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篇 颈部
第1章 选择性颈部清扫(肩胛舌骨上区),Ⅰ-Ⅲ区
第2章 气管切开术及环甲膜切开术
第二篇 内分泌系统
第3章 甲状腺切除术和甲状旁腺切除术
第4章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第三篇 上消化道
第5章 食管切除术
第6章 Nissen胃底折叠术
第7章 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第8章 胃切除术
第9章 Heineke-Mikulicz幽门成形术和出血性溃疡十二指肠切开术
**0章 幽门狭窄幽门肌切开术
**1章 腹腔镜下Roux-en-Y胃旁路术
第四篇 肝胆
**2章 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
**3章 胆总管手术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4章 肝脏切除术
**5章 远端胰切除术
**6章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7章 脾切除术
**8章 器官移植
第五篇 下消化道
**9章 阑尾切除术
第20章 腹壁的解剖与造瘘口位置
第21章 右半结肠切除术
第22章 左半结肠切除术
第23章 横结肠切除术
第24章 下前方直肠全系膜切除吻合术
第25章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第26章 痔和痔切除术
第27章 直肠周围脓肿和肛瘘
第六篇 疝
第28章 开放腹股沟疝修补术
第29章 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第30章 股疝修补术
第31章 开放腹前壁疝修补术
第七篇 血管
第32章 颈动脉杈的显露
第33章 腹中线显露腹主动脉
第34章 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的显露
第35章 上肢血液透析的动静脉通路
第36章 隐股交界的显露
第37章 股动、静脉的显露
第38章 胭动、静脉的显露
第39章 膝上和膝下截肢术
第八篇 血管通路及急救程序
第40章 中心通路的解剖
第41章 动脉路径的解剖
第42章 小腿和前臂筋膜切开术
我一直对普外科中腹部疾病的诊疗过程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影像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将影像学发现与手术决策紧密结合,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领域。最近我读到一本关于腹部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的教科书,它非常系统地介绍了腹部各种常见和少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CT、MRI、超声等,并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影像学特征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重点介绍了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比如CT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引流术,以及射频消融治疗等,并配有大量的影像图片和手术流程示意图。这些内容不仅加深了我对腹部解剖的理解,也让我对现代微创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发现,这本书不仅是影像科医生的案头书,也同样是普外科医生提升诊疗水平的重要参考。
评分最近在图书馆翻到一本关于心脏外科的专著,它的内容详实,从心脏的胚胎发育到各种常见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再到最新的微创手术技术,都做了深入的阐述。我尤其被书中对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详细讲解所吸引,从术前评估、取材、吻合技巧到术后管理,都一一列举,并配有大量精美的术中照片,仿佛身临其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术中监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手术策略。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在心脏外科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他的临床经验和深厚造诣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心脏外科的认识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更加渴望能够亲自参与到这类复杂的手术中去。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份宝贵的经验分享,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书籍,这本书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罗列疾病名称和治疗方法,而是从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基础出发,层层递进地讲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分析尤为精彩,例如颅内动脉瘤的形成、破裂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的出血如何影响神经功能,都有非常细致的描绘。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经典的病例分析,通过对这些病例的解读,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如何应用于临床实践。尤其是对于一些高难度手术的入路设计,书中给出了多种方案,并详细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这对于我这样的年轻医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记住了许多经验,也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问题。
评分作为一名临床经验尚浅的外科医生,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真正帮助我理解解剖结构与临床实践之间联系的书籍。市面上关于外科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图片质量不高,始终未能让我找到心仪的那一本。我尤其看重书籍的直观性,希望通过精美的插图,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块肌肉、每一条血管、每一处神经的走向,以及它们在手术中的实际应用。我一直觉得,优秀的解剖学图谱是外科医生最忠实的伙伴,它能帮助我们规避风险,提高手术的精准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在解剖认知上的不足,让我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复杂的病例。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手术导师,在我迷茫时指引方向,在我困惑时点拨迷津。我深信,打下扎实的解剖基础,是成为一名优秀外科医生的必经之路,而一本高质量的图谱,无疑是这条路上不可或缺的基石。我希望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手术入路背后的解剖原理,从而优化手术方案,提高患者的预后。
评分我最近在学习骨科创伤方面的知识,尤其关注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技术。我找到一本内容非常翔实的骨科创伤专著,它从骨骼的解剖结构、力学特性入手,详细介绍了各种类型骨折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不同的治疗原则。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骨折复位技术的讲解,它不仅描述了器械的使用方法,还详细讲解了各种复位手法背后的力学原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各种内固定材料和技术的应用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讨,比如锁定钢板、髓内钉、外固定架等,并配有大量的X线片和CT影像,直观地展示了术后效果。这本书的作者在骨科创伤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的讲解清晰易懂,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我感觉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骨科创伤的认识更加系统和全面,也对未来的手术操作更有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