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肺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 (美)Douglas J. Mathisen等;

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肺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 (美)Douglas J. Mathisen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胸外科
  • 肺切除术
  • 支气管成形术
  • 手术技术
  • 外科手术
  • 医学
  • 临床医学
  • 胸部外科
  • 手术指南
  • Mathisen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福州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39601
商品编码:2669366327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肺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 作者 (美)Douglas J. Mathisen等;姜格宁
定价 198.00元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 9787030539601 出版日期 2017-09-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肺切除的基本原则,开放和腔镜下各类肺叶、肺段切除手术方法,肺上沟瘤切除,支气管成形,血管重建以及隆突切除成形等高难度手术的手术技巧。每部分包括了解剖要点、手术体位、切口位置、手术步骤等基本内容,又在每个术式中涵盖了术前准备、术后管理及并发症处理等关键要点,凝聚了编著者的经验、体会、学识和心血。作为肺外科手术的综合性专著,书中配有近 400 张手术照片及主要结构的示意图,代表了当今世界肺外科手术技术的高水准。

  全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重点突出、插图精美,可满足不同层次的普通外科或胸外科专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


   作者简介

   目录

部分内镜检查术

第1章可弯曲/硬质支气管镜1

第2章气道支架置入术6

第二部分基本原则

第3章超声内镜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16

第4章纵隔镜在胸外科手术及并发症防治中的应用26

第5章经颈纵隔镜淋巴结切除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应用39

第6章胸腔镜及开放手术纵隔淋巴结清扫46

第7章机器人淋巴结清扫术56

第8章开胸手术的技巧及并发症63

第三部分肺叶切除术

第9章开放性右肺上叶切除术69

第10章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73

第11章开放性右肺中叶切除术81

第12章胸腔镜下右肺中叶切除术90

第13章开放性右肺下叶切除术97

第14章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103

第15章开放性左肺上叶切除术111

第16章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切除术129

第17章开放性左肺下叶切除术135

第18章胸腔镜下左肺下叶切除术140

第19章精密激光烧灼切除术149

第20章机器人辅助肺叶切除术154

第四部分段切除术

第21章右肺上叶前段、后段、尖段切除术166

第22章胸腔镜下右肺上叶肺段切除术175

第23章右肺下叶背段及基底段切除术190

第24章胸腔镜下右肺下叶背段及基底段切除术196

第25章开放性左肺上叶舌段及固有段切除术207

vii

viii

目录

第26章胸腔镜下左肺上叶切除术220

第27章开放性左肺下叶背段及基底段切除术225

第28章胸腔镜下左肺下叶肺段切除术232

第五部分肺上沟瘤切除术

第29章侵犯胸廓入口肺癌的前入路手术237

第30章肺上沟瘤切除后入路手术244

第31章胸段全脊椎整块切除术250

第六部分EPP

第32章胸膜外全肺切除术256

第33章胸膜切除术和胸膜剥除术261

第七部分支气管成形术及血管重建

第34章右肺上叶袖式切除术270

第35章右肺中叶袖式切除术276

第36章右中、下肺叶袖式切除术283

第37章左肺上叶袖式切除术289

第38章左肺下叶袖式切除术295

第39章左、右主支气管袖式切除术298

第40章肺叶切除联合肺动脉袖式切除术304

第41章胸腔镜下肺叶袖式切除术315

第八部分隆突切除术

第42章隆突切除重建术319

第43章正中开胸右全肺切除隆突重建术325

第44章经胸右全肺袖式切除隆突重建术332

第45章右肺上叶切除隆突重建术339

第46章左侧隆突切除重建术345

第47章肺切除术后残端复发的隆突切除重建术349

第九部分并发症处理

第48章全肺切除术后正中开胸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353

第49章经胸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360

第50章肌瓣对于普胸外科医师的意义367

第51章网膜瓣374

第52章持续肺漏气和胸膜残腔380


   编辑推荐

1. 《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是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系列中的一本,主要介绍胸外科部分中的肺切除和支气管成形术,帮助年轻的外科医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规范的胸外科关键手术操作技巧和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

  2. 《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由美国的胸外科专家Douglas J. Mathisen和Christopher R. Morse教授倾力奉献,共享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由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联合翻译。编译者团队俱佳,又实用,相信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文摘

   序言

现代胸外科手术精要:呼吸系统重建的艺术与科学 呼吸系统,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石,其复杂精巧的结构与功能,一直是医学探索的重点。而当疾病侵袭,尤其是需要进行复杂手术以重建呼吸道功能时,外科医生的技艺、知识储备以及对精细解剖的深刻理解,便显得尤为关键。本书并非聚焦于特定的单一手术技术,而是宏观地梳理了现代胸外科在呼吸系统重建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发展趋势以及跨学科的协同作用,旨在为胸外科医生、呼吸内科医生、以及相关医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理解当前胸外科在肺部疾病治疗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以及其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一、 呼吸系统疾病谱与外科干预的时代背景 肺部疾病,从良性肿瘤到恶性癌变,从慢性炎症到急性创伤,种类繁多,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随着医学影像学、病理诊断、麻醉技术以及术后监护的飞速发展,胸外科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尤其是在肺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能力增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接受根治性手术,而微创技术的发展更是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恢复时间。 本书探讨的“呼吸系统重建”,涵盖了在切除病灶后,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气道通畅,以及维持肺实质的完整性。这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切除”与“缝合”,而是一门精密的艺术,需要外科医生对解剖结构有如指掌,对病理变化了然于心,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手术器械与技术。 二、 肺部疾病的外科治疗策略:从切除到保留 肺部疾病的治疗策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灶的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在外科治疗领域,肺叶切除(Lobectomy)和全肺切除(Pneumonectomy)一直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对肺功能保留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对早期肺癌的精准诊断,越来越倾向于采取更小的切除范围。 肺段切除 (Segmentectomy) 与亚肺段切除 (Subsegmentectomy): 这些技术在处理早期、局限性肺癌,或者良性病变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健康的肺组织,从而维持患者的肺功能。它们要求医生对肺段的解剖边界有极其精确的把握,能够孤立并切除特定的肺段,同时保证气道和血管的完整性。这需要高度精细的操作,依赖于术前精准的影像定位以及术中良好的视野暴露。 肺叶切除 (Lobectomy): 尽管是肺癌治疗的标准术式,但其适应症也在不断优化。术者需要在切除整个肺叶的同时,确保肿瘤的完整切除,并且对周围的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技术的成熟度,如胸腔镜辅助下的肺叶切除(VATS Lobectomy),已经成为许多患者的首选,它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在肿瘤学结果上与开胸手术相当。 全肺切除 (Pneumonectomy): 这是处理侵犯范围广泛的肿瘤,或累及主要气道的肿瘤的最后手段。虽然能够彻底清除病灶,但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影响巨大,术后患者往往会面临严重的呼吸困难。因此,在决定进行全肺切除前,需要进行详尽的评估,并与患者充分沟通。 三、 支气管成形术:重建呼吸道的生命线 当肿瘤累及或侵犯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或段支气管时,单纯的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已无法实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此时,支气管成形术(Bronchoplasty)便成为保留肺功能的关键技术。支气管成形术的目的是在切除病变支气管段的同时,重新吻合剩余的健康支气管,以重建通畅的气道。 支气管血管成形术 (Bronch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许多情况下,肿瘤不仅仅侵犯支气管,还会累及肺动脉或肺静脉。此时,就需要同时进行支气管和血管的重建,这使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都大大增加。成功的支气管血管成形术,需要精湛的吻合技术,确保血管的通畅,避免术后发生缺血或出血。 肺叶袖状切除加支气管成形术 (Lobectomy with Sleeve Resection and Bronchoplasty): 这是最常见的支气管成形术之一,尤其适用于肿瘤侵犯叶支气管但未侵及主支气管的患者。通过切除受累的叶支气管,然后将剩余的叶支气管与主支气管进行吻合,从而保留了整个肺叶。 主支气管成形术 (Bronchial Sleeve Resection): 当肿瘤侵犯主支气管时,可能需要进行主支气管的一部分切除,并在剩余的主支气管之间进行吻合。这对手术的技术要求极高,需要精密的测量和缝合,以避免术后出现气道狭窄或漏气。 同期双侧肺叶切除合并支气管成形术: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患者双侧肺部同时存在需要切除的病变,并且可以采用支气管成形术来保留部分肺功能,那么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可能会考虑同期进行双侧手术。这需要严密的围手术期管理和充分的术前评估。 四、 微创技术在呼吸系统重建中的革新 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的广泛应用,已经彻底改变了胸外科的面貌。VATS通过几个小的切口,配合高清摄像系统和精密的器械,实现了许多过去只能通过开胸才能完成的手术。 VATS 肺叶切除与支气管成形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VATS不仅能够完成简单的肺叶切除,也能够成功地开展复杂的肺叶袖状切除加支气管成形术。这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缩短了住院时间,并加速了患者的康复。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 (Robotic-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RATS): 机器人技术为胸腔镜手术提供了更佳的三维视野、更精细的操作以及更广阔的活动范围。在复杂的支气管成形术中,机器人系统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操作平台,减少术者疲劳,从而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五、 跨学科合作与精准医疗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绝非仅仅是外科医生的孤军奋战。现代胸外科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的紧密合作。 影像科与病理科: 精准的影像学诊断,如高分辨率CT(HRCT)、PET-CT等,能够帮助外科医生准确判断病灶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能够及时为手术提供病理学依据,指导手术方案的调整。 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医生在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制定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如戒烟、肺康复训练)以及处理术后并发症(如肺不张、肺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醉科与重症监护: 精湛的麻醉技术和严密的术后监护,是保证复杂胸外科手术安全性的基石。 肿瘤内科与放疗科: 对于恶性肿瘤,术后的辅助化疗、靶向治疗或放射治疗,是提高生存率不可或缺的环节。 精准医疗的理念,也深入影响着胸外科的发展。通过基因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分析,能够为患者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靶向药物,减少手术的侵入性。 六、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胸外科在呼吸系统重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提高手术安全性与减少并发症: 尽管微创技术不断发展,但复杂手术的并发症,如支气管漏、吻合口狭窄、出血等,仍然是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延长患者生存期与提高生活质量: 特别是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如何通过创新的手术技术或联合治疗方案,延长其生存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是永恒的追求。 发展新材料与新技术: 例如,可吸收缝合材料、3D打印技术在术前规划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辅助手术导航等,都为未来的胸外科手术带来了新的希望。 加速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 复杂胸外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需要加强年轻医生的培训,建立规范化的手术流程,并鼓励学术交流。 总而言之,现代胸外科在呼吸系统重建领域,是一门融合了精细解剖、尖端技术、多学科协作以及人文关怀的综合性学科。本书的探讨,旨在勾勒出这一领域宏大的图景,激励从业者不断探索,为患者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哇,这本《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肺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终于到手了!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虽说这本书的书名里明确指出了“肺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但作为一名胸外科的临床医生,我一直对那些更加细致入微、挑战性更高的术式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处理复杂肿瘤、累及大血管或气管的病例,总觉得常规的学习材料往往不够深入。我一直期待能有一本关于胸外科“高难度”手术的书籍,能够详细解析那些在教科书中很少提及,但在真实手术中却司空见惯的棘手情况。比如,对于那些粘连严重、解剖变异大的肺部肿瘤,如何精准地进行肺叶或全肺切除?在处理纵隔淋巴结清扫时,如何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特别是在肺癌根治术中,对于侵犯到气管隆突或主支气管的患者,支气管成形术的技巧、缝合方法、吻合口的处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等,都希望能有更详尽的阐述。这本书的书名虽然有侧重点,但如果能稍微扩展一下,涵盖一些胸外科领域更前沿的微创技术,或者一些罕见但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分析,那就更完美了。毕竟,作为一名医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学习和进步,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永无止境。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新的视野,提供一些解决疑难杂症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

说实话,拿到《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肺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它是否能满足我对于更广泛胸外科手术的求知欲。虽然书名明确了核心内容,但我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能看到更多关于非肺切除的胸外科手术内容。例如,在食管疾病领域,像贲门失弛缓症的根治术,胸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甚至是食管癌的根治性切除及重建,这些手术的精髓和关键点都很值得深入探讨。当然,胸壁肿瘤的切除和重建,膈肌手术,以及一些胸腔内良性病变的微创处理,如果能有详细的阐述,那就更好了。有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精通某一类手术,更需要对胸外科的整体有更全面的认知。比如,在处理胸部创伤时,如何进行胸壁重建?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中,如何进行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这些内容虽然不属于肺切除和支气管成形术范畴,但同样是胸外科医生需要掌握的。我希望这本书虽然聚焦于特定的术式,但也能在某些方面提供一些普适性的原则和技巧,能够触类旁通,帮助我提升整体的手术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肺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让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讨一些比较冷门但却极为重要的胸外科疾病的治疗。虽然书名聚焦于肺切除和支气管成形术,但我一直在思考,它是否会触及到一些比较少见但棘手的胸部疾病的手术治疗?例如,一些特殊的胸壁肿瘤,比如骨巨细胞瘤、肉瘤等,它们的切除和重建方法;或者是一些纵隔畸胎瘤、淋巴管瘤等良性纵隔肿瘤的微创切除;甚至是一些先天性胸廓畸形,如漏斗胸、鸡胸的矫正手术,其在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当然,我理解这本书的核心是肺切除和支气管成形术,但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稍微拓展一下,例如在讨论肺癌根治术时,也稍微提及一下肺转移瘤的切除,或者胸腔镜下肺结节的精准切除策略,这都会非常有启发性。毕竟,我们作为外科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经典病例,更多的是形形色色的疑难杂症,而这些疑难杂症往往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拓展知识边界。

评分

拿到《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肺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它所传达的“关键技术”这一概念。这让我不禁联想到,除了肺切除和支气管成形术本身,那些与它们密切相关的、但可能不直接属于主刀范畴的技术,是否也会有所涉及?比如,麻醉医生在胸科手术中的特殊考量?体外循环在复杂肺切除术中的应用?或者,对于一些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病例,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跨专业的视角?例如,在处理胸壁肿瘤侵犯到脊柱或肋骨时,骨科医生如何与胸外科医生配合?在处理纵隔肿瘤压迫气管或食管时,介入放射科医生可以提供哪些辅助治疗手段?我一直认为,胸外科手术的成功,是多学科协作的结晶。如果这本书能在强调核心技术的同时,也能够稍微提及一些与这些手术相关的辅助技术和跨学科合作的经验,那将是非常宝贵的。毕竟,在现代医学的浪潮中,单打独斗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病情。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胸外科关键手术技术:肺切除及支气管成形术》给我的感觉是它会是一本非常专注于细节和技巧的专著。我一直在思考,除了肺叶/全肺切除和支气管成形术本身,这本书会不会还触及到一些术前评估、术中导航、以及术后管理方面的细节?例如,对于一些复杂肺结节的精准定位,胸腔镜手术中如何利用术中影像学技术来辅助辨认解剖结构?在支气管成形术后,如何通过影像学检查来评估吻合口的愈合情况,早期发现漏气或狭窄?还有,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前的风险评估和围手术期管理是不是也会有所提及?我知道这本书的书名重点在于“技术”,但一个成功的胸外科手术,离不开精准的评估和周到的管理。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延伸,那就非常有价值了。比如,对于一些罕见的胸部感染性疾病,术前的诊断和术中的处理原则?或者是一些先天性胸廓畸形的矫正手术,其术前评估和手术时机选择?这些都很有探讨的价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