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三十二式太极剑-(赠VCD光盘) 作 者:本社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8第1版 印刷时间:2007年8第1次 I S B N: 9787500931737 页 数:77 字 数:50000 开 本:32开 重 量:140g 定 价:13.00元目录
一、三十二式太极剑简介 二、三十二式太极剑基本动作介绍 三、三十二式太极剑动作名称 四、三十二式太极剑动作图解 五、三十二式太极剑动作路线示意图 六、三十二式太极剑练习方向和进退路线详图 七、三十二式太极剑连续动作图内容介绍
太极剑是属于太极拳的一种剑术套路。它具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健身价值。本书介绍的这趟剑是根据传统的太极剑套路改编的,全部动作除“起势”和“收势”之外,共选定了32个主要姿势动作。整个套路分为四组,每组八个动作,从起势到收势往返共两个来回,练习时间大体需要2~3分钟。动作中包括抽、带、撩、刺、击、挂、点、劈、截、托、扫、拦、抹等主要剑法和各种身法、步法。通过这些主要姿势动作的练习,既可以更好地增强体质,又能增加练习者的锻炼兴趣,并为练习其他剑术套路打下基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从一个纯粹的武术爱好者角度来看,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高难度、眼花缭乱的套路,而是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来阐述太极剑的基本功和核心理念。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教学方式,在我看来比那些恨不得一页塞进十个动作的速成指南要靠谱得多。开篇对“持剑”的理解,对“运剑”的原理讲解得极为透彻,简直可以说是从最基础的“拿稳剑”开始重新构建我的认知。我过去在其他地方学到的很多动作,总感觉发力点不对,衔接生硬,但这本书里对每一个转换的力学分析,让我豁然开朗。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而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种深入骨髓的解释,才是真正建立武术内功的关键。对于那些想把太极剑练到有“神韵”的人来说,这种对内在逻辑的强调是无价的,它帮助我纠正了许多根深蒂固的错误习惯,为后续的深度学习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地基。
评分VCD的质量是我最欣赏这本书的第二个方面。坦白讲,很多附赠光盘的视频都是敷衍了事,画面模糊,讲解含糊不清,看得人一头雾水。但这本书附带的VCD,在清晰度和演示规范性上,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首先,镜头的运用非常专业,不仅有全身的长镜头来展示完整的路线,还有特写镜头专门捕捉手腕、肘部的细微变化,这对于学习剑法至关重要。其次,演示者的动作舒展大方,气息平稳,完全体现了太极的阴阳转换和连绵不绝。更值得称赞的是,讲解员的声音语速适中,吐字清晰,并且在关键节点会适时停下来强调要点,而不是像赶着完成任务一样一路念下去。我甚至在练习某个特定招式遇到瓶颈时,可以单独播放那几分钟的视频反复观看,那种直观的视觉反馈,比单纯看图谱上的静态分解动作有效率高出太多倍,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练习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这本书在后续的学习指导方面做得尤为细致和人性化。在每一章节结束,它都会设置一个“自检与常见误区”的小板块,这是我个人认为它超越一般教程的地方。它仿佛是一位在你身旁陪练的老师,提前预判了你可能会犯的错误,比如“剑尖虚浮”、“重心不稳”等。这种前瞻性的指导,极大地避免了我在独自练习时走弯路。此外,书末附带的“持剑养剑常识”和简单的器械维护说明,也体现了对习武者整体素养的关怀,体现了一种完整的文化观。它告诉读者,学习太极剑不仅是动作的操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培养。这种全方位的关怀,让整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手册范畴,更像是一份系统性的、指导终身体验的武术入门指南,让人感觉非常踏实和受用。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水墨晕染的太极图腾,搭配着古朴的字体,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种宁静而又蕴含力量的意境之中。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吸引了,纸张的选择看起来是很考究的,内页的排版也十分清晰,即便是对于初学者来说,也不会觉得眼花缭乱。特别是随附的那张VCD光盘,光盘封面的设计也延续了整体的风格,让人对其中的影像内容充满期待。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书脊的烫金工艺,在光线下会反射出低调而雅致的光芒,这绝非那种粗制滥造的普及读物可比。我感觉作者或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时,不仅仅是想传授剑法,更是想打造一件值得收藏的武术文化载体。这种对形式美的追求,无疑提升了阅读和学习的体验,让人在尚未打开内页细读之前,就已经对这部作品产生了极高的尊重和好感,这对于吸引那些对手工制品和传统文化有偏好的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拿到手的仪式感,远超出了预期的想象,让人迫不及待想要翻开学习一番。
评分从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来评价,这本书的定位似乎非常精准地卡在了“进阶入门者”这个甜蜜点上。它既没有用过于高深的术语吓退新手,也没有将内容浅尝辄止到让有一定基础的人感到乏味。书中对“三十二式”的每一招的命名、寓意以及具体的实战(或者说,演练中的要旨)都有独到的见解。比如,对于“上步点剑”的解析,书中就结合了步法的转换和身体重心的微妙转移,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手臂的动作。我注意到,它提供的分解图谱,不仅仅是徒手摆拍,而是尽可能地还原了剑尖的指向和运动轨迹,这种对“势”的捕捉,是很多传统剑谱中常常缺失的关键部分。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是在用一种“传武”的心态来撰写,而非仅仅是“记录招式”。这种对武术精神的灌输,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机械的模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