密密麻麻,讀起來著實令人頭疼,但這部作品顯然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專業和人性化,看得齣齣版社對學術質量的把控非常嚴格,整體的閱讀體驗絕對稱得上是五星級的享受,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瞭它作為一本經典教材應有的品質和厚重感。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的書蟲,我對不同高校齣版社齣版的教材一直保持著一種審慎的態度。中科大齣版社的這本作品,給我的感覺是,它成功地在“學術嚴謹性”和“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的內容深度毋庸置疑,但其寫作風格卻齣人意料地平易近人。作者們在處理那些數學推導繁復的部分時,常常會插入一些富有洞察力的批注,用更直觀的語言點明關鍵步驟的物理內涵,而不是讓讀者迷失在符號的海洋裏。此外,書中對不同理論模型的適用範圍和局限性進行瞭坦誠的討論,這種不迴避問題的態度,反而更增加瞭我對作者們的信賴感。它教會我的不僅是如何計算材料的動力學響應,更是如何以一種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現有的所有理論模型,這纔是真正高水平學術著作的價值所在,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材料科學有誌於深入研究的同行們。
評分我最近在準備一個跨學科的項目,急需一本能夠係統梳理材料基本理論,但又兼顧前沿動態的參考書。翻閱瞭市麵上不少號稱“新銳”的著作,大多流於錶麵,真正能深入到微觀機理和動力學行為的實操性強的書少之又少。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就非常閤理,它沒有一開始就拋齣那些讓人望而卻步的復雜模型,而是循序漸進地從最基礎的本構關係講起,逐步過渡到時變載荷下的響應分析。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非綫性粘彈性”那幾章的論述,作者們似乎對材料在極端條件下的行為有著非常深刻的洞察力,不僅給齣瞭成熟的理論推導,還附帶瞭大量實際工程案例的對比分析,這些案例的選擇非常貼近科研前沿和工業應用痛點。這說明編寫團隊絕對是深諳此道的一綫研究人員,他們講授的不是教科書上韆篇一律的陳舊知識,而是真正指導實踐的“內功心法”,對於正在攻堅剋難的工程師和研究生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及時雨,能有效避免走彎路。
評分最近在整理我的文獻綜述,發覺許多關於先進復閤材料和功能梯度材料的動力學響應分析,其理論基礎都可以追溯到這本書裏闡述的一些基本假設和方法。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石,而不是停留在對最新發錶的期刊論文進行簡單的羅列和總結。很多新模型,如果缺乏對基礎本構理論的深刻理解,應用起來往往會産生偏差,甚至得齣錯誤的結論。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種“根基不穩”的問題。它對材料的本構關係描述得極為詳盡,包括瞭對溫度、應變率敏感性的深入探討,這對於研究極端環境下的材料行為至關重要。我發現自己以前模糊不清的一些概念,比如“應變梯度理論”在高速衝擊中的適用邊界,通過閱讀此書中的相關章節,一下子豁然開朗。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工具書”,更像是一部可以伴隨科研生涯持續進階的“武功秘籍”。
評分說實話,我是一個比較注重閱讀體驗的“老派”讀者,對那種堆砌術語、缺乏邏輯串聯的著作深惡痛絕。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作者們仿佛坐在你對麵,用一種非常清晰、富有條理性的方式在為你講解一個復雜的概念。比如,在講解材料的疲勞損傷演化時,他們沒有簡單地列舉各種疲勞壽命模型,而是先從微觀尺度的位錯運動和裂紋萌生機製入手,然後纔將這些微觀現象與宏觀的S-N麯綫聯係起來。這種自下而上的講解邏輯,極大地增強瞭理解的深度和廣度,讓讀者不隻是記住瞭公式,而是真正理解瞭公式背後的物理意義。我尤其欣賞它在圖示上的用心,那些原理圖和示意圖不僅僅是輔助性的裝飾,它們本身就是教學內容的一部分,綫條的粗細、標注的準確性,都體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讀起來,思維的路徑是連貫且順暢的,很少齣現需要反復迴溯纔能理解下一段內容的窘境,這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效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