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20世纪*具天才且*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对量子理论的贡献掀起了物理学革命。23岁即跻身于量子力学创始人行列,30岁成为继牛顿以来剑桥大学*年轻的卢卡斯数学教授,31岁因在量子理论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量子怪杰(保罗·狄拉克传)》作者格雷姆·法米罗不仅记录了狄拉克的求学与科研经历,也追述了他与众多世界**学者的往来,堪称一部20世纪量子科学发展简史,也贯穿着不同历史事件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家们的旷世情怀。
格雷姆·法米罗编著的《量子怪杰(保罗·狄拉 克传)》是与牛顿、爱因斯坦比肩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得主、量子物理创始人之一保罗·狄拉克的**传记 。
保罗·狄拉克是20世纪物理学界*具天赋且*有 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对人类的贡献堪比牛 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本书不仅记录了狄拉克的 求学与科研经历,也追述了他与众多世界**学者的 往来,堪称一部20世纪量子科学发展简史,也贯穿着 不同历史事件与科学研究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家们的 旷世情怀。同时,本书也着重展现了狄拉克鲜为人知 的心路细节:他具有严重的自闭型人格特征,哥哥自 杀、父亲古怪、母亲纠结;他似一个降落凡间的外星 人,在物理学和数学的世界里踽踽独行。狄拉克的生 平纵穿两次世界大战、横跨欧美两大科技文明的土地 ,而*终通过对他大脑的仔细品读,读者可以窥探* 子世界特别是弦论的堂奥并可能打通整个*子理论的 来龙去脉。
兰梅,北京人,外交学院外交英语专业和澳大利亚Charles Sturc大学毕业;曾任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意大利蒙塞拉特基金会北京办事处。近年从事展览与文化项目策划并主持艺术与科学跨学科交流机构“关係社”,主要译著有《量子怪杰狄拉克传》《向死而生:莱昂内大传》等。 格雷姆·法米罗(Graham Farmelo)毕业于剑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伦敦科学博物馆的**研究员,英国东北大学物理系的兼职教授。
第一章 至1914年8月
第二章 1914年8月至1918年11月
第三章 1918年11月至1921年夏
第四章 1921年9月至1923年9月
第五章 1923年10月至1924年11月
第六章 1924年12月至1925年11月
第七章 1925年12月至1926年9月
第八章 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
第九章 1927年1月至1927年春
第十章 1927年春至1927年10月
第十一章 1927年11月至1928年春
第十二章 1928年4月至1929年3月
第十三章 1929年4月至1929年12月
第十四章 1930年1月至1930年12月
第十五章 1931年春至1932年3月
第十六章 1932年4月至1932年12月
第十七章 1933年1月至1933年11月
第十八章 1933年12月
第十九章 1934年1月至:1935年春
第二十章 1935年春至1936年12月
第二十一章 1936年1月至1939年夏
第二十二章 1939年秋至1941年12月
第二十三章 1942年1月1946年8月
第二十四章 1946年9月至1950年
第二十五章 1950年至1957年
第二十六章 1958年至1962年
第二十七章 1963年至1971年1月
第二十八章 1971年2月至1982年9月
第二十九章 1982年秋至2002年7月
第三十章 狄拉克的大脑和性格
第三十一章 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注释
译者后记
拿到《量子怪杰》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物理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的书。保罗·狄拉克,这个名字在科学界如雷贯耳,但“怪杰”这个词,却给这个形象增添了几分神秘和人性化的色彩。我一直对那些在自己领域内达到极致,却又在生活中有独特之处的人物充满好奇。我渴望在这本书里,看到狄拉克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孩子,成长为改变物理学面貌的巨人。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塑造了他的性格,打磨了他的思想。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描写他那些颠覆性的物理发现,比如狄拉克方程的提出,它不仅是量子力学的一大突破,更是对宇宙基本规律的深刻洞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解释那些看似晦涩的理论,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有所领悟。同时,“怪杰”这个称呼,也让我对他的生活充满了遐想。他是否会因为过于专注学术而忽略了生活?他的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有机会去理解一位天才的内心,去感受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评分刚拿到这本《量子怪杰》,封面就透着一股子神秘和吸引力。保罗·狄拉克,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学术光环,仿佛预示着这是一段关于智慧、孤独与天才的旅程。我并不是一个物理学领域的专家,甚至可以说对量子力学只是一知半解,但正是这种“不了解”才让我更加渴望去探索。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跨越专业壁垒,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展现科学巨匠思想和人生的书籍,而这本《量子怪杰》在我看来,很有可能就是我一直期待的那一本。想象一下,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物理学的天空被一群划时代的巨星点亮,而狄拉克,这位沉默而深邃的灵魂,又是如何在这片星空中留下他独特而耀眼的光芒的?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腻地描绘出他那些超凡脱俗的物理直觉,那些直击宇宙本质的洞见,以及在无数个寂静夜晚,他独自一人与数学和物理思辨的场景。同时,我也好奇,一位如此专注于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他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是如同他的公式一般严谨、精确,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温情与挣扎?这本书,在我眼中,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视那个属于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的黄金时代,以及其中一位最令人敬畏的王者。
评分《量子怪杰》这本书,仅仅是书名就足以让我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保罗·狄拉克,一个在物理学史上如同神话般的存在,而“怪杰”这个词,则赋予了他更生动的个体色彩。我一直对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拥有非凡天赋,但同时又具有独特个性和生活方式的人物充满着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描绘出狄拉克从少年时代开始,到成年后在科学领域的光辉岁月。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他那些影响深远的物理学成就,例如他对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贡献,以及他所提出的那些简洁而深刻的方程。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了解他的学术思想,更能让我窥见他作为一个人,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思考方式,以及他在追求科学真理过程中的坚持与执着。我好奇,这位“怪杰”的生活是否也如同他的理论一样,充满了某种独特的秩序和逻辑?他是否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沉默寡言,还是有着不为人知的幽默感?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入了解一位科学巨匠心灵世界的旅行,也是一次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边界的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量子怪杰》本身就充满了张力,让我还没翻开就已经充满了好奇。狄拉克,一个在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名字,而“怪杰”二字,则似乎暗示着他不仅仅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在思想和性格上都与众不同的人物。我一直对那些在特定领域内具有超凡才能,甚至有些“不合群”的个体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这类人往往能够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我设想,这本书里会详细地讲述狄拉克是如何在孩提时代就展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又是如何在高压的学术环境下,凭借着惊人的洞察力和数学功底,构建起一套简洁而强大的理论体系。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他那些深刻的物理思想,比如狄拉克方程的诞生,它如何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令人惊叹的事情。同时,我也好奇,这位“怪杰”的“怪”体现在哪里?他是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内敛、不善言辞,还是他在学术研究中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专注与执着?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对人类智慧极限的探索,以及对个体在集体洪流中如何保持独特性的观察。
评分作为一名对科学史抱有极大兴趣的读者,《量子怪杰》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保罗·狄拉克,这个名字总是在我脑海中与“简洁”、“优雅”、“深刻”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而“怪杰”这个称谓,则更加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经历,才能够孕育出如此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够为我揭示他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从童年的启蒙,到学术生涯的辉煌,再到晚年的沉思。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阐述他那些引领时代发展的物理理论,不仅仅是公式的堆砌,更要展现他思考的深度和洞察的广度。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这位“怪杰”的内心世界,他的情感,他的思考,以及他在面对科学难题时的坚持与挫折。他是否会感到孤独?他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他的生活方式是否也如他的理论一般,追求极致的简洁?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是对一位科学巨匠的致敬,更是对人类智慧和探索精神的一次深度挖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