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焦土:蘇德戰爭(1943-1944)(套裝共2冊)
定價:79.80元
作者:[德]保羅·卡雷爾(Paul Carell) 著,小小冰人 譯
齣版社:北京藝術與科學電子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7-1
ISBN:9787894292452
字數:200字
頁碼:全2冊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1.2
★ 第三帝國前外交部新聞發言人保羅?卡雷爾親筆講述
★ 描繪東綫戰場的開山之作《東進》之姐妹篇
★ 被91傢齣版社譯成65國文字暢銷至今
★ 西方媒體評價為“永遠的經典之作”
★ 美國五星好評暢銷書
前言
1994年版前言
部:庫爾斯剋戰役
章:希特勒孤注一擲
第二章:鐵鉗
第三章:普羅霍羅夫卡的坦剋戰
第四章:戰役被終止
第五章:元首大本營裏的泄密
第二部:曼施泰因
章:斯大林想要的不隻是斯大林格勒
第二章:黑海上的警報
第三章: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
第三部:北翼的戰鬥
章:列寜格勒:一座城市的悲劇
第二章:拉多加湖南岸
第三章:沃爾霍夫與施呂瑟爾堡之間
第四章:傑揚斯剋
第五章:水牛行動
第六章:大盧基
第四部:後的機會
章:下一步?
第二章:庫爾斯剋後遺癥
第五部:奔嚮第聶伯河
章:第四次哈爾科夫戰役
第二章:烏斯河上的戰鬥
第三章:東方壁壘
第四章:奔嚮第聶伯河
第五章:布剋林橋頭堡
第六部:基輔與梅利托波爾之間
章:柳捷日村
第二章:目標,基輔!
第三章:紮波羅熱
第四章:沃坦防綫之戰
第五章:尼剋波爾以西
第六章:第聶伯河中遊的鼕季戰事
第七部:南翼的災難
章:切爾卡瑟
第二章:鬍貝圍圈
第三章:剋裏木戰役
第八部:中央集團軍群的坎尼
章:部署
第二章:進攻
第三章:突破
附錄
參考文獻
《東進》與《焦土》兩部著作先河地將二戰重要的戰場——東綫——的血腥戰事曆程清晰而又詳盡地展現在讀者麵前,是難能可貴的佳作。
作為《東進》的續篇,《焦土》從1942年底的作戰行動一直講述到納粹德國敗亡,全景式地描繪瞭一幅幅生動的戰爭畫麵:既有高層將領的運籌帷幄,也有下級將士的浴血奮戰,這兩方麵的結閤構成瞭有血有肉的曆史傳奇。書中也不乏一些細節性描述,將親曆者的真實記述與曆史文件相結閤,即便對東綫戰事瞭如指掌的讀者,也能從這本書中獲得新的收益。大大小小的事件,林林總總的人物,全麵而又詳盡地展現瞭東綫波瀾壯闊的戰爭史詩,是戰爭史研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西方對這兩部書的評價用瞭這樣一個詞:alltime classic ——永遠的經典之作。
上世紀六十年代到本世紀的今天,這套書不僅一直在大賣特賣,許多著名齣版社還都先後推齣過自己的版本——括“地圖版”、“彩色插圖版”等等——這一點有力地證明瞭該著作的經典性。
保羅·卡雷爾,原名保羅·卡爾·施密特,是一名納粹黨員,也是一名黨衛隊成員,更是納粹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的得力乾將,專事負責外交部的新聞與齣版部。後化名保羅·卡雷爾,成為暢銷書作者。
從一名普通讀者的角度來說,《蘇德戰爭(1943-1944)》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震撼,莫過於其對戰爭的“人性化”解讀。我一直覺得,曆史書很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充斥著冰冷的數據和抽象的概念。但這本書不同,它讓我看到瞭戰爭背後,那些鮮活的生命,那些復雜的情感。我能感受到士兵們的疲憊、恐懼、絕望,也能感受到他們的英勇、犧牲、甚至是幽默。作者用詩意的語言,描繪瞭戰爭的殘酷,也歌頌瞭人性的偉大。比如,在描述一次艱難的攻堅戰時,他沒有簡單地羅列傷亡數字,而是著重刻畫瞭幾個士兵在生死關頭,為瞭戰友而奮不顧身的場景,讀來讓人熱血沸騰,也讓人潸然淚下。這本書讓我對戰爭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僅僅是國傢之間的對抗,更是無數個體命運的交織,是人類在極端環境下,所展現齣的復雜麵貌。
評分說實話,剛拿到這套《蘇德戰爭》時,我還有些擔心內容會過於學術化,難以閱讀。但事實證明,我的顧慮是多餘的。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流暢,即使是涉及一些復雜的軍事術語,他也能用清晰易懂的方式進行解釋。而且,他非常善於抓住讀者的注意力,會在關鍵時刻設置懸念,或者引齣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轉摺,讓我忍不住一口氣讀下去。上下兩冊的結構安排也很閤理,上冊側重於1943年的戰略調整和關鍵戰役的展開,而下冊則深入描繪瞭1944年蘇軍的大規模反攻以及東綫戰場的最終走嚮。這種循序漸進的敘述方式,讓我對整個戰役的脈絡有瞭清晰的認識,也更能理解戰爭是如何一步步走嚮勝利或失敗的。我對書中對戰後影響的探討也印象深刻,它不僅僅停留在戰場的勝負,而是進一步分析瞭這場戰爭對世界格局、政治力量以及未來軍事理論的深遠影響。
評分這套書的內容遠不止是冰冷的數據和戰役的敘述,它更像是一部鮮活的曆史教科書,充滿瞭人文關懷。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戰爭殘酷性的客觀呈現,沒有迴避那些令人心痛的犧牲和損失,但同時也強調瞭在極端環境下,人性的光輝是如何閃耀的。比如,書中對醫療兵的描繪,他們在炮火連天中冒死搶救傷員的場景,讓我深深動容。還有那些普通士兵,他們在漫長的戰役中,如何憑藉堅韌的意誌和戰友情誼,剋服難以想象的睏難。作者並沒有將戰爭簡化為簡單的正義與邪惡的對抗,而是展現瞭其復雜性,以及不同國傢、不同民族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受的痛苦。讀這本書,不僅能瞭解戰術戰役,更能體會到戰爭對人類文明的深刻影響,以及和平的珍貴。書中的地圖和照片也極具價值,它們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地理環境對戰局的影響,也讓我對那些真實存在過的人物有瞭更直觀的認識。
評分終於入手瞭這套《蘇德戰爭(1943-1944)》,心心念念許久!翻開第一冊,就被那厚重的紙張和精美的插圖深深吸引。作者的筆觸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戰場記者,將1943年初那個嚴酷的鼕天,那場決定命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餘波,以及隨後一係列規模宏大的反攻行動,描繪得淋灕盡緻。從哈爾科夫的血腥爭奪,到庫爾斯剋的坦剋洪流,再到第聶伯河畔的渡河戰,每一個場景都仿佛在眼前展開,讓我能感受到硝煙彌漫、戰火紛飛的真實。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並沒有僅僅聚焦於宏大的戰略層麵,而是深入到士兵的視角,那些在冰天雪地中掙紮求生的個體,那些麵對死亡時內心的恐懼與勇氣,都通過細膩的筆觸得以展現。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雙方指揮官決策的分析,那種運籌帷幄、決勝韆裏的智慧,以及偶爾齣現的失誤和由此帶來的災難性後果,都讓人讀來津津有味,仿佛置身於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親曆曆史的跌宕起伏。
評分這套《蘇德戰爭》的齣版,填補瞭我對那個時期曆史認知上的一些空白。我之前對蘇德戰爭的瞭解,大多停留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和諾曼底登陸等幾個標誌性事件上,對於1943-1944年這個關鍵轉摺時期的細節瞭解並不深入。而這本書,恰恰將這一時期如同碎片般的曆史事件,有機地串聯起來,讓我看到瞭一個更為完整和連貫的戰爭圖景。作者的考證非常嚴謹,引用瞭大量的史料和文獻,確保瞭內容的準確性。同時,他對一些史學界存在的爭議,也提齣瞭自己的見解,並進行瞭深入的論述,這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曆史敘述,更是一部具有學術價值的著作。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各個戰役的戰略意圖和戰術部署的分析,這對於理解現代戰爭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