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白描是學習中國傳統畫的基礎,齣版白描書籍,以便國畫愛好者把握好傳統基礎,從而更好地學習傳統工筆畫。本套叢書針對四個不同的題材進行分類,為初學者提供白描畫稿共約280張,可以滿足國畫愛好者對於不同題材的畫搞的需求。每張畫稿精挑細選,印刷清晰,既可直接作為底稿放大使用,又可用作後期創作的素材,進行不同的畫麵組閤,很好地解決瞭學畫者的臨摹底稿少和創作難的問題。
作者介紹
項維仁 1947年生於青島。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連環畫研究會理事、山東畫院特聘畫師、青島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青島市專傢、國傢一級美術師。自幼嗜畫,廣涉各美術門類,擅長多種題材的人物畫,尤以工筆仕女畫著稱。畫風典雅唯美,師古不泥融匯古今,人物刻畫細緻深入生動傳神,形成鮮明風貌,獨樹一幟,筆耕數十載,成就斐然。
我是一名美術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我總是傾嚮於尋找能夠提供紮實基本功的教材。這本書《白描仕女》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我拿到這本書後,第一眼就被其精美的白描綫條所吸引。書中的仕女形象,無論是從人物比例、結構,還是從服飾的細節描繪,都堪稱典範。作為初學者,我們常常會陷入對色彩的迷茫,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繞過這一階段,直接夯實“形”的基礎的機會。我認真地跟著書中的範本進行瞭幾次臨摹,發現雖然是綫條,但卻蘊含著豐富的錶現力。例如,對於人物的麵部結構,書中就通過寥寥幾筆,卻精準地勾勒齣瞭眼睛的靈動、鼻梁的挺拔和嘴唇的飽滿。我還會用尺子比對,測量人物的各項比例,然後根據書中的範本調整自己的畫法。這本書不僅僅是臨摹的工具,更是一種學習“如何觀察”的教材。我還會帶著這本書去美術館,對比我所看到的古代仕女畫像,從中找到書中的影子,加深理解。
評分說實話,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更多是因為“墨點美術”這個品牌,我對他們傢的很多畫冊都比較有好感,覺得質量比較有保證。拿到《白描仕女》之後,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這本書的印刷質量非常高,紙張厚實,即使反復描摹,也不會輕易損壞。我最喜歡的是書中仕女的多樣性。除瞭常見的大傢閨秀,還有一些描繪宮廷侍女、民間婦女的形象,雖然風格有所不同,但都充滿瞭生活氣息。我尤其對書中描繪的一些人物的小動作和錶情特彆感興趣,比如一位侍女在低頭縫補,另一位則在嚮遠處張望,這些細節讓人物更加鮮活。我還會把書中比較喜歡的綫條,用復印機復印齣來,然後用不同的筆觸和工具進行嘗試,比如用鋼筆、圓珠筆,甚至是用針管筆,看看不同的筆觸會帶來怎樣的效果。這本書就像一個寶藏,每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樂趣和靈感,讓我對中國傳統人物畫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和喜愛。
評分作為一個對古風繪畫情有獨鍾的人,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提升人物綫條錶現力的書籍。《白描仕女》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說正是我所需要的。我最欣賞的是它對“神韻”的刻畫。雖然是白描,但人物的眼神、錶情、姿態都充滿瞭生命力,仿佛能透過紙張感受到她們內心的情感。我尤其喜歡書中有一些仕女的動作,比如撫琴、賞花、品茶,每一個動作都流暢自然,富有詩意。通過反復臨摹,我發現不僅僅是簡單的照搬綫條,更重要的是去理解每一筆下去所傳達的力量感和節奏感。例如,衣紋的處理,書中的範本就非常有講究,有輕有重,有疏有密,能夠很好地錶現齣衣物的垂墜感和飄逸感。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嘗試著做筆記,記錄下我對於某些綫條處理的理解和心得。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是繪畫技巧的提升,更是一種對東方古典美學的熏陶。我還會把一些自己臨摹得比較滿意的部分,用彩色鉛筆輕輕地暈染一下,看看效果,這讓我覺得非常有趣。
評分這本《白描仕女》簡直是我的繪畫啓濛救星!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繪畫心生嚮往,但又手殘黨來說,工筆畫的精細綫條和繁復色彩一直讓我望而卻步。然而,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溫柔的老師,通過白描的形式,將復雜的仕女形象剝離齣最基礎、最關鍵的綫條,讓我能夠專注於形體、比例和神韻的把握。我特彆喜歡它對人物動態的捕捉,無論是垂眸思索,還是迴眸一笑,每一筆都帶著風情,仿佛能聽到她們的低語。而且,書中的綫條清晰流暢,非常適閤初學者臨摹。我嘗試著照著描繪,雖然一開始綫條有些生澀,但隨著一遍遍的練習,我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手感越來越好,對人物結構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最讓我驚喜的是,書裏還附帶瞭一些簡單的上色示範,雖然是白描底稿,但通過淡淡的水墨暈染,仕女的肌膚、衣袍就有瞭質感,這讓我看到瞭將白描轉化為色彩工筆畫的可能性,極大地激發瞭我繼續學習的動力。這本書的紙張質量也很好,用毛筆蘸墨也不會洇染,這對於臨摹來說至關重要。我還會把一些臨摹好的作品放在書頁裏,感覺就像是在和古人對話,慢慢地,我好像也觸摸到瞭那些曆史悠久的美好。
評分我原本是衝著“國畫上色”這個關鍵詞來的,希望能找到一些關於仕女畫配色和技法的參考。收到《白描仕女》後,我發現它的定位其實更側重於“白描底稿”和“臨摹範本”,這和我的預期有所偏差,但驚喜往往就藏在意外之中。這本書提供的白描綫條確實非常紮實,每一個細節都描繪得一絲不苟,特彆是人物的五官、發髻、服飾上的紋樣,都非常有講究。我嘗試著對著書中的範本進行臨摹,發現這是一個極好的練習“造型”和“結構”的過程。以前我畫人物,總覺得哪裏不對勁,但通過臨摹這些高質量的白描稿,我開始理解人物身體的比例、姿態的優雅是如何通過簡潔的綫條錶現齣來的。雖然書裏沒有直接提供詳細的上色教程,但我可以通過觀察這些白描稿,自行揣摩人物的陰影和明暗關係,這反而是更主動的學習方式。而且,這本書作為“美術繪畫教材”,其基礎性不言而喻,即便不是工筆畫的愛好者,也可以從中學習到繪畫的基本功。我打算用這些白描稿作為基礎,嘗試著自己設計服裝和發型,再進行色彩的嘗試,這比直接學習色彩要更容易入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