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乔木苗木繁育与养护 观赏乔木的繁殖及育苗技术 病虫害防治 花卉种植与养护 花卉植物树木栽培 园林

观赏乔木苗木繁育与养护 观赏乔木的繁殖及育苗技术 病虫害防治 花卉种植与养护 花卉植物树木栽培 园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观赏乔木
  • 苗木繁育
  • 育苗技术
  • 病虫害防治
  • 花卉种植
  • 花卉养护
  • 园林栽培
  • 园艺
  • 植物栽培
  • 园林绿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风影寒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4770
商品编码:27298690585
丛书名: 观赏乔木苗木 繁育与养护

具体描述

 

C1  

书名:观赏乔木苗木繁育与养护    

定价:¥49.0元          

作者:郑志新 主编

丛书名:园林苗木繁育丛书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书号:9787122264770

开本:大32K 850×1168 1/32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297页

本书对我国常见的绿化观赏乔木育苗及生产中的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包括苗圃地的建立、观赏乔木的繁殖以及育苗新技术、观赏乔木的出圃与质量评价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并且从树种简介、繁殖方法、整形修剪及栽培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北方常见的几十种观赏乔木的育苗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书内容实用、表达清晰、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读性,适合农民朋友、苗圃管理者及企事业单位相关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绪论 

一、园林绿化观赏乔木育苗的意义/2 

二、观赏乔木种苗培育的任务/4 

三、观赏乔木种质资源在世界园林中的地位/5 

四、观赏乔木种苗培育现状和市场前景/6 

第一章观赏乔木的种类和特点 

第一节观赏乔木的分类/10 

一、植物学的系统分类法/10 

二、栽培学的应用分类法/10 

第二节观赏乔木的特点/17 

一、色彩丰富/17 

二、形态多样/18 

三、芳香独特/18 

四、观赏乔木的感应/19 

第二章观赏乔木的繁殖与培育技术 

第一节观赏乔木的播种繁殖与培育/22 

一、播种前的种子和土壤处理/22 

二、播种季节/26 

三、播种方法/27 

四、苗木密度与播种量的计算/28 

五、播种前的整地/31 

六、播种/31 

七、播种苗的抚育管理/32 

第二节嫁接苗的培育/38 

一、嫁接的意义和作用/38 

二、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40 

三、砧木和接穗的相互影响和选择/42 

四、嫁接时期/45 

五、嫁接前的准备/46 

六、嫁接的方法/47 

七、嫁接苗的管理/52 

第三节扦插苗的培育/54 

一、扦插生根类型/55 

二、扦插成活的影响因子/56 

三、促进扦插生根的方法/62 

四、扦插时期与方法/67 

五、扦插苗的管理/73 

第四节其他育苗方法/74 

一、压条繁殖/74 

二、分株繁殖/78 

第三章观赏乔木的容器育苗技术 

第一节容器育苗的概念及优点/82 

一、容器育苗的概念/82 

二、容器育苗的优点/82 

第二节容器育苗技术/83 

一、育苗容器/83 

二、育苗基质/85 

三、容器育苗技术/87 

第四章观赏乔木的生产管理 

第一节苗圃地的选择、规划与管理/92 

一、苗圃地的选择/92 

二、苗圃地的规划/92 

三、苗圃地的管理/93 

第二节观赏乔木的移植与整形修剪/96 

一、观赏乔木的移植/96 

二、观赏乔木的整形修剪/98 

第三节观赏乔木的出圃/99 

一、出圃观赏乔木的质量标准/99 

二、起苗/100 

三、观赏乔木的分级与统计/102 

四、观赏乔木的假植与储藏/103 

五、观赏乔木的包装与运输/104 

第四节观赏乔木的病虫害及防治/107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概念/107 

二、观赏乔木常见病害症状及危害/107 

三、观赏乔木常见虫害及症状/111 

四、观赏乔木病虫害的防治/113 

第五章大树移植技术 

第一节大树的选择与移植/120 

一、大树与大树移植/120 

二、大树移植的目的与意义/120 

三、大树移植的特点/122 

四、大树移植的原则/123 

第二节大树移植/126 

一、移植时间/126 

二、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工作/126 

三、大树移植技术/129 

四、大树移植后的养护管理/132 

第三节大树移植实例——香樟大树移植/134 

一、植前预处理/135 

二、移植/135 

三、栽后养护/136 

第六章常见观赏乔木培育技术 

一、雪松/140 

二、白皮松/142 

三、油松/146 

四、华山松/150 

五、侧柏/154 

六、圆柏/158 

七、青杄/163 

八、白杄/166 

九、广玉兰/169 

十、白玉兰/172 

十一、梧桐/175 

十二、香樟/179 

十三、银杏/182 

十四、金钱松/188 

十五、二球悬铃木/192 

十六、桃/196 

十七、梅花/200 

十八、樱花/205 

十九、刺槐/208 

二十、国槐/210 

二十一、香花槐/215 

二十二、栾树/218 

二十三、白蜡/224 

二十四、西府海棠/227 

二十五、合欢/231 

二十六、三角槭/233 

二十七、色木槭/237 

二十八、复叶槭/239 

二十九、香椿/242 

三十、臭椿/246 

三十一、榆树/248 

三十二、垂柳/251 

三十三、旱柳/255 

三十四、绦柳/259 

三十五、橡皮树/261 

三十六、鹅掌楸/265 

三十七、碧桃/269 

三十八、紫薇/273 

三十九、红叶李/276 

四十、梓树/280 

四十一、皂荚/283 

四十二、七叶树/286 

四十三、榉树/289 

四十四、楸树/292 

参考文献


繁茂绿意,诗意栖居:一本关于城市绿化与生态美学的指南 在这个钢筋水泥交织的城市丛林中,一抹抹绿色不仅是视觉的慰藉,更是心灵的港湾。我们渴望在繁忙的生活中寻得一处静谧,让自然的气息拂过,让生命的力量萌发。本书并非专注于单一的植物种类或具体的栽培技法,而是一部关于如何将绿色融入城市生活,提升居住品质,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的综合性指导。它将带领读者穿越现代园林的意境,探索可持续的城市绿化理念,并启发我们如何通过巧妙的规划与细致的呵护,让我们的家园如同一个充满生机与诗意的栖居地。 第一章:城市绿化的脉络与演进——从功能到美学的升华 本章将拨开迷雾,回顾城市绿化从最初的满足基本生态需求,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逐渐演变为如今集生态、景观、休憩、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我们将探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绿化设计的理念变迁,分析从古典园林中的规整对称,到现代主义的简洁抽象,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回归自然,各种风格如何折射出时代精神与审美取向。 城市绿化的历史回眸: 追溯城市绿化从古代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到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公园、行道树,直至现代都市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垂直森林等不同发展阶段。理解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审美观念对城市绿化模式的影响。 功能的多维度拓展: 深入分析城市绿化在生态功能(空气净化、降温增湿、雨水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功能(视觉美化、空间塑造、意境营造)、社会功能(休闲游憩、社交互动、文化传承)、经济功能(提升土地价值、促进旅游产业)等方面的价值。 美学理论在绿化中的应用: 探讨色彩学、构图学、比例关系、韵律感等园林美学原理如何被应用于城市绿化设计中,如何通过植物的选择、配置、布局,以及与建筑、水景、雕塑等元素的结合,创造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绿色空间。 地域性与文化性的融合: 强调城市绿化应根植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而非盲目照搬,如何通过选用乡土植物、借鉴地方园林特色,打造具有鲜明地域个性和文化内涵的绿色景观。 第二章:绿色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打造宜人的城市肌理 本章将聚焦于如何在城市尺度上进行系统性的绿色空间规划与设计,从宏观的城市总体规划到微观的社区绿化,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布局绿地系统,实现城市生态功能的优化,并为居民创造出更多可及、可赏、可用的绿色空间。 城市绿地系统的构成与等级划分: 阐述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等不同类型,以及如何根据其规模、功能和可达性进行等级划分。 绿地布局的原则与策略: 探讨点状、线状、片状绿地的组合运用,如何通过绿廊、绿道将分散的绿地连接成网,形成连续的绿色网络,提高绿地的整体效益。 小型绿地与微空间的设计: 关注社区花园、口袋公园、街角绿地、庭院绿化等小型绿色空间的营造,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多样的景观效果和休憩场所。 公共空间与绿色元素的融合: 探讨如何在广场、街道、滨水区等公共空间中巧妙融入绿色元素,提升其舒适度和吸引力,例如通过行道树的种植、花坛的设计、绿篱的运用等。 绿色建筑与景观的互动: 关注绿色建筑的理念,如屋顶绿化、墙体绿化、垂直绿化等,以及它们如何与周边景观相互呼应,共同构建立体化的绿色城市。 生态廊道与生物多样性: 探讨如何通过规划生态廊道,连接城市内外的自然栖息地,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景观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绘制生命的色彩画卷 植物是城市绿化的灵魂。本章将引导读者从宏观的生态需求和景观效果出发,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并学习如何根据设计需求,巧妙配置各类植物,以达到四季有景、层林尽染的艺术效果。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分析: 深入了解植物对光照、水分、土壤、温度、风力等环境因素的响应,如何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 植物的观赏特性评估: 学习从形态(树形、叶形、花形)、色彩(叶色、花色、果色)、季节变化(春花、夏荫、秋叶、冬景)等方面评估植物的观赏价值。 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的搭配运用: 阐述不同层次植物的功能和美学价值,以及如何通过垂直空间的叠加,创造出丰富立体的景观效果。 乡土植物的优先选用: 强调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性,它们不仅适应性强,易于管理,更能展现地方特色,保护生物多样性。 组合配置的艺术: 学习如何运用对比与协调、重复与变化、统一与独立等园林构图原则,将不同植物进行艺术化的组合,创造出具有韵律感和层次感的景观。 四季景观的营造: 重点探讨如何通过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实现不同季节的景观变化,确保城市绿化一年四季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第四章:可持续的养护与管理——守护绿色的生命力 再美的绿化,也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长久保持其活力。本章将超越传统的“浇水施肥”,深入探讨可持续的植物养护理念,包括科学的水肥管理、病虫害的生态防治、以及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提升养护效率。 科学的水肥管理: 探讨精准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雨水收集利用,以及有机肥料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负担,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生态化的病虫害防治: 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平衡。 修剪技术的艺术与科学: 学习不同植物的修剪方法,如何通过修剪控制树形、促进开花结果、增强通风透光,延长植物寿命。 土壤改良与保护: 关注土壤健康,推广有机质的添加、覆盖物的使用,以及避免过度机械压实,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根系环境。 草坪与地被的维护: 探讨科学的草坪管理技术,如适时修剪、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地被植物的养护要点。 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养护效率: 介绍如传感器监测、智能化灌溉系统、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在城市绿化管理中的应用。 第五章:绿色生活方式的倡导——让自然融入日常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将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转化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教育、社区参与、政策引导等多种途径,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绿色建设和养护中来,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 社区绿化与居民参与: 探讨如何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花园建设、植树活动、绿化宣传等,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绿色空间的教育与普及: 强调将绿色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和社区活动,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园艺知识。 绿色出行与低碳生活: 探讨如何通过增加步行道、自行车道、公共交通站点周边的绿化,鼓励绿色出行,减少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 家庭绿色空间营造: 为家庭提供阳台绿化、室内植物养护、小型庭院设计等方面的建议,让绿色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政策法规与公众倡导: 探讨政府在城市绿化政策、法规制定方面的作用,以及公众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为城市绿色发展发声。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城市绿化的发展趋势,如智慧绿化、海绵城市、生态修复等,以及我们如何共同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富生机的绿色未来。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本充满启发性的指南。它将以诗意的笔触,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理论,为每一位渴望在城市中拥抱自然的人提供指引。它将帮助你理解绿色的力量,学习如何创造绿色,并最终懂得如何守护绿色,让繁茂的绿意点亮你的生活,让你在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找到那份属于你的诗意栖居。

用户评价

评分

“花卉植物树木栽培”这一章节,我希望它能够突破“观赏”的范畴,更深入地探讨植物的“生命力”和“生长规律”。我好奇书中是否会提及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元素有何差异?比如,幼苗期需要更多的氮肥来促进枝叶生长,而开花期则需要更多的磷钾肥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土壤改良的具体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添加有机肥、生物菌肥来改善土壤的肥力、透气性和保水性。此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关于植物“越冬”和“度夏”的养护技巧,因为这两个时期往往是植物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如何让它们安全地度过严寒和酷暑,是每一个园艺爱好者都需要掌握的本领。

评分

最后,“园林”这个词,虽然我明白这本书可能不是一本专业的园林设计教程,但它所包含的“园林”视角,让我对植物的“整体性”和“功能性”有了更多的思考。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利用观赏乔木和花卉来构建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的思路。例如,如何选择一些能够吸引鸟类和授粉昆虫的植物,从而为花园带来生机?如何利用植物的遮阳和绿化效果,来改善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我更期待书中能够给出一些关于“景观植物”的搭配建议,比如,在观赏乔木的下方,应该搭配哪些灌木或花卉,才能形成良好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植物“季相变化”的观赏价值,让我的花园四季都有景可看?

评分

对于“花卉种植与养护”,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讲解一些“特色花卉”的种植技巧。比如,我一直对风信子、郁金香这类球根花卉很感兴趣,但总是种不好,要么不开花,要么花朵瘦小。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球根花卉的种植季节、土壤要求、浇水方式以及花期后的处理方法?又比如,对于一些需要每年换盆的植物,书中是否会提供关于换盆的时机、土壤配比、以及如何处理根系的信息?我期望的不仅仅是基础的种植方法,更希望包含一些能够让花卉“锦上添花”的技巧,例如如何通过合理的施肥和修剪,让花卉花量更大,花色更艳丽,花期更长。

评分

谈到“病虫害防治”,我最头疼的就是那些“隐形杀手”,比如红蜘蛛、介壳虫,它们一开始可能不显眼,但一旦爆发起来,就很难根除,而且传播速度极快,常常会蔓延到我其他的植物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病虫害早期预警和预防的知识。比如,我应该如何定期检查我的植物,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虫害迹象?书中是否有关于如何通过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来提高其自身抵抗力的建议?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详尽介绍,例如,如何利用粘虫板、诱捕器等工具,如何引入天敌(如果可能的话),或者使用一些天然的植物提取物来驱虫。毕竟,我更倾向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尤其是在我种植的食用性植物周围。

评分

在翻阅这本《观赏乔木苗木繁育与养护,观赏乔木的繁殖及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花卉种植与养护,花卉植物树木栽培,园林》的书籍之前,我总是觉得自己在植物养护方面就像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新手”,很多时候都是凭感觉在操作,结果有好有坏。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非常详细的“育苗技术”讲解,比如,对于我心仪的龙柏,书中是否会详细说明如何进行扦插育苗?是选用当年生的枝条还是二年生的枝条?扦插的基质是什么?生根剂的使用浓度和方法?以及育苗期间的温度、湿度、光照如何控制?我希望这些细节都能被一一列举,并且有相应的图示,让我能够看得懂,学得会。

评分

病虫害防治是我在园林实践中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我家的花草树木经常遭受各种不明病虫害的侵袭,尽管我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有时候甚至因为用药不当而导致植物受到更大的伤害。这本书中“病虫害防治”的章节,我希望能看到对常见病虫害的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包括它们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以及最关键的——防治措施。我希望书中能区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并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给出最安全、最有效的组合方案。例如,对于蚜虫,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利用黄板诱杀,或者用肥皂水、辣椒水等自制农药?对于白粉病,是否会有详细的药剂选择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改善通风和减少湿度来预防?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提供一个详细的病虫害图谱,让我能够准确地识别出我遇到的“敌人”,从而对症下药,而不是盲目地尝试。

评分

“花卉植物树木栽培”的这个表述,让我联想到这本书可能不仅仅局限于“观赏乔木”和“花卉”,而是更广泛地涵盖了各种观赏植物的栽培技术。这一点让我非常惊喜,因为我的园艺兴趣是多方面的。我希望书中在“栽培”方面,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不同类型植物的生长习性、对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的需求,以及在不同季节的栽培管理要点。比如,对于一些需要定期换盆的观叶植物,书中是否会介绍换盆的时机、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盆土?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造型的灌木,如月季、三角梅,书中是否会提供详细的修剪和绑扎技巧,以塑造出独特的艺术造型?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容器栽培的知识,因为我的居住空间有限,很多植物都需要在盆栽中生长。

评分

作为一个对园林绿化和植物养护充满热情,但又缺乏专业知识的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系统讲解观赏乔木繁殖、病虫害防治以及花卉种植养护的实用书籍。《观赏乔木苗木繁育与养护,观赏乔木的繁殖及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花卉种植与养护,花卉植物树木栽培,园林》这本书名就非常直观地吸引了我,因为它涵盖了我最关心和最需要学习的几个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园艺师一样,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从零开始,培育出健康的观赏乔木苗木。 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繁殖与养护”的部分。我一直对如何从种子、插条、嫁接等不同方式繁殖观赏乔木感到好奇,但也常常因为操作不当而失败。希望这本书能详细介绍各种繁殖技术的具体步骤、适宜的季节、所需的介质以及如何提高成活率。比如,对于我特别喜欢的枫树,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秋季落叶后如何进行插条繁殖,或者春季如何进行嫁接?又比如,对于一些珍贵的观赏乔木,书中是否会提供关于组织培养等更高级繁殖技术的入门级介绍?而“养护”部分,我更希望看到关于土壤改良、施肥原则、浇水技巧、修剪方法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护理要点。我常常纠结于如何判断植物缺水或施肥过量,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直观的判断标准和应急处理方法。

评分

“花卉种植与养护”这部分内容,虽然我更侧重于乔木,但家里也少不了各种美丽的观赏花卉,它们的种植和养护也常常让我头疼。我希望这部分内容能涵盖从土壤准备、播种育苗、移栽定植到日常管理、开花促蕾、越冬保护等一系列完整的流程。例如,对于一些喜阳的花卉,如月季、蔷薇,书中是否会详细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位置,如何施加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对于一些半阴性花卉,如绣球、杜鹃,又该如何提供适宜的光照和酸性土壤?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不同花卉品种的特性介绍,比如它们的花期、花色、株型、对环境的要求等,这样我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此外,书中关于花卉修剪的技巧,如何塑造优美的株型,如何通过修剪来延长花期,也是我非常期待的内容。

评分

“园林”这个词,让我想象这本书的视野可能更加宏观,不仅仅是单株植物的培育,而是可能涉及到一些园林设计和布置的理念。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园林风格,选择合适的观赏乔木和花卉的指导。比如,如何在一片空地上,通过乔木、灌木、花卉的合理搭配,营造出层次感和立体感?如何利用植物的色彩、形态、季相变化,来丰富园林的景观效果?我是否能从中学习到一些简单的景观设计原则,比如如何利用植物来遮挡不雅观的景物,或者如何通过植物的种植来引导游人的视线?当然,我也理解这是一本侧重于“繁育与养护”的书籍,因此对园林设计的深入程度不会有过高期望,但任何一点相关的理念和技巧,都将对我未来的园林实践有很大的启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