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拉丁欧洲,走过没有围墙的艺术馆
定价:39.00元
作者:肉松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1114787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拉丁欧洲:走过没有围墙的艺术馆》讲的是学习经济、热爱足球、美食的肉松与他的妻子热爱美术、钟情艺术、建筑的骨干在2013年循着文艺复兴的印迹,探寻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美景的故事。虽然这些地方没有广袤的草原,也没有荒蛮的沙漠,更没有惊险的山峦,但是却有人类文明的宝藏,以及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和传统的习俗,而这些是一种近乎的旅行体验的要素。看完这本书读者可能很快就有想去旅行的冲动,而这本书又会提供给读者非常经典的路线指引以及介绍。
内容提要
2013年春天,肉松和骨干携手开始了超过一个月的拉丁欧洲之旅。在始于意大利米兰终于法国巴黎的旅途中,他们一路寻找,从文艺复兴一直看到印象派,互相用自己喜爱的事物来感染对方,肉松对艺术之美逐渐开窍,骨干也初尝足球的魅力,这段交织于现实与历史之中的欧洲之旅就像是一堂开放的艺术史课,充满遗憾与惊喜。
目录
序(《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新知》杂志主编 苗炜 倾情作序!)
前言:小旅行,间隔月
一、不如,去旅个游吧
二、两张欧洲线路图
三、意大利人也过劳动节
四、地球的珠宝盒
五、胖子之都
六、文艺复兴起源于此
七、在乌菲兹看文艺复兴
八、美的意大利小城
九、掉在地上的一小块天
十、当一个城市变成一块琥珀
十一、罗马露天博物馆
十二、为了博盖塞狂奔
十三、梵蒂冈马拉松
十四、罗马假日症候群
十五、人人都爱意大利
十六、Hola,西班牙
十七、在普拉多窥见西班牙
十八、究竟是清真寺还是大教堂
十九、斗牛士与弗拉明戈
二十、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
二十一、市井巴塞罗那
二十二、高迪的房子
二十三、惊为天作的圣家族大教堂
二十四、西班牙是个例外
二十五、双面大巴黎
二十六、卢浮宫一日跑
二十七、印象派印象
二十八、欧洲冠军之夜
尾声:回归与重启
作者介绍
肉松, 学经济的, 前媒体从业者, 巨蟹男,热爱足球与美食,属于那种出行之前百爪挠心,踏上行程便归心似箭的钟摆型旅者。他计划的拉丁欧洲之旅由那些传奇的足球场和美味的餐厅组成,从米兰圣西罗、都灵阿尔皮、罗马奥林匹克、巴塞罗那诺坎普、马德里伯纳乌到伦敦的温布利大球场……
骨干, 学美术的, 插画绘本作者, 巨蟹女,钟情艺术与建筑,属于那种出行之前一步三顾,踏上旅程便乐而忘返的火箭型旅者。她期望的欧洲之旅一路是无穷无尽的博物馆和大教堂,从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罗马的玻格塞和梵蒂冈博物馆、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到巴黎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浪漫邂逅,让我与拉丁欧洲的艺术世界擦出了火花。我一直认为艺术是一种高雅而遥不可及的存在,但《拉丁欧洲,走过没有围墙的艺术馆》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作者用他充满激情和温度的笔触,将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教科书上的艺术符号,变得生动鲜活,仿佛就在眼前。他带领我漫步在古老的欧洲街道,在那些被岁月洗礼过的建筑中,发现隐藏的雕塑、精美的壁画,甚至是被遗忘的喷泉。这些“没有围墙的艺术馆”,让我看到了艺术是如何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是如何塑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书中对细节的描绘尤其出色,从一扇古老的木门上的雕刻,到一片教堂彩绘玻璃的色彩,都充满了故事和韵味。我仿佛能听到匠人打磨石头的声音,看到画家挥洒笔墨的身影,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美的极致追求。最令我着迷的是,书中并没有枯燥的理论分析,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作者用他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将他对拉丁欧洲艺术的热爱传递给了每一个读者。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欧洲的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并将这份美融入自己的生命。
评分《拉丁欧洲,走过没有围墙的艺术馆》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中最令人惊喜的作品之一。我一直对欧洲的历史文化充满好奇,但总觉得有点遥不可及。直到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原来那些伟大的艺术,并不需要身处欧洲,就能感受到它的灵魂。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平易近人,他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世界。书中的“没有围墙的艺术馆”的概念,让我眼前一亮。它打破了我对艺术馆的固有印象,让我看到了艺术的另一种可能性,那种融入街头巷尾、渗透在生活中的艺术,更能触动人心。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那些被历史遗忘的角落的描绘,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建筑、石雕,在作者的笔下都焕发出了新的生命。他让我看到了艺术是如何在时间的流转中沉淀,如何与当地的文化、人民的情感相互辉映。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艺术不仅仅是属于少数精英的,它是一种普世的语言,一种可以被任何人理解和感受的存在。它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开始留意身边那些被忽略的美好,并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老友,带着我穿越时空,漫步在拉丁欧洲的艺术长河之中。我之前对欧洲艺术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博物馆里的展品,总觉得隔着一层玻璃,无法真正触及。但《拉丁欧洲,走过没有围墙的艺术馆》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极其独特且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将那些隐藏在城市肌理、乡村风光中的艺术瑰宝一一呈现。他描述的“没有围墙的艺术馆”,并非指简单的公共空间,而是指那些艺术与生活、与人民情感共生的载体。我被书中对细节的细腻刻画所打动,比如一处古老教堂的外墙上斑驳的雕刻,一座小镇广场上被岁月磨平的石板路,甚至是一段在风中飘荡的古老旋律,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动人的故事。作者的文字充满画面感,让我仿佛亲身置于那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度,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他不仅仅是介绍艺术品,更是解读艺术品背后的精神,解读拉丁欧洲人民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艺术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它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知、去热爱。它让我对艺术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形式,而是升华到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评分作为一个刚刚踏入文学殿堂的新人,我最近被一本名为《拉丁欧洲,走过没有围墙的艺术馆》的书深深吸引。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那个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大陆,在那里,历史的痕迹与艺术的芬芳交织在一起。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富有诗意的笔触,描绘了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乡村小径中的艺术珍宝。我仿佛能听到古罗马广场上的脚步声,闻到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颜料味,感受到巴洛克时期教堂的庄严。书中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了精心打磨,从宏伟的建筑到一件小小的雕塑,都蕴含着动人的故事。它不仅仅是关于艺术的介绍,更是一次关于文化、历史和人类创造力的深刻探索。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那些“没有围墙的艺术馆”的描述,那些散落在民间的、融入生活中的艺术形式,它们不被博物馆的玻璃柜所束缚,而是自由地呼吸,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种视角让我看到了艺术的生命力,以及它如何深刻地影响着欧洲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亲身游历了一趟拉丁欧洲,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场关于美的旅行,一次关于灵魂的对话。
评分《拉丁欧洲,走过没有围墙的艺术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盛宴。我并非艺术专业出身,但读完这本书,我却觉得自己对欧洲的艺术史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采用枯燥的年代顺序或风格分类,而是将艺术融入了地理、历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领略艺术的魅力。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那些“非主流”艺术的关注,比如街头壁画、民间工艺、甚至是建筑本身的韵味,这些都被赋予了生命和故事。它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艺术,而是鲜活的、触手可及的存在。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艺术家的轶事和创作背后的故事,这些鲜活的细节让冰冷的艺术品变得有温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和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着对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描述了如何从一片古老的石板路,一个斑驳的墙壁,一段悠扬的旋律中,解读出拉丁欧洲的艺术密码。这种“寻宝”式的阅读体验,充满了惊喜和趣味。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艺术并非只存在于美术馆和画廊,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欣赏。它打破了我对艺术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艺术更广阔、更包容的形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