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 漫画六朝怪谈(第5辑 漫画中国经典)

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 漫画六朝怪谈(第5辑 漫画中国经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蔡志忠
  • 漫画
  • 古籍
  • 六朝怪谈
  • 中国经典
  • 历史
  • 文化
  • 故事
  • 漫画改编
  • 典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蚂蚁兵团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08666877
商品编码:26562883499
丛书名: 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漫画六朝怪谈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名: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漫画六朝怪谈(第5辑·漫画中国经典)

者:蔡志忠 编绘

ISBN 9787508666877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

印刷时间:201705

数:

数:

本:32

装:精装

量:

价:45

编辑推荐

★国学的启蒙书 ,“俗说经典”的常销书——自20世纪90年代出版以来,领衔在内地掀起“俗说经典”热潮;

★读者对象老少皆宜——通俗妙解文化古籍 ,生动展现经典魅力,将复杂深奥的经典浅显化地表达;

★品质高,选材广——跨越经典经史子集的分类,囊括数千年中国传统精华;

★整体性强——收录53740册,整体展现了蔡志忠漫画古籍全貌作品;

★独具辨识度和收藏价值的典藏设计——设计创新、印刷工艺考究,全面彰显了蔡志忠作品艺术感和想象力。

内容简介

1999年蔡志忠获得“荷兰亲王奖”,表彰蔡志忠“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做出了很好的再创造”。蔡志忠的漫画古籍作品《庄子说》《老子说》《漫画禅说》等100多部作品在4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销量过4000万册,拥有大批读者群。内地20世纪90年代蔡志忠古籍漫画领衔掀起了“俗说经典”热潮,成为经典常销书;至今有不少读者从那时开始喜欢蔡志忠漫画古籍作品,视蔡志忠漫画古籍作品为“儿时记忆的国学启蒙书”。

中信出版社此次出版的“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共收录蔡志忠漫画古籍作品53740册,“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5辑为蔡志忠漫画儒家思想、漫画道家思想、漫画禅宗思想、漫画佛学思想、漫画中国经典;整体展现蔡志忠漫画古籍经典作品的全貌。加入古籍原文,辅助阅读;同时通过包装设计的创新、印制的考究开发出蔡志忠漫画作品新高度——富有艺术感和想象力,有辨识度和质感、可收藏和传承。

“蔡志忠漫画古籍典藏系列”05辑“漫画中国经典”共收录了10册蔡志忠的漫画中国经典创作,包括《漫画菜根谭》《漫画聊斋志异》《漫画六朝怪谈》等。在蔡志忠的笔下,古人一语一默,或吟或唱,无不令观者自然产生内心的激荡,精神的享受,心灵的欢喜。其中《漫画六朝怪谈》根据《搜神记》《世说新语》等19篇名篇改编,讲述六朝门阀氏族的故事以及各种神魔怪力的传说。

作者简介

蔡志忠

漫画家、漫画界的“达芬奇”。1948年生,台北彰化人。开创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

4岁开始画漫画,15岁入行。1983年开始画四格漫画《大醉侠》《光头神探》和中国古籍漫画《庄子说》《老子说》等100多部作品,在4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销量过4000万册。

1999年获得“荷兰亲王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做出了*的再创造”。

29岁成立动漫公司,拍摄了《老夫子》《乌龙院》等14部动画电影,《老夫子》曾获1981年“金马奖*佳卡通片奖”。爱好数学、物理、桥牌、动画、古铜佛像收集……曾获得150多个桥牌冠亚军,从1991年开始,已收集数千尊古铜佛像。

目前,仍积极活跃在动漫创作领域。

目录

大家说蔡志忠与漫画

自序龙的传人应了解自己的文化

鬼怕人

定伯卖鬼

报应

黄赭迷途

痴情马

马女

你好,猪姑娘

猪臂金铃

世间无鬼

阮瞻无鬼论

奇女子

李寄

良木难寻

焦尾琴

鳖母登遐

鳖变

虹 幻

虹化丈夫

分 家

紫荆树

鬼 屋

细腰

丽人行

鳖妇

公理何在

糊涂雷公

螺女情深

田螺记

狐 仙

胡博士

下凡仙子

羽衣女

蛮夷始祖

盘瓠

干将莫邪

三王墓

卖身葬父

董永

 

.............

........
《漫画中国经典》系列其他分册简介(不含《漫画六朝怪谈》) 《漫画中国经典》系列旨在以生动、幽默且富有文化底蕴的漫画形式,向当代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系统地介绍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典籍、思想脉络与文学瑰宝。本系列旨在“以漫画为舟,载经典之重”,让晦涩难懂的古籍变得平易近人,激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兴趣。 以下将详细介绍本系列中不包含《漫画六朝怪谈》的其他核心分册的精彩内容与特色: --- 1. 《漫画孙子兵法:战争的智慧与哲理》 本册聚焦于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它绝非单纯的兵书,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辩证法和战略思想的哲学经典。 主要内容与特色: 情境再现,洞察先机: 采用跨越春秋战国时期的宏大历史背景,通过极具张力的漫画场景,还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者诡道也”等经典章节的实际应用。 图解权谋: 详细分解“地形篇”、“虚实篇”、“用间篇”等,用直观的图示来解释古代复杂的军阵部署、情报获取和后勤保障的逻辑。 现代启示: 着重探讨《孙子兵法》在现代商业竞争、团队管理、谈判策略中的应用。例如,如何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指导商务谈判,避免正面冲突,实现利益最大化。 人物对话: 虚构孙武与当代企业高管、教练员之间的对话,使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产生强烈的共鸣。 --- 2. 《漫画论语:仁义礼智信的日常实践》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本册致力于将孔子的教诲融入生动的日常场景,展现其经久不衰的道德魅力。 主要内容与特色: 循循善诱: 漫画叙事围绕孔子周游列国及在杏坛讲学的场景展开,细腻刻画孔子温和而坚定的教育风格。 核心概念图解: “仁”、“义”、“礼”、“智”、“信”等核心概念,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的漫画小故事来诠释。例如,通过一个弟子帮助老者的故事来阐述“仁爱”,通过一个学生信守承诺的故事来解释“诚信”。 子弟群像: 生动描绘颜回的“好学不倦”,子路的“勇猛直率”,曾皙的“悠然自得”,让读者清晰分辨不同性格如何对应不同的儒家德行要求。 问答妙解: 将《论语》中著名的问答片段(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转化为富有戏剧张力的对白场景,增强说服力。 --- 3. 《漫画道德经:道法自然的无为之道》 本册挑战性地将老子《道德经》中充满辩证法和神秘色彩的哲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和视觉化的表达。 主要内容与特色: 抽象具象化: 重点攻克“道”、“无为”、“柔弱胜刚强”等抽象概念。例如,“道可道,非常道”通过描绘宇宙的演变和自然的循环来呈现其“不可言说”的本质。 水与婴儿的哲学: 大量运用“水”的形象来比喻“柔顺”与“适应性”,以及婴儿的“纯真”与“本真”,这是理解老子思想的关键视觉符号。 反向思维的魅力: 通过漫画对比的形式,展现“有”与“无”、“得”与“失”的相互转化关系,如绘制一个空心杯子,强调“无”的部分(空间)才具有实用价值。 历史背景渗透: 穿插老子隐退、骑青牛出关的历史传说,为艰深的哲学增添了传奇色彩。 --- 4. 《漫画庄子:逍遥游与齐物之思》 《庄子》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汪洋恣肆的文风著称。本册旨在捕捉这种浪漫主义的精髓,带领读者进入庄子的精神世界。 主要内容与特色: 奇幻旅程: 重点描绘“逍遥游”中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的宏大场景,用超现实的漫画手法表现精神的绝对自由。 寓言故事可视化: 将“井底之蛙”、“邯郸学步”、“庄周梦蝶”等著名寓言故事进行精美且极富创意的演绎。特别是“庄周梦蝶”部分,将现实与梦境的边界模糊化处理,体现齐物观。 物我两忘: 通过对比庖丁解牛时,刀法与牛体完美融合,展现“技近乎道”的境界,即物我两忘,顺应自然。 幽默与讽刺: 庄子对世俗名利和僵化礼法的批判,通过漫画人物夸张的反应和情境幽默地呈现出来,保持了原著的讽刺力度。 --- 5. 《漫画史记:英雄豪杰的兴衰史诗》 本册精选《史记》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和事件,如项羽、刘邦、荆轲、李广等,以宏大的历史画卷展现司马迁笔下的人物群像。 主要内容与特色: 经典场景重现: 聚焦鸿门宴的剑拔弩张、霸王别姬的悲壮、靖郭君门下食客云集的盛况等高光时刻。 人物性格刻画: 侧重于展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例如,刘邦的市井气与帝王术的结合,项羽的勇猛与妇人之仁的矛盾。 “史家之绝唱”的呈现: 漫画不仅记录事件,更尝试捕捉司马迁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与评价,通过旁白或特定画面的对比,体现史笔的温度。 时间轴与地域图: 配合精美的地图,帮助读者构建起秦汉更迭时期的地理概念和时间序列,使历史脉络清晰可见。 --- 总结 《漫画中国经典》系列致力于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阅读方式的完美桥梁。通过专业的历史考据与顶尖的漫画艺术相结合,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中国思想史的精华。本系列中的每一册,都是对一部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与创新呈现。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完这本漫画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成功地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志怪传说,用一种极其现代且诙谐的方式重新演绎了出来。很多我以前只在书本上看过文字描述的奇闻异事,通过漫画家的笔触,瞬间变得生动起来,仿佛眼前就能看到那些光怪陆离的场景和形形色色的精怪。比如某个章节里对“人面兽心”的描绘,文字里可能需要费一番心思去想象,但在画里,仅仅一个眼神、一个肢体动作,那种微妙的讽刺和人性的复杂性就完全展现出来了,简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用视觉语言来传达深层文化内涵的能力,非常考验作者对原著的理解深度以及转译的技巧。它不是简单的插画,而是对文本精神内核的一种视觉化重构,这一点非常值得称道。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漫画这种形式会不会让故事显得过于轻佻或者肤浅化。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的担忧完全消失了。里面的分镜设计极其讲究,常常一个跨页就能将一个宏大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运镜的手法非常成熟,完全不输给顶级的日式漫画。尤其是在描绘那些超自然力量或环境变化时,那种空间感和动态感的营造,真的让人拍案叫绝。有时候,我甚至会停下来,不是为了看下一句话的文字说明,而是反复欣赏某一个画面的构图和人物眼神的细微变化。这证明了优秀的漫画不仅仅是文字的附属品,它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叙事媒介,完全有能力独立支撑起厚重的文化内容。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没得说,拿到手的时候就有一种典藏的厚重感。封面那烫金的字体和古朴的插图,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时代。我特别喜欢那种油墨散发出来的淡淡的纸张味道,每次翻开都能闻到。对于我这种收集实体书的人来说,这种用心做出来的感觉太重要了,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可以陈列在书架上的艺术品。而且,考虑到这是漫画形式,纸张的厚度和印刷的清晰度都处理得非常好,细节之处的线条感和人物表情的刻画都非常到位,即便是快速翻阅,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功力。这种对品质的追求,让阅读体验从视觉到触觉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本书的尺寸和重量也恰到好处,拿在手里既有分量感,又不至于太笨重,非常适合深夜窝在沙发里慢慢品味。我真的为出版社在材质选择上的品味点赞。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在“信”与“达”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它在保持原著故事脉络和精神气质的同时,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的幽默元素,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读起来完全没有传统古籍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反而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辈,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在给你讲述那些尘封已久的奇谈。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比较血腥或恐怖情节时的分寸感,他没有一味地追求视觉冲击力,而是更侧重于描绘人物在面对未知时的那种心理反应和哲学思考,这使得整套书的立意拔高了不少,不再是单纯的猎奇故事集。这种既尊重历史又拥抱趣味性的处理手法,我认为是极高明的。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激发了我重新去查阅那些典籍原文的欲望。通过漫画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我已经对故事的大致背景和人物关系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为我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敲门砖”。它起到了一个极佳的引流作用,让那些原本对古典文学望而却步的年轻读者,能够轻松地跨入这扇大门。我敢断言,很多人在读完这套漫画后,都会忍不住想去看看“原著究竟是怎么说的”,这才是这类改编作品最成功的价值所在。它不是终点,而是无数人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起点。这种寓教于乐、功德无量的做法,值得所有热爱文化传承的人给予最高的赞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